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业务触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MS,初始过滤准则,业务触发
业务触发论文文献综述
马文学,王龙龙,戎烁,孙玮[1](2019)在《IMS网络业务触发体系架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网络业务触发体系架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IMS业务触发机制,主要包括初始过滤准则i FC的初始创建、下载以及触发的详细流程,并结合实际应用在搭建的真实环境中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该业务触发机制能够保证终端用户在发起IMS基本呼叫时,可以正常触发业务应用服务器AS进行业务逻辑处理。(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9年15期)
赵俊龙[2](2018)在《时间触发以太网综合业务调度算法与管控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实时确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集成于具有高带宽、低成本和结构简单优势的传统以太网中,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应运而生。但是,时间触发以太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网络可管控性较差以及业务调度严重依赖人工手动配置。借鉴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中由控制器统一管理网络的思想,本文尝试对时间触发以太网进行集中化管控,并针对实时确定性业务的综合调度部署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根据时间触发以太网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来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时间触发综合管控系统平台,同时利用集中化管控的优势设计时间触发综合业务调度算法以自动化综合调度部署所有实时确定性业务。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管控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包括网元层、管控层和应用层在内的叁层时间触发综合管控系统(Time-triggered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TTIMCS),并将整个时间触发综合管控系统划分为时间触发业务管控协议、时间触发管控中心和网元节点管控代理叁个组成部分。其中,时间触发业务管控协议为时间触发以太网提供了一套包括网元设备管控、网络拓扑发现以及数据可靠传输等功能的完整的网络管控解决方案。时间触发管控中心依托于插件层、服务层和适配层完成了网元节点的统一管理,同时支持资源拓扑管理和用户业务调度等功能,并完成了对核心功能服务的API接口化。网元节点管控代理则运行于网元节点之上,提供与时间触发管控中心的可靠协议连接,并使用时间触发业务管控协议进行信息交换。(2)基于时间触发综合业务调度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两阶段多业务调度算法(Two-phase Multi-business Scheduling Algorithm,TPMBSA)。由于实时确定性业务的最终部署结果包括业务数据传输路径和业务节点调度规则两部分,本文基于分阶段处理思想设计了时间触发综合业务的两阶段调度算法。在第一阶段,利用改进的K短路算法为每个业务计算出相应的备选数据传输路径集合,并使用遗传算法以网络负载均衡为目标完成对业务的数据传输路径的组合优化;在第二阶段,基于业务时延最小贪心搜索以及迭代设置业务优先级思想来完成业务的传输时隙分配。经仿真测试验证,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一些业务应用场景提供业务调度支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20)
籍礼文,于中华,杨大生[3](2016)在《一种舰载业务触发架构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舰载IMS(IPMultimedia Subsystem)系统静态的业务触发模式,使得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盲目地机械地匹配业务触发规则,信令在S-CSCF和AS(Application Server)之间多次转发。作为IMS的核心所在,S-CSCF除了负责处理注册过程,维持会话状态以及存储业务配置以外,还要进行路由判断。过多不必要的信令在往返转发中,大大增加了S-CSCF的负载压力,延长了会话建立时延。论文结合舰船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适合舰载业务的NSTA(New Service Triggering Architecture)优化方案,而且通过排队论理论对两种触发机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证明NSTA能够有效地分担S-CSCF的压力,减少信令冗余,很好地优化了业务触发性能。(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荀兆勇,张涛[4](2015)在《IMS网络中SIP应用服务器业务逻辑触发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AS中业务逻辑触发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SIP应用服务器中业务逻辑触发模型,详细定义了业务逻辑触发数据,并给出了SLTA。通过性能分析发现SLTA可有效地提高S-CSCF的吞吐量,降低系统时延,而提出的AS业务逻辑触发机制完善了现有IMS网络中的业务触发,对业务键和sFC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并从业务触发角度为IMS网络中的SIP应服务器设计提供了一条思路。(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5年22期)
张慧嫦,李力卡[5](2014)在《基于核心网信令能力开放的业务触发引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信令监测系统作为运营商网络的基础能力,还停留在提供数据分析与故障排查等基本功能的层面。从网络和业务现状出发,提出基于信令系统构建核心信息数据库及业务触发引擎,以实现呼叫关联触发、位置关联触发、状态关联触发功能。该引擎可以面向第叁方业务开放,实现基于网络信令的业务深度挖掘和集约运营。(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4年S1期)
林化真,郑明芬,黄凌琳[6](2014)在《IMS固网业务实现及防重复触发原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传统固网智能业务和路由码业务的实现原理与业务嵌套防重复触发关键技术介绍入手,阐述了IMS网络智能业务和路由码业务实现原理及业务嵌套防重复触发的关键技术点,并通过流程图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电信技术》期刊2014年S1期)
史磊[7](2014)在《客户滤网触发模型在流量业务深度运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流量经营在当前电信业务运用中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客户滤网触发模型的结构、应用与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借助客户滤网触发模型工具可以有效实现客户分群聚类管理,系统触发针对性的营销行为,说明通过客户滤网触发模型对客户消费行为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是实现流量业务深度运营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4年01期)
