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柄硅胶环套在腰椎手术中辅助止血效果观察
张全玲肖洪勋(山东省滕州市中医院山东滕州277500)
【中图分类号】R61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40-02
【摘要】通过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术中椎管内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我们得出结论:带柄硅胶塑料环套用于辅助防治腰椎术中椎管内出血,简便、安全、可靠,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优良率。
【关键词】腰椎疾病椎管内出血硅胶环套止血
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神经根粘连是腰痛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血肿被认为是瘢痕粘连形成的重要因素,术中椎管内的止血及防止血肿形成非常重要。作者在腰椎后路手术术中采用医用硅胶管改制的带柄环套行压迫辅助止血,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观察组:自2001年10月-2002年9月术中应用环套辅助+电凝止血的腰椎手术患者共97例。男65例,女32例,年龄23-70岁(平均42±0.21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2-3个节段),腰椎体爆裂骨折17例,腰椎管狭窄症15例,分别占67.0%、17.5%和15.5%。对照组:86例腰椎手术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止血方法(包括止血纱布、明胶海绵压迫、CO2激光及双极电凝止血)。男48例,女38例,年龄21-69岁(平均41.3±0.89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占76.7%,腰椎体爆裂骨折、腰椎管狭窄症各10例,各占11.6%。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组成、年龄、病例数相近,两组具有可比性。
1.2硅胶环套的制作
利用医用硅胶塑料管切割改制连接成带柄环套,环套直径0.5-0.8cm,高度0.5cm,上下两口,下口边缘要平。术前放入福尔马林薰箱中消毒灭菌。
1.3手术方式及应用
观察组经后路腰椎半椎板切除35例,全椎板切除45例,椎板开窗17例;对照组经后路腰椎半椎板切除30例,全椎板切除42例,椎板开窗14例,两组手术方式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分离牵开硬膜,显露迂曲的静脉血管。观察组先用此环套压在静脉血管上,环套内血管清晰,根据血管粗细及张力,选择单极或双极电凝环套内血管。对管径粗、迂曲且张力大者用烧灼度强、电凝固好、止血可靠的单极电凝,然后在此无出血的电凝区再行手术操作,如术中操作时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可用此环套压住破裂血管,控制住出血,吸净环套内血液后,在环套内电凝破损血管处进行止血。对照组均采用传统常规止血方法。
2结果
2.1术中出血情况
两组术中失血量见表1。同种疾病患者手术中失血量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疾病患者术中失血量(±s,ml)
观察组对照组
n失血量n失血量
腰椎骨折17542±64①10600±88
腰椎间盘突出65220±44①66286±69
腰椎管狭窄15287±67①10350±87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手术时间
两组手术时间见表2。同种疾病患者手术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疾病患者手术时间(±s,h)
观察组对照组
n手术时间n手术时间
腰椎骨折173.0±0.2①104.0±0.3
腰椎间盘突出651.5±0.3①662.5±0.5
腰椎管狭窄152.0±0.3①102.5±0.3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手术效果
按照Watts等的治疗效果分级,于手术后8~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共随访46例,优、良共42例,占91.3%;对照组随访38例,优、良共30例,占78.9%。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防止椎管内出血及血肿形成,目前仍无理想的措施。作者在97例腰椎疾病术中应用带柄硅胶环套进行辅助止血,体会其具有以下特点:(1)预防出血。椎管内显露出的迂曲静脉丛,事先用环套将其按压住后在环套内将血管电凝,在已电凝的无血管区行手术操作,出血极少。(2)辅助治疗出血。手术操作中出现血管破裂出血时,用环套压迫住破裂血管,控制住出血,再吸净环套内血液。在环套内可清晰地将血管电凝。(3)安全可靠。在具有绝缘性的环套内电凝血管安全放心,同时环套对神经根及硬膜起到阻挡隔离作用,电凝时不会烧伤神经根及硬膜。硅胶环套具有韧性,按压血管严实可靠。(4)使用方便。根据椎管容积的大小选用不同直径的环套。(5)提高疗效。从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随访结果对比来看,观察组取得了较好疗效。(6)用此环套
对严重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管入口处的出血因压迫不严及操作不便,止血效果尚不可靠。
总之,辅助应用带柄硅胶环套可减少腰椎管内术中出血、减少血肿,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提高手术优良率,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止血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尚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并发症的一点经验体会[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41.
[2]张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症状重现原因分析[J].中国骨伤,1998,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