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形态论文-孙一鸣

金属形态论文-孙一鸣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阻变存储器,导电细丝,非易失,形态调控

金属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孙一鸣[1](2019)在《阻变存储器中金属导电细丝的形态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一代面向低功耗、高密度、高能效叁大需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近10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基于活性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导电桥类阻变存储器(Conductive-Bridge Random Access Memory,CBRAM)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热点。我们基于对称多层膜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选通器Ag/TaOx/TaOy/TaOx/Ag(x<y),相比传统器件具有更高的工作电流(1mA),阈值可调节的操作电压(0.1-0.9V),更快的响应速度(75ns)和超大的(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陈进,刘玲利,权养科,张前上,王学虎[2](2019)在《金属物体高温熔融形态特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等固态物质在高温下可发生熔融。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球形、近似球形的颗粒,或者在较大的金属物体的表面形成融化状痕迹。在法庭科学领域,由于爆炸、纵火、电击、枪击等类案件中一般都会出现局部或一定范围的高温现象,因而相关物证表面熔痕的检验以及现场提取的熔融状残留物检验,对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焊接、切割等金属加工产生的熔融状金属微粒,对于推断嫌疑人职业特征也可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法庭科学微量物证检验多以化学成分检验为主,对形态检验重视不够,有些甚至完全忽视了形态检验。本文对射击残留物、电流斑金属颗粒、焊渣、砂轮切割金属碎屑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微观形态的形成机制和证据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当前此类物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刑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善谋,黄博[3](2019)在《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壤重金属形态污染评价比较——以铜陵金属集矿区土壤Cd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多种方法各自具有的特点和应用性以及某些局限性。为研究弥补这些评价方法的不足,综合应用了4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揭示其污染规律。(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8期)

徐彦雄[4](2019)在《粉煤灰中8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了BCR提取法,对延安市热电厂粉煤灰中的Cu、Mn、Zn、Al、Cd、Cr、Pb和As八种金属元素进行形态提取,并用ICP-AES法对其中各元素在粉煤灰中的不同形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n、As和Al多以可还原态存在,Zn、Cu和Cr的每种形态含量基本相当,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孔谅,凌展翔,王泽,王敏,潘华[5](2019)在《镀锌Q&P980钢电阻点焊接头液态金属脆裂纹的形态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某些固态金属或合金与特定的液态金属或合金直接接触时,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强度与延伸率下降,以致提前失效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液态金属脆化.铁与液态锌接触时会出现液态金属脆化.对新一代高强热镀锌Q&P980钢板进行电阻点焊试验之后,在焊接接头表面发现了裂纹,裂纹内充满了锌金属,认为该裂纹的出现是由于点焊过程中镀锌层熔化,在应力的作用下使钢出现了液态金属脆化现象.液态金属脆化裂纹主要分布在电极压痕区的台阶及外周,且具有不同的深度及形态.(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齐海燕,兰志满,唐万侠,王颖,马琳[6](201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7种金属元素的总质量比及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的Mn,Ca,Zn,Fe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的Pb,Cu,Cr元素.用微波消解法获得桦褐孔菌的金属元素总质量比,超声水提取法获得水溶态金属元素的初级形态,最后用Tessier逐级提取法对获取的5种形态金属元素进行次级形态分析.结果表明:7种金属元素回归方程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007~2.989ng/mL;桦褐孔菌中Cu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Ca,Mn,Zn,Fe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Cr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Pb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振宇[7](2019)在《金属氧化物对不同形态磷的吸附:有机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是植物重要营养元素,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给环境也带来了潜在威胁。磷在自然界中以不同形态存在,如正磷、焦磷、有机磷等,其中主要以正磷为主,不同形态的磷通过一系列物化作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给环境带来影响。天然有机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与磷以及吸附剂发生相互作用,对水污染处理过程产生影响。近年来,有机质对水污染处理过程的影响被广泛研究。本文研究了pH、时间、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金属氧化物吸附不同形态磷的影响,并考虑了有机质的影响,并借助SEM、XRD、FTIR、XPS、叁维荧光等手段,以期探究金属氧化物对不同形态磷的吸附机理,以及有机质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pH对纳米氧化镁吸附磷的影表现为随pH的增大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初始浓度为10 mgP/L,吸附剂添加量为0.01 g时在pH为7.11处吸附量达到最大,最大吸附量为19.70 mg/g。纳米氧化镁吸附磷的动力学更适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描述纳米氧化镁吸附磷的等温线。加入富里酸后吸附达到平衡时间延长了22 h,随着富里酸浓度的增大,磷的吸附量逐渐减小,与此同时,富里酸的浓度在逐渐减小,说明富里酸与磷酸盐发生了竞争,磷在纳米氧化镁上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这在SEM和XRD上得到证明,SEM表明纳米氧化镁吸附磷后形貌变化明显,XRD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镁与磷作用过程中生成了Mg_3(PO_4)_2·22H_2O,加入富里酸抑制了纳米氧化镁形貌变化以及Mg_3(PO_4)_2·22H_2O晶型的形成。FTIR和XPS表明纳米氧化镁成功的吸附了磷,XPS和叁维荧光光谱证明富里酸在与纳米氧化镁和磷相互作用体系中浓度减小,与磷发生了竞争吸附。Fe-Al-La吸附有机磷受pH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大吸附量逐渐降低,酸性条件更有利于吸附。植酸钠浓度为10 mgP/L,吸附剂添加量为0.02 g时,在pH为3.16处吸附量达到最大,最大吸附量为21.13 mg/g。Cl~-、NO_3~-、CO_3~(2-)、SO_4~(2-)四种共存离子均会对吸附过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CO_3~(2-)因为带负电荷量较大且会与活性金属形成双齿配位键而影响最大。Fe-Al-La吸附植酸钠的动力学更适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方程更适合描述Fe-Al-La吸附植酸钠的等温线。体系中加入腐殖酸后,植酸钠的吸附量减小明显,腐殖酸的浓度随着吸附的进行也相应变小,说明Fe-Al-La对腐殖酸也有吸附。Fe-Al-La吸附植酸钠的FTIR和XPS谱图证明了Fe-Al-La成功的吸附了有机磷。负载水合氧化铁(HFO)后,D418树脂吸附磷能力显着增强,复合吸附剂HFO-D418受pH的影响表现为随着pH的增大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在初始磷浓度为50 mg/L、吸附剂添加量为0.05 g时,pH为7.0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最大达到了36.12 mg/g。共存离子中CO_3~(2-)对吸附的影响程度最大,使得磷酸盐吸附量减小了35.99%。负载HFO后HFO-D418吸附磷的动力学更适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方程更适合描述HFO-D418吸附磷的等温线。FTIR证明复合吸附剂成功的吸附了磷以及HFO-D418与磷生成了络合物。(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昌青,王维杰,刘雄波,金鑫,秦卓[8](2019)在《铝/钢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及金属间化合物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连续驱动摩擦焊对1050工业纯铝和Q235低碳钢进行焊接,分别对接头的拉伸性能、室温冲击强度和弯曲试验进行分析论证,通过SEM、EDS、XRD分析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形态特征及组成。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接界面不同区域加热功率的差异导致了Fe、Al界面扩散行为的不同,最终导致界面IMCs形态的差异;界面中心区域的IMCs为细小针片状的Fe_3Al,距界面中心1/2R处为棒状的FeAl,距界面中心2/3R处为方棒状的FeAl_3;界面中存在的Fe_3Al和FeAl与其他富铝的IMCs相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6期)

