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n的晶界偏聚行为与低碳钢的热塑性(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阳,辛文彬,张婧,梁雨雨,姜银举,邓永春[1](2021)在《铜砷共存时砷含量对C-Mn钢高温热塑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铜、砷共存时,残余砷对钢热塑性的影响规律,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0.22%Cu的C-Mn钢在700~1 100℃内,不同砷含量水平时的高温热拉伸行为。热塑性曲线结果表明,铜、砷共存情况下,随着钢中砷含量由0增加到0.09%,钢的脆性区间温度范围扩大,温度上限向高温方向移动。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分析表明,700~800℃内的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区,砷的存在抑制了沿晶铁素体的形成,致使钢中生成更为薄膜状沿晶铁素体,从而恶化钢的热塑性;850~1 100℃内的奥氏体单相区内,钢塑性的恶化主要是砷元素的奥氏体晶界偏聚。
米俊龙[2](2021)在《变形条件对C-Mn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生产和应用中,钢的力学性能是保证服役安全的关键。然而在不同的使用和测试条件下,钢的力学性能有所差异,这对钢材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变形条件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是改进钢铁材料性能,提升其应用的重要基础研究之一。本文以一种C-Mn钢为研究对象,借助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Instron8801试验机对其进行了高温和室温拉伸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形貌,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子探针技术检测了试验钢中的晶粒取向和元素分布。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以及拉伸前的预处理工艺对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进而揭示了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YS)和抗拉强度(UTS)均呈下降趋势,断面收缩率(RA)先减小后增大,在720℃出现极小值为55%。两相区(720℃)拉断后试验钢的断口呈沿晶断裂形貌,室温组织中铁素体沿原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奥氏体单相区(900℃)和铁素体相区(600℃)拉断后试验钢的断口均呈现韧窝形貌,室温下断口附近的组织分别是马氏体和贝氏体。720℃拉伸后,断口附近检测到原奥氏体晶界处存在S原子的聚集,是导致试验钢塑性降低的原因之一。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差值逐渐增大。断面收缩率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应变速率10-3s-1、变形温度600℃和应变速率10-2s-1、变形温度880℃时出现极小值,分别为84%和93%。低应变速率下,试验钢断口附近主要为等轴铁素体(600℃),随应变速率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应变速率达到10-1s-1时,断口附近主要是沿拉伸方向伸长的铁素体。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试验钢的应变硬化指数从0.04(10-4s-1,720℃)增加至0.13(100s-1,720℃);试验钢的动态回复与再结晶程度减弱,晶粒直径从2.7μm(10-4s-1,600℃)减小到 1.7μm(100s-1,600℃),塑性增加。拉伸前进行高温固溶处理(A工艺)的A2组试样抗拉强度较高,拉伸前在变形温度恒温处理(B工艺)的B2组试样屈服强度较高;B工艺处理的试样具有更好的塑性。A工艺处理后,试样拉伸断口呈沿晶断裂特征(720℃);断口附近的组织为马氏体和先共析铁素体,原奥氏体晶粒直径在100μm以上,未发现再结晶。B工艺处理后,试样拉伸断口均呈现韧窝形貌;断口附近为铁素体,尺寸较小,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相对没有高温固溶处理的B工艺而言,A工艺处理的试样中,拉伸时热循环和拉应力引起的溶质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均有可能发生。这是造成A工艺试样塑性更差的另一原因。
刘孟珂,马国军,张翔,姚旺龙,李治桥[3](2021)在《残留元素Sn对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Sn含量对压力容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及其在钢基体中的存在形式,并采用维氏硬度仪、室温拉伸试验和0℃夏比冲击实验等分析了不同Sn含量对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所含的Sn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均存在偏聚现象,另有部分存在于夹杂物中;随着Sn含量的增加,钢中铁素体的平均尺寸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珠光体的平均尺寸先逐渐减小后增大,钢的维氏硬度、冲击韧性、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逐渐降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降低后趋于不变。
张翔[4](2021)在《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Q245R中残余元素锡控制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产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优质铁矿石资源逐渐消耗,低品位铁矿石用量日益增加,同时废钢作为直接铁素资源,其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低品位铁矿石和废钢中均含有残余元素锡,然而常规炼钢工艺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去除,导致钢中残余元素锡不断循环累积,而钢中残余元素锡会严重恶化钢材的性能。因此,如何在纯净钢冶炼过程中对残余元素锡进行有效控制对高品质钢的开发尤为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选取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Q245R作为研究钢种,对钢液凝固过程中残余元素锡的微观偏析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究了钢中残余元素锡的存在形式及其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对分别采用钙系合金和CaO-SiO2-Al2O3渣系脱除钢液中锡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并基于热力学研究结果,在实验室内开展了钢液脱锡实验,探索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液脱锡的影响规律。