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

敖国军(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劲松镇卫生院165000)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412-0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同时兼有泛恶、脘胀、嗳气、大便不调等症。是多种原因导致胃气壅塞不通,不通则痛的病证。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黏膜脱垂,胃息肉,胃憩室,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憩室等疾病。

一西医治疗

1.明确诊断,对因治疗

治疗胃痛不能单纯对症处理,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才是治本之法。如:①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应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②由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痛,应嘱患者中止服药;③由胃酸分泌增多而引起十二指肠溃疡者,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阻滞刺等。

2.对症治疗

疼痛症状剧烈或病势较急者,在进行必要检查的同时,还可给予适当的止痛处理,可使用以下药物:①抗酸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铋剂等;②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③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④质子泵阻滞剂: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等;⑤止痛剂:可用一般止痛药或弱阿片类药物,如口服可待因、丙氧氨酚等。对一般处理无效者,排除穿孔情况下可肌内注射哌替啶等。

二中医治疗

1.气滞证

(1)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本证为木克土,肝气失疏,横逆犯胃,病性为实。证为气滞,而气滞因于肝郁,理气、疏肝相辅相成;就症状与病机的关系而言,肝气犯胃之病机为本,疼痛症状为标,标本俱急,故应在疏肝理气治其本的基础上,辅以止痛治其标。

(2)选方用药思路:可选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越鞠丸等加减治疗。柴胡疏肝散重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证;金铃子散功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适合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证;越鞠丸重在行气解郁,适合于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证。临床应根据六郁的偏盛加减运用。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青皮、香附、木香、佛手、香橼、川芎、丹参、甘草等。

(3)根据兼症加减:痛甚者,加理气活血止痛的延胡索、川楝子、蒲黄、皂角刺等;畏寒喜暖、胃脘冷痛者,加温中止痛的乌药、高良姜、肉桂等;空腹痛伴反酸者,加和胃制酸的乌贼骨、贝母、瓦楞子、牡蛎等;腹胀痞满、嗳气频繁者,加顺降胃气的佛手、厚朴花、沉香、旋覆花、槟榔、苏梗等。

(4)根据变证转方:若气滞日久,郁而化火者,证见胃脘灼痛,嘈杂吞酸,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者,则应转用清热理气解郁之法,方如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若气滞不已,入络成瘀者,证见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刀割,按之痛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者,则当转从瘀血证治疗,方以丹参饮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2.胃寒证

(1)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本证为寒邪犯胃,气机不畅,不通则痛,病性属实。证为外寒内郁,根据“寒者热之”“逸者行之”之则,治当温散胃寒,并合理气和胃之止痛之法以缓其标急,如此则标本同治。

(2)选方用药思路:若胃寒较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用生姜红枣汤;胃寒较重宜选良附丸合香苏饮加减,功在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适合于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以致寒凝气滞所引起的胃痛。常用药物为高良姜、香附、紫苏茎叶、陈皮、甘草、干姜、白芍、吴茱萸等。

(3)根据兼症加减:寒甚者,加温中散寒的干姜、吴茱萸、细辛、乌药等;气滞较重者,加行气消滞的佛手、枳实、木香、香附、青皮、陈皮等;兼畏寒发热、肢体酸痛等表证者,加解表散寒的苏叶、生姜,或用香苏散以疏风散寒;兼食滞而见嗳腐吞酸、不思纳食者,加消食导滞的山楂、鸡内金、神曲、枳壳、陈皮等。

(4)根据变证转方: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证见胸脘痞满,纳食不香,恶心呕吐,胃脘疼痛,有灼热感,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者,转用辛开苦降、寒热并调的半夏泻心汤。

3.胃热证

(1)治法:清胃泄热,解郁和胃。本证为热邪犯胃,或其他邪气郁而化热,胃气失和,病性属实,“热者寒之”,予清热之法祛邪泻实;肝郁化热,或肝气犯胃郁而化热是本证最常见的病因病机,故常合理气解郁法以和胃止痛,标本兼顾。

(2)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泻火清胃、泄热通降的泻心汤加减治疗。常用药物为黄连、黄芩、陈皮、青皮、枳实、芍药、丹皮、栀子、仙鹤草、郁金等。本证苦寒之品不宜久服,以免苦寒败胃,苦燥伤阴;配伍用药时应使邪有去路,可于方中酌加分利之品,使热邪从二便而出,但用药忌刚宜柔,药如枳实、槟榔、厚朴、茯苓、泽泻等。

