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262704
摘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审美教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美育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一、教师教学要善于从课本教材中发现美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尤其是刚刚步入小学校园一二年级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熟悉的课本入手,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发现美,从而能够从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构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在小学课本教材内容中蕴含的美学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教材进行美学教学。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是教师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事实上语文都是可以进行审美教学的,只要教师注重对这些“美”的因素的解读,便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美的世界,从而形成科学、健康的审美意识。首先,教师为了能够给学生讲解出美好情境的内涵,自己要先做到对语文教材的“美”的解读,所以教师对教材美感的解读对于进行审美教学至关重要,这也是带领学生进入语文美丽世界的第一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跟随老师进入语文美丽世界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需要老师在创设情境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实物进行情境的创设,也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进行感情的渲染与场景的铺垫,也可以通过音乐、史诗动画来进行气氛的调节……例如我们在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展现一个动画,描绘江水映衬下的明月以及目光所及鸟语花香的江南的一片春光,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景象,通过美景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作者由景生情的情感历程。
三、启发想象,培养表达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但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感受美和理解美,而且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表达美,以达到语文教学中扩散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为此,我在教学时,注意开拓他们的精神视野,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从想象中去悟出道理,获得更多的生活积累和美感经验。例如,《月光曲》是文情并茂、感染力强的作品。我教学课文难点第九段时,用展示图景、配合音乐的形式,把孩子们带入教材的情景,具体过程如下:贝多芬面对清幽、迷人的景色,胸臆间充满着对穷兄妹不幸遭遇的同情,他按动琴键,弹了起来。这时,我打出了第一张灯片,同时放了一段和课文内容相应的音乐。海面上银光闪烁、波光粼粼。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在薄薄的云片里穿行,多美的景色啊!孩子们凭借音乐的想象感知图画中的形象,理解教材语言的形象,被陶醉了。随着音乐的变化,我又打出了第二张灯片:大海风起云涌,贝多芬激动难抑的感情又一次感染了学生。对社会不平的忿恨,对贫富悬殊的不满,对兄妹俩的同情。在孩子们心中激起万千波涛。
四、增强实际体验,探究朗读技巧
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审美教学来说。朗读非常重要。小学的阅读教学应该重视朗读,在朗读中使学生陶冶情感,激发想象。比如《荷花》一文在描写荷花时,这样写道:“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运用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荷花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在具体进行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荷花的优美画面,使学生能够立刻进入文章所描写的奇妙情境,同时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由此让他们从心底喜爱朗读。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文学的梦幻世界,使文字和感情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和读书的兴趣与热情。接着,笔者用轻柔的语调和赞美的感情示范朗读,在教师的诵读中,让学生深刻感受荷花的形象之美、散文的意境之美。通过示范朗诵、配乐朗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会语言美。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剧本,排练表演,学会相关语文知识,培养愉悦感和美感。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无处不在,美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能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达到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机理[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2]国立新审美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10)。
[3]侯正刚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与审美人格涵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