最后,对脱锡产物在钢液及钢渣中的赋存形式进行了观测,并建立了钙系合金脱除钢液中残余元素锡的动力学模型。上述研究工作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建立钢液凝固过程中锡的微观偏析模型,对不同冷却条件、不同溶质元素初始含量条件下锡的微观偏析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却速率为0.1℃/s~10℃/s条件下,二次枝晶间距的范围为73.44μm~340.89μm,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二次枝晶间距相应减小,同时锡的微观偏析程度明显降低,锡的微观偏析主要发生在凝固末期(fs>0.9);钢液中初始碳含量0.1%增加至0.12%时,因钢液凝固方式发生改变,锡的微观偏析度由2.86突增至55.33,但钢液中Si、Mn、P和S的初始含量变化对锡的微观偏析无显着影响;随着钢液中初始锡含量增加,凝固末期锡的微观偏析度显着降低,但对零强度温度(ZST)、零塑性温度(ZDT)及二者之间的脆性温度区影响均较小;(2)使用真空感应炉熔炼了不同含锡量钢样,通过对钢样金相组织和残余元素锡在钢中存在形式进行研究,发现锡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均存在偏聚现象,同时部分锡存在于由Mn S和氧化物所组成的复合夹杂物中;随着锡含量由0%增加至0.08%时,钢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平均尺寸分别呈现增大和减小的趋势,随着锡含量的进一步增至0.12%,铁素体平均尺寸有所减小,而珠光体平均尺寸相应增加;对不同含锡钢样进行硬度测试、室温(25℃)拉伸试验和0℃夏比冲击实验,发现当锡含量由0%增加至0.12%时,钢的维氏硬度、冲击韧性、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逐渐降低,而含锡钢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显着低于不含锡钢样,且当锡含量为0.027%时两种强度均达到最低值,此外当锡含量高于0.059%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趋于不变。(3)利用热力学数据库软件Factsage7.0和现有相关热力学数据,对钢液脱锡开展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a脱锡需要在还原性条件下进行,同时存在临界Ca含量,当钢液中Ca含量低于临界钙含量时,脱锡反应无法进行,且随着钢液中O含量和S含量的增加,临界Ca含量增加,然而钢液中锡含量的增加会降低临界Ca含量,为确保脱锡效果,需先将钢液中的O含量降至较低的水平,然后进一步降低钢液中的S含量,此外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锡的脱除;若单纯采用CaO-SiO2-Al2O3渣系脱锡,且不结合其他脱锡手段,难以实现钢液脱锡,熔渣只能起到吸附脱锡产物的作用,随着熔渣中SiO2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熔渣对脱锡产物的吸附,然而Al2O3或CaO含量的增加会导致熔渣锡容量显着降低;(4)通过开展钢液脱锡实验研究工作,发现无论是采用脱锡剂直接脱锡工艺或采用CaO-SiO2-Al2O3渣系和脱锡剂协同脱锡工艺,在钙当量相等的条件下,以硅钙合金颗粒作为脱锡剂时,脱锡效果均显着优于采用纯钙线作为脱锡剂时的脱锡效果,但当以二者作为脱锡剂时,反应时间均控制在5min~10min内为宜;随着硅钙合金添加量的增加,相同反应时间下的脱锡率越高,但添加量由10%提升至15%时脱锡率的增幅显着高于添加量由5%提升至10%时脱锡率的增幅;对钢液采用钙系合金进行脱锡时,无论是否添加熔渣,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锡”现象,而CaO-SiO2-Al2O3渣系会对脱锡产物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使得反应后期脱锡率有所回升,且采用渣系和脱锡剂协同脱锡时,渣量对钢液脱锡效果具有较为显着的影响;(5)结合SEM-EDS、XRD等实验分析手段,对钢液脱锡产物在钢液及熔渣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钙合金作为脱锡剂时,钢中脱锡产物主要为Ca-Sn-O-S系、Ca-Sn-O系和Ca-Sn-S-Si-Al-O系3类复合夹杂物,尺寸均为1μm左右,而采用纯钙线脱锡时,脱锡产物主要为Mn-S-Ca-Sn系和Mn-S-Al-Ca-Sn系复合夹杂物,且夹杂物中Ca、Sn的含量显着低于采用硅钙合金作为脱锡剂时钢中的脱锡产物;在钢液凝固过程中,部分未上浮至钢渣界面的脱锡产物会以CaO和Ca S作为核心进行异质形核,而未同钙发生反应的锡则会以Mn S作为核心进行结晶析出;钢渣中的钙脱锡产物物相为Ca2Sn,熔渣中富含CaO的高碱度区域对脱锡产物的吸附能力有限,而由CaO-Al2O3所组成的较低碱度区域具有较高的锡容量;基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以纯钙线作为脱锡剂,采用硅钙合金颗粒对钢液进行脱锡时,其初始形成的钙气泡直径较小、钙气泡在钢液中的停留时间较长,从而钙收得率越高。
李小兵,董鑫,邢炜伟,陈波,刘奎,马颖澈[5](2021)在《合金元素对Cr-Mo钢第二类回火脆性影响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对于一些长期在中温条件下服役的Cr-Mo钢(2.25Cr1Mo),由于钢中P、S等有害杂质元素在服役过程中不断向晶界偏聚,降低了晶界结合力,致使该类钢出现第二类回火脆性这一关键问题。为了探寻降低这类Cr-Mo钢第二类回火脆性倾向的有效方法,提高材料安全服役可靠性,从溶质元素偏聚机制出发,总结分析了合金元素晶界偏聚及改善钢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内在本质,重点归纳了几种常见元素的晶界偏聚行为及其对钢回火脆性的影响,同时还客观分析了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在阐释合金元素对晶界脆性影响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期望能为中温用钢长期服役过程中存在的回火脆性提供一些有效控制方法,也为合金元素晶界偏聚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唐尧[6](2020)在《钢中硼、锡竞争偏聚行为及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残余元素Sn在连铸等热塑性变形过程中易向晶界偏聚,降低晶间聚合力,恶化铸坯的热塑性这一共性问题,利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原位俄歇能谱分析仪(AES)、光学显微镜(OM)以及布氏硬度仪等手段,主要研究了热塑性变形过程中硼、锡在钢中的竞争偏聚行为及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在本文中,通过控制钢中的N含量,并添加微量Ti,能够有效控制钢中BN的析出,使钢中的硼以固溶态的形式存在,为其在后续热历程过程中的偏聚以及抑制其他元素的晶界偏聚提供了可能。