一、内蒙古西桌子山新生代以来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宏[1](2019)在《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文中认为风沉积物作为风沙活动及风沙地貌形成的基础,基本特征与沙源的初始物质及风营力有关。风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风成沉积环境是风沙地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揭示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本文在野外实验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两岸不同下垫面地表沉积物、春季降尘、风速风向与地势地形、以及下垫面覆被为研究对象,分析黄河东岸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物成因,结果表明:(1)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两岸地表沉积物主要为细砂(100~250μm),相对于西岸,东岸沉积物较细,风能较弱,沉积环境复杂;东岸流动沙丘沙物质主要来源于近源区的半固定沙地、道路防护林与农田。(2)黄河两岸春季降尘量东岸>西岸,降尘粒度参数(Mz、σ1)与多重分参数(D01、D1、D2、α0、Δα、Δf绝对值)也表现为东岸>西岸,东岸降尘粒度属性差异较大,颗粒沉降过程复杂;对降尘成分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为粉粒与极细砂,因子贡献率东岸(68.73%)>西岸(64.39%),东岸降尘来源于乌兰布和沙漠及其上风向地区。(3)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主导风为西风-西北风,近1990~2017年,起沙风频为73.19%,平均起沙风速为7.61~8.77m/s,区域地势东部>西部>中部,两岸高程差最高为1038.455m,东岸桌子山前为下风向沙物质沉积区域。(4)近1990~2015年来,研究区风动力减小,植被覆被面积显着增加,东岸阻沙“屏障”的防风阻沙效能增强,研究区上风向沙源区向黄河东岸输移的沙物质减少是黄河东岸沙丘面减小的主要原因。
李偲佳[2](2019)在《乌海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定义具有争议,争议的核心主要存在于两点,一是“地”,即地名指代的对象,二是“名”,指的是对指代对象的表述。我们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图、两次地名普查成果中提了乌海市现有的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实体、交通与水利设施、名胜古迹共四大类地名。地名分类标准众多,我们采用命名法分类,将乌海市地名分为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寓托性地名。乌海市地名中包含汉语地名、民族语地名、多语混合地名。我们从地名结构和命名理据两方面研究乌海市地名的语词结构,其中地名结构研究乌海市地名的内部构成,命名理据研究乌海市地名因何而来。从地名的结构角度看,乌海市汉语地名中暂未发现单纯词地名,民族语地名中有梅勒、迈勒、都特、卡布其、巴音、乌素、伊克7个单纯词地名。乌海市地名中,偏正式是语素的主要合成方式。从地名的命名角度看,乌海市地名有原生地名和非原生地名,非原生地名数量多于原生地名。非原生地名有派生、转类、转化、移用四种。乌海市移用地名特色较为明显。蒙古族是北方游牧少数民族,乌海市与周边地区有相同的地名,这种现象可能与蒙古族人口迁徙有关。乌海市地名反映区域特征。从地名中我们可以读取以下信息:1.海勃湾区是乌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嘎查的消失表明乌海市城市化的推进。2.海勃湾区的发展要快于乌达区与海南区。3.乌海市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摆脱依靠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众多沟名来看,乌海市历史上拥有丰富而发达的水系。从地名上还能观察到乌海市具有的矿产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乌海市地名反映语言特征。乌海市城镇地名与农村地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乌海市城镇地名分为实体地名、非实体地名。乌海市城镇地名多为汉语,密度大、层次多,体现出强烈的人文色彩,用词精准细致。乌海市农村地名民族语成分多,命名方式自然、原始。乌海市民族语地名是乌海市地名的另一大特色。乌海市民族语地名来源多样,以蒙族和藏族来源为主。乌海市作为双语制地区,统一地名,具有蒙汉文字两种写法。乌海市地名内涵有自然风采包含的内涵、民族文化内涵。乌海市地名中有多个以“查干”开头的地名。查干与食物、节日、和平、高贵、图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乌海市“沙漠绿洲”、“葡萄之乡”、“黄河明珠”三大别称中也包含内涵。乌海市地名包含的民族文化内涵有祭祀文化、宗教文化。
孟洋洋[3](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郭子良[4](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陈俊,张珂,梁浩,傅建利,李庶波[5](2014)在《岗德尔山河流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河套与银川盆地的沟通》文中指出鄂尔多斯西北缘岗德尔山地处黄河中游,介于河套和银川盆地之间,山体西侧广泛发育河湖相沉积构成的阶地,留下了更新世以来黄河贯通两盆地的记录,是解剖新构造运动和水系关系的典型区域。作者实地详细考察了岗德尔山西侧的构造与地貌,发现了被抬升成阶地的河湖相沉积层,揭示了阶地高度沿现今黄河显示出"低-高-低"的拱形特征,T2阶地河湖相沉积层露头顶部和中部的光释光年龄分别为82.23±9.88 ka、116.76±11.41 ka,底部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467±124 ka。阶地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岗德尔山西侧中、晚更新世曾经存在过连接河套和银川两盆地的河湖地貌,岗德尔山沿着桌子山断裂带(主要是岗德尔山东麓断层)抬升的同时,山体还有向北扩展的趋势。由于构造抬升,湖泊缓慢萎缩,河流逐渐占优,留下了现今所见的两级河湖相阶地。研究揭示,银川与河套两盆地本已沟通,更新世构造抬升使两盆地之间的湖泊逐渐缩小,河流逐步壮大,最终形成现今所见的黄河。
