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底成分论文-张轶雯,张小曳,张养梅,马千里,沈小静

本底成分论文-张轶雯,张小曳,张养梅,马千里,沈小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本底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M_1,化学成分,质量-粒度分布,季节变化

本底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张轶雯,张小曳,张养梅,马千里,沈小静[1](2015)在《长叁角临安本底站PM_1中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粒度分布与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夏季至2014年春季在中国长叁角区域的临安大气本底站利用气溶胶质谱仪(AMS)对PM_1中主要化学成分质量浓度以及质量-粒度分布进行观测,发现观测期间PM_1的平均浓度约为53μg/m~3,其中有机物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47%),其次为硫酸盐(23%)、硝酸盐(16%)、铵盐(12%)和氯化物(1.2%)。PM_1平均浓度冬季最高(84μg/m~3),秋季最低(38μg/m~3)。冬季污染时段PM_1浓度较清洁时段高24倍,其中硝酸盐浓度冬季升高最显着,这与冬季燃煤排放增加和低温有利其形成有密切联系。不同化学成分中,有机物粒度分布峰值粒径最小,硫酸盐最大。冬季各化学成分的峰值粒径在4个季节中最大(约600 nm),可能由于污染物积聚时间较长。夏季各成分峰值粒径最小(400~500 nm),且在夏季清洁时段浓度较其他季节高,局地产生的新粒子贡献可能很重要,伴随着光化学烟雾的气溶胶和臭氧污染在这些区域升高值得进一步关注。(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5年04期)

周文敏,符建荣,肖华,喻曼,许育新[2](2013)在《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r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g·L-1最适宜;缓冲及非缓冲体系下均表现为pH越大,FA降解效果越好;无机阴离子中Cl-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自由基抑制剂HCO-3和CO2-3对反应的抑制效果显着;NH+4对FA的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NH3对FA的降解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低浓度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Mn2+、Cu2+抑制了富里酸的降解,而Ca2+、Fe2+对富里酸的降解存在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卞林根,赖鑫,汤杰,逯昌贵[3](2012)在《南极中山站大气成分监测与本底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以及大气气溶胶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由于极地大气受污染影响程度很小,因此,极地是观测大气成分本底变化的理想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两极地区都加强了对温室气体等的本底浓度监测和研究。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期间,我国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在南极中山站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并获得了连续资料。本文利用南极中山站2008-2011年黑碳(BC)、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在线观测数据和Flask采样分析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对这些要素的本底浓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等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对提高极地温室气体的测量水平和研究极地温室气体本底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S15 冰冻圈与极地气象》期刊2012-09-12)

赖鑫[4](2012)在《南北极大气成分本底特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以及大气气溶胶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由于极地受污染影响极小,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在两极地区都加强了对温室气体等的本底浓度监测和研究。在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期间,我国南极中山站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并获得了连续资料。利用2008~2010年南极中山站黑碳(BC)、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一氧化碳(CO)等在线观测数据和Flask采样分析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对这些要素的本底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等进行了研究。另外,对2010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走航观测的BC、气溶胶散射系数(SC)、臭氧(O_3)和紫外辐射(UVB)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所得结果对提高极地温室气体的测量水平和研究极地温室气体本底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主要结果如下:中山站气象资料显示,冬季较长,夏季较短;地面气压以4月最大,10月最小;水汽压全年都较小,且变化不大;全年盛行偏东风(NE~ENE~E~ESE),平均风速大于7m·s~(-1);影响站区的气流主要来自南极大陆沿岸及北部大洋。在南到东偏南风的影响下,BC浓度偏高,其原因是受中山站的发电栋和垃圾焚烧炉排放的影响;当风速小于3m·s~(-1)时,BC浓度偏高且不稳定。中山站BC浓度年变化特征为:极夜期间(5~7月)最小,春、夏季较大;其中,5月BC为3.3ng·m~(-3),是全年的最低值,2月和10月BC分别为10.0ng·m~(-3)和8.7ng·m~(-3),达极夜期间的2~3倍。其季节变化的特点与其它南极站基本相似,但BC背景浓度值偏大,需加以证实。中山站CO_2受风向影响较小,东南风(SE)条件下的平均浓度略大;静风(风速≤0.5m·s~(-1))时对应的CO_2较大。CO_2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末最小,秋、冬季呈缓慢上升,春季达到最大。其变化原因可能是受陆地生态系统的季节变化、南大洋海冰面积变化和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的影响。中山站近叁年CO_2的变化范围和增长趋势与其它南极站点较为一致,变化范围均在381~388ppm之间,浓度逐年增加,2008~2010年的CO_2年平均增长率为0.44%,基本代表了南极大陆CO_2的增长趋势。CH_4受风向和风速的影响较小。Flask分析数据与在线资料基本相同,全年峰值出现在9月,平均浓度约为1768.2ppb,显示出CH_4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夏、秋季小,春季大。中山站2008~2010年CH_4平均浓度和增长率呈逐年增加,且略高于其它南极站的观测值,仍具有一定代表性。不同风向对应的CO浓度相差不大;当静风或风速大于21m·s~(-1)时,CO浓度偏大。中山站CO浓度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谷值出现在1~3月,9~10月为全年浓度最高。Flask分析的CO资料与其它南极站相比,年际趋势不明显。需要说明的是中山站2008和2009年CO分析资料与东南极测站是可比的,但2010年显示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实验室的检测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测。对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走航观测获取的BC、SC、O_3、UVB在线资料进行了分析。空间分布特征为:这些要素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最大值都出现在我国东部海域,最低值在北冰洋。北冰洋的BC浓度约为10.5ng·m~(-3);白令海和北冰洋的SC平均值分别为4.3Mm-1和1.7Mm-1,SC在76°N以北变化较稳定;白令海的平均O_3含量比北冰洋(15.7ppb)高,但在75oN以北海区O_3有所升高,这一现象可能与海冰密集度和冰上光化学过程有关;UVB辐照度在中低纬地区有显着的日变化,在北冰洋航行期间处于极昼期,其变化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2-04-01)

