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馈脉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阴道哑铃训练
反馈脉冲论文文献综述
艾小庆[1](2019)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用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结果:观察组产后6个月Qmax、MUP较对照组高(P<0.05),VT较对照组低(P<0.05)。产后6个月两组盆底肌力均升高,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增强盆底肌力。(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娜,王丽丽,蒋天裕[2](2019)在《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对腰部稳定性测试的重测信度及其对iQ脉冲枪干预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对腰部稳定性测试的重测信度及其对i Q脉冲枪干预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18年5-9月某校教师22名,分别进行俯卧位和仰卧位的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测试,每名教师均需进行间隔3 d的2组重复测试和1组i Q脉冲枪干预后的测试,共计3组测试;每次测试均要求受试者达到最大压强值并维持10 s,记录压强的变化情况(上限值和下限值)。结果 (1)俯卧位测试中,重测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 734和0. 798(P <0. 01);干预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 866和0. 870(P <0. 01)。(2)仰卧位测试中,重测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 798和0. 767(P <0. 01);干预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相关系数分别为0. 955和0. 956(P <0. 01)。结论仰卧位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测试有较高的重测信度,对于干预刺激有较好的敏感性;而俯卧位测试虽有一定的重测信度,但不能反映干预的变化;因此,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仰卧位测试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腰部功能评估方法。(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明,朱学帅[3](2019)在《多边时滞脉冲反馈方法控制SAS的混沌与降低损失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关时间为0的开关到达系统(SAS)经常用于模拟研究工业控制系统。为更接近工业生产实际,将开关时间改为大于0。这样不仅使系统产生混沌现象,而且产生损失。为此,首先介绍开关到达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开关时间,说明当开关时间大于0时系统产生损失的原因,接着利用庞加莱截面(PS)定义周期轨道。选定1-周期轨为控制目标,利用无需预先获取目标周期轨道具体位置的多边时滞脉冲反馈控制(M-SDIFC)方法,并针对开关时间大于0的情况加以改变。数值模拟比较有无实施控制情况下的系统轨迹和损失率,以及开关时间是否存在情况下周期轨道的探测。改进方法不仅能控制混沌现象,还能降低系统损失率,同时还能探测周期轨道具体位置。(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2019年05期)
李帅,朱聪聪,郭红建,宋新宇[4](2019)在《一类状态反馈脉冲控制下的营养-产毒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生态调水可以改善水环境的实践背景,构建了一类状态反馈脉冲控制下的营养-产毒浮游植物的数学模型.首先研究了无控制系统的有界性、边界平衡点与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指出系统可存在一个、两个、叁个正平衡点,并证明了鞍结点的存在性.然后利用半连续动力系统理论的后继函数、Bendixson环域定理与压缩映射定理,讨论了系统阶1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最后,给出数值模拟验证了阶1周期解的存在性.(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丁彦林[5](2019)在《时间尺度上带有反馈控制和脉冲的企业集群竞争模型的持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企业集群与生物种群的相似性,建立了时间尺度上带有反馈控制和脉冲的变时滞企业集群竞争模型,并利用时间尺度上的脉冲微分方程的比较定理,建立了该系统持久生存的充分条件.所得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广和延伸了以前的相关结果.(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延明月,张旭,刘晨昊,黄仁忠,高天附[6](2018)在《反馈脉冲棘轮的能量转化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反馈脉冲棘轮的定向输运及能量转化效率.详细讨论了弹簧自由长度、耦合强度及脉冲相位等参量对耦合布朗粒子定向输运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定自由长度和耦合强度都能促进反馈脉冲棘轮的定向输运,并能使耦合粒子拖动负载做功时的能量转化效率达到最大.此外,通过调节脉冲相位能使反馈棘轮在一个演化周期内获得两次流反转,且合适的相位还能增强反馈棘轮的定向输运.所得结论不仅可为实验上设计合适的反馈脉冲作用来优化棘轮的定向输运性能,而且还能为生物医疗上药物的精准投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黄明湛,刘守宗,宋新宇,俞玲,姚娇艳[7](2018)在《一类带有生理时滞与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的胰岛素治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治疗过程,建立了一个带有叁个生理时滞以及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的半连续动力系统.首先对带有时滞的半连续动力系统的解给出其严格的数学定义,然后讨论了所构建系统中血糖浓度的持久性.另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控制阈值可将血糖水平保持在人体能承受的范围内.胰岛素输送时滞和肝糖原生成时滞越短,血糖控制效果越好,而胰岛素生成时滞的大小对血糖水平几乎无影响.此外,当脉冲注射剂量足够大时,在预设的控制阈值约束下,系统存在周期解,而且胰岛素的注射剂量越大,血糖控制的效果越好,即两次注射的间隔越长且血糖的水平越低.