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热溶剂热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溶剂,Zn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六方相
水热溶剂热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陆小东,周道,柳欣迪,田佳妮,张晓荣[1](2019)在《不同溶剂对Zn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水合乙酸锌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分别以水、无水乙醇、乙二胺为溶剂,水热合成了具有不同晶型结构的ZnS纳米材料;通过改变乙二胺的质量分数考察乙二胺加入量对合成纳米材料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的ZnS纳米材料为立方相的闪锌矿β-ZnS;当以12.5%乙二胺为溶剂时,合成的ZnS纳米材料为六方相的纤锌矿α-ZnS;随着乙二胺浓度提高,生成具有短棒结构的前驱体,实现了具有良好晶型结构的六方相纤锌矿的低温合成。(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聂银涛[2](2018)在《水热合成磷酸钴镍和溶剂热合成磷酸铋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研发安全、稳定的储能设备。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廉价、灵活、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维护成本低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磷酸钴镍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利用溶剂热法合成纳米结构磷酸铋。以磷酸钴镍复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炭(AC),磷酸铋作为负极,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制备六棱柱型微米棒状结构磷酸钴镍。利用XRD、SEM、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样品结构形貌的变化规律。以制备的样品作为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在叁电极体系,镍钴摩尔比为0.8:0.2时,样品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1905F/g,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52.9%,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次,容量由1109F/g变为691F/g,容量保持率62.3%。在二电极体系,活性炭为负极,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0-1.6V,器件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63.9F/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98.6%,在功率密度为410W/kg时,能量密度达到22.7Wh/kg。2、微米棒表面原位生成纳米片状氢氧化镍。在叁电极体系,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2113F/g,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52.9%达到1119F/g。在二电极体系,活性炭为负极,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90.6F/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后,容量保持率接近100%,循环稳定性良好。在功率密度为430W/kg时,获得高能量密度32.2Wh/kg。3、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基于赝电容反应的纳米结构磷酸铋负极材料。在叁电极体系,0.1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1230F/g,5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800F/g,容量保持率65%。在二电极体系,磷酸铋为负极,磷酸钴镍微米棒纳米片状氢氧化镍复合物为正极,组装的Bi//NNCP非对称电容器,0-1.5V的电压窗口内,在0.5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40.6F/g。在功率密度为370W/kg时,能量密度高达75.18Wh/kg,功率密度在7.87KW/kg时,能量密度依然达到41.56Wh/kg。对比活性炭材料作为负极,在同等分析条件下,比容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0)
李天娇[3](2016)在《过渡金属—吡啶四唑衍生物亚单元修饰的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水热/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水热及溶剂热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17个以过渡金属-吡啶四唑类金属有机单元修饰的多酸(POM)基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多晶粉末衍射(PXRD)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对多酸基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1.以经典Keggin和Lindqvist型多酸为无机建筑单元,通过选用过渡金属Cu/Ag/Cd/Ni和刚性的吡啶四唑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单元在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对其进行修饰,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包含多核铜簇、多核银带、单核镉亚单元和叁核镍亚单元的多酸基配合物,同时也讨论了反应中的不同合成条件、带有不同位点的刚性配体及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在合成多酸基配合物中的作用。