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于晓岚,程红兵[5](2011)在《大气传输对华北区域本底地区降水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华北区域本底站1999~2007年239次降水过程的气流后向轨迹进行分类,从中选取典型西北路径、西南路径和东南路径降水,研究了不同输送路径下降水pH值、电导率、化学组成特征及影响本底地区的主要排放源。结果显示,起源于我国中东部内陆地区途经太原、石家庄、北京等大城市的西南气流,起源于蒙古国途经我国内蒙地区的西北气流,以及源自海上途经我国东部部分沿海城市的东南气流是对上甸子本底站降水输送的3个主要路径。其中西南路径降水频次最高;西南路径降水pH值最高、东南最低;西北路径降水电导率最低、西南路径最高。SO24-、Ca2+、NO3-和NH4+是影响华北区域降水化学性质的主导性离子,西南路径中上述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方向路径;土壤尘、农田排放、交通运输排放和燃煤排放是影响本底地区的主要排放源,西北清洁路径下以自然源的影响为主,而来自西南人类活动集中地区的输送对人为源影响体现突出,如交通运输排放和燃煤排放。年际变化来看,与1999~2004年相比,2005~2007年pH值呈降低趋势,这与降水中碱性离子浓度的降低密切相关;降水等级划分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雨量的增大,酸雨出现率逐渐增多,电导率及测得的全部离子成分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丁国安,颜鹏[6](2008)在《上甸子本底站湿沉降化学成分变化与来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上甸子本底站自1999~2004年的降水资料,对8种离子(K~+、Na~+、Ca~(2+)、Mg~(2+)、NH_4~+、SO_4~(2-)、NO_3~-、Cl~-)浓度做了统计分析,并通过PMF(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方法对该地区的湿沉降来源做了解析.结果表明,①pH分布在4.41~6.55之间,电导率分布在40.97~69.64μS·cm~(-1)之间.②上甸子本底站的电导率结果明显高于清洁地区降水背景点、低于北京城区的观测结果,表明降水化学成分受大气污染显着,但污染水平要低于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③SO_4~(2-)、NO_3~-、NH_4~+、Ca~(2+)是上甸子站降水样品中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从季节变化来看,SO_4~(2-)离子春季最高、夏季最低,NO_3~-离子冬春两季浓度水平相当,夏季略偏低,H~+离子浓度春季最低,夏秋两季相当,冬季最高.④源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尘是上甸子本底站降水化学成分最主要的来源;与施肥有关的农田排放是本底站降水成分的另一个重要的源;此外,来自污染地区的交通运输排放和燃煤排放的输送作用同样影响着该地区降水化学成分.(本文来源于《2008年北京气象学会科技优秀论文集》期刊2008-11-01)

