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他者论文-张同功,谭艳玲

绝对他者论文-张同功,谭艳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绝对他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他者,列维纳斯,伦理学

绝对他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同功,谭艳玲[1](2018)在《从“先验自我”与“共同此在”到“绝对他者”——论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的致思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的主体哲学肇始于笛卡尔的"我思",经由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深化,最终在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中获得完备的形态。然而,胡塞尔始终坚持从"纯粹意识"出发来构筑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囿于"先验自我"必然会陷入唯我论的窘境而无法达及他者与世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海德格尔背离了胡塞尔而试图寻求不同的哲思理路,提出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然而在列维纳斯看来,海德格尔仍然没有完全挣脱西方哲学传统的窠臼。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列维纳斯提出了"绝对他者"的概念。他从异质性出发试图重新理解哲学,并由此提出了"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的着名论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祥龙[2](2017)在《列维纳斯论“家”和“家人关系”——绝对他者牵拉出的生命道德时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何像列维纳斯这样一位讲绝对他者、超越、无限性、主体性的哲学家,会以家——涉及到居住、劳动、家政、与自身共在家、家庭等——和亲子关系为讨论的一个重要枢纽和深入开展?难道家人关系中有他者的绝对超越吗?除了这位哲学家的犹太教背景等因素外,如果从哲理本身的角度来寻找答案,那么情况似乎是:他那些众所周知的学说,比如"绝对他者""面容(脸,脸孔,面孔)""形而上学""无限性""孤独的主体"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曾魁[3](2015)在《他者的绝对地位——对《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拉康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精神分析视角出发,运用拉康关于镜像阶段、他者和欲望的相关理论,分析《爱玛》中的哈丽埃特,她之所以深受爱玛的影响,是因为自我从根本上说是个他者,自我借助于他者而被建构、依赖于他者而存在,爱玛是哈丽埃特的理想自我,她迫切地同爱玛进行认同,渴望得到爱玛的承认。哈丽埃特的欲望也是爱玛这个他者的欲望,是希望得到爱玛认可的欲望,也是欲望爱玛欲望的对象的欲望。(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方珏[4](2005)在《“他者”和“绝对他者”——西蒙娜·德·波伏瓦“他者”概念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哲学着作。但是,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书中的“他者”概念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追问其历史溯源,揭示了“他者”概念和内在性、被动性、相异性、否定性以及恶之间的关系,从而明晰其哲学内涵,并以之反思其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揭示其理论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绝对他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何像列维纳斯这样一位讲绝对他者、超越、无限性、主体性的哲学家,会以家——涉及到居住、劳动、家政、与自身共在家、家庭等——和亲子关系为讨论的一个重要枢纽和深入开展?难道家人关系中有他者的绝对超越吗?除了这位哲学家的犹太教背景等因素外,如果从哲理本身的角度来寻找答案,那么情况似乎是:他那些众所周知的学说,比如"绝对他者""面容(脸,脸孔,面孔)""形而上学""无限性""孤独的主体"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绝对他者论文参考文献

[1].张同功,谭艳玲.从“先验自我”与“共同此在”到“绝对他者”——论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的致思路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张祥龙.列维纳斯论“家”和“家人关系”——绝对他者牵拉出的生命道德时空[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7

[3].曾魁.他者的绝对地位——对《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拉康式解读[J].枣庄学院学报.2015

[4].方珏.“他者”和“绝对他者”——西蒙娜·德·波伏瓦“他者”概念之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标签:;  ;  ;  ;  

绝对他者论文-张同功,谭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