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股份制改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记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CISRI;[1](2019)在《改革添活力 创新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名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2009年中国钢研作为唯一一家科技型企业,被国资委列入第三批董事会试点单位,标志着中国钢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苗实芳[2](2018)在《动态环境调节下制造业财务冗余与创新效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金融危机后,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的国际压力和本土因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等的提高引起的传统制造业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对国内外双重的竞争压力和全球制造业的“大洗牌”,中国制造业必须重新定位,加快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和创造强国的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创新无疑是最科学最正确的长远选择。在国家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从内到外、从微观到宏观着手实现企业转型。数字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制造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动态环境下,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融资约束以及研发投资本身的风险性,制造业从外部筹集资金就会受到很多的限制,为避免出现研发投资中断,并出于对资金成本的考虑,财务冗余作为内部融资渠道便显现出其无难以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突破现有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研究,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从财务冗余的角度来研究制造业创新效率。财务冗余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怎样的一个影响机制,两者关系如何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是本篇文章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从财务冗余、环境动态性内涵及其影响、研发投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创新效率四个方面就以往的研究进行综合的梳理,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引入从资源基础理论、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四大理论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就选题的可研究性进行说明,并摆出文章的研究假设。接着选取2009-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经筛选的758个样本观测值为研究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建立回归模型和效率测度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并结合研究现状进行问题分析,从资金保障、战略柔性、资源配置、技术支持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通过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受到企业规模的制约,大型企业下,两者主要呈现倒“U”型关系,中小型企业下则主要呈现“N”型关系;(2)环境动态性会促使企业管理者倾向于将财务冗余更多地用于研发投资,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逐年提高;(3)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在逐年提高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如资源浪费、规模不合理、对新技术的应用不充分等诸多问题;(4)保证企业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需要保持合适的研发投入量,一旦超过了规模和技术所需的最佳需求量就会形成冗余而导致创新效率下降;(5)因此,财务冗余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企业需要合理把握企业内部的财务冗余存量,并将其合理运用于研发投资才能保证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文章突破以往关于创新效率的研究,从财务冗余的角度研究制造业创新效率,并引入环境,研究结论和研究建议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了财务冗余和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为制造业提升创新效率尽绵薄之力。
高灼琴[3](2017)在《国有企业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基于技术密集度的调节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CEO自主权理论被不断地应用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研究,日渐成为主流研究视角。对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国民经济命脉地位,具备特殊性质的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研究则尚未见充分的文献报道。基于此,本文从CEO自主权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上市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及动机,从而为国有企业CEO自主权的配置、薪酬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思路。同时,基于制造业各子行业间技术密集度差异程度大这一事实,本文引入技术密集度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制造业各不同子行业间,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差异。本文首先对现有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详细回顾,参考现有文献,对各研究变量内涵进行了准确界定,并选取合理、正确的度量指标。接而,结合理论推演、现有研究借鉴和逻辑分析推理多种方式,提出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影响机理的研究假设。最后,本文构建了基于公开年报的CEO自主权度量指标体系,选取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共371家为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2015年期间6年数据,以国泰安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并结合手工摘录巨潮资讯网中发布的公司年报中的数据,经整理共得有效数据2226条用于实证分析。文章采用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分组比较分析以及单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国有企业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国有企业CEO自主权确实存在正向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效应。(2)国有企业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存在正向影响,适用于锦标赛理论;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交互效应与公司绩效显着正相关;国有企业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绩效敏感性显着正相关,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规模敏感性负相关;CEO-员工自主权差距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弱正相关。以上实证检验结果均表明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正向影响效应多是出于利企性动机。(3)技术密集度正向调节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比较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与低技术密集度行业这两个子样本,发现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间的正相关性、CEO自主权与公司绩效间的正相关性、CEO自主权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交互效应与公司绩效间的正相关性,后者均要强于前者;但CEO-员工自主权差距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间的正相关性,后者则弱于前者。该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国有制造型企业CEO行使自主权的利企性动机要明显强于技术密集型国有制造型企业CEO。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经过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CEO出于利企性动机行使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并且对于技术密集度高低不同的各制造业子行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国有企业CEO虽然都出于某种程度的利企性动机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但劳动密集型行业CEO行使自主权的利企性动机要强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本研究发展了 CEO自主权和高管薪酬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现有关于国有企业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优化国有企业CEO自主权配置和薪酬安排提供了相应思路。
李亚[4](2017)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同时也是改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发展机器人产业,不仅能缓解制造业人力成本过高矫正要素配置扭曲,还能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发展机器人产业对提升广东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机遇;其次,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涵,说明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必要性;第三,对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第四,对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和总结;最后,提出了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目标路径和对策建议。
