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有机气溶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异戊二烯氧化,假日效应,残留层
二次有机气溶胶论文文献综述
徐正宁[1](2019)在《长叁角西部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对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作为大气中化学反应的“燃料”,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不可或缺的前体物质,研究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大气化学反应对大气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南京大学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基地(SORPES),以痕量气体,挥发性有机物,高氧化态分子的观测为核心,结合气溶胶成分,激光雷达遥感,系留汽艇探空观测等多种观测手段以及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空气质量模型和化学箱体模型,本文研究了长叁角西部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影响。SORPES观测站对挥发性有机物的2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城市郊区站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来源较为复杂,人为源一次排放和光化学二次生成都对OVOCs的浓度有不可忽略的影响,甲醇,甲酸和乙酸是整体浓度水平最高的OVOCs,其平均浓度分别为8.48 ppb,2.81ppb和3.93 ppb;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异戊二烯浓度受到生物源排放主导,日间最高浓度可达6.73ppb;冬季异戊二烯浓度受到人为排放源的影响较大,其浓度变化与甲苯存在较好的相关,但浓度仅为夏季的1/10;芳香烃类物质是观测到的最主要人为源一次排放VOCs,浓度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变化特征,其中甲苯的浓度最高,年平均浓度为0.71ppb。2018年夏季的观测结果表明,异戊二烯氧化对臭氧生成具有重要贡献,异戊二烯一次氧化可以贡献约10-12%的臭氧浓度。大气的甲醛与异戊二烯主要氧化产物丁烯醛&酮存在较好相关,若考虑甲醛和丁烯醛&酮氧化的贡献,异戊二烯氧化对观测站点所在区域夏季这氧的贡献可能超过20%。本研究还利用基于简化的MCM化学机制的化学箱体模型估算了国庆假日期间各类挥发挥有机物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结果显示假日效应导致烷、烯烃等交通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大幅上升,其对臭氧生成效率的贡献也同步升高。传输过程也是影响臭氧浓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合数值模型与综合观测试验,分析了残留层垂直混合与气团长距离传输对臭氧的影响,结果显示残留层垂直混合能贡献早晨30ppb/hr的臭氧增长速率,而生物质燃烧气团的长距离输送会导致下游地区臭氧浓度升高超过40ppb。中国大气具有氮氧化物的背景浓度较高,大气氧化性较强的特点。在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多次氧化反应和NO的终止反应可能占主导,因此可以观测到大量气态高氧化态有机硝酸酯分子。城市地区能够观测到大量含有不同碳原子数量,分子饱和度,氧原子和氮原子数量均相同的高氧化态分子,PMF的结果显示这些分子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表明它们可能由不同前体物质通过相同的化学途径生成,这一结果体现了城市大气复杂排放源与大气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在生物源与人为源相互作用较强的长叁角地区,夏季异戊二烯氧化生成的高氧化态分子中85%以上为高氧化态有机硝酸酯。对这些高氧化态分子的挥发性分析表明,71.8%以上的高氧化态分子为半挥发性有机物,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质,高氧化态有机物通过凝结进入气溶胶态,可能贡献7-17%的有机气溶胶质量浓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8-01)
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2](2019)在《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在线测量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开展了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线测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粒径小于1.0μm,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中存在醛类m/z 29(CHO~+)、57(CHOCO~+),羧酸m/z 44(COO~+),苯环m/z 77(C_6H~+_5)、65(C_5H~+_5)和酚类化合物m/z 93(C_6H_5O~+)特征裂解碎片峰。醛类、羧酸和酚类化合物是苯水相SOA粒子的化学组分,各类型组分含量大小关系为:醛类化合>羧酸>酚类化合物。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能够用于水相SOA粒子化学组分的在线测量,可用于水相SOA形成机理和过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刘子楠,郭斌,任爱玲[3](2019)在《不同源挥发性有机物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近几年典型VOCs氧化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影响因子(大气氧化剂、湿度及种子气溶胶等),从生物源和人为源2个方面,总结了单萜烯类、异戊二烯、芳香烃及小分子有机物等转化为SOA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实验室模拟SOA形成机制及化学成分研究的不足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朱敏聪,徐俊,黄明强,蔡顺有,赵卫雄[4](2019)在《氯化钙种子气溶胶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与氨形成含氮有机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系物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细粒子的重要组成部分.SOA羧酸和二元醛组分能与氨反应形成有机酸铵和咪唑类含氮有机物,它们能够吸收205 nm和270 nm的紫外辐射,是棕色碳的主要组分.