陈育[6](2014)在《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是半日花科半日花属的小灌木,为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在亚洲荒漠区该属植物仅有这一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它对于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环境演化、植物区系、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诊断意义。近年来,在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半日花的分布区域日渐缩小、破碎,半日花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了解半日花种群及群落的生存现状和维持机制,本研究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半日花分布区、群落区系、群落结构与格局、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半日花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龄级Ⅰ和Ⅲ个体较少,主要集中于龄级Ⅱ,表明半日花种群相对稳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受生境条件影响较大。2、半日花群落可分为2个群丛组8个群丛,主要为半日花-蓍状亚菊群丛和半日花-刺叶柄棘豆群丛;半日花群丛的分布与坡度、坡向、土壤水分密切相关。3、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格局符合中性理论模型。4、半日花物种及其群落的现时分布区处于古地中海区,古地中海成分比例很高;在西鄂尔多斯,尽管目前分布狭小,但潜在的气候适宜分布区可以在东西方向扩展。
宋国慧[7](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春荣[8](2010)在《鄂尔多斯半日花景观动态及其濒危原因分析》文中认为鄂尔多斯半日花是亚洲中部荒漠的特有种,对研究亚洲中部,特别是研究我国荒漠植物区系的起源以及地中海植物区系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以鄂尔多斯半日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首次界定了鄂尔多斯半日花的分布区,并对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近18年来的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群落类型,探讨了鄂尔多斯半日花的生存现状、濒危原因与保护措施。其结论如下:(1)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面积为1123.771km2,海拔11001600m;地理坐标106°36′—107°25′E,39°10′—40°10′N,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乌海市千里山、岗德格尔山和桌子山周围、五虎山等石质丘陵顶部、剥蚀山地干燥阳坡上部,呈岛状分布。(2)1990~2008年间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面积有所减小,斑块趋于破碎化。18年间鄂尔多斯半日花种群的分布面积减少了102.756km2,群落面积减少了45.918km2。(3)1990年以来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景观中,破碎化指数、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多样性与均匀性指数不断增加,而斑块面积与斑块平均面积逐年减小,表明研究区的景观组分趋于复杂化、破碎化与多元化。(4)人类活动是导致鄂尔多斯半日花濒危的主要因素,工矿用地从1990年的61.878 km2增加到2008年的130.828 km2,交通用地从1990年的4.01 km2增到2008年的11.269km2。(5)在GIS数据库中建立系统,使群落类型图与实地照片的连接便于管理,能及时反应鄂尔多斯半日花动态,以便决策者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
杨亮平[9](2009)在《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资源大省。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导致煤矿地面塌陷时有发生,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安全问题。由于环境破坏的不可避免性,破坏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影响的严重性和长远性,矿山恢复治理研究正在成为我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矿山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损失研究、预测模型和恢复治理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针对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的情况,提出煤矿塌陷地质地质环境类型的概念,并对煤矿塌陷地质环境类型进行分区。试图在国内外地面塌陷恢复治理实践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呼伦贝尔市宝日希勒矿区、赤峰市元宝山矿区和包头市石拐矿区塌陷区的恢复治理为示范,建立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的模式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地质、生态环境基础调查资料,对内蒙古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2、通过实地调查,煤矿塌(沉)陷主要分布在扎赉诺尔、大雁、宝日希勒、大杨树矿区、拉布大林矿区、牙克石矿区、牤牛海矿区、平庄—元宝山矿区,扎鲁特矿区、金宝屯矿区和霍林河矿区、准格尔矿区、东胜矿区,石拐矿区、桌子山矿区、鸟达矿区,乌尼特矿区、玛尼图矿区、哈达图矿区和古拉本矿区。地面塌陷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人员伤亡、建筑物及交通线路变形或损坏、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景观被破坏、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3、提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的概念和其影响因素,它是研究煤矿地面塌陷与恢复治理关系的学科分支。