另外,随着B含量的增加,实验用钢退火后的晶粒尺寸先增加后降低,布氏硬度则先减小后增大。B含量在34ppm时,退火后实验用钢的晶粒尺寸最大,平均尺寸高达216μm,硬度也最低,为59.8HB。当B含量超过60ppm时,退火后实验用钢的晶粒尺寸逐渐降低,硬度则逐渐提高。此外,随着钢中硼含量的增加,实验钢的相变起始温度逐渐减小;硼含量在34-91ppm时,相变温度下降了3-5.8℃。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速率的增大以及应变量的增大,实验用钢中低ΣCSL晶界含量降低,Sn的晶界偏聚量逐渐增加。另外,热塑性变形过程中,硼发生了显着的晶界偏聚,能够优先占据晶界偏聚位置,抑制钢中Sn的晶界偏聚。且硼的晶界偏聚量,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速率的增大以及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硼含量的增加,钢中低ΣCSL晶界含量逐渐增加。热塑性变形过程中,Sn5B0钢中Sn的晶界偏聚最严重,晶界处Sn的原子百分比为0.63%,硼的添加能够抑制钢中的Sn的晶界偏聚,随着硼含量的增大,Sn的晶界偏聚量逐渐减少,在本试验条件下,当硼的添加量为91ppm时,晶界Sn的原子百分比下降至0.2%,晶界Sn含量减少了68.3%。另外,随着硼含量的增加,热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界B的偏聚量也逐渐增加。此外,不含硼的实验用钢中{111}<110>、{110}<110>织构组分最强,而{001}<110>织构组分最弱。随着硼含量的增加,{111}<110>、{110}<110>织构组分强度下降,而{001}<110>织构强度上升。
曹建春,刘铖霖,高鹏,周晓龙,周煌[7](2019)在《钢中元素偏聚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固溶状态下,钢中合金元素会在晶界、缺陷等处优先出现偏聚现象,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产生显着影响。由于元素在钢中的偏聚量小,不易观察,而且影响偏聚的因素很多,导致钢中元素偏聚的理论研究进展缓慢。为了揭示不同元素在钢中的偏聚机理,充分发挥钢中元素偏聚的积极作用,从偏聚类型出发,总结分析了元素偏聚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手段,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元素的偏聚现象,深入分析其偏聚量及位置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几种观察元素偏聚的手段。期望能为揭示钢中偏聚行为、发挥其作用提供参考,也为后续偏聚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李勇[8](2019)在《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及成分改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23钢是一种新型蠕变强度增强型铁素体耐热钢,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还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优异的高温蠕变性能,是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在电厂的应用中发生过多起再热裂纹引起的T23接头开裂导致水冷壁或再热器的爆管和泄漏事故,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T23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尚不清楚,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T23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化学成分对其再热裂纹的影响,探讨抗再热裂纹T23钢的成分改良设计。本文先研究T23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采用插销试验和模拟粗晶区短时蠕变破断试验,对商用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进行评估,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对断口微观形貌、裂纹特征、析出相和晶界附近合金元素的贫化进行表征和分析,确定导致再热裂纹的关键因素,揭示再热裂纹形成机理。随后进一步研究T23钢粗晶区在650°C、0240 h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评价粗晶区时效前后的再热裂纹敏感性,分析组织状态对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对T23钢再热裂纹机理的认识,并建立预测在役T23接头再热裂纹敏感性的硬度判据。在确认晶界M23C6析出弱化晶界是导致T23钢再热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之后,研究碳、硼和钛等元素对M23C6析出行为及再热裂纹的影响,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分析硼元素在粗晶区组织转变过程中的偏聚行为,揭示碳、硼和钛等元素影响再热裂纹的机理。最后,对多组不同含碳量和含硼量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进行评估,构建了碳和硼含量与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关系,提出改良型抗再热裂纹T23钢的合金设计,并提出了预测T23钢再热裂纹的成分判据。研究结果表明:(1)高温拉伸过程中晶界析出的M23C6型碳化物弱化晶界是导致再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晶内析出的M23C6和M7C3型碳化物强化晶内是导致再热裂纹的次要原因,晶内MX型碳化物在高温拉伸过程中析出很少,不是导致T23钢再热裂纹的直接原因。晶界M23C6从两个方面弱化晶界,一是促进孔洞形核,二是造成附近基体合金元素贫化。(2)在再热过程中,粗晶区组织发生回复及再结晶,位错密度下降,亚晶粒(板条)尺寸增大;在较短时间(24h)内晶内析出M3C、M7C3和少量的M23C6,晶界析出大量M23C6,在较长时间(2448 h)后MX在晶内大量析出;组织转变使硬度逐渐下降,再热裂纹敏感性也逐渐降低。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使晶内强度下降,晶界附近合金元素均匀化,组织也渐趋稳定。在高温拉伸过程中,组织不会发生明显的转变,有效避免了晶界弱化和晶内强化,缩小了晶内和晶界的强度差,因而塑性变形能力提升,再热裂纹敏感性下降。当粗晶区的硬度低于250 HB,对再热裂纹不再敏感,250 HB是粗晶区组织对再热裂纹不敏感的临界硬度值。(3)降低碳含量可以降低粗晶区晶内强度,减少晶界M23C6相的析出,减轻晶界的弱化,从而降低晶内和晶界的强度差,降低再热裂纹敏感性。(4)硼元素在焊后偏聚于粗晶区晶界,一方面起到直接强化晶界的作用,另一方面抑制了再热过程中晶界M23C6的析出长大,使得晶界强度得以保持,缩小晶内与晶界的强度差。因而,塑性变形也在晶内产生,使得整体塑性得到提升,再热裂纹敏感性降低。