氯化钙等无机种子气溶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为气相羰基化合物和氨提供凝结与反应载体,从而影响含氮有机物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利用烟雾腔研究氯化钙种子气溶胶存在时甲苯SOA与氨的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溶液在205 nm和270 nm处的吸光度,并定性研究不同浓度、湿度和酸度的氯化钙种子气溶胶对含氮有机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种子气溶胶能够促进甲苯SOA含氮有机物的形成;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浓度随着氯化钙种子气溶胶浓度和pH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当氯化钙种子气溶胶为碱性时,OH~-会与凝结的有机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并抑制二元醛化合物水合形成四醇产物,从而不利于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水分子的增加占据了氯化钙种子气溶胶表面的吸附活性位点,氨被吸附和凝结的量减少,从而导致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本研究可为人为源SOA棕色碳的形成机制和化学组成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俊[5](2019)在《氨与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含氮化合物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等人为源排放的甲苯及其苯系物,是大气中存在的主要挥发性有机物,能与OH自由基等大气氧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苯系物二次有机气溶胶(SOA)。SOA是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条件下可引发光化学烟雾和产生灰霾,对气候变化、大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氨(NH_3)是大气中存在的主要碱性污染气体,在与大气中的H_2SO_4、HNO_3等酸性气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形成无机铵盐外,还能与醛类、羧酸等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含氮化合物,从而影响大气SOA的形成和化学组分。以往的研究重点普遍侧重于生物源SOA与NH_3的光化学反应研究,对人为源SOA特别是苯系物SOA与NH_3的反应研究,却鲜见报道。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人为源甲苯SOA为研究对象,对NH_3与甲苯SOA形成含氮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展开实验探究,这将有助于对大气棕色碳形成的深入理解。文中首先搭建了一套用于研究甲苯SOA光氧化的的烟雾腔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取得如下实验成果:在OH自由基与甲苯的光氧化体系中,与无NH_3时相比,有NH_3条件下反应产物在205 nm和270 nm处有紫外吸收,并具有较强的荧光效率;红外光谱存在C=O、C-O、O-H、C=N、C-N和N-H键的特征吸收峰;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含有m/z=18(NH_4~+)、44(COO~-)和m/z=67(C_3H_3N_2~+)、41(C_2H_2N~+)、28(CH_2N~+)等特征裂解碎片峰。扫描移动粒径谱仪测得有NH_3时甲苯SOA粒子的中心粒径和质量浓度比无NH_3条件下分别增加了50%和25%。这表明,甲苯光氧化产物在有NH_3时形成了有机酸铵和咪唑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并且NH_3能够显着促进甲苯SOA的形成。有机酸铵类和咪唑类含氮产物的生成浓度随着紫外光照时间的延长和甲苯、NH_3、O_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当O_3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光解产生的高浓度OH自由基使甲苯光氧化产物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量增加,从而不利于含氮有机物的形成;水分子的增加使O_3光解产生的OH自由基浓度减少,从而导致有机酸铵和咪唑类产物的生成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无机种子气溶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作为甲苯光氧化气相产物凝结和与NH_3反应的中心,从而促进含氮有机产物的生成,促进作用顺序为氯化钙>硅酸钠>硫酸铵>氯化钠>硝酸铵。有机酸铵类和咪唑类产物的生成浓度随氯化钙种子气溶胶浓度和酸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反而减小。当氯化钙种子气溶胶为碱性时,OH负离子与凝结的有机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抑制二醛化合物水合形成四醇产物,从而不利于含氮有机产物的生成。(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易雅谊[6](2019)在《实验室模拟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其在细颗粒物中的含量占有机物质量的20%~80%,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对SOA形成的研究发现,水相SOA的形成在SOA中占很大比例。然而,目前对SOA的水相形成的反应机理还知之甚少。本研究以羰基化合物和硫酸铵(AS)/胺(甲胺(MA)和甘氨酸(Gly))为前体物,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水相SOA的形成。首先,选择羟基丙酮(HA)和MA在黑暗条件下水相反应形成SOA,反应产物采用紫外-可见(UUV-vis)分光光度计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IT-TOF)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和pH值的升高而加快,主要的反应机理为HA本身发生醇醛缩合反应和MA亲核进攻HA,然后发生脱水反应。