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光检测论文-房晓飞,刘毓,梁猛

相干光检测论文-房晓飞,刘毓,梁猛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干光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干光检测正交频分复用,16QAM,训练序列,相位噪声补偿

相干光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房晓飞,刘毓,梁猛[1](2015)在《16QAM相干光检测OFDM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Optisystem软件结合Matlab,搭建相干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仿真平台。通过加入训练序列学习出不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噪声规律并进行补偿,结合传输距离、光源线宽,研究了基于16QAM调制的相干光检测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16QAM调制下的相干光检测OFDM系统做简单的基于训练的信道估计与均衡处理下,系统误码性能提高了近两个数量级。预示了在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中相干光检测OFDM系统的良好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5年07期)

李铁,柯熙政,谌娟,宁伟刚[2](2012)在《相干光检测系统中的偏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干光检测可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改善系统的性能;但大气的退偏效应使光信号通过大气传输后偏振状态随机变化,难以实现两束光偏振态一致的要求,直接影响该系统的检测效率。文中讨论了相干光通信系统偏振控制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偏振控制数学模型。选择挤压光纤偏振控制器作为该方案的偏振控制器件,选择模拟退火算法为该系统控制算法,并利用改进后的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偏振态的自动控制,整个控制过程采用盲搜索,没有具体参量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相干光通信,达到了偏振控制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2年11期)

李新,顾畹仪,兰名荥[3](2011)在《相干光检测系统中的DSP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干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谱效率的优点,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能补偿任何形式的光纤传输损伤并实现信号光和本振光的载波同步,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是下一代光纤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介绍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一些常见的DSP算法,并分析了各算法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1年08期)

冯勇[4](2010)在《数字相干光检测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相干光检测是高速光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结合采用相干接收和数字信号处理,具有接收灵敏度高,频谱效率高,能够完全补偿光在传输中的各种线性损伤以及部分非线性损伤等优点。国内外很多高校、研究机构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另外,产业界也投入巨大的热情,像Nortel、U2T等光通信设备与器件商加快研制推出40Gb/s数字相干接收机,对数字相干检测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抢占下一代传输技术的制高点。本论文围绕数字相干光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展开,取得如下工作成果。利用廉价的光纤器件制作了数字相干接收机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偏振分集光学90度混频器,四路输出损耗相差小于0.3dB,延时相差小于5ps,相比于商用品而言,具有成本低、灵活可调、性能稳定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开发完成了数字相干检测中的混频器IQ正交化、数字色散补偿、数字偏振解复用以及载波相位恢复等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模块,搭建了基于数字相干接收的硬件平台,进行多次实验研究。实现了20Gb/s偏振复用DPSK信号经过280km单模光纤传输实验。开发出MSP430单片机控制的采用磁光开关的光纤环路控制系统,实现了40Gb/s偏振复用QPSK信号环路传输1200km,接收误码率小于10~(-3)。利用数字相干检测实现监测信号产生中的调制失真,可以监测双平行调制器中母结构MZM的偏置点偏差,监测误差<5~o。利用锁模激光器输出的脉冲光作为本振,对相干光脉冲采样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实现了对高速光NRZ、DPSK信号的强度眼图重建。本振光脉冲时间宽度为1ps,理论上可以测量高达200G symbol/s以上的高速光信号眼图。(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0-05-01)

冯勇,闻和,张汉一,郭奕理[5](2010)在《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数字相干光检测与色散补偿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纤无源器件制作了光学90°混频器,实现了混频器90°相移的精确控制与监测,稳定时间达到12 h以上,利用此混频器研究并实现了数字相干光检测。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信号光和本振光进行混频,高速模数转换器(ADC)对混频后的基带信号采样,利用离线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光载波相位估计和色散补偿,利用有限冲击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补偿了经过90 km光纤传输的8 Gb/s速率DPSK信号的色散失真,测量无误码。(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0年02期)

陈少华,黄春晖[6](2009)在《LabVIEW在零差相干光检测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干光通信原理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搭建零差相干光检测平台,选择NI的高性能数据采集卡PCI6111E,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环境,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设计发送端和接收端控制软件,验证同步检测,最后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并显示测量波形。实验表明,采用光同步方案结合LabVIEW软件控制,解决了发送端的声光调制器、电光调制器、接收端的数据采集和基于压电陶瓷的相位调节器之间的同步过程,实现了相干光信息的发送调制和实时接收解调。(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陈楚,黄春晖[7](2008)在《改进型相干光检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光信号幅度与相位的同时检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零差相干检测系统,包括光路实现方案的设计和接收端数据处理的实现。实验中利用LabVIEW环境编程实现对光路方案的模拟仿真、接收端数据处理程序的实现及对两个部分进行验证。所设计的零差相干检测系统,可用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数据接收。(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08年06期)

戴忠宁,吴德明,周建英,李爱国,张肇仪[8](1992)在《用于相干光检测的3GHz中频跟踪锁定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传输码率为Gb/s的高速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中频跟踪锁定系统的设计,分析了激光器的相位噪声对系统稳定度的影响,完成了工作波段为1.5μm、中频频率为3GHz的高稳定度中频跟踪锁定系统,实测中频频率不稳定度优于1.0MHz。(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1992年09期)

相干光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干光检测可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改善系统的性能;但大气的退偏效应使光信号通过大气传输后偏振状态随机变化,难以实现两束光偏振态一致的要求,直接影响该系统的检测效率。文中讨论了相干光通信系统偏振控制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偏振控制数学模型。选择挤压光纤偏振控制器作为该方案的偏振控制器件,选择模拟退火算法为该系统控制算法,并利用改进后的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偏振态的自动控制,整个控制过程采用盲搜索,没有具体参量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相干光通信,达到了偏振控制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干光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房晓飞,刘毓,梁猛.16QAM相干光检测OFDM系统性能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

[2].李铁,柯熙政,谌娟,宁伟刚.相干光检测系统中的偏振控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

[3].李新,顾畹仪,兰名荥.相干光检测系统中的DSP技术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1

[4].冯勇.数字相干光检测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0

[5].冯勇,闻和,张汉一,郭奕理.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数字相干光检测与色散补偿研究与实现[J].中国激光.2010

[6].陈少华,黄春晖.LabVIEW在零差相干光检测系统的应用[J].量子电子学报.2009

[7].陈楚,黄春晖.改进型相干光检测系统的设计[J].激光与红外.2008

[8].戴忠宁,吴德明,周建英,李爱国,张肇仪.用于相干光检测的3GHz中频跟踪锁定系统[J].高技术通讯.1992

标签:;  ;  ;  ;  

相干光检测论文-房晓飞,刘毓,梁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