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论文-胡辉

人类学视角论文-胡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类学视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雄祖先,英雄叙事,帝王英雄,革命英雄

人类学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胡辉[1](2019)在《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英雄叙事”类影视剧价值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英雄形象的产生跟"祖先崇拜"是紧密关联的。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发展中,所有真实和想象的"英雄"其实都是对"英雄祖先"的某些侧面的复现和传承。在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英雄叙事类影视剧的创作。(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9年12期)

阮艳萍,王雯[2](2019)在《“司岗里摸你黑”:人类学视角下的媒介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媒介化社会,出现了各种新现象、新症候;旅游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存方式之一,而这也带来了诸多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存在村民作为特定族群与外来人员之间发生大量交流与互动的情形。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仪式和媒介仪式成为重要的切入点。本文对云南沧源"司岗里"活动在媒介化、旅游化生存背景下的"传统"及其"发明"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刘珩[3](2019)在《人类学研究的效应政治:论“民族”的现实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效应政治依据各学科具有的"重要性"或者"效应"而被归于特定的研究领域。在效应政治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学被限定在个案式的社区研究范畴之内,其研究的"效应"只能停留在"族群"的各个层级之上。人类学的现实主义则揭示出,"民族"作为一种知识,并非由科学主义式的抽象概念所构成,它同样依赖于人的经验这一社会现实,因此必须进一步考察大众在地方性的文化内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并呈现"民族"观念的种种实践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1期)

巫达[4](2019)在《感觉、文化与族群边界:感官人类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感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表述却有可能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认识与表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划定族群之间的边界。在认识感觉文化的时候,需要区分"聚群"与"族群"的差别。"聚群"可以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也可以不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但"族群"是指共享同一套感觉文化的群体。文章区分了"族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一)和"聚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二)。在识别与划分族群边界的时候,需要剔除聚群的感觉文化表述,以避免其与族群的感觉文化表述混淆起来。(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谦,李飔飏[5](2019)在《幻灭的“美国梦”——一个教育人类学视角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美国价值观念中,这是一块"充满机遇的土地",每个人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在这里寻求"美国梦",只靠自己就能够完成梦想。但美国女性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的力作《不平等的童年》,通过对9个不同性别、种族、阶层的孩子及其家庭进行深入观察与访谈,得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结论:美国社会的不同阶层崇尚并实践着不同的教养模式。中产阶级倾向于"协作培养"式教养,而劳工阶层和贫困阶层的教养则以"成就自然成长"模式更为典型。在此,阶层的不平等得以固化和再生产。本研究通过对此书问题意识和展开框架、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作品风格特点等方面分析与讨论,借助美国场景,以教育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探讨教育中的阶层分化问题及其对中国情境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文凡[6](2019)在《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城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帮助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与人类发展问题,并提出"分享城市"概念,探讨通过分享资源、分享空间、分享精神来帮助城市应对所面临的城市发展根源问题。(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9期)