这一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亚胺,亚胺使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深褐色,其对光的吸收约占大气中棕碳(BrC)对光吸收的1%。另外,研究了黑暗条件下乙醇醛(GAld)和AS/胺(MA和Gly)在云水相和气溶胶水相中以及GAld与两种AS/胺混合反应形成SOA。UV-vis光谱研究表明,反应产物的吸光强度顺序为Gly>MA>AS。LCMS-IT-TOF谱图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机理为GAld自身醇醛缩合、铵/胺亲核进攻GAld及其聚合物以及生成的亚胺发生多聚。热光透射碳分析仪(TOT)对GAld和AS/胺的反应产物的测定结果表明,生成的水相SOA中的OC质量大小与UV-vis光谱中产物的光吸收强度具有相同的顺序。GAld与AS/胺形成的反应产物约占大气中BrC光吸收的10%,并可能改变种子气溶胶的光学性质。最后,实验室模拟了羰基化合物(GAld、HA、乙二醛(GX)、甲基乙二醛(MG)、甲醛(FAld)和乙醛(AAld))与AS/胺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水相形成SOA反应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除FAld分别与Gly/MA/AS混合12 h后在黑暗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均无反应外,其他羰基化合物与Gly/MA/AS在黑暗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均有反应发生。此外,反应速率除AAld和Gly/MA/AS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外,其他羰基化合物与AS/胺在12 h的反应速率均遵循MA>Gly>AS的顺序,这可能是由于MA的强碱性导致其溶液pH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除了HA/MG/AAld和MA的反应外,光照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在UV-vis光谱中的吸收峰要高于黑暗条件下反应产物的吸收峰。反应动力学表明,除FAld与Gly/MA/AS在黑暗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均无反应外,其他所有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实验中用LCMS-IT-TOF测定反应产物并推测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前体物可能会被光解,导致两种条件下反应机理可能不同。(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7)
李晓燕[7](2019)在《城市VOCs变化特征及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的贡献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在线观测了某城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种类和浓度,相关结果表明,芳香烃及烯烃与VOCs的季节变化特征一致,虽然烷烃是VOCs组成中的优势组分,但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贡献率最大,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率最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刘仕杰[8](2019)在《环境因素对环己烯光氧化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复合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气气溶胶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是大气气溶胶,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能占PM2.5总质量的10%~40%,极端污染环境条件下甚至能高达80%。SOA不光能够影响大气环境、人体健康,甚至能够通过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全球气候。SOA的形成机制是大气化学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由于大气组分复杂,氧化反应种类繁多,导致目前关于SOA的生成和反应机理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同时大气气溶胶模型对SOA生成的模拟与实际观测之间还有较大差距。SOA的形成过程受各种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但是其对SOA生成的影响机制仍然不确定,尤其是在重污染环境中。总之,以上问题阻碍了政府制定雾霾污染的有效缓解政策。SO2和硫酸盐普遍存在于大气中,是影响SOA生成非常重要的一类无机污染物。硫酸盐可以改变气溶胶的酸性,通过酸催化反应促进SOA的生成,但是在我国的雾霾爆发事件中,不只硫酸盐浓度上升,同时还伴随着较高的RH、NOx和NH3。NH3存在时,SC2在液相中被NO2氧化,是促进硫酸盐生成、增加气溶胶酸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总之,探究多种气态污染物对SOA形成的复合作用仍然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本文以SO2对环己烯光氧化生成SOA为出发点,探讨SO2、NOx、RH和氧化状态对SOA形成的共同影响。并结合ESI-HR-MS质谱分析SOA化学组分,并对环境因素影响SOA的形成机理进行推断。本研究建立一套室内光反应烟雾箱。烟雾箱由反光不锈钢制成,内装体积为3 m3的聚四氟乙烯反应器。黑光灯用于模拟真实大气环境中的紫外光,黑光灯可提供最大有效光强为0.177 min-1。紫外灯用于光氧化H2O2产生OH·。进入烟雾箱的气态物质能够在5 min内混合均匀。光氧化实验进行过程烟雾箱内温度稳定。O3、NOx、SO2的壁损失常数分别为5.1 × 10-6,7.00× 10-6和 6.4 × 10-6s-1,颗粒物的壁损失常数为7.2 × 10-5s-1。烟雾箱配套O3分析仪,NOx分析仪、SO2分析仪、TD-GC-MS、SMPS、DLPI+等分析仪用于气态物质与气溶胶的采样与检测。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烟雾箱研究不同SO2浓度对环己烯/NOx光氧化体系生成SOA的影响。随着SO2初始浓度的增加,SOA产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初始SO2浓度在30~40 ppb范围内SOA的产率最低,尽管之后SOA产率上升,但是只有初始SO2浓度升高至85 ppb,SOA产率才与无SO2时的SOA产率持平。由于SO2和环己烯对反应体系内的OH·具有竞争导致SOA产率的降低。在研究酸催化反应