杜文[5](2016)在《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表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引进国内的舶来品,在我国经历其发展的黄金十年后逐渐进入疲软期,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对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概念较为混乱,节能服务公司仍有相当部分性质不纯粹,立法总体效力层级不高、数量不多。从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的法制建设看,登记备案制度难以保证节能服务公司资质,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缺乏标准化能源管理合同;欠缺权威的节能评价标准,第三方服务机制不健全;运作模式存在法律空白,项目运作混乱。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大环境看,我国用能单位的能耗违法行为被追究时承担的法律责任小、被追究的概率低,用能单位能耗违法成本低;同时,欠缺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的配套法律措施,如融资渠道缺乏法律保障、公共领域节能要求覆盖面局限且无实施保证、欠缺地域性区别对待的鼓励政策等。文章基于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立法经验,提出从两方面着手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立法。一方面,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的法律规制:建立节能服务公司准入机制与发展档案,确定标准化能源管理合同,设立节能量测算与验证机制,规范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法律大环境:通过增加用能单位能耗违法成本,分阶段倒逼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同时辅之以法律形式保障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合同能源管理在公共领域的利用底线法定化、立法均衡合同能源管理的区域发展等措施。两方面合力完善,共同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不断发展。
胡云云[6](2016)在《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4月,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目的是为了将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2015年5月,中国部署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使中国成为“智造强国”。在世界工业发展趋势的推动下,上海为提升本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尤其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核心技术缺失等原因,国内机器人产业还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竞争力较弱。对上海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世界机器人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论文首先阐述了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理;其次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链及创新链、机器人核心技术水平三个方面对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总体分析;接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了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了机器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随后应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加权法构建机器人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的机器人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及对比分析,找出制约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对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政府支持力度不强、本土机器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且盈利少以及市场占有率低四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为此,论文认为为了提升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需要依靠政府、产业、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次尝试对机器人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二是初次探索性尝试构建机器人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孙瑜[7](2015)在《首都新定位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首都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下,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升级。本文深入研究了北京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定位、优势、劣势、资源属性及分布概况,并对轨道交通重点聚集区丰台区进行产业分析。研究认为,北京轨道交通产业面临城镇化进程加快、首都新定位、京津冀一体化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拓海外市场、加强科技研发、形成轨道交通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整合央地资源创新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支持轨道交通重点聚集区建设等建议。
肖隆平[8](2014)在《中国钢研:到市场击水》文中认为从一家不为钱发愁的科研院所转变成一家需要自负盈亏的现代科技企业集团,它能否在市场化和科技的海洋中自由畅游?这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蜕变过程?113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钢研)是为数不多的科技央企。它的掌舵者才让,则是央企中唯一的藏族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正因如此,这家体量并不大的中央企业,多了些独到之处。6月6日,《国企》记者如约来到中国钢研位于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的办公楼。约定的时间一到,才让就从自己的办公室走进了接待室。一进门,
李占强[9](2014)在《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日益依赖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为主要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或创造全新产品,深刻影响现有市场、产业,或创造新市场、新产业,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长期高风险技术商业化过程。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内和技术范式下,通过累积性的持续技术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它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和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特性是:创新难度大、投入高、创新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低成功率。绝大多数企业视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畏途、避而远之,主要原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未能构建体现该规律本质的有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因此,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就成为贯穿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相关理论,以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多案例研究及跨案例比较研究验证、完善、发展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主要发现是:一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风险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系统、长期的整体协同活动,但上述三个因素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和根本动力,突破性营销主要解决技术创新价值的市场方向和市场实现问题,它常与突破性技术协同发展,风险资本是主要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因素是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通过向顾客成功销售它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从而获得创新成功。商业模式是高效率地发现、创造、传递和回收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的商业系统。突破性产品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技术开发逻辑链,商业模式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商业逻辑链。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物化中介,商业模式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中介。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逻辑链与商业逻辑链的互动、协同、冲突等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和风险资本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突破性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绩效,在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机制,该机制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有效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构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整合逻辑框架,认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核心技术、支撑技术、互补技术共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二是将商业模式解构为相互作用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模块、供应商价值创造系统模块、顾客价值创造系统模块、外部互补价值创造模块,商业模式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三是将突破性营销能力解构为领先用户开发能力、突破性价值传递能力和创新性市场开发能力,应重点发展此三种能力加速突破性营销能力成长。