[Cu7(2-ptz)8(OH)2(H2O)2(HPMoⅥ10MoⅤ2 O40)] ·4H2O (1) [Cu5(2-ptz)6(HPMoⅥ10MoⅤ2O40)(H2O)4] 4H2O (2) [Cu2(2-ptz)2(Mo4O14)0.5] (3) [Cu3(OH)2(3-ptz)4(γ-H4Mo8O26)(H2O)4]·10H2O (4) [Ag6(4-ptz)4(H2SiMo12O40)] (5) [Ag5(4-ptz)4(H2PMo12O40)]·5H2O (6) [Cd(3-ptz)4(CH3O)2](H7PMo12O40)·2H2O (7) [Cd(4-ptz)4(CH3O)2](H7PMo12O40)·2H2O (8) {[Ni3(4-ptz)4(H2O)2]2(HPMo12O40)2}·7H2O (9)(2-ptz=5-(2-吡啶基)-四唑,3-ptz=5-(3-吡啶基)-四唑,4-ptz=5-(4-吡啶基)-四唑)化合物1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二价铜亚单元:五核铜金属簇和单核亚单元,两者相互连接形成一维阶梯型金属有机链。相邻一维阶梯链通过作为四齿无机配体的Keggin型多酸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2中,四核铜簇和单核亚单元共同构筑二维金属有机层,并通过双齿多酸阴离子连接形成叁维结构。化合物3是由[M04014]4-阴离子簇通过六个双核铜[Cu2(2-ptz)2]2+亚单元连接六个相邻的[M04014]4-阴离子簇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4中,双齿无机[M08026]4-阴离子连接[Cu3(OH)2(3-ptz)4]叁核簇形成一维链,相邻链通过[M08026]4-阴离子与四唑基团上的Mo-N键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5中,4-ptz配体中的四氮唑基团与一价银离子连接形成一维无限延展的Ag-ptz带,一维Ag-ptz带状结构通过4-ptz中的吡啶基团和其它4-ptz中的四氮唑基团共同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六连接的Keggin型多酸阴离子提供六个氧原子与相邻的二维层连接,形成叁维结构。在化合物6中,4-ptz与一价银离子结合形成一维无限延展带。Keggin型多酸阴离子与一价银离子连接构成另一个无限延展的无机链,每个Keggin型多酸提供六个氧原子与相邻的Ag-ptz中的一价银离子结合形成二维层。化合物7和8同构,都是由四个刚性配体分别提供一个氮原子、两个甲醇分子提供两个氧原子与一个CdⅡ离子形成“十字型”的金属有机单元,金属有机单元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与离散型的PMo12多酸阴离子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化合物9中,一个4-Hptz上的四唑基团和另外两个4-ptz配体上的四唑基团与叁个镍离子配位,形成平面型的叁核亚单元,并有一个4-ptz配体垂直扣在亚单元上形成叁核{[Ni3(4-ptz)2(4-Hptz)2(μ3-O)(H2O)2]2+簇。相邻叁核簇通过配体中吡啶基团上的氮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PMo12多酸阴离子悬挂在一维链的两侧。同合成条件、带有不同位点的刚性配体及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对配合物最终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化合物3,4对过氧化氢以及5,6对亚硝酸钾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并且1,2,5,6在紫外条件下对罗丹明以及3,4,7,8,9在紫外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2.水热条件下通过引入柔性双(吡啶-四氮唑)配体和过渡金属Ag离子到多金属氧酸盐体系中,得到了叁个多酸基化合物。同时也讨论了柔性双(吡啶-四氮唑)配体在不同pH值下形成的不同配位模式对化合物结构的影响。{Ag(3-bptzh) (H2PMo12O40)}·H2O (10) [V(H2O)Ag2(3-bptzh)(SiMo12O40)]·H2O (11) {V(H2O)[Ag2(3-bptzh)]2(PW12O40)2}·2H2O (12)3-bptzh=1,6-双(5-(3-吡啶基)-四唑基)己烷化合物10是一个由双核[Ag2(3-bptzh)]2+亚单元作用下,Keggin型多酸修饰的一维螺旋链状结构。化合物11和12结构相似,Keggin型多酸阴离子与两个一价银离子连接形成一个无限延展的多酸无机链,相邻无机链上的金属离子在柔性配体的连接下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相邻层与层之间通过多酸连接形成叁维结构。不同pH值下形成的不同配位模式对化合物最终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化合物10-12对亚硝酸钾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并且在紫外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3.通过引入叁个刚性吡啶-四唑及其柔性衍生物配体到Keggin-Ag-(1,10-菲啰啉)体系中,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五个可区分维度的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Ag3(4-ptz)2Na(phen)(HPMo12O40)]·2H2O(13) [Ag4(3-ptz)2(phen)2(HPMo12O40)](14) [Ag4(3-ptz)2(phen)2(HVW12O40)](15) [Ag3(3-bptzb)(phen)2(PMo12O40)](16) [Ag3(3-bptzb)(phen)2(VW12O40)](17) phen=1,10-邻二氮杂菲,3-ptz=5-(3-吡啶基)-四唑,4-ptz=5-(4-吡啶基)-四唑3-bptzb=1,4-双(5-(3-吡啶基)-四唑)丁烷化合物13是由Ag-4-ptz金属有机链和两个Ag-PMo12O40-Na-phen无机-有机链构筑的一维链状结构。当把4-Hptz作为第二辅助配体取代3-Hptz时,得到了两个同构的化合物14和15,化合物中包含一个端位带有菲啰啉配位的一维Ag-3-ptz-phen链。其中,Keggin多酸阴离子作为四齿配体连接Ag-3-ptz-phen一维链,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当第二辅助配体选择柔性3-bptzb时,得到两个同构的化合物16和17,该结构是由双核[Ag2(3-bptzb)(phen)2]2+亚单元和PMo12O40-Ag或VW12O40-Ag无机链分别构筑的二维层状结构。叁个吡啶四唑衍生物配体作为第二辅助配体对于这些化合物的维度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化合物13-17在紫外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化合物16对过氧化氢和亚硝酸钾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6-03-01)
