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王璐

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王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旋转磁场,能源补充,海流能,发电装置

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4)在《海洋流驱动的旋转磁场发电装置的理论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视,对水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水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大多工作时间长,功耗大,因此水下环境监测仪器的电能补充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一种持久的、环保的、低成本的新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电池供电方式。海流能正是这样一种适用于给海洋环境监测设备供电的能源,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根据海流能的特点,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潜标供电的发电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其进行结构参数分析,提高发电效率。旋转磁场海流发电装置的作用是将海流能转化为电能,它的工作原理是:海水以一定的速度流入装置,海流经过叶轮作用在叶片上,形成转矩,使叶轮转动。叶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叶轮表面的永磁体也随之转动,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线圈与磁场间有相对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装置采用内部贯通的结构,平衡进出口的压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传统潮流能发电装置在水下压力过大的问题,减少了流速变化产生的影响。其次,该装置无传动系统,直接叶轮带动磁铁转动,解决了传统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传动系统柔性差、易损坏的缺点。通过对装置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可以得到结论该海流发电装置具有可行性。旋转磁场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与线圈的形状、大小、匝数等参数有关,发电装置的功率均随线圈匝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线圈形状对装置功率影响不大。当线圈的内径略小于永磁体的直径时,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最大。旋转磁场发电装置输出功率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多排线圈与磁铁可以大幅提高发电装置的功率,当采用3排交错线圈与磁铁时,预计可使旋转磁场发电装置的功率提高到10mW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31)

熊平[2](2009)在《旋转磁场对血流中纳米铁核素定位作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靶向定位治疗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靶向定位的载体目前主要有抗体载体、配体载体、活性多肽载体等,定位原理都是基于生物学特性进行组织的,每一种载体对药物定向带有很大的选择性,都只针对特定的肿瘤治疗有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的科学价值越来越重要,其应用前景已被人们广泛认识。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纳米医学。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定位治疗系统。并对可被定位于肿瘤部位治疗肿瘤的药物载体——顺磁放射性纳米铁核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纳米粒子在人体血流中的受力情况、在外磁场作用下的聚集情况进行了论述。纳米铁核素的制备是采用羰基法制备纳米铁,然后通过脉冲中子反应堆辐照纳米铁得到顺磁纳米铁核素。结果:放射性核素—纳米铁的平均粒径<100nm,具有超顺磁性、放射性活度和较好的磁导向功能,可有效定位于靶区。当有外加磁场时,纳米铁粒子不仅受到血流中叁种力的作用,还有磁场力的作用,而这个力在将纳米铁粒子聚集到病灶部位时起到关键作用,决定了纳米粒子的聚集状况。通过将血流动力、血液粘滞力、重力以及磁场力的矢量合成,分析出纳米粒子在血管中的运动状态,通过使用MathCAD和ANSYS软件的模拟实验,证明纳米铁粒子在血液中能有效的聚集到所需定位的病灶部位,达到有效的靶向治疗目的。将纳米铁有效地定位到病灶部位,关键是要在病灶部位形成一个强磁场区域,达到纳米铁汇集的条件。针对上述难点,本文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介绍了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磁场定位靶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叁维旋转磁场定位治疗肿瘤的理论。(2)利用MathCAD软件计算各种条件下磁场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磁场模拟。(3)纳米铁粒子在血流中(层流状态下)所受到的力主要是血流动力和血液粘滞力以及自身重力,通过分析血液的组成和性质、血液粘滞度、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推导出几种力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4)计算叁维旋转磁场所需参数,建立模型,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所得结果。叁维旋转磁场的模拟结果以及原理机的实际试验结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叁维旋转磁场定位治疗仪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7-01)