(5)钛对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直接影响较小,远低于碳和硼的影响。虽然钛与碳的结合力强于铬、钒和钨,但其在短时间内难于形成MX相,不会造成晶内强化,且对M23C6相的析出没有影响,这是适当增加钛对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6)碳和硼对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最为显着,调整硼和碳的含量满足:[%B]>-1.4×[%C]2+0.35×[%C]-0.0115关系时,得到对再热裂纹不敏感的改良型T23钢。综合各元素的影响,提出以下预测T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判据:FS=10C+0.47Cr+0.14Mo+0.038W-58.9B-1.45,当FS≥0,敏感;当FS<0,不敏感。本论文丰富和发展了低合金钢焊接性理论,解决了制约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对于高参数火电机组的材料应用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张磊[9](2018)在《残余元素锡对高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钢铁积蓄量的迅速增加和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废钢成为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废钢中的主要残余元素之一,锡的氧化势低于铁,在当前冶炼工艺条件下很难脱除,会随着废钢的循环利用逐渐在钢中累积。锡会在钢液凝固过程中产生偏析,在热加工过程中会发生晶界偏聚和氧化富集,影响钢材的热加工和力学性能。探讨锡对钢材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确定锡在钢中的允许含量,对于提高钢材质量和废钢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碳钢中锡的赋存形式、微观组织等角度出发,研究了Sn含量在0.0030.120%范围内变化时高碳钢的力学性能、高温氧化性能以及高温氧化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锡通过影响高碳钢的索氏体片层间距来影响其力学性能,而并不显着影响其组织类型。锡含量在0.0030.120%范围内增加时,索氏体片层间距先减小后增大,并在锡含量为0.060%时达到最小值0.16μm。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与索氏体片层间距变化趋势相反,且均在锡含量为0.060%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064.77MPa和1333.25MPa。而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冲击吸收功均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锡的存在也会影响高碳钢的高温氧化性能。高碳钢在9901110℃温度范围内氧化时,锡会在氧化层中显着偏聚。氧化时间在180010800s范围内增加时,表面氧化层的层数会增多,氧化层之间气隙的存在会显着抑制选择性氧化过程中锡的扩散。锡含量在0.0030.120%范围内增加时会导致锡的富集位置从靠近基体侧逐渐向氧化层表面迁移。锡含量对高碳钢高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体现为氧化增重和氧化激活能两个方面。锡含量的增加会抑制氧化前期的增重,其抑制效果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氧化增重曲线仅在990℃条件下符合抛物线规律,升高温度会显着加快氧化过程。随着锡含量的增加,氧化激活能先显着增大后逐渐减小,并在锡含量为0.060%时达到最大值737.635kJ/mol。为了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保证钢材热加工性能,应将锡含量控制在0.060%以下。
徐野威[10](2017)在《杂质元素锡锑和稀土元素铈对T/P91耐热钢蠕变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高效率、高参数的火力发电技术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高参数的发电技术是我国火力发电大力发展的目标。火电机组工作参数的提高依赖于耐热材料性能的提高。T/P91铁素体耐热钢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综合力学性能。然而,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T/P91钢蠕变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特征、强化相的演变以及它们与蠕变性能的关系上,关于杂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对于T/P91钢蠕变性能影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锡、锑是两种常见的杂质元素,在炼钢中难以除尽并且容易在废钢的循环利用中富集,它们易于发生晶界偏聚从而对钢的机械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在T/P91钢蠕变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偏聚规律如何,对钢的蠕变性能有何影响,目前还不清楚。此外,关于稀土元素以及稀土元素与杂质元素在T/P91钢中共存时对其蠕变性能的影响也很少。因此,我们对添加杂质元素锡锑和稀土元素铈的T/P91钢的蠕变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不添加和单独添加杂质元素锡、锑、稀土元素铈以及联合添加锑和铈的T/P91超超临界铁素体耐热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高温蠕变实验。通过对蠕变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蠕变本构方程,再结合金相分析、场发射枪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微观化学分析(FEGSTEM-EDS)和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术断口分析(FEGSEM)和光学显微分析等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系统研究杂质元素锡、锑以及稀土元素铈对T/P91钢蠕变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锡和锑降低了T/P91钢的蠕变门槛应力和蠕变表观激活能,对蠕变应力指数影响不大;添加锡和锑T/P91钢的蠕变损伤容限低于纯钢,表现为对应力集中更敏感,更容易形成蠕变空洞。晶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锡和锑在T/P91钢晶界处偏聚,导致晶界结合力下降,提供了更多蠕变空洞形核位并加快了蠕变空洞的长大合并,从而加速了T/P91钢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劣化进程,降低了其蠕变性能,与锡元素相比,锑元素更倾向于在晶界处偏聚,其蠕变激活能也更低。