安东[10](2014)在《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向企业转变。通过制定并实施各种相关政策,有效地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通过引导和鼓励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把增强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增强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制造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使得制造业自始至终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焦点。本研究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视角,探究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在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分析和演绎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自身特性,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经过数据完整性筛选后的1235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年度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采用研发技术人员比重、本科以上人员比重、研发强度以及资产成新率四个指标综合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分析结果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处于初创期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其技术创新能力对经营业绩存在不显着的正向影响;处于成长期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其技术创新能力对经营业绩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处于成熟期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其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处于衰退期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其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营业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以股份制改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记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股份制改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记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添活力 创新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40年中国钢研改革开放历程回顾 |
(一)拨乱反正,整顿科研秩序,促进学科发展(1978年-1983年) |
(二)“下楼出院”,全面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1984-1991年) |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办高科技产业,建立现代科研院所(1992-1998年) |
(四)企业化转制,组建高科技上市公司(1999-2006年) |
(五)组建科技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2007年至今) |
二、改革开放创新成就卓越 |
(一)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顺利完成,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建立 |
(二)突出科技创新主旋律,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三)高科技产业突飞猛进,经济效益和企业实力持续增强 |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硕果累累 |
三、几点体会 |
(一)改革要坚定不移的按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开拓创新 |
(二)在改革中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挥党组织作用 |
(三)科技创新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内在的价值所在 |
(四)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是科技型企业不断壮大的必由之路 |
四、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
(一)确立一个核心:建设国际一流的高新材料及科技创新企业集团 |
(二)实现九大创新突破: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 |
(三)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推动中国钢研又好又快发展 |
(四)实现三个翻番:收入翻番、利润翻番、职工平均收入翻番 |
(2)动态环境调节下制造业财务冗余与创新效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背景 |
1.1.1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
1.1.2 我国现有政策鼓励制造业创新 |
1.1.3 我国制造业长期研发投资不足、创新效率不高 |
1.1.4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融资困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财务冗余和创新效率的文献回顾与基础理论分析 |
2.1 财务冗余相关研究综述 |
2.1.1 财务冗余的概念来源及界定 |
2.1.2 财务冗余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3 财务冗余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
2.2 环境动态性内涵及其影响综述 |
2.2.1 环境动态性内涵综述 |
2.2.2 环境动态性、财务冗余和企业研发创新的关系 |
2.3 研发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
2.4 创新效率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创新效率的内涵 |
2.4.2 创新效率研究方法概述 |
2.4.3 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综述 |
2.5 文献综合评述 |
2.6 基础理论分析 |
2.6.1 资源基础理论 |
2.6.2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 |
2.6.3 组织行为理论 |
2.6.4 委托代理理论 |
2.6.5 基础理论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财务冗余、研发投资与创新效率的研究设计 |
3.1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
3.1.1 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关系假设 |
3.1.2 动态环境调节作用假设 |
3.1.3 研发投资与创新效率关系假设 |
3.2 相关研究变量指标设计 |
3.2.1 回归变量指标设计 |
3.2.2 效率测度指标设计 |
3.3 相关模型设计 |
3.3.1 回归模型设计 |
3.3.2 效率模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财务冗余、研发投资与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取及筛选 |
4.1.2 数据来源 |
4.2 动态环境调节下财务冗余与研发投资实证分析 |
4.2.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2 七年样本变化趋势描述性统计 |
4.2.3 企业规模分类下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2.4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
4.2.5 F检验及豪斯曼(hausman)检验 |
4.2.6 全样本回归结果及分析 |
4.2.7 按规模划分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4.3 规模以上制造业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
4.3.1 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变化分析 |
4.3.2 我国制造业各子行业创新效率分析 |
4.4 创新效率与研发投资关系分析 |
4.4.1 创新效率与研发投资冗余分析 |
4.4.2 创新效率与研发投资趋势分析 |
4.5 财务冗余与创新效率关系的理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问题分析 |
5.3 针对性政策建议 |
5.3.1 资金保障方面 |
5.3.2 战略柔性方面 |
5.3.3 资源配置方面 |
5.3.4 技术支持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证样本企业名单 |
附录2 回归分析样本数据 |
附录3 DEA输出结果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国有企业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基于技术密集度的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基于CEO自主权理论的高管薪酬研究进展 |
2.2 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影响的研究进展 |
2.3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相关研究进展 |
2.4 技术密集度理论分析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分析 |
3.2 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动机分析 |
3.3 技术密集度的调节效应分析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变量操作定义 |
4.2.1 CEO自主权 |
4.2.2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
4.2.3 技术密集度 |
4.2.4 控制变量 |
4.2.5 其他变量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4.4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4.4.1 关键变量的正态性检验 |
4.4.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3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4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5 实证分析 |
5.1 H1检验: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分析 |
5.1.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1.2 稳健性检验 |