是对某一个矿区的整体环境的反映,根据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确定内蒙古煤矿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类指标体系,以煤矿区为基本评估单元,将内蒙古煤矿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类。4、结合国内外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研究基础上,对全区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进行了分区,提出了各矿区恢复治理采用的方法,并进行了治理费用估算。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治理提供科学依据。5、选择三个不同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区,根据煤矿区的实际情况,从恢复治理区的环境条件、土地破坏类型、土壤生产力水平、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生物多样性、美观角度、恢复治理的可行性和效益方面提出一种理想的恢复治理设计、规划方案,为将来矿区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冯文勇[10](2008)在《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有墙的城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本文以实地考察和考古资料所获取的历史时期209个城址的信息以及历史文献记载为基础,对处于我国农牧过渡地带的研究区-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汉代至明代之间的历史城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汉代城市废弃与南北朝时期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的主要论点总结如下。在古城归属研究方面,本文考证:浩绕柴达木古城是汉代西河郡治平定县城、古城梁古城为西汉大成县与东汉大城县城、城梁古城为汉代增山县城、古城乡古城为汉代富昌县城;敖伦布拉格古城是汉代朔方郡修都县城、摩林河古城是汉代呼道县城、什拉召古城为汉代渠搜县城、高油房古城为汉代临河县城、八一古城为汉代广牧县城、黄羊古城是汉代沃野县城、西局子古城是汉代朔方县城;哈庆壕古城是汉代五原郡(?)泽县城、昭君坟古城为汉代河阴县城、城圪梁古城是汉代曼柏县城、榆树壕古城为汉代武都县城、城壕古城为汉代南兴县城、三顶帐房古城为汉代宜梁县城;蒲滩拐古城是汉代云中郡桢陵县城、东老藏古城为汉代咸阳县故城、十二连城东部城址为汉代沙南县城。土城梁村古城是北魏武川镇城。天顺圪梁村城坡古城为唐代河滨县城。康家渠古城(又称城塔村古城)为辽代河清军故城或辽夏市场、柳沟古城是辽代金肃军城(西夏金肃州城)、城坡村城坡古城为西夏之唐隆镇。研究区各区域城址的重复利用率均较低,而废弃率均很高,为77%~88%,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城市发展大致分为六个阶段:汉代郡县为主的城市体系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重镇为主的城市体系发展时期、唐代军城和郡(州)县为主的军政城市体系演化时期、宋代边境城寨军事城市体系畸形发展时期、元代城市体系发展的低潮时期、明代沿边密集军事城堡体系发展时期。研究区历史城市的阶段性发展表现出如下特征:军事或政治城市体系特征显着,城市体系具有短期内一次成形的特点;受控于政治或军事城市体系的约束,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具有跳跃性,城市的数量极不稳定,政治军事中心城市不断发生空间位移;城市职能比较单一,城市发展和衰落的周期与人口的增长和下降的周期几乎同步。关于研究区城市发展的机制,本文认为,过渡地区特殊的生态坏境和特殊的军事地理环境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形成该地区城市发展的强大杠杆;国防战略和防卫要求对城市数量和规模具有决定性影响;草原民族势力的收缩与扩张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示器;过渡性地理环境基础上的低水平的土地承载力和区域经济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研究区历史时期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是:城市地理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多西少,南北大致均衡;就各个阶段而言,城市分布不平衡;城市分布明显偏集中于河流谷地地带,部分分布于湖泊边缘,河湖区位指向的分布特征明显;平原地区城市分布集中而密集,丘陵和山地城市分布数量较少而稀疏;各个阶段城市空间分布形态也不尽相同;城市分布区位与城市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汉代城市分布与汉代遗址和汉代墓群分布大体一致,并均位于汉长城以南。研究区历史城市的地理分布强烈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状况;受前代已建城市分布的影响;受郡县、府州等行政制度及其变化的影响;受不同经济类型(农牧比重)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受水陆交通线的显着影响。历史时期研究区城市功能主要是行政功能和军事功能,比较单一化。城市功能大致分为四类,即行政功能为主的综合性中心、军事功能为主的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和商业贸易中心:各个阶段城市功能体系有明显的差异,且各具特点。历史时期研究区城市等级体系明显;城址周长规模的等级差异明显;各个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存在差异;城市等级体系也体现在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官职设置以及城门数量等方面。在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结构方面,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结构特征明显;交通网络结构有重要的组织作用。研究区城市形态以方形和长方形城市为主,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及其强烈的象征意义;受地理条件限制,长方形城市数量一直占较高的比例。