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广元62802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应对策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0例中药应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中药应用安全性效果。结果:本研究中所选2000例研究对象中共出现不良反应104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未实施辨证论治(33.33%)、用量用法错误(27.03%)、中西药联用不当(17.12%)、中药炮制不当(16.22%)、其他原因(6.31%)。结论:临床上加强合理用药对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43-02
Thesafety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clinicalrationaldruguseandcountermeasures
HuCuiju
Inguangyuancity,sichuanprovince,thedistrictpeople'shospitalpharmacydepartmentSichuanguangyuan628021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nalysisoftheeffec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clinicalrationaldrugusesafetyanditscountermeasures.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ourhospitalinMarch,April2015-2016of2000patients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applicationastheresearchobject,andtheir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evaluatetheefficacy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pplicationsecurity.Resultsthisstudyselected2000casesoftheresearchobject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n104casesofadversereactionsinwhichthecauseoftheadversereactionsare:nottheimplementationof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33.33%),dosageofimproperusageerrors(27.03%),Chineseandwesterncombinedmedicine(17.12%),improperTCM(16.22%),otherreasons(6.31%).Conclusiontostrengthenclinicalrationaldrugusetoimprovethesecurityhasapositiveimpactondruguse,atthesametimehelptoimprovetheclinicaleffect,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Clinicalrationaldruguse;Security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作为当前比较热门的医药组成部分,在医疗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中药在医药行业投入的越来越多样化,各种中药新包装、新品种不断出现,包括中药煎剂、中药丸剂、中药贴敷等多种形式,由于其具有服药方便、副作用小的优势,在社会中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销售量也逐渐增加。但是,由于中药剂量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1]。鉴于此,我院对近期2000例患者中药服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0例中药应用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2000例患者中有104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11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4.31±8.21)岁。
1.2方法
对患者所用中药配方以及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将中药配制方法、用药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关键内容进行重点评价,分析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因素。
2.结果
104例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未实施辨证论治(33.33%)、用量用法不当(27.03%)、中西药联用不当(17.12%)、中药炮制不当(16.22%)以及其他原因(6.31%),见表。
3.讨论
中药是我国药学研究的精华,具有调养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主要用于防病治疗。虽然中药药性相对温和,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果在中药炮制和用药用量方面不注重科学管理,还可能增加毒副作用。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中药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西药,患者在长期服用后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较小。随着临床研究逐渐加强对中药药物的安全性关注,中药安全性研究也更加深入。当前,除了经过炮制的中药外,很多中药材未经过加工处理就直接进行切片,增加了中药服用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为了尽可能确保中药安全性,深入了解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对提高中药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3.1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前,临床上存在中药配伍不当、大剂量使用、煎制不当、药不对症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此外,中药市场上出现了中药逐渐西药化的倾向,某些厂家为了谋取暴利,逐渐将中药生产成中药注射剂等,其中的药物成分包含了较多酸碱化的聚合物,在服药后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从中药生产的源头来看,中药种植、贮藏、加工等过程中出现的产地因素以及人工制药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质量。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从中药市场中获取额外盈利,伪造外形相似的中药,但是根本无中药药效可言,比如将柚子花充当佛手花。还有不法药商为了使中药材看起来具有较为良好的品质,采用化学物质对中药材进行处理,外界化学物质的添加很容易降低中药品质,进而影响中药药效。比如,对鸡血藤、金荞麦进行染色处理,混淆质量上乘的中药材。
3.2中药质量改进对策
在我国当前中药交易市场中,质量问题屡见不鲜。为解决这一问题,确保人们身体健康,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质量管理的重视,加大对中药质量监管力度,紧抓中药市场,从源头上避免中药假药问题。我国还应对中药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为中药药品质量提供保障,并切实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对中药质量管理的效能,遏制中药市场中质量混乱、无序竞争问题,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其次,我国应加大对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在中药质量判断和控制方面应加大对基因鉴别手段的应用,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多有效标准和依据,也有利于对中药的加工炮制过程进行规范。再次,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医院验收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医院部门应加大在验收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验收人员中药鉴别理论知识和实物鉴别能力,为中药质量把好关。与此同时,应注意对中药仓储条件进行改善,中药库房中应根据中药贮藏要求配备相应的条件,保障中药贮藏质量。此外,可不断强化对原有中药材品种基地管理,尤其对于一些新品种药材或者需求量较大的药材,可对中药基地进行建立,同时对中药材的种植生产严格加以规范,从中药原料方面保证中药质量。
3.3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措施
经过研究分析,本研究所发现的104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中药使用不当情况,其中未实施辨证论治占33.33%,用量用法错误占27.03%,中西药联用不当占17.12%,中药炮制不当占16.22%;这说明未实施辩证论治是导致中药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中药辩证论治,这就需要中医师在临床诊断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合理选择中药药物,并对其药物使用剂量进行准确评估,提高药物使用的准确性,确保患者服用中药的安全性[2-3];除了中药单一使用,为了起到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或者巩固治疗效果,临床上也常常采用中药联合使用的方法,但是由于部分医师对各药材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了解并不清楚,容易在中西药联合使用过程中出现配伍不当的情况,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部分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中毒反应。因此,在中西药联合使用过程中,应格外重视药物的配伍,了解各药物配伍的禁忌,了解药物成分,确保患者的年龄和病情进展能够接受该药物配合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出现[4-5]。
综上所述,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中药材种类复杂,药性特点各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为了尽可能有效确保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应加强中药服药的管理,注重中药配伍的禁忌,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燕斌.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6(30):160-161.
[2]李在林.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5,04:592-593.
[3]郑碧莹.探讨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2(17):3478.
[4]刘丽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4,22(27):69-70.
[5]卢绍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6(04):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