宿新泰,卢娜,肖峰,王吉德[4](2015)在《纳米氧化钨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钨无机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光催化、气敏、电致变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2]。本文首先以钨酸钠和盐酸为原料,通过添加适量的无机盐或者无机酸,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钨。结果表明,辅助剂对氧化钨产物的形貌和物相有重要影响。柠檬酸辅助可以获得氧化钨四方纳米片,对硝基苯甲酸辅助可以获得具有中空缺陷结构的四方纳米片,对氨基苯甲酸辅助可以获得W18O49纳米线。其次,以正己烷、乙醇和水作为溶剂,以油胺作为络合剂,采用二相溶剂热法制备了氧化钨纳米线。对所合成的氧化钨进行了光催化和气敏性能研究,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L能源材料化学》期刊2015-07-25)
朱晓泉[5](2015)在《MoS_2/TiO_2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oS2是二维类石墨烯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典型代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固体润滑剂、工业催化、催化产氢、电化学等很多领域。近年来,人们已经探索了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MoS2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自1980年MoS2首次被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来,已经考察了不同形貌的MoS2的电化学性能。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MoS2的形貌、尺寸、层状堆积程度都很大程度的影响其性能。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水热法/溶剂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的MoS2/TiO2纳米材料,并研究其在锂离子电极材料、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首先,通过水热法硫化MoO2/TiO2的前驱体得到的叁维的MoS2/TiO2纳米花。其次,通过一锅水热法合成出MoS2/TiO2纳米片。最后,通过溶剂热法得到MoS2/TiO2纳米颗粒。并且研究了各产物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其具体情况如下:(1)叁维花状的MoS2/TiO2是通过两步水热-焙烧法得到的,首先是通过水热法合成MoO2/TiO2前驱体,再以硫脲为硫源进行二次水热得到叁维的MoS2/TiO2纳米花,将产物在Ar气氛中500°C焙烧4 h得到最终产物。对其进行了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能测试。电化学研究表明,MoS2/TiO2(4:1)电极展现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MoS2/TiO2(4:1)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之后容量仍然保持在802 mAh g-1。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MO)的实验中,MoS2/TiO2(1:1)的产物在系列样品中展现了较好的光催化效果,是能在光照110 min后将10 mg/L的MO溶液降解97.7%。(2)以(NH4)6Mo7O24?4H2O为钼源、硫脲为硫源,加入四氯化钛的乙醇溶液,水热反应24 h,并在Ar气氛中500°C焙烧4 h得到片状的MoS2/TiO2。电化学的研究表明,MoS2/TiO2(4:1)电极展现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MoS2/TiO2(4:1)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之后容量仍然保持在793.3 mAh g-1。在光催化降解MO的实验中,MoS2/TiO2(4:1)的产物在系列样品中展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是能在光照110 min后将10 mg/L的MO溶液降解73.9%。(3)以(NH4)6Mo7O24?4H2O为钼源、油胺为表面活性剂,得到MoS2/TiO2纳米颗粒,在Ar气氛中500°C焙烧4 h得到最终产物。电化学研究表明,MoS2/TiO2(1:1)展现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MoS2/TiO2(1:1)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40圈之后容量依然保持在593.9 mAh g-1。光催化降解MO的实验中,MoS2/TiO2(1:1)表现了较好的效果,在光照110 min之后,对MO的去除率达到61.2%。(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6-30)