添加铈元素的T/P91钢蠕变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蠕变激活能、门槛应力和应力指数均高于纯T/P91钢。通过蠕变前后的微观组织表征分析,发现铈元素抑制T/P91钢蠕变过程中的马氏体组织的粗化以及细小碳化物的长大;铈原子还在晶界处大量偏聚,提高晶界了结合力,减少了蠕变空洞的形成。通过以上两个方面铈元素减缓了T/P91钢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劣化的进程,从而提高蠕变性能。联合添加稀土元素铈和杂质元素锑的T/P91钢比只添加锑的钢蠕变性能得到明显提升,蠕变断裂后试样的蠕变空洞大幅减少。晶界成分分析显示铈和锑均在晶界处大量偏聚,但是铈抑制了锑在蠕变过程中的进一步偏聚,并且在铈与锑同时在晶界偏聚时,锑元素的有害作用被铈元素的有益作用所抑制,再加上铈元素对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的稳定作用,T/P91钢的蠕变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不同温度下T/P91钢的蠕变行为均符合幂律蠕变,并且稳态蠕变应力指数随温度变化。将稳态蠕变应力指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引入幂律关系,建立了一个预测一定温度和应力下稳态蠕变速率的公式,在温度相对较高时,该公式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蠕变寿命,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Sn的晶界偏聚行为与低碳钢的热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n的晶界偏聚行为与低碳钢的热塑性(论文提纲范文)
(1)铜砷共存时砷含量对C-Mn钢高温热塑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断面收缩率的变化 |
2.2 热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2.3 热拉伸断口纵截面金相组织 |
3 结论 |
(2)变形条件对C-Mn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C-Mn钢的组织转变与强韧化机理 |
1.3.1 C-Mn钢的组织转变 |
1.3.2 钢的强韧化机理 |
1.4 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
1.4.1 钢的高温力学性能曲线 |
1.4.2 影响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 |
1.5 晶界偏聚理论 |
1.5.1 平衡晶界偏聚 |
1.5.2 非平衡晶界偏聚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拉伸试验 |
2.2.2 显微组织表征 |
第3章 变形温度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变形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3.2 变形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
3.3 变形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3.3.1 溶质原子的影响 |
3.3.2 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变速率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应变速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4.2 应变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
4.3 应变速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4.3.1 溶质原子的影响 |
4.3.2 变形中的加工硬化 |
4.3.3 变形时的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处理工艺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预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预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5.3 预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5.3.1 溶质原子的影响 |
5.3.2 显微组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残留元素Sn对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原料及试样制备 |
1.2 检测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Sn的存在形式及其对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
2.2 Sn含量对钢硬度的影响 |
2.3 Sn含量对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
2.4 Sn含量对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Q245R中残余元素锡控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钢中残余元素锡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危害 |
2.1.1 钢中残余元素锡的来源 |
2.1.2 钢中残余元素锡的存在形式 |
2.1.3 钢中残余元素锡的危害 |
2.2 国内外钢中锡含量控制标准与水平 |
2.2.1 国外钢中锡含量控制标准与水平 |
2.2.2 国内钢中锡含量控制标准与水平 |
2.2.3 国内外钢中锡含量控制水平差距对比 |
2.3 钢中残余元素锡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 |
2.3.1 含锡废钢预处理技术 |
2.3.2 含锡铁矿石焙烧处理工艺 |
2.3.3 配料稀释法 |
2.3.4 蒸气压法 |
2.3.5 钙反应法 |
2.3.6 稀土处理 |
2.4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3章 钢液凝固过程中锡微观偏析规律研究 |
3.1 凝固偏析的理论计算 |
3.1.1 微观偏析方程的建立 |
3.1.2 相关计算参数的确定 |
3.1.3 模型的求解过程 |
3.2 微观偏析模型验证 |
3.3 冷却速率与二次枝晶间距之间的关系 |
3.4 冷却速率对锡微观偏析度的影响 |
3.5 不同固相率下锡的微观偏析度 |
3.6 钢液成分对锡微观偏析度的影响 |
3.6.1 初始C含量对锡微观偏析度的影响 |
3.6.2 初始Si、Mn、P和 S含量对锡微观偏析度的影响 |
3.6.3 初始Sn含量对锡微观偏析度的影响 |
