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旋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核稀土配合物,分子笼,二氧化碳,催化转化
螺旋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蒲嘉玮,唐晓亮,刘伟生[1](2019)在《手性多核稀土螺旋配合物的可控构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CO_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但同时也是地球上一种经济、无毒、可再生和储量丰富的碳资源。因此,CO_2的固定及化学转化研究,特别是绿色、高效地开发和利用CO_2,已经成为绿色化学发展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通过CO_2与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环碳酸酯是100%环境友好型反应,完全符合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绿色化学的原则,而开发和研究新型、高效的催化剂体系,是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一些研究工作已经探索了各种类型的催化剂,如过渡金属配合物、杂化分子筛、多孔MOFs材料等,但基于多核稀土配合物的CO_2催化研究,尤其是手性催化以及手性产物的利用研究还相对罕见。稀土离子具有高配位数特点和丰富多变的配位模式,很难可控设计和构筑特殊结构的模型催化剂;同时作为一种强的Lewis酸,稀土离子可以在配合物组装过程中选择性地配位、吸附、活化和催化CO_2,并定向转化为各类有价值的含碳化合物材料。多核稀土配合物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催化位点,而且作为一种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可以提高CO_2的催化效率。我们致力于探索稀土多核配合物的结构可控自组装以及复杂稀土配合物体系对CO_2的固定研究。基于对CO_2的转化和利用为目标,我们近期设计合成了多个手性多齿配体,并可控制备了一类具有微孔手性分子笼的四核稀土螺旋配合物,通过多稀土离子中心协同作用和手性的引入,这些多核稀土配合物可以在开放的微腔笼内高效不对称催化CO_2,并将其转化生成手性环碳酸酯产物,为进一步实现手性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应用和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提供必要的手性原料。(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汪力,高国淑,刘伟生[2](2019)在《异金属螺旋配合物的构筑及其在CO_2转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功能配体和Zn~(2+),Ln~(3+)(1=Dy~(3+),2=Gd~(3+),3=Er~(3+))离子组装反应成功构建了叁种新型不对称3d-4f螺旋四核异核配合物Zn3LnL4,而且这些3d-4f螺旋是同构的。它们作为催化剂对CO_2转化获得环状碳酸酯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重要的是,催化剂2显示出高催化活性(产率> 95%)和选择性(> 99%),以在温和条件下获得具有宽基质范围的环状碳酸酯。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构建异金属不称螺旋配合物及其催化CO_2转化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张喜峰,崔晶,王文琴,罗光宏,杨生辉[3](2019)在《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抗氧化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氯化铁为原料,通过络合反应,对螺旋藻多糖(SP)进行结构修饰,制得有机铁化合物〔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SP-Fe(Ⅲ)〕。采用FTIR、DSC、TGA、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PPH(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等5种方法和MTT(四唑盐)法分析了SP和SP-Fe(Ⅲ)的抗氧化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制备的SP-Fe(Ⅲ)中Fe(Ⅲ)质量分数为16.42%±1.17%。采用5轴蛛网图对SP-Fe(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P-Fe(Ⅲ)相比SP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模拟人工胃液消化后,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在pH=6.8的人工肠液中释放出的Fe(Ⅲ)质量分数达到83.64%;在31.25×10–3 g/L的质量浓度下,与SP相比,SP-Fe(Ⅲ)配合物对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了44.35%。(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刘冬雪,王文举,赵艳凝,杨雯婷[4](2018)在《芳香羧酸及其过渡金属锌一维螺旋链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苯二甲酸(H2opda)、邻菲罗啉(phen)为混合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氯化锌反应,构筑了一个新的一维螺旋链状金属配位化合物[Zn(opda)(phen)(H2O)]n·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该化合物属于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 96210 (8) nm,b=0. 89680 (8) nm,c=2. 13570 (18) nm;β=90. 758(3)°; V=1. 84254 nm3.(本文来源于《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林宏艳,田原,王青林,曾凌,刘国成[5](2018)在《基于一维双螺旋链的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配体N,N'-双(3-吡啶)丙二酰胺(3-bpma)、1,4-对苯二乙酸(H2pda)和硝酸锌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制备了一个基于双螺旋链的叁维超分子锌配合物[Zn(3-bpma)(pda)]n(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锌配合物是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 62512(11) nm,b=1. 