5.2 H2检验:国有企业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
5.2.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2.2 稳健性检验 |
5.3 H3检验:国有企业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交互效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
5.3.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H4检验: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绩效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
5.4.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H5检验:国有企业CEO自主权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规模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
5.5.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5.2 稳健性检验 |
5.6 H6检验:国有企业CEO-员工自主权差距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分析 |
5.6.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6.2 稳健性检验 |
5.7 技术密集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
5.7.1 回归模型的检验 |
5.7.2 稳健性检验 |
5.8 对高-低技术密集度行业的进一步研究 |
5.9 结果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广东面临的机遇 |
2.1 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概述 |
2.1.1 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1.2 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2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3 供给侧改革与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 |
3.1 供给侧改革内涵 |
3.1.1 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含义 |
3.1.2 广东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2 发展机器人产业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
4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SWOT分析 |
4.1 SWOT分析简介 |
4.2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优势 |
4.2.1 广东具备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基础 |
4.2.2 广东机器人研发实力有保障 |
4.2.3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区位优势 |
4.3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劣势 |
4.3.1 机器人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2 未能掌握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 |
4.3.3 真正介入机器人产业的大企业少 |
4.3.4 人才的缺乏 |
4.4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机会 |
4.4.1 广东省本土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 |
4.4.2 广东省庞大的民营资本实力和企业家精神 |
4.4.3 政府的政策支持 |
4.5 广东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威胁 |
4.5.1 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对外依赖性 |
4.5.2 国内其他省市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威胁 |
4.6 整体分析 |
5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
5.1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设计原则 |
5.1.2 体系构建 |
5.2 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5.2.1 评价方法 |
5.2.2 评价模型 |
5.3 实证分析 |
5.3.1 样本及数据说明 |
5.3.2 因子分析结果 |
5.4 总结 |
6 广东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对策建议 |
6.1 国外发展路径的总结和启示 |
6.1.1 日本机器人产业 |
6.1.2 美国机器人产业 |
6.1.3 德国机器人产业 |
6.1.4 经验启示 |
6.2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目标 |
6.2.1 基于实证分析的广东机器人产业特点 |
6.2.2 打造中国机器人制造和创新中心 |
6.3 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3.1 坚持依靠市场和政府的力量 |
6.3.2 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
2.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
2.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 |
3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法律问题 |
3.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部的法律问题 |
3.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法律环境问题 |
4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立法经验 |
4.1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部的法律制度立法经验 |
4.2 国外促进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法律环境建设经验 |
5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建议 |
5.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内部的法律规制建议 |
5.2 促进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法律环境建设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 |
1.2.2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成果 |
1.2.3 机器人产业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及形成机理 |
2.1 产业竞争力 |
2.1.1 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2.1.2 竞争力的概念及分类 |
2.1.3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本质 |
2.1.4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
2.2 机器人产业 |
2.2.1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 |
2.2.2 机器人产业特征 |
2.2.3 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
2.3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形成机理 |
2.3.1 理论分析——波特竞争理论 |
2.3.2 构成要素 |
2.3.3 形成机理 |
第三章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3.1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产业政策导向 |
3.1.2 主要厂商动态 |
3.1.3 主要应用领域 |
3.2 机器人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 |
3.2.1 产业链 |
3.2.2 价值链 |
3.2.3 创新链 |
3.3 机器人核心技术水平分析——专利地图 |
3.3.1 上海R&D经费支出 |
3.3.2 核心技术专利申请总体趋势分析 |
3.3.3 核心技术专利申请人分析 |
3.3.4 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区域构成分析 |
第四章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因素驱动模型 |
4.2 因素作用分析 |
4.2.1 资源要素投入 |
4.2.2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
4.2.3 企业创新能力 |
4.2.4 市场需求 |
4.2.5 政府支持 |
4.2.6 相关及辅助产业支持 |
4.3 灰色关联分析 |
4.3.1 分析原理及步骤 |
4.3.2 关联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上海机器人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5.1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设计原则 |
5.1.2 体系构建 |
5.1.3 指标解释 |
5.1.4 指标筛选——熵值法 |
5.2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5.2.1 评价方法 |
5.2.2 因子分析原理 |
5.2.3 评价模型 |
5.3 实证分析 |
5.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3.2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5.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 上海机器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
5.4.1 政府支持力度不强 |
5.4.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5.4.3 企业获利能力较弱 |
5.4.4 市场占有率低 |
第六章 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与对策 |
6.1 总体思路 |
6.2 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6.2.1 日本机器人产业 |
6.2.2 美国机器人产业 |
6.2.3 德国机器人产业 |
6.2.4 经验启示 |
6.3 路径分析 |
6.3.1 技术路径 |
6.3.2 人才路径 |
6.3.3 产品路径 |
6.4 对策建议 |
6.4.1 政府政策:加大机器人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
6.4.2 产业结构:促进机器人产业各环节整合优化 |
6.4.3 企业战略:提高机器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首都新定位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首都产业定位的变迁 |
二、北京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