3.6.4 初始Sn含量对ZST和 ZDT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中残余元素锡存在形式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原料及试样制备 |
4.2 实验方法及检测 |
4.3 锡对钢中金相组织的影响 |
4.4 锡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
4.5 锡含量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1 锡含量对钢硬度的影响 |
4.5.2 锡含量对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
4.5.3 锡含量对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液脱锡热力学研究 |
5.1 钢液成分对脱锡的影响规律 |
5.1.1 钢液成分的选取 |
5.1.2 热力学计算参数设置 |
5.1.3 钢液中Ca含量对脱锡的影响规律 |
5.1.4 钢液中S含量对脱锡的影响规律 |
5.1.5 钢液中O含量对脱锡的影响规律 |
5.1.6 钢液脱锡临界Ca含量的确定 |
5.1.7 钢液中Ca-Sn平衡浓度的确定 |
5.2 CaO-SiO_2-Al_2O_3渣系与脱锡之间的关系 |
5.2.1 CaO-SiO_2-Al_2O_3渣系脱锡热力学平衡计算 |
5.2.2 CaO-SiO_2-Al_2O_3渣系锡容量计算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液脱锡实验研究 |
6.1 实验用钢制备 |
6.2 实验方案、步骤及数据处理 |
6.2.1 实验研究方案 |
6.2.2 实验步骤 |
6.2.3 实验数据处理 |
6.3 CaO-SiO_2-Al_2O_3渣系直接脱锡 |
6.4 脱锡剂直接脱锡 |
6.4.1 不同脱锡剂脱锡能力分析 |
6.4.2 脱锡剂添加量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5 CaO-SiO_2-Al_2O_3渣系与脱锡剂协同脱锡 |
6.5.1 渣配比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5.2 温度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5.3 渣添加量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5.4 脱锡剂添加量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5.5 不同脱锡剂种类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6 渣系添加对钢液脱锡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钢液脱锡反应机理研究 |
7.1 脱锡产物在钢液中的赋存形式 |
7.1.1 实验原料 |
7.1.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7.1.3 实验检测方法 |
7.1.4 结果与分析 |
7.2 钙系合金脱锡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
7.2.1 钙系合金脱锡过程的反应机理 |
7.2.2 钙系合金颗粒溶入钢液相关参数的设定 |
7.2.3 钙系合金脱锡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7.2.4 钙系合金脱锡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分析 |
7.3 脱锡产物在熔渣中的赋存形式 |
7.3.1 实验熔渣制备 |
7.3.2 实验方法 |
7.3.3 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合金元素对Cr-Mo钢第二类回火脆性影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第二类回火脆性产生机制 |
2 铁基合金体系中溶质晶界偏聚及其对材料脆性的影响 |
3 微量合金元素对钢第二类回火脆性有益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 |
3.1 Mo元素 |
3.2 稀土元素 |
3.3 B元素 |
3.4 C元素 |
3.5 Mg元素 |
4 结语与展望 |
(6)钢中硼、锡竞争偏聚行为及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残余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1.2.1 增加钢的热脆倾向 |
1.2.2 引起钢的回火脆性 |
1.2.3 恶化钢的热塑性 |
1.3 目前控制措施及不足 |
1.3.1 矿物焙烧处理 |
1.3.2 废钢预处理 |
1.3.3 配料稀释 |
1.3.4 铁水中脱除 |
1.3.5 钢液中脱除 |
1.3.6 抑制晶界偏聚 |
1.4 硼在钢中的作用及其晶界偏聚 |
1.4.1 硼在钢中的作用 |
1.4.2 硼的晶界偏聚 |
1.5 本项目提出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熔炼设备 |
2.2.2 热模拟实验 |
2.2.3 俄歇电子能谱仪 |
2.2.4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
2.2.5 电子背散射衍射 |
2.2.6 金相实验 |
2.2.7 差热分析 |
2.2.8 硬度实验 |
第3章 硼对含锡IF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钢中BN/Ti N的析出热力学分析 |
3.3.2 硼对实验钢晶粒尺寸及硬度的影响 |
3.3.3 硼对实验钢相变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锡IF钢中锡的晶界偏聚行为 |
4.1 实验方法 |
4.1.1 热-力模拟实验 |
4.1.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 |
4.1.3 俄歇能谱(AES)分析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温度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4.2.2 应变速率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4.2.3 应变量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硼对含锡IF钢中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5.1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温度下硼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5.2.2 不同应变速率下硼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5.2.3 不同应变量下硼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5.2.4 硼含量对晶界特征及锡晶界偏聚的影响 |