(3)根据兼症加减:火热伤阴,舌红苔少,加滋阴养胃的麦冬、沙参、生地、乌梅、玄参等;兼热灼伤膜,出现胃黏膜糜烂者,加清利湿热的生地、生苡仁、黄芩、仙鹤草、杏仁等;热郁泛酸者,加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伴胆囊炎或胆石症而口干口苦、脘胁作痛者,加疏肝清热利胆的柴胡、郁金、金钱草、枳实等。

(4)根据变证转方:若湿热互结中阻,而见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思饮,头重如裹,身重体倦,纳呆恶心,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者,转用清化湿热法,方如厚朴夏苓汤或温胆汤合三仁汤加减;热去而胃阴灼伤,证见胃脘隐隐作痛,空腹时加重,口干不喜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甚至无苔者,转用益胃生津法,方如益胃汤化裁。

4.瘀血证

(1)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胃。本证为瘀血内阻,胃之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之法以“泻其有余”;血瘀常因气滞而成,血瘀又可致气机不畅,故活血化瘀常与理气法同用,气滞瘀血得除,则胃气自和。

(2)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宜选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丹参饮以活血化瘀的丹参为主药,辅佐檀香、砂仁行气止痛,全方功善行气化瘀,尤其适合于气滞血瘀之胃痛。失笑散功专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常用药物为丹参、檀香、桃仁、红花、莪术、川芎、赤芍、炮山甲、当归、香附、枳壳、木香等。

(3)根据兼症加减:痛甚者可加延胡索、莪术、桃仁、红花等;因于气滞血瘀者,可加理气之枳壳、木香、郁金、香附等;气虚血瘀者,加补益精气的党参、黄芪、白术、黄精、炙甘草等;寒凝血瘀者。加温经散寒之干姜、肉桂、肉豆蔻、蜀椒等;若因热结血瘀者,加清热凉血祛瘀之丹皮、白茅根、茜草、侧柏叶、仙鹤草等。

(4)根据变证转方:若血瘀胃痛伴吐血黑便,慎用破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宜选祛瘀止血之品如三七、白及、炒蒲黄等,同时当辨寒热虚实分别治之。如出血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数,系热甚迫血妄行,转用清热凉血止血法,方如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合十灰散加炒蒲黄、阿胶珠、地榆炭、三七、白及等;如出血色黯,病者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属脾不统血病势危急者,先用益气固脱的独参汤,继以温脾益气摄血的黄土汤合白及、伏龙肝、仙鹤草等。

5.虚寒证

(1)治法:温运脾阳,健胃和中。

本证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气失和,病性属虚,“虚则补之”,“虚者补其不足”,故予温运脾阳之法补虚扶正,脾得健运,胃气自和。

(2)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家虚寒,证见脘腹时痛隐隐,饥而痛甚,食后痛缓,食欲尚好,大便正常,苔净不腻者,宜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黄芪建中汤。脾家虚寒,滋生寒湿,证见脘腹冷痛,大便溏薄,食欲不佳,舌苔滑腻者,宜选温中健脾。祛寒燥湿的理中汤。常用药物为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桂枝、干姜、白芍、当归、饴糖、陈皮、半夏、炙甘草等。

(3)根据兼症加减:泛吐清水较多者加降逆止呕的陈皮、半夏、茯苓等;若酸水较多者,宜去饴糖,加清热疏肝,和胃降逆的左金丸合乌贝散;若胃寒痛甚者,加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良附丸;阳虚气滞疼痛不缓者,加行气止痛的佛手、木香、枳壳等;寒凝夹瘀,证见痛有定处,舌质紫黯,脉涩者,加祛瘀止痛的莪术、丹参、红花等;若胃中虚寒而兼食谷欲吐,甚至频繁呕逆者,加温胃降逆止呕的吴茱萸、生姜、大枣、半夏等。

(4)根据变证转方:若中焦虚寒、脾失统摄而见黑便者,可转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黄土汤;若虚寒较盛而致脾肾阳虚,证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弱者,可转选温壮脾肾的附子理中丸或附桂理中汤。

参考文献

[1]向未,刘菊容.胃痛贴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3卷第01期.

[2]蔡丽娜,曾伟.穴位埋线治疗胃痛17例.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9卷第05期.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