15947(8) nm,c=1. 19282(8) nm,α=90°,β=90°,γ=90°,V=2. 2476(3) nm~3,Mr=513. 80,Dc=1. 518 g/cm~3,Z=4,F(000)=1056,R_1=0. 0381,wR_2=0. 0669。金属锌离子被两种桥连配体3-bpma和pda连接形成一种一维双螺旋链状结构,相邻的链间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为叁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标题锌配合物具有强荧光发射特性,而且其对不同的有机溶剂分子和金属离子有显着的荧光传感特性,可以作为检测硝基苯的高灵敏性荧光传感材料。CCDC:1811967(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11期)
汪力[6](2018)在《仿生螺旋结构稀土功能配合物的构筑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高效地开发利用CO_2,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螺旋结构金属配合物,尤其是螺旋结构稀土功能配合物,其作为一种仿生模型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及在光、电、磁学、生物医药及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具有催化、发光等性能的稀土多功能配合物体系,探索构效关系,优选出高性能的CO_2化学固定和转化体系,为性能优异的CO_2化学固定和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本论文中,我们以自然界模拟为最终目标、仿生螺旋结构的稀土功能配合物为模板,寻求构筑新颖的螺旋结构稀土功能配合物来实现催化、发光等多功能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六部分:(1)主要从CO_2资源利用及仿生螺旋结构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两方面进行综述。(2)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不对称的具有螺旋性的配体H_3L~1,构筑了一系列基于多重Zn-Ln杂双核基元的螺旋体,将其应用于催化环碳酸酯的合成,详细考察了这种仿生杂多核螺旋体结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其在发光性能在催化前后的变化,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3)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不对称的“banana-shaped”配体H_2L~2,构筑了首例基于七核杂金属螺旋分子笼。通过对其结构分析,我们发现该结构中具有一定的杂金属叁角双锥空腔,进一步将它们应用于催化环碳酸酯的合成,详细考察了这种仿生杂多核螺旋分子笼结构催化剂对底物选择性的催化性能,并对其可能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4)设计、合成了不对称的配体H_2L~3,构筑了基于Zn和Ln的非对称性杂金属四核螺旋体,将它们应用于催化环碳酸酯的合成,考察了这种仿生杂多核螺旋体结构催化剂的催化及发光性能,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5)设计、合成了两种柔性骨架的酰腙配体H_3L~4和H_3L~5,通过阴离子的调控,我们首次分别得到了配体H_3L~4的环状六核meso-helicate及七核meso-helicate,对于配体H_3L~5,也得到了首例基于该配体的柱状六重稀土螺旋体,随后,考察了系列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及催化性能,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6)全文总结。(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宗铨[7](2017)在《手性钯配合物引发异腈单体螺旋选择性聚合和对映选择性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异腈是一类典型的螺旋高分子,其主链由碳碳单键构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前期工作中,我们发展了利用钯配合物引发异腈活性可控聚合的新方法。本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钯配合物。这种配合物能够引发多种异腈单体活性聚合,生成立构规整螺旋聚异腈。有趣的是这种钯配合物引发非手性的芳基异腈聚合时表现出非常高的螺旋选择性,生成单一螺旋方向的光学活性螺旋聚异腈,聚合后手性钯片段可以完全脱除,整个聚合物不含有任何手性基团,但是因为主链的螺旋手性,这种聚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光学活性。当用这种手性钯配合物引发手性的芳基异腈聚合时又表现出非常高的对映选择性,能够对映选择性地只引发一种构型的异腈单体活性聚合,得到单一螺旋构象的聚异腈;而在相同条件下,对相反立体构型的异腈对映体则没有聚合活性。该研究工作为光学活性螺旋聚异腈的可控合成和对映体分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安树文,梅雷,夏传琴,石伟群[8](2017)在《有机碱调控的半刚性二羧酸铀酰配合物的结构演化:从螺旋到穿插》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因其有趣的结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获得较高的兲注。与収展较为成熟的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相比,锕系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工作还相对落后。由于铀在核燃料循环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丰富的配位模式和独特的性质,铀酰(铀的主要形态)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质研究成为锕系金属有机配合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基础上,铀酰配合物的大部分工作主要是基于刚性的有机酸配体戒者柔性的有机酸配体。而基于既有刚性又有柔性的半刚性二羧酸配体的相兲工作则比较罕见[1,2]。本文的工作利用半刚性二羧酸配体(4,4’-dicarboxybiphenyl sulfone (H_2dbsf))的半刚性性质,结合有机碱辅助配体的配位能力发化(2,2’-bipyridine (bpy), 5,5’-dimethylbipyridine (5,5’-dmbpy), 4,4’-bipyridine (4,4’-bpy))考察了铀酰-半刚性二羧酸配体-有机碱配体叁元体系的自组装行为,通过水热法得到了4个铀酰配合物的单晶结构1-4。其中1、2号晶体为叁螺旋结构(图a、b),3、4号晶体为四核铀酰节点的二重平行穿插的二维结构,同时也是一组超分子同分异构体(图c、d)。该工作通过有机碱的调控,实现了半刚性二羧酸铀酰配合物从螺旋结构到穿插结构的结构演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期刊2017-07-19)