5.2.5 硼含量对实验用钢织构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课题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钢中元素偏聚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偏聚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
1.1 偏聚的分类 |
1.2 影响偏聚的因素 |
2 常见元素的偏聚和控制 |
2.1 钢中容易偏聚的元素 |
2.2 非金属元素的偏聚 |
2.2.1 磷元素的偏聚 |
2.2.2 硼元素的偏聚 |
2.2.3 硫元素的偏聚 |
2.3 金属元素的偏聚 |
2.4 元素偏聚现象的表征手段 |
3 结语 |
(8)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及成分改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T23 钢简介 |
1.2.1 T23 钢的研发背景 |
1.2.2 T23 钢化学成分 |
1.2.3 T23 钢的性能 |
1.2.4 T23 钢的焊接 |
1.3 再热裂纹 |
1.3.1 再热裂纹特征 |
1.3.2 低合金钢再热裂纹产生机理研究现状 |
1.3.3 T23 钢再热裂纹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T23 的化学成分 |
2.1.2 T23 钢棒的制备 |
2.2 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方法 |
2.2.1 模拟粗晶区短时蠕变破断试验 |
2.2.2 插销试验 |
2.3 模拟粗晶区时效试验 |
2.4 微观表征方法 |
第三章 T23钢粗晶区再热裂纹形成机理 |
3.1 引言 |
3.2 再热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 |
3.2.1 插销试验结果 |
3.2.2 模拟粗晶区短时蠕变破断试验结果 |
3.3 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 |
3.3.1 断口形貌观察 |
3.3.2 显微组织观察 |
3.4 粗晶区晶界附近溶质原子贫化分析 |
3.4.1 晶界附近溶质原子贫化观察 |
3.4.2 晶界附近溶质原子贫化计算 |
3.5 T23 钢再热裂纹形成机理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状态对粗晶区再热裂纹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时效后粗晶区的显微组织变化 |
4.2.1 显微组织及亚结构的变化 |
4.2.2 时效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顺序 |
4.3 粗晶区时效后的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 |
4.3.1 再热裂纹敏感性试验结果 |
4.3.2 断口形貌观察 |
4.3.3 断口附近微观组织观察 |
4.3.4 时效对粗晶区合金元素贫化的影响 |
4.4 不同组织状态粗晶区再热开裂机理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含量对T23钢再热裂纹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碳含量对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
5.3 不同碳含量T23 钢粗晶区显微组织 |
5.4 碳对粗晶区碳化物析出及晶界合金元素贫化的影响 |
5.4.1 碳含量对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
5.4.2 晶界附近合金元素贫化 |
5.5 碳影响T23 再热裂纹的机理 |
5.5.1 碳化物尺寸对孔洞形核的影响 |
5.5.2 不同碳含量T23 钢粗晶区开裂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硼含量对T23钢再热裂纹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硼含量对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
6.3 不同硼含量T23 钢粗晶区显微组织 |
6.4 硼影响T23 钢再热裂纹的机理讨论 |
6.4.1 硼含量对粗晶区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
6.4.2 粗晶区晶界硼元素偏聚行为 |
6.4.3 硼化物、碳化物生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 |
6.4.4 硼对粗晶区晶界附近金属元素贫化的影响 |
6.4.5 硼抑制再热裂纹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钛含量对T23 钢再热裂纹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钛含量对粗晶区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
7.3 钛含量对T23 钢粗晶区碳化物析出的影响 |
7.3.1 钛对T23 钢中碳化物析出影响的热力学计算 |
7.3.2 晶内碳化物TEM观察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改良型T23 钢的成分设计 |
8.1 显着影响T23 钢再热裂纹的化学元素 |
8.2 碳、硼含量的优化设计 |
8.3 改良型T23 钢的力学性能 |
8.4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残余元素锡对高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残余元素概述 |
1.3 残余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制 |
1.3.1 残余元素在钢中的赋存形式 |
1.3.2 残余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1.4 钢中残余元素的应对方法 |
1.4.1 固态废钢预处理技术 |
1.4.2 炼钢环节脱除方法 |
1.4.3 配料稀释法 |
1.4.4 添加其他抑制元素 |
1.5 金属高温氧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1.5.1 金属高温氧化定义及氧化过程 |
1.5.2 影响氧化的因素 |
1.5.3 金属高温氧化动力学特性 |
1.6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案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原料制备 |
2.3 实验方案 |
2.3.1 微观组织检测 |
2.3.2 力学性能实验 |
2.3.3 高温氧化性能试验 |
2.3.4 高温氧化动力学实验 |
2.4 实验与检测设备 |
3 锡对高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锡在高碳钢中的赋存状态 |
3.2 锡含量对高碳钢组织的影响 |
3.2.1 锡含量对索氏体片间距的影响 |
3.2.2 锡含量对晶粒度的影响 |
3.3 锡含量对高碳钢拉伸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含锡高碳钢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