王晓振[6](2015)在《铜锡硫属化物的溶剂热(水热)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属化物作为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不但具有传统的微孔材料自身所共有的性质,还在光电导体、光致发光、非线性光学等方面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微孔硫属化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已经收到广大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利用溶剂热(水热)法合成了多种微孔硫属化物。其中,大多都是以主族金属元素与硫属元素为主体的叁元微孔硫化物,过渡金属的硫化物由于在水中或者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很低易形成沉淀,因此过渡金属少有能容易参与化学反应组装进入骨架。结果导致使得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特别是含有较多量的过渡金属的多元微孔硫属化物的相关报道非常有限。本文以多硫根Sx2-离子作为铜元素的矿化剂,解决了溶剂热(水热)合成中铜硫化物难以溶解的难题,在质子化的有机胺导向作用下,构筑以Cu-S结构单元为基础微孔硫属化物。向其中引入锡元素,合成四元Cu-Sn-S硫属化物,并对它们的合成条件、结构特点以及相关性质加以研究。通过溶剂热(水热)法,以质子化的有机胺作为模板剂,合成化合物Cu6S6(1)。化合物1为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mc,其晶胞参数为a=3.8005(7)A,b=3.8005(7) A, c=16.378(6) A,α=90.00°β=90.00°,γ=120.00°。化合物1中同时存在Cu+(Cul)和Cu2+ (Cu2),Cu1与S形成四面体结构单元,Cu2与S形成平面叁角形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通过共用顶点S连接,相邻的Cul-S层通过S-S共价键连接,两个Cul-S层沿着c轴交替堆积;相邻的Cu1-S层和Cu2-S层通过共用顶点S相连。化合物1是致密结构。通过溶剂热(水热)法,以质子化的有机胺作为模板剂、过量的S2-离子矿化作用下合成化合物(CH3NH3)2Cu2Sn2S6(2)。化合物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其晶胞参数为a=11.052(10)A,b=11.031(10)A,c=23.64(2)A,α=90.00°,β=96.787(18)°γ=90.00。。化合物2是向Cu-S体系中引入Sn4+,以CuS4四面体、SnS4四面体为结构单元构成骨架结构,质子化的甲胺作为平衡阳离子填充在孔道中。(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焦世惠,韩永男,徐曼,庞广生,徐跃华[7](2014)在《缺陷烧绿石结构KNbWO_6·H_2O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烧绿石结构的铌钨酸盐化合物由于其热稳定性好、可进行离子交换、催化性能好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们在水热/溶剂热的条件下,获得了具有缺陷烧绿石结构的KNbWO6·H2O,并对其离子交换性质、光催化以及稀土离子交换后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KNb WO6·H2O对染料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降解率可达95%以上;研究了在不同的溶液p H值、反应温度、吸附剂量以及Pb2+浓度等条件下KNb WO6·H2O对Pb2+离子的交换吸附性能,在pH=5.0的条件下,实验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KNbWO6·H2O对Pb2+离子的最大交换吸附量为86.95 mg/g;研究了掺杂稀土离子KNbWO6·H2O:x Ln的发光性能。KNbWO.6H2O:x Eu3+样品在464 nm光的激发下产生Eu3+电子跃迁的橙红光,孔道结构中的水对发光性质有明显的影响,经450℃煅烧处理后,KNb WO.6H2O:x Eu3+的发光强度增加了10倍。(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7)
张驰[8](2014)在《多元金属硫化物的温和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属化物是一类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复杂多变的结构和独特的半导体性质、选择性离子交换性、光电性能和快离子导电性等,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人们已经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多种以主族金属单元作为主体的二元、叁元硫属化物。但是关于过渡金属掺杂的多元硫属化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过渡金属硫属化物的溶解度低,容易以沉淀的形式从液相中分离出来。本文利用过量S/S2-的矿化作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成功合成出一系列的含银/铜的新型多元硫化物。对得到的多种化合物的合成条件、结构特点、热稳定性及半导体性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1.在过量S的矿化作用下得到了五个含银的多元硫化物。化合物Na5AgGe2S7(1)的层状结构是由AgS4四面体和[Ge2S7]二聚单元交替连接而成的。这是首例由[Ge2S7]二聚单元参与骨架形成的二维硫化物。在富银化合物2-5中,主族金属单元的聚合受到了抑制。其中,化合物Rb2Ag2GeS4(2)包含了由AgS4四面体单元共边自聚合而成的Ag-S链。两条由GeS4和AgS2单元共顶点形成的单链对Ag-S链进行修饰,构成了化合物2的带状结构。在化合物Ag3MⅢS3(M=As, Sb)(3,4)中,单核的[MS3](M=As, Sb)单元将[Ag2S2]链连接成了叁维的中性骨架。在化合物KAg2AsS3(5)中,AgS4四面体和AgS3叁角锥共顶点形成的Ag-S链被单核的[AsS3]单元连接成了二维的单层。相邻的层通过共用AgS4四面体的一条边,形成了双层[Ag2AsS3]2阴离子。2.在Cu-Sb本系中,得到了与Bensch报道的结构相同的化合物(enH2)0.5(Cu2SbS3)(6)。当使用碱金属阳离子代替质子化有机胺作为模板剂时,可以得到新颖的化合物Rb2Cu2Sb2S5(7)和Cs2Cu2Sb2S5(8)。在化合物7中,[Sb2S4]链通过Sb-S键和Cu-Sb作用覆盖在冠醚状的[Cu2SbS3]网上,形成了[Cu2Sb2S5]2阴离子。在化合物8中,[Sb2S5]二聚体连接CuS4四面体共边聚合成的Cu-S链而形成了层状[Cu2Sb2S5]2阴离子。