赵海军[7](2019)在《人类学视角下的自行车旅游:一种人生的通过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自行车旅游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骑行的方式,以不同的动机来完成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的旅程。本文在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自行车旅游者的行为动机,认为自行车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人生通过仪式。研究方法:本文查阅了国内外众多文献,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3.1自行车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些"漂流者"、"探索者"。他们渴望生活在"异样的和更原始的环境中",希望通过历经艰险的长期旅行确立自己的"行路文化"和地位,并重返文明社会。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手段的革新,人们的旅游消费模式和出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城市骑行之外,更多的骑行者开始骑向大自然,去享受户外的风景之美。同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激励下,自行车旅游者暂时抛弃舒适的现实生活,以骑行的姿态拒绝平庸,倡导绿色出行,追求身心相融的愉悦。3.2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人类学家认为仪式的举行能够加强一个族群的集体情绪,并能够增强整个社会的强化功能,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能够通过"仪式"等活动来影响、教育、惩戒个体,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近代人类学家从心理动机与体验的视角入手,将旅游视为一种仪式的过程。西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诠释这种人生仪式现象。其中,具有影响力的有"分离-过渡-融合"通过仪式理论(范·根纳普)、"神圣-世俗"理论(爱弥尔·涂尔干)、"结构-反结构-结构"的仪式理论(维克多·特纳)。3.3自行车旅游的需求与动机人类学家认定旅游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另类生活,用"神圣旅程"来解释旅游的文化本质,强调旅游动机及其目的与"世俗"生活的差异性。旅游行为的共性化动机在于精神性的生态需求,是对超越现实生活的一种追求,旨在让旅游者进入下一个人生状态或身份之前的精神驿站。学者们从社会心理、文化内因等方面对旅游动机进行多种解释,包括恢复和再生、补偿和社会融入、逃避、交流、自由和自我决定、自我实现、快乐以及开阔眼界。并总结出旅游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旅游动机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分成五种类型:身心放松、刺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尊和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实现。国内研究发现自行车旅游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低碳、健身、交友、探险、逃避、亲近自然、自由、低成本、爱好、自我发展等因素。自行车旅游在满足旅游者需求上偏向于人的需求的更高层次。主要是满足旅游者"克服困难、发挥潜能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增长见识、感受美的熏陶等发展自我"的需求、"丰富阅历、超越平凡而受尊重"的需求、"培养合作精神、获得友谊而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3.4作为仪式的自行车旅游学者们将旅游作为一种世俗化的仪式,一种与日常家居生活、工作形成强烈反差的,集休闲、旅行于一体的特殊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人们从麻木的精神中解脱出来,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甚至有学者认为旅游的根本内驱力是匮缺补偿与自我实现,旅游者可以完成从一种经验状态向另一种经验状态的转变,从而达到某种全新的状态。作为最富有冒险精神的一个群体,自行车旅游者身处异乡不断经受道路、气候的艰辛,在不断的质疑下寻求对自我的超越,努力获得对自我本真的认同和坚守,甚至借助由痛感而快感的极端体验来完成这种心灵的感悟与超越。这种不同寻常的旅游行为,为旅游者营造出一种有意义的旅游体验,在一系列非世俗的行为模式中,通过骑行、交流、礼仪、冥想、朝圣等行为,使骑行者进入另一种精神状态。这种苦难经历与精神探索是一个找回自我的人生仪式和通道,是在向他人宣示新身份所赋予的责任与担当,是在"逃避"中寻求精神"追求"。从而收获了超越性的精神层面上的愉悦,是精神世界的回归与升华。4.结论自行车旅游是一种极端的旅游经历体验,是一种对常规旅游体验的否定和挑战,是一种追求生命激情与人生使命的行动。这种体验注重的是对生命本性的超越和张扬,是为了追求一种解除束缚、回归本源的体验,是一种特殊的人生通过仪式。(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田龙过,赵娜[8](2019)在《从人类学视角看《广州故事》的成功之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月20日,《广州故事》登上央视,五集轻体量的纪录片中不仅渗透着广州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也孕发着广州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一经播放,深受业界、观众好评。《广州故事》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广州历史、发展、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本文试从人类学视角出发,以深入田野工作为立足点、以故事化叙事为核心、以细致考究的视听手段为呈现方式,探求影视技巧在人类文化表达上的成功运用。(本文来源于《电视指南》期刊2019年20期)

张红娜[9](2019)在《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登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登封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促进登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本文采用规范的理论方法,以文化人类学为主,结合社会学、旅游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深描法、文献归纳及逻辑推理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旅游人类学独特的视角,从登封的人文地理——"佛""儒""道"叁教合一、世界旅游发展大趋势下登封旅游文化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登封现阶段主要旅游人群及其心理分析等方面重新审视未来旅游文化产业的新景象。(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9年10期)

丁木乃[10](2019)在《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羌族巫医疗法与医疗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羌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医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比的医治手段和方法,深受羌族人民的信赖,流传至今,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对保障人们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羌族释比有着丰富的医治病痛的医疗技术经验,这些经验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了治疗疾病的医药知识,再逐步形成完整的医药理论体系。羌医文化是羌族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而且与释比文化有较强关联,巫医合流、巫医一体是羌医文化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人类学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媒介化社会,出现了各种新现象、新症候;旅游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存方式之一,而这也带来了诸多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存在村民作为特定族群与外来人员之间发生大量交流与互动的情形。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仪式和媒介仪式成为重要的切入点。本文对云南沧源"司岗里"活动在媒介化、旅游化生存背景下的"传统"及其"发明"进行考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类学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1].胡辉.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英雄叙事”类影视剧价值审视[J].当代电视.2019

[2].阮艳萍,王雯.“司岗里摸你黑”:人类学视角下的媒介仪式[J].文化月刊.2019

[3].刘珩.人类学研究的效应政治:论“民族”的现实主义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4].巫达.感觉、文化与族群边界:感官人类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5].刘谦,李飔飏.幻灭的“美国梦”——一个教育人类学视角的解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文凡.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城市设计[J].山西建筑.2019

[7].赵海军.人类学视角下的自行车旅游:一种人生的通过仪式[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田龙过,赵娜.从人类学视角看《广州故事》的成功之处[J].电视指南.2019

[9].张红娜.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登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19

[10].丁木乃.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羌族巫医疗法与医疗技术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人类学视角论文-胡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