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丁国安,颜鹏[7](2008)在《上甸子本底站湿沉降化学成分变化与来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上甸子本底站自1999~2004年的降水资料,对8种离子(K+、Na+、Ca2+、Mg2+、NH4+、SO42-、NO3-、Cl-)浓度做了统计分析,并通过PMF(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方法对该地区的湿沉降来源做了解析.结果表明,①pH分布在4.41~6.55之间,电导率分布在40.97~69.64μS.cm-1之间.②上甸子本底站的电导率结果明显高于清洁地区降水背景点(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监测站)、低于北京城区的观测结果,表明降水化学成分受大气污染显着,但污染水平要低于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③SO42-、NO3-、NH4+、Ca2+是上甸子站降水样品中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从季节变化来看,SO24-离子春季最高、夏季最低,NO3-离子冬春两季浓度水平相当,夏季略偏低,H+离子浓度春季最低,夏秋两季相当,冬季最高.④源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尘是上甸子本底站降水化学成分最主要的来源;与施肥有关的农田排放是本底站降水成分的另一个重要的源;此外,来自污染地区的交通运输排放和燃煤排放的输送作用同样影响着该地区降水化学成分.(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周凌晞[8](2007)在《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执行期3年。项目负责人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研究员,第2负责人兼协调人为周凌晞研究员。科技部"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成员、气科院名誉院长周秀骥院士负责指导大气成分本底台站体系建设工作。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国气象局原有工作(本文来源于《Annual Report of CAMS》期刊2007年00期)

周凌晞[9](2007)在《大气成分监测评估系统即将推出系列本底值季报产品》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包括200多个本底站,涉及观测要素达200多种。但站点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集中地区的站点较多,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站点较少。中国气象局自 1981年起先后建立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3个区域本底站,1994年建成青海瓦里关全球本底台。上述4个本底站都是WMO/GAW的成员,也是科技部国家大气成(本文来源于《Annual Report of CAMS》期刊2007年00期)

于颖慧,侯艳君,高金胜,马军[10](2007)在《水中本底成分对O_3/H_2O_2氧化降解2,4-D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考察了水中本底成分对O3/H2O2高级氧化工艺去除水中微量农药2,4-D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来水本底比蒸馏水本底更有利于水中2,4-D的去除;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对于2,4-D的催化臭氧化反应具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HCO3-却对水中2,4-D的氧化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定浓度的腐殖酸对于2,4-D的催化臭氧化反应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腐殖酸对于2,4-D的催化臭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中的Na+、K+、Mg2+、Ca2+、Cu2+、Zn2+在较低浓度时对2,4-D的降解没有明显影响,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2+、Ni2+、Ca2+、Cr3+在较低浓度时对2,4-D的氧化降解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本底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r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g·L-1最适宜;缓冲及非缓冲体系下均表现为pH越大,FA降解效果越好;无机阴离子中Cl-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自由基抑制剂HCO-3和CO2-3对反应的抑制效果显着;NH+4对FA的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NH3对FA的降解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低浓度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Mn2+、Cu2+抑制了富里酸的降解,而Ca2+、Fe2+对富里酸的降解存在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底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张轶雯,张小曳,张养梅,马千里,沈小静.长叁角临安本底站PM_1中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粒度分布与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

[2].周文敏,符建荣,肖华,喻曼,许育新.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

[3].卞林根,赖鑫,汤杰,逯昌贵.南极中山站大气成分监测与本底特征研究[C].S15冰冻圈与极地气象.2012

[4].赖鑫.南北极大气成分本底特征的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

[5].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于晓岚,程红兵.大气传输对华北区域本底地区降水化学成分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

[6].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丁国安,颜鹏.上甸子本底站湿沉降化学成分变化与来源解析[C].2008年北京气象学会科技优秀论文集.2008

[7].徐敬,张小玲,徐晓斌,丁国安,颜鹏.上甸子本底站湿沉降化学成分变化与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

[8].周凌晞.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J].AnnualReportofCAMS.2007

[9].周凌晞.大气成分监测评估系统即将推出系列本底值季报产品[J].AnnualReportofCAMS.2007

[10].于颖慧,侯艳君,高金胜,马军.水中本底成分对O_3/H_2O_2氧化降解2,4-D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7

标签:;  ;  ;  ;  

本底成分论文-张轶雯,张小曳,张养梅,马千里,沈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