郑晓哲[8](2013)在《基于IMS架构的业务触发研究及仿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具有业务与网络分离特性的IP技术促成固定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移动通信与固定通信之间的融合成为研究的热点。3GPP R5版本定义的IP多媒体子系统,是将IP技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标准组织、设备商和运营商发展下一代网络的首要选择,逐渐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在3G时代,传统的垂直业务结构已不能满足快速开发业务的需求,IMS将其演进成了水平的网络架构,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复杂性,真正做到承载与控制、控制与业务相分离。本文对IMS的体系架构及各网络功能实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主要通信协议和网元接口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深刻理解IMS的业务提供结构、业务触发原理和业务触发检测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IMS核心网元功能的分析和设计,搭建了IMS试验平台,建立了一个业务触发的仿真环境,实现了IMS用户的注册、呼叫建立、会话通信、呼叫释放和即时消息功能。根据3GPP中的规范,设计了测试方案。利用Wireshark网络封包分析工具对测试方案中的实际SIP信令流程进行了跟踪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对业务触发的仿真环境进行了系统功能和协议上的评估,并与3GPP相关规范描述进行对比,对运行结果作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在目前尚未大规模铺设IMS网络的情况下,对于IMS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增值业务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26)
王亚芳,郑晓哲,康蕾蕾[9](2013)在《IMS业务触发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初始过滤准则的组成、创建、下载以及触发的详细过程,并结合具体应用在搭建的仿真环境中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该触发机制能够保证用户发起IMS呼叫时正常使用IMS体系架构中提供的业务。(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12期)
刘葳,罗国明,董民,沈庆国[10](2013)在《基于呼叫状态的IMS业务触发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IMS会话和业务控制过程中,随着业务量的增长,S-CSCF面临的负载急剧增加,3GPP原有IMS业务的集中控制方式极易形成性能"瓶颈",从而影响系统服务质量。为降低会话时延,提高系统性能,在研究基于分组的业务触发算法和基于呼叫状态的业务触发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呼叫状态的分组业务触发算法(C-GSTA),并对其进行性能建模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业务种类和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C-GSTA算法能够有效降低S-CSCF与服务器之间的信令流量,提高IMS系统吞吐量,缩短S-CSCF处理时延,改善业务触发性能和网络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3年02期)
业务触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将实时确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集成于具有高带宽、低成本和结构简单优势的传统以太网中,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应运而生。但是,时间触发以太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网络可管控性较差以及业务调度严重依赖人工手动配置。借鉴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中由控制器统一管理网络的思想,本文尝试对时间触发以太网进行集中化管控,并针对实时确定性业务的综合调度部署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根据时间触发以太网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来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时间触发综合管控系统平台,同时利用集中化管控的优势设计时间触发综合业务调度算法以自动化综合调度部署所有实时确定性业务。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管控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包括网元层、管控层和应用层在内的叁层时间触发综合管控系统(Time-triggered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TTIMCS),并将整个时间触发综合管控系统划分为时间触发业务管控协议、时间触发管控中心和网元节点管控代理叁个组成部分。其中,时间触发业务管控协议为时间触发以太网提供了一套包括网元设备管控、网络拓扑发现以及数据可靠传输等功能的完整的网络管控解决方案。时间触发管控中心依托于插件层、服务层和适配层完成了网元节点的统一管理,同时支持资源拓扑管理和用户业务调度等功能,并完成了对核心功能服务的API接口化。网元节点管控代理则运行于网元节点之上,提供与时间触发管控中心的可靠协议连接,并使用时间触发业务管控协议进行信息交换。(2)基于时间触发综合业务调度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两阶段多业务调度算法(Two-phase Multi-business Scheduling Algorithm,TPMBSA)。由于实时确定性业务的最终部署结果包括业务数据传输路径和业务节点调度规则两部分,本文基于分阶段处理思想设计了时间触发综合业务的两阶段调度算法。在第一阶段,利用改进的K短路算法为每个业务计算出相应的备选数据传输路径集合,并使用遗传算法以网络负载均衡为目标完成对业务的数据传输路径的组合优化;在第二阶段,基于业务时延最小贪心搜索以及迭代设置业务优先级思想来完成业务的传输时隙分配。经仿真测试验证,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一些业务应用场景提供业务调度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业务触发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文学,王龙龙,戎烁,孙玮.IMS网络业务触发体系架构的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9
[2].赵俊龙.时间触发以太网综合业务调度算法与管控平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3].籍礼文,于中华,杨大生.一种舰载业务触发架构的改进[J].舰船电子工程.2016
[4].荀兆勇,张涛.IMS网络中SIP应用服务器业务逻辑触发机制的研究[J].移动通信.2015
[5].张慧嫦,李力卡.基于核心网信令能力开放的业务触发引擎研究[J].电信科学.2014
[6].林化真,郑明芬,黄凌琳.IMS固网业务实现及防重复触发原理分析[J].电信技术.2014
[7].史磊.客户滤网触发模型在流量业务深度运营中的应用[J].移动通信.2014
[8].郑晓哲.基于IMS架构的业务触发研究及仿真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3
[9].王亚芳,郑晓哲,康蕾蕾.IMS业务触发机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10].刘葳,罗国明,董民,沈庆国.基于呼叫状态的IMS业务触发算法[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