城市平面组合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独立组合式和相连并列式。子城以偏于地势较高和利于防卫的城内一隅为最常见的形态;汉代城市的子城周长大致符合晁错的设计规模;城门开设的方向体现了对军事防御方向的要求;许多城市附建于主体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反映了研究区城市普遍具有的防卫功能。历史时期城市内部结构内涵丰富,体现在城市内农业用地、官署区、居民区、街道网、市、手工业区、文化区等方面,并表现出各自的区位特征。历史时期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研究区汉代农业生产水平的综合分析表明,一方面,汉代城市的繁荣是建立在比较脆弱的农业基础上的,粮食等物品不断的外部输入是一种常态,汉代以后很长时间粮食生产水平并没有突破性的提高,这是研究区城市发展呈阶段性起伏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南北朝时期冷干气候的持续,对脆弱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农业向牧业迅速转化,城市的区域农业支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该时期沙漠化也强烈发展。南北朝时期的沙漠化和城市废弃是该时期气候变化结果的两个方面。清末蒙地放垦是研究区大规模的农业活动过程,它以人口压力和经济利益为根本驱动力,也是汉族农耕文化传播的过程。明清小冰期寒冷的气候背景和大规模的农业垦殖,使清末蒙地放垦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内蒙古西桌子山新生代以来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西桌子山新生代以来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沉积物物源研究现状 |
1.2.2 粒度特征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地质地貌 |
1.3.3 气候与水文 |
1.3.4 土壤与植被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
2.3.2 室内实验及测试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两岸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 |
3.1.1 沉积物粒级级配特征 |
3.1.2 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
3.1.3 沉积物多重分形特征 |
3.1.4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来源分析 |
3.2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两岸春季降尘特征 |
3.2.1 降尘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降尘粒度特征 |
3.2.3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尘源分析 |
3.3 黄河东岸沙物质沉积的地势与风动力特征 |
3.3.1 地势地形特征 |
3.3.2 风动力特征 |
3.3.3 地形地貌及风动力对东岸沉积物沉积过程的影响 |
3.4 下垫面覆被对黄河东岸沙物质来源的影响 |
3.4.1 不同下垫面覆被年际变化特征 |
3.4.2 近25年两岸下垫面总体变化趋势 |
3.4.3 植被覆被面积对沙物质来源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乌海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研究对象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乌海市地名概述 |
第一节 乌海市简介 |
一、地理位置 |
二、境域变迁 |
三、建制沿革 |
四、行政区划 |
第二节 乌海市地名分类 |
一、描述性地名 |
二、记叙性地名 |
三、寄托性地名 |
第二章 乌海市地名的语词结构 |
第一节 乌海市地名结构 |
一、汉语地名 |
二、民族语地名 |
三、多语混合地名 |
第二节 乌海市地名命名理据 |
一、原生地名 |
二、非原生地名 |
第三章 乌海市地名特点 |
第一节 地名反映区域特征 |
一、地名与地区经济 |
二、地名与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地名反映语言特征 |
一、农村地名与城镇地名 |
二、民族语地名 |
第四章 乌海市地名内涵 |
第一节 自然风采包含的内涵 |
一、“查干”与蒙古族对“白色”的认知 |
二、别称与乌海市地名内涵 |
第二节 民族文化内涵 |
一、“敖包”类地名与蒙古族祭祀文化 |
二、“宗教”类地名与蒙古族宗教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
一、地势地貌 |
二、水系 |
三、气候和植被 |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
小结 |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
三、右校尉府治城 |
小结 |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
小结 |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
小结 |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
小结 |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地缘条件因素 |
二、军政形势因素 |
三、民族地理因素 |
四、自然地理因素 |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5)岗德尔山河流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河套与银川盆地的沟通(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地貌概况 |
2 阶地特征 |
2.1 黄河村废弃采沙场阶地剖面 |
2.2 黄河村黄河二队阶地剖面 |
2.3 觉海寺阶地剖面 |
2.4 乌达黄河大桥阶地剖面 |
2.5 河源村阶地剖面 |
2.6 磨石沟砖厂阶地剖面 |
3 河湖相层定年 |
3.1 河湖相层描述 |
3.2 绝对年龄 |
3.3 相对年龄 |
4 讨论 |
5 结论 |
(6)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 群落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综述 |