陈万民,唐晓亮,关冰圆,王蓓,刘伟生[9](2017)在《多响应识别的手性稀土螺旋配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氟离子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氟离子的摄入对人体有益,而当过量氟离子摄入时,又会引起氟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氟斑牙和一系列骨质疾病。目前,检测氟离子的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荧光分析法等,但一些检测方法仍操作相对繁琐,且对样品要求高,所以发展氟离子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人们尝试各种方法用于氟离子的检测,特别是合成了各种有机探针化合物来检测氟离子。这类基于荧光传感响应的检测方法灵敏、快速,是一种重要的氟离子检测手段,但是利用手性近红外发光配合物的发光信号变化来检测氟离子的研究还未有文献报道。稀土近红外发光配合物材料由于具有穿透深度大、谱线窄、寿命长、背景干扰小和对生物组织无害等特点,在荧光免疫测试、光纤通讯、防伪、激光系统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已经显示出无可替代的应用价值。而建立在此类材料基础的手性配合物更是通过手性有机配体和具有近红外发光的稀土离子配位作用,能够实现特殊发光特性和手性特征的结合,在手性催化、分离和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因此,利用手性近红外发光配合物的多模式信号变化来检测氟离子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和手段,也是对现有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近期,我们不仅成功完成了单手性四重螺旋四核稀土簇合物晶体的可控制备,而且利用手性信号和近红外信号为表达,实现了多核稀土簇合物在溶液中对氟离子的多模式传感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期刊2017-07-19)
黄薇,徐郡[10](2017)在《叁螺旋铁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自旋转换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咪唑甲醛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分别和过渡金属盐Fe(ClO4)_2·6H_2O或者Fe(BF_4)_2·6H_2O经原位合成法反应制备得到两个配合物:[Fe_2(L)_3]X_4·solvent(X=ClO_4:1,BF_4:2),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均结晶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结构为3个配体螯合2个金属的叁螺旋,2个铁离子位于八面体配位场环境中,主体结构周围游离着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磁性测试表明两种化合物都具有受阴离子调控的不完全自旋转变行为。(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螺旋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双功能配体和Zn~(2+),Ln~(3+)(1=Dy~(3+),2=Gd~(3+),3=Er~(3+))离子组装反应成功构建了叁种新型不对称3d-4f螺旋四核异核配合物Zn3LnL4,而且这些3d-4f螺旋是同构的。它们作为催化剂对CO_2转化获得环状碳酸酯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重要的是,催化剂2显示出高催化活性(产率> 95%)和选择性(> 99%),以在温和条件下获得具有宽基质范围的环状碳酸酯。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构建异金属不称螺旋配合物及其催化CO_2转化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旋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蒲嘉玮,唐晓亮,刘伟生.手性多核稀土螺旋配合物的可控构筑及应用[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2].汪力,高国淑,刘伟生.异金属螺旋配合物的构筑及其在CO_2转化中的应用[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3].张喜峰,崔晶,王文琴,罗光宏,杨生辉.螺旋藻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抗氧化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J].精细化工.2019
[4].刘冬雪,王文举,赵艳凝,杨雯婷.芳香羧酸及其过渡金属锌一维螺旋链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
[5].林宏艳,田原,王青林,曾凌,刘国成.基于一维双螺旋链的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J].应用化学.2018
[6].汪力.仿生螺旋结构稀土功能配合物的构筑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8
[7].吴宗铨.手性钯配合物引发异腈单体螺旋选择性聚合和对映选择性聚合[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8].安树文,梅雷,夏传琴,石伟群.有机碱调控的半刚性二羧酸铀酰配合物的结构演化:从螺旋到穿插[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2017
[9].陈万民,唐晓亮,关冰圆,王蓓,刘伟生.多响应识别的手性稀土螺旋配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2017
[10].黄薇,徐郡.叁螺旋铁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自旋转换性质[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