(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谢锦丽,赵钦君[8](2018)在《反馈脉冲神经网络的相关性放电活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感知系统的信息传递通路建立具有多反馈回路的网络模型,研究了多反馈回路对神经元相关性放电活动的影响。网络模型由积分后发放神经元组成,包含相互作用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集群。基于该网络模型,仿真计算了各反馈权值变化时,神经元集群脉冲发放的时频特性。研究发现,全局负反馈可以使网络中的神经元产生振荡活动,抑制簇状放电活动。神经元的相关性放电活动受负反馈控制,可以通过脉冲发放率和振荡活动的相互作用进行调制。当负反馈较弱时,网络输出的相关系数与平均脉冲发放率成正比;当负反馈较强时,网络输出的相关系数与平均脉冲发放率无关,此时网络振荡活动的强度决定了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具有突触可塑性的局部正反馈可以使网络产生簇状放电活动,进而提高网络放电活动的短时相关性。神经元集群编码依赖于神经元放电活动的产生机制。本文研究表明,构成信息传递通路的反馈回路可以在多时间尺度上调节神经网络的相关性放电活动,继而参与神经编码。(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06)
杨艳华,黄惠平[9](2018)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实施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院收集女性SUI患者共9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基于此行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两组治疗后的盆底肌力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国际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对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症状及影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此外对两组治疗后膀胱颈旋转角度以及膀胱后角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研究组ICIQ-SF量表中各项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膀胱颈旋转角度及膀胱后角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SUI患者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疗法可在增强患者盆底肌力的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8年20期)
刘俊梅[10](2018)在《早期利用脑电生物反馈结合中频脉冲治疗小儿急性脑梗死致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起病急、恢复慢、致残率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是降低小儿急性脑梗死致残率的关键,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其康复,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反馈脉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对腰部稳定性测试的重测信度及其对i Q脉冲枪干预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18年5-9月某校教师22名,分别进行俯卧位和仰卧位的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测试,每名教师均需进行间隔3 d的2组重复测试和1组i Q脉冲枪干预后的测试,共计3组测试;每次测试均要求受试者达到最大压强值并维持10 s,记录压强的变化情况(上限值和下限值)。结果 (1)俯卧位测试中,重测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 734和0. 798(P <0. 01);干预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 866和0. 870(P <0. 01)。(2)仰卧位测试中,重测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分别为0. 798和0. 767(P <0. 01);干预试验上限值和下限值测试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相关系数分别为0. 955和0. 956(P <0. 01)。结论仰卧位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测试有较高的重测信度,对于干预刺激有较好的敏感性;而俯卧位测试虽有一定的重测信度,但不能反映干预的变化;因此,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仰卧位测试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腰部功能评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馈脉冲论文参考文献
[1].艾小庆.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
[2].王娜,王丽丽,蒋天裕.稳定肌群压力反馈仪对腰部稳定性测试的重测信度及其对iQ脉冲枪干预的敏感性[J].武警医学.2019
[3].陈明,朱学帅.多边时滞脉冲反馈方法控制SAS的混沌与降低损失率[J].自动化仪表.2019
[4].李帅,朱聪聪,郭红建,宋新宇.一类状态反馈脉冲控制下的营养-产毒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丁彦林.时间尺度上带有反馈控制和脉冲的企业集群竞争模型的持久性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9
[6].延明月,张旭,刘晨昊,黄仁忠,高天附.反馈脉冲棘轮的能量转化效率研究[J].物理学报.2018
[7].黄明湛,刘守宗,宋新宇,俞玲,姚娇艳.一类带有生理时滞与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的胰岛素治疗模型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谢锦丽,赵钦君.反馈脉冲神经网络的相关性放电活动的研究[C].第四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9].杨艳华,黄惠平.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
[10].刘俊梅.早期利用脑电生物反馈结合中频脉冲治疗小儿急性脑梗死致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