张晓斌,任克亮,纪华,王婷,李佶敏[9](2019)在《金属表面腐蚀损伤形态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金属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容易形成腐蚀损伤而致其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通过定义元胞规则,以氢标电极电位作为材料特性参数,定义铝和铁两种金属的溶解概率。研究两种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腐蚀环境下,腐蚀表面形态演化和腐蚀产物形成规律。结果为研究金属搭接件在环境作用下的枕垫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黄承石,张银,费越,胡蝶[10](2018)在《5种楠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及其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楠、紫楠、桢楠、浙江楠、闽楠5种楠属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外观形态特征和表皮细胞结构,分别测定其叶面积、滞尘液的p H值和EC值及重金属元素Fe、Cu、Pb、Cr、Cd含量等指标,综合评定5种楠属植物滞尘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上表面均无毛,下表面有短柔毛或长柔毛;其叶片表皮细胞大小不一,白楠最大,桢楠最小;叶片面积紫楠最大,桢楠最小; p H值紫楠最大,闽楠最小; EC值桢楠最大,紫楠最小;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初步判定其滞尘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桢楠>浙江楠>白楠>紫楠>闽楠。(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金属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等固态物质在高温下可发生熔融。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球形、近似球形的颗粒,或者在较大的金属物体的表面形成融化状痕迹。在法庭科学领域,由于爆炸、纵火、电击、枪击等类案件中一般都会出现局部或一定范围的高温现象,因而相关物证表面熔痕的检验以及现场提取的熔融状残留物检验,对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焊接、切割等金属加工产生的熔融状金属微粒,对于推断嫌疑人职业特征也可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法庭科学微量物证检验多以化学成分检验为主,对形态检验重视不够,有些甚至完全忽视了形态检验。本文对射击残留物、电流斑金属颗粒、焊渣、砂轮切割金属碎屑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微观形态的形成机制和证据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当前此类物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一鸣.阻变存储器中金属导电细丝的形态调控[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2].陈进,刘玲利,权养科,张前上,王学虎.金属物体高温熔融形态特征检验[J].刑事技术.2019

[3].杨善谋,黄博.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壤重金属形态污染评价比较——以铜陵金属集矿区土壤Cd为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

[4].徐彦雄.粉煤灰中8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孔谅,凌展翔,王泽,王敏,潘华.镀锌Q&P980钢电阻点焊接头液态金属脆裂纹的形态及分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6].齐海燕,兰志满,唐万侠,王颖,马琳.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7种金属元素的总质量比及形态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7].李振宇.金属氧化物对不同形态磷的吸附:有机质的影响[D].安徽建筑大学.2019

[8].张昌青,王维杰,刘雄波,金鑫,秦卓.铝/钢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及金属间化合物形态特征[J].材料导报.2019

[9].张晓斌,任克亮,纪华,王婷,李佶敏.金属表面腐蚀损伤形态演化规律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10].黄承石,张银,费越,胡蝶.5种楠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及其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标签:;  ;  ;  ;  

金属形态论文-孙一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