1. 北京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定位和优劣势分析 |
2. 北京轨道交通产业的资源属性和分布概况 |
3. 轨道交通重点集聚区丰台区 |
三、北京轨道交通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
1. 轨道交通产业的利好机遇 |
2. 首都新定位和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 |
3. 全面深化改革及大型央企重组的趋势 |
4. 民营企业的创新优势,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提升产业活力 |
5. 当前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
四、结论和建议 |
(8)中国钢研:到市场击水(论文提纲范文)
破局之年 |
规划引路 |
科研变阵 |
合纵连横 |
(9)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总体结构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理论 |
一、宏观创新理论 |
二、创新网络理论 |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
一、技术创新定义 |
二、技术创新动因 |
三、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
四、技术创新链理论 |
五、研发(R&D)理论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 |
二、外围创新理论 |
三、技术创新商业化理论 |
第四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一、突破性营销理论 |
二、风险资本理论 |
三、商业模式理论 |
四、产品创新理论 |
第五节 理论述评及展望 |
一、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
二、技术创新基础理论述评与展望 |
三、技术创新理论核心一外围发展阶段述评与展望 |
第三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功能 |
一、机制的涵义 |
二、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
第二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构建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绩效机制 |
四、产业环境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五、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三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运作及功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机能 |
第四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技术机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二、自主技术开发 |
三、外部获取技术 |
四、突破性技术开发管理 |
五、突破性技术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突破性营销机能 |
一、突破性营销及其机能 |
二、突破性营销的主要任务 |
三、突破性营销管理 |
四、突破性营销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风险资本及其机制 |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点 |
二、风险资本机制 |
第五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产品的中介机制 |
一、突破性产品及其开发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五、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六、突破性产品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中介机制 |
一、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功能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五、突破性产品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六、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六章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 |
一、案例研究法起源及发展概述 |
二、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
三、案例研究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
第二节 案例研究部署 |
一、本案例研究方法论及研究流程 |
二、案例研究背景和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
第七章 天士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中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
二、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及进展 |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复方丹参滴丸概况 |
二、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复方丹参滴丸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八章 三一重工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第二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及其产品 |
二、拖泵和泵车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拖泵和泵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九章 大族激光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激光技术及激光加工技术 |
二、世界及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发展 |
三、国家政策支持 |
第二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激光打标技术及产品 |
二、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激光打标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十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跨案例比较 |
第一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及外部环境比较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比较 |
二、外部环境比较 |
第二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比较 |
一、主要驱动机制比较 |
二、主要中介机制比较 |
三、绩效机制比较 |
第三节 跨案例研究结论及案例研究新发现 |
一、跨案例研究结论 |
二、案例研究新发现 |
第四节 案例研究评估 |
一、建构效度评估 |
二、内在效度评估 |
三、外在效度评估 |
四、信度评估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的主要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A 沪深A股上市公司突破性产品概览 |
附录B 案例研究方案 |
附录C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径图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企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
2.1.2 企业生命周期的度量 |
2.2 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
2.2.3 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 |
2.3 技术创新与经营业绩关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2.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模型变量计量 |
3.2.1 企业生命周期 |
3.2.2 技术创新能力 |
3.2.3 经营业绩 |
3.2.4 控制变量 |
3.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3.4 数据处理 |
3.5 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描述统计分析 |
4.2 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 |
4.2.1 初创期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
4.2.2 成长期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
4.2.3 成熟期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
4.2.4 衰退期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
4.3 回归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之处 |
5.3.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样本上市公司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以股份制改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记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添活力 创新促发展[J]. CISRI;. 中国钢铁业, 2019(05)
- [2]动态环境调节下制造业财务冗余与创新效率关系研究[D]. 苗实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3]国有企业CEO自主权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基于技术密集度的调节效应研究[D]. 高灼琴.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 李亚.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2)
- [5]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制[D]. 杜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6]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研究[D]. 胡云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7]首都新定位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研究[J]. 孙瑜. 工业经济论坛, 2015(02)
- [8]中国钢研:到市场击水[J]. 肖隆平. 国企, 2014(06)
- [9]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D]. 李占强. 南开大学, 2014(04)
- [10]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 安东. 重庆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