这是首次在温和条件下得到Cu掺杂的四元无机锑硫化物,充分展示了过量S的矿化作用,同时也表明了碱金属阳离子具有强的结构导向作用。我们在Cu-As体系中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并且得到了K2Cu2AsS5(9)和Rb8Cu6As8S19(10)。化合物9与7的结构类型一致。在化合物10中,[Cu3S7]单元和[As2S5]二聚单元组成了螺旋链。[As4S9]四聚单元则连接相邻的螺旋链,得到了的层状[Cu6As8S19]8阴离子。3.在In-S体系中探讨了碱金属阳离子和季铵阳离子的结构导向作用。利用过量S的矿化作用,在温和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的化合物NaInS2(11)。当使用[(Me)4N]+阳离子代替碱金属阳离子作为模板剂时,可以在水热条件下得到具有较高孔隙率的化合物[(Me)4N]6[In10S18](12)。该叁维骨架结构是通过T3超四面体原子簇共顶点连接而成。向叁元体系中掺入Cu+,则可以得到由T5超四面体原子簇构建的双层状结构[(Me)4N]i3[Cu5In3oS54](13).在化合物12和13的合成过程中,季铵阳离子不仅起到了结构导向作用,还可以使憎水的高核数Sx2-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从而使过量S2-离子的矿化作用得以发挥。(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7-01)
韩永男[9](2014)在《铌钨酸盐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文中,通过水热/溶剂热法,以Nb2O5为原料,辛醇作为溶剂,合成了具有烧绿石结构的铌钨酸盐,研究了该铌钨酸盐的离子交换性能、光催化性能以及掺杂稀土离子后的发光性能。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我们采用水热和溶剂热方法合成了微米量级的具有缺陷型烧绿石结构的KNbWO6·H2O,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离子交换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了辛醇与水的比例、原料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溶液的pH值等反应条件对生成具有立方相烧绿石结构KNbWO6·H2O的影响。我们利用染料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MB)研究了KNbWO6·H2O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我们研究了KNbWO6·H2O对二价重金属离子(Pb2+、Cd2+、Mn2+、Co2+)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确定了在不同的溶液pH值、反应温度、吸附剂量以及Pb2+浓度等条件下化合物对于Pb2+离子的吸附量,此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对+3价离子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第2章)应用水热/溶剂热方法和离子交换法合成了具有缺陷型烧绿石结构的ANbWO6·H2O (A=Pb2+、NH4+),通过用NaOH替代KOH,合成了具有缺陷型烧绿石结构的NaNbWO6·H2O,并且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第3章)我们研究了掺杂稀土离子(Eu3+、 Tb3+、 Dy3+)的具有烧绿石结构的KNbWO6·H2O:xLn(Ln=Eu3+、Tb3+、Dy3+)的发光性能。(第4章)(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石岩[10](2013)在《Ga/In硫化合物的溶剂热/水热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能源危机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太阳能电池是有望解决这一大问题的潜在方法。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料为纳米半导体材料,且III-V族、II-VI族及III-VI族等半导体是目前材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学科之一。本课题通过溶剂热制备硫化镓粉体,水热法制备硫化铟粉体。探讨溶剂、原料配比、反应物浓度、模板剂及反应温度对硫化镓及硫化铟粉体表面形貌及结构组成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硫化镓及硫化铟粉体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硫化镓及硫化铟粉体的结构与物相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硫化镓粉体的内部形貌。采用固态荧光光谱分析硫化镓的光致发光性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讨硫化铟的光吸收性能;通过表面光电压光谱表征硫化镓及硫化铟表面光电压性质。将制备出的硫化镓及硫化铟粉体用于太阳能电池,通过J-V测试电池效率,从而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光电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硫化镓粉体,探讨反应条件得到4种一维、3种二维及4种叁维粉体,XRD主要衍射峰与标准谱图JCPDS No.43-0916对应。根据测试结果表明,一维硫化镓粉体都为纯相,受尺寸效应影响随粒径变小,光致发光最大发射波长蓝移,受表面效应影响,表面光电压光谱谱峰红移;二维硫化镓粉体都为纯相,同样受尺寸效应影响随粒径变小,光致发光最大发射波长蓝移,受粒子间距影响,随着粒径变大,表面光电压光谱谱峰发生宽化;叁维硫化镓粉体的光致发光最大发射波长范围较大,片组成的花状的叁维硫化镓粉体,随着花的粒径变小,表面光电压光谱谱峰发生红移。采用水热法制备硫化铟粉体,考虑溶剂及温度影响,确定水为溶剂,温度为165℃反应两天。探讨反应物浓度、模板剂及反应物配比,制备出纯相且形貌均一规则的空心、实心球状等硫化铟粉体。根据UV、TG、SPS可知禁带宽度约1.9eV,480℃以下热稳定,硫化铟表面光电压信号在300~700nm间最强。并将制备出的硫化镓、硫化铟粉体采用滴加法及共混法改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2光阳极,优化了光阳极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一维、二维、叁维硫化镓采用表面滴加法应用在DSSCs上,电池效率二维粉体>一维粉体>叁维粉体,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5.5%,比空白高22%(空白效率4.5%)。将空心、实心球状硫化铟粉体采用滴加法应用在DSSCs上,电池效率:实心球>空白>空心球。硫化铟共混法应用在DSSCs上,空心球与实心球都是与P25共混比为1:4时,光电转换最大,分别为6.6%和5.8%。(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7-01)