2 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进展 |
2.1 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定量方法 |
2.2 群落物种多样性计测的研究现状 |
2.3 群落多度格局的研究进展 |
2.4 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
2.5 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
3 半日花的研究进展 |
4 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半日花分布区调查 |
2 半日花群落特征调查 |
2.1 半日花群落数量特征调查 |
2.2 土壤水分特征调查 |
3 半日花种群特征调查 |
4 图像数据 |
5 数据分析 |
5.1 半日花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
5.2 半日花种群结构分析 |
5.3 点格局分析 |
5.4 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半日花的分布区 |
1.1 半日花在我国分布地区 |
1.2 半日花适宜分布区的模型估测 |
第二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和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2.1 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2.2 半日花群落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第三节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3.1 种群的龄级划分与结构特征 |
3.2 种群点格局分析 |
3.3 不同龄级的空间关联性 |
第四节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
4.1 半日花样地生境特征 |
4.2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 |
4.3 半日花群落数量排序 |
第五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邻近群落多样性研究 |
5.1 草原化荒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
5.2 草原化荒漠群落物种生活型谱特征分析 |
5.3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
5.4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
第六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中性理论模型验证研究 |
6.1 置信区间检验结果 |
6.2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半日花演化历史的推断 |
1.1 我国半日花分布区地貌与现代地中海半日花属分布地貌的相似性 |
1.2 半日花分布区与古地中海的地理联系 |
1.3 分布区白垩纪植被状况 |
1.4 半日花分布区现状形成的过程 |
1.5 半日花的残遗类型 |
2 西鄂尔多斯地区典型荒漠群落的多样性 |
3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4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的分布特征 |
5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 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
2.3.1 土壤水与植被 |
2.3.2 毛细水与植被 |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
2.3.4 凝结水与植被 |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3 人口社会经济 |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
4.1 区域地质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
4.4.1 观测井的布设 |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
4.5.3 地下水的开采 |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
5.1 地形地貌特征 |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成果 |
致谢 |
(8)鄂尔多斯半日花景观动态及其濒危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西鄂尔多斯高原珍稀濒危植物概况 |
1.3 鄂尔多斯半日花研究进展 |
1.3.1 鄂尔多斯半日花的由来 |
1.3.2 鄂尔多斯半日花形态学研究现状 |
1.3.3 鄂尔多斯半日花胚胎学研究现状 |
1.3.4 鄂尔多斯半日花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5 鄂尔多斯半日花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类型 |
2.3 气候类型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文条件 |
2.6 生物资源状况 |
2.7 矿产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图像预处理 |
3.2.3 解译与实地考察确定解译标志 |
3.2.4 野外考察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及其分布面积 |
4.1.1 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 |
4.1.2 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面积动态变化时间序列分析 |
4.2 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4.3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3.1 斑块特征指数 |
4.3.2 景观异质性指数 |
4.3.3 景观破碎化指数(FN) |
4.4 景观格局时空分析 |
