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关注品德

关注生活,关注品德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与学

张晓丽山东省寿光市侯镇中心小学262724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关注学生生活应是《品德与生活》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此,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要充分关注生活,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使小学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随着课程的实施,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实实在在地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迫在眉睫,更深刻地感悟到这门课程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一、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淡化课程,回归儿童生活。新课标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是因为过去的品德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脱离生活,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反映在课程上,是以学科知识为纲,以看似严密的道德规范体系为建构标准;反映在教材上,以名人、伟人“高大全”的人物的故事为道德知识载体,组装成一个个“美德袋”;反映在教学上,以道德认知传授为主要目标,强调脱离情境的技能训练,热衷于道德认知符号的记忆和逻辑演绎。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生活智慧,只是“呈于道德的知识”。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他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他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的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游戏:师:(过渡)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课件出示: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呢?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一演。游戏结束后,出现了这样三种情况:1.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2.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3.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我让学生根据这三种情况进行集体讨论,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师:为什么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二种情况合理。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在上面的游戏中,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互动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角色的转变,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如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理解环境为什么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工厂排除的污水流入新汴河,河水被污染了,鱼常常被毒死很多。”有的说:“废渣、垃圾处处可见,看到可难受了。”有的说:“有的人不讲文明,垃圾乱扔,苍蝇到处飞。有的还从楼上往下乱扔东西,都砸到了过路行人。”……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说了,有的说:“我们要多种些花草树木,美化我们的家乡。”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家乡。”有的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这样,在同学们激昂的发言中,课结束了,效果非常好。

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到生活中去,孩子们是生活的实践者、开创者。生活的课堂能给每个孩子激励、鼓舞和呼唤,使他们自觉地去追求更为丰富的内在生命,为自己拓展更为广阔的精神生命、价值生命的空间。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引领我们的孩子关注生活,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去超越、去熏陶自己的心灵,提升生活品味,提升生活质量。

标签:;  ;  ;  

关注生活,关注品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