水热溶剂热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研发安全、稳定的储能设备。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廉价、灵活、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维护成本低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磷酸钴镍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利用溶剂热法合成纳米结构磷酸铋。以磷酸钴镍复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炭(AC),磷酸铋作为负极,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制备六棱柱型微米棒状结构磷酸钴镍。利用XRD、SEM、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样品结构形貌的变化规律。以制备的样品作为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在叁电极体系,镍钴摩尔比为0.8:0.2时,样品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1905F/g,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52.9%,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次,容量由1109F/g变为691F/g,容量保持率62.3%。在二电极体系,活性炭为负极,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0-1.6V,器件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63.9F/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98.6%,在功率密度为410W/kg时,能量密度达到22.7Wh/kg。2、微米棒表面原位生成纳米片状氢氧化镍。在叁电极体系,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2113F/g,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52.9%达到1119F/g。在二电极体系,活性炭为负极,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90.6F/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后,容量保持率接近100%,循环稳定性良好。在功率密度为430W/kg时,获得高能量密度32.2Wh/kg。3、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基于赝电容反应的纳米结构磷酸铋负极材料。在叁电极体系,0.1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1230F/g,5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800F/g,容量保持率65%。在二电极体系,磷酸铋为负极,磷酸钴镍微米棒纳米片状氢氧化镍复合物为正极,组装的Bi//NNCP非对称电容器,0-1.5V的电压窗口内,在0.5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40.6F/g。在功率密度为370W/kg时,能量密度高达75.18Wh/kg,功率密度在7.87KW/kg时,能量密度依然达到41.56Wh/kg。对比活性炭材料作为负极,在同等分析条件下,比容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热溶剂热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陆小东,周道,柳欣迪,田佳妮,张晓荣.不同溶剂对ZnS纳米材料水热合成的影响[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
[2].聂银涛.水热合成磷酸钴镍和溶剂热合成磷酸铋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3].李天娇.过渡金属—吡啶四唑衍生物亚单元修饰的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水热/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6
[4].宿新泰,卢娜,肖峰,王吉德.纳米氧化钨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L能源材料化学.2015
[5].朱晓泉.MoS_2/TiO_2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
[6].王晓振.铜锡硫属化物的溶剂热(水热)合成与性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5
[7].焦世惠,韩永男,徐曼,庞广生,徐跃华.缺陷烧绿石结构KNbWO_6·H_2O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质研究[C].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8].张驰.多元金属硫化物的温和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4
[9].韩永男.铌钨酸盐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石岩.Ga/In硫化合物的溶剂热/水热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