4.4.1 鄂尔多斯半日花生境景观类型动态变化 |
4.4.2 不同景观要素类型格局变化 |
4.4.3 景观格局演变原因探讨 |
4.5 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群落类型 |
4.6 鄂尔多斯半日花濒危原因与保护措施 |
4.6.1 鄂尔多斯半日花濒危原因 |
4.6.2 鄂尔多斯半日花保护措施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小结 |
3 煤矿地面塌陷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 煤矿地面塌陷的分布及发育特征 |
3.2 煤矿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 |
3.3 小结 |
4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 |
4.1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的概念 |
4.2 煤矿地面塌陷对环境影响评估 |
4.3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区方法 |
4.4 小结 |
5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区 |
5.1 地面塌陷环境影响分区评述 |
5.2 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分区 |
5.3 小结 |
6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分区 |
6.1 国内外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研究 |
6.2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恢复治理分区原则 |
6.3 内蒙古煤矿地面塌陷的恢复治理分区 |
6.4 小结 |
7 不同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恢复治理示范研究 |
7.1 赤峰市元宝山古山煤矿北塌陷恢复治理研究 |
7.2 包头市石拐区煤矿地面塌陷综合治理规划研究 |
7.3 神华宝日希勒煤矿地面塌陷生态恢复治理研究 |
7.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及资料 |
个人简历 |
(10)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历史时期城市研究的综述和研究区选择 |
第一章 历史城市研究的区域及其地理基础 |
第一节 历史城市研究的区域范围 |
第二节 历史城市研究的区域地理基础 |
第二章 研究区历史时期的城市及其归属 |
第一节 关于中国城市起源及其功能 |
第二节 研究区史前城址及其特点 |
第三节 研究区历史时期的城市遗址 |
第四节 部分古城的归属 |
第五节 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三章 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阶段性与城市发展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时期城市的重复利用程度和筑城活动 |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机制 |
第四章 历史时期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城市的地理分布 |
第三节 影响城市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历史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等级体系 |
第一节 城市职能 |
第二节 城市等级体系 |
第三节 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结构 |
第六章 历史时期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 |
第一节 城市形态 |
第二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第七章 研究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以汉代为例)及其他问题 |
第一节 汉代农业生产水平 |
第二节 汉代人口的粮食支持状况 |
第三节 汉代城市废弃和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 |
第四节 清末蒙地放垦的透视 |
第八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附表及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内蒙古西桌子山新生代以来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D]. 常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2]乌海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李偲佳.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3]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岗德尔山河流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河套与银川盆地的沟通[J]. 陈俊,张珂,梁浩,傅建利,李庶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6]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D]. 陈育. 内蒙古大学, 2014(01)
- [7]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
- [8]鄂尔多斯半日花景观动态及其濒危原因分析[D]. 韩春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
- [9]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 杨亮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1)
- [10]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D]. 冯文勇. 兰州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