4.1 氧化时间对高碳钢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4.1.1 氧化层形貌 |
4.1.2 高碳钢中锡的偏聚行为 |
4.2 锡含量对高碳钢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4.2.1 氧化层形貌 |
4.2.2 高碳钢中锡的偏聚行为 |
4.3 氧化温度对高碳钢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1 氧化层形貌 |
4.3.2 高碳钢中锡的偏聚行为 |
4.4 锡元素的富集方式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含锡高碳钢高温氧化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
5.1 锡含量对高碳钢氧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2 温度对含锡高碳钢氧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3 锡含量对氧化速率以及激活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杂质元素锡锑和稀土元素铈对T/P91耐热钢蠕变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 |
1.3 T/P91超超临界铁素体耐热钢概述 |
1.3.1 T/P91钢的组织特征与性能 |
1.3.2 T/P91钢的强化方式及其对蠕变性能的影响 |
1.3.3 T/P91钢的蠕变失效 |
1.4 蠕变理论概述 |
1.4.1 蠕变机制与模型 |
1.4.2 蠕变空洞 |
1.4.3 蠕变寿命预测 |
1.5 钢中的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
1.5.1 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1.5.2 杂质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1.5.3 稀土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1.6 晶界偏聚理论 |
1.6.1 平衡晶界偏聚 |
1.6.2 非平衡晶界偏聚 |
1.7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的准备 |
2.3 蠕变实验方案设计 |
2.4 高温蠕变实验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2.6 实验后试样的表征 |
2.6.1 延伸率测量 |
2.6.2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6.3 硬度分析 |
2.6.4 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章 杂质元素锡锑对T/P91钢蠕变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蠕变实验结果 |
3.3 蠕变性能分析 |
3.3.1 稳态蠕变速率和应力的关系 |
3.3.2 稳态蠕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
3.3.3 蠕变损伤分析 |
3.3.4 蠕变持久强度 |
3.4 微观组织分析 |
3.4.1 断口形貌 |
3.4.2 组织演化 |
3.4.3 蠕变空洞 |
3.5 晶界成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稀土元素铈对T/P91钢蠕变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蠕变实验结果 |
4.3 含铈钢蠕变性能分析 |
4.3.1 蠕变本构方程 |
4.3.2 蠕变持久强度 |
4.4 蠕变失效分析 |
4.4.1 断口形貌 |
4.4.2 蠕变空洞 |
4.4.3 微观组织演化 |
4.5 铈的晶界偏聚对蠕变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杂质元素锑和稀土元素铈对T/P91钢蠕变性能的联合影响 |
5.1 引言 |
5.2 蠕变实验结果与蠕变性能分析 |
5.2.1 蠕变实验结果 |
5.2.2 蠕变性能分析 |
5.3 晶界成分分析与讨论 |
5.4 微观组织分析与讨论 |
5.4.1 断口形貌分析 |
5.4.2 马氏体在蠕变过程中的演化 |
5.4.3 析出相在蠕变过程中的演化 |
5.4.4 蠕变空洞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T/P91钢蠕变行为及蠕变寿命预测 |
6.1 引言 |
6.2 蠕变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蠕变实验结果 |
6.2.2 不同温度下的幂律关系 |
6.3 基于幂律关系的蠕变寿命预测 |
6.4 T/P91钢蠕变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
6.4.1 恒温不同应力的蠕变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
6.4.2 恒应力不同温度的蠕变寿命预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Sn的晶界偏聚行为与低碳钢的热塑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铜砷共存时砷含量对C-Mn钢高温热塑性的影响[J]. 孟庆阳,辛文彬,张婧,梁雨雨,姜银举,邓永春. 矿冶, 2021(05)
- [2]变形条件对C-Mn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D]. 米俊龙.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残留元素Sn对压力容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 刘孟珂,马国军,张翔,姚旺龙,李治桥.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1(04)
- [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Q245R中残余元素锡控制基础研究[D]. 张翔.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5]合金元素对Cr-Mo钢第二类回火脆性影响研究综述[J]. 李小兵,董鑫,邢炜伟,陈波,刘奎,马颖澈. 钢铁, 2021(03)
- [6]钢中硼、锡竞争偏聚行为及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 唐尧. 江苏科技大学, 2020
- [7]钢中元素偏聚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曹建春,刘铖霖,高鹏,周晓龙,周煌. 钢铁, 2019(06)
- [8]新型低合金耐热钢T23再热裂纹产生机理及成分改良的研究[D]. 李勇. 武汉大学, 2019(06)
- [9]残余元素锡对高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 张磊. 重庆大学, 2018(04)
- [10]杂质元素锡锑和稀土元素铈对T/P91耐热钢蠕变性能的影响[D]. 徐野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