韩敬[3](2008)在《球位形下旋转磁场驱动Rotamak等离子体电流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otamak是一种紧凑的球形等离子体磁约束装置,它与传统的Tokamak磁约束装置不同。Tokamak中的等离子体电流是由欧姆脉冲放电获得的,而Rotamak中的等离子体电流是由旋转磁场驱动的。当旋转磁场的频率满足ω_(ci)<<ω<<ω_(ce)时,离子被认为是静止的本底,电子被旋转磁场捕获随其以相同的频率旋转,从而产生等离子体电流。目前在研究旋转磁场驱动等离子体电流的理论中几乎均采用直柱近似。柱坐标下虽然简化了分析和计算,但实际的装置不能是无限长的直柱,球形位形可能产生的非线性效应也因此得不到认识。因此有必要在球坐标下对Rotamak中旋转磁场驱动等离子体电流的基础过程进行分析,在真实位形下研究旋转磁场的渗透过程、电流驱动效率、磁场位形结构等。本论文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欧姆定律方程出发,利用球位形的对称性和磁场的散度等于零的特点,将磁场在矢量球函数下进行展开,并得到了各分量的方程,再利用Crank-Nicolson有限差分方法编程计算了无纵场情况下的磁场方程,最后分析了球形位形下旋转磁场的渗透过程、电流驱动效率、磁场位形结构等。计算表明旋转磁场与等离子体作用过程中,有一个由边缘向中间的渗透过程,渗透时间在采用的计算参数下约为0.5个旋转磁场振荡周期,对应其驱动的等离子体电流由边缘向中心不断发展。当无外加垂直场时,电流驱动效率呈现开始阶段的快速上升、中间阶段的缓慢上升到最后趋于饱和的过程。当有外加垂直场时,电流驱动效率存在下降的过程。分析表明,外加垂直场能有效提高电流驱动效率。计算还显示在球形位形下,旋转磁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除了产生等离子体电流外,还产生了在Rotamak中左右两个半球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纵向磁场。当无外加垂直场时,自产生纵场的最大值约为外加旋转磁场的2%。当有外加垂直场时,自产生纵场的最大值约为外加旋转磁场的4%。此磁场在开始的旋转磁场渗透阶段,为不但左右两个半球方向上反向,同时在径向上也相反的四极纵场。当驱动电流饱和后,纵场也稳定为双向双极场。我们的计算结果很好的再现了在Rotamak上观测到的结果。产生纵场的原因是在球形位形下,旋转磁场与等离子体电流的相互作用。等离子体电流有两个分量(?)和(?),它们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径向电流和角向电流,形成四偶极矩,从而产生双向磁场。(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8-01-01)

[4](1998)在《用双旋转磁场理论分析罩极电动机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罩极电动机的两个旋转磁场的分析,推导出总的电磁转矩公式,利用该公式就可得出罩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并计算其输入、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因数等,文中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罩极电动机由于结构复杂而难以进行完整的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J.STEPINA,肖扬[5](1983)在《罩极电机旋转磁场中的不规则气隙及磁阻的理论和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罩极电机的方程式是由单相异步电机迭加而推导出来的。它考虑到了绕组分布的谐波。不规则气隙(阶梯极)、极气隙以及铁磁阻都可以用辅加绕组取代。文章论证了各种不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1983年01期)

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肿瘤靶向定位治疗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靶向定位的载体目前主要有抗体载体、配体载体、活性多肽载体等,定位原理都是基于生物学特性进行组织的,每一种载体对药物定向带有很大的选择性,都只针对特定的肿瘤治疗有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的科学价值越来越重要,其应用前景已被人们广泛认识。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纳米医学。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定位治疗系统。并对可被定位于肿瘤部位治疗肿瘤的药物载体——顺磁放射性纳米铁核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纳米粒子在人体血流中的受力情况、在外磁场作用下的聚集情况进行了论述。纳米铁核素的制备是采用羰基法制备纳米铁,然后通过脉冲中子反应堆辐照纳米铁得到顺磁纳米铁核素。结果:放射性核素—纳米铁的平均粒径<100nm,具有超顺磁性、放射性活度和较好的磁导向功能,可有效定位于靶区。当有外加磁场时,纳米铁粒子不仅受到血流中叁种力的作用,还有磁场力的作用,而这个力在将纳米铁粒子聚集到病灶部位时起到关键作用,决定了纳米粒子的聚集状况。通过将血流动力、血液粘滞力、重力以及磁场力的矢量合成,分析出纳米粒子在血管中的运动状态,通过使用MathCAD和ANSYS软件的模拟实验,证明纳米铁粒子在血液中能有效的聚集到所需定位的病灶部位,达到有效的靶向治疗目的。将纳米铁有效地定位到病灶部位,关键是要在病灶部位形成一个强磁场区域,达到纳米铁汇集的条件。针对上述难点,本文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介绍了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磁场定位靶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叁维旋转磁场定位治疗肿瘤的理论。(2)利用MathCAD软件计算各种条件下磁场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磁场模拟。(3)纳米铁粒子在血流中(层流状态下)所受到的力主要是血流动力和血液粘滞力以及自身重力,通过分析血液的组成和性质、血液粘滞度、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推导出几种力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4)计算叁维旋转磁场所需参数,建立模型,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所得结果。叁维旋转磁场的模拟结果以及原理机的实际试验结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叁维旋转磁场定位治疗仪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璐.海洋流驱动的旋转磁场发电装置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熊平.旋转磁场对血流中纳米铁核素定位作用的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9

[3].韩敬.球位形下旋转磁场驱动Rotamak等离子体电流的理论分析[D].东华大学.2008

[4]..用双旋转磁场理论分析罩极电动机性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

[5].J.STEPINA,肖扬.罩极电机旋转磁场中的不规则气隙及磁阻的理论和计算[J].微电机.1983

标签:;  ;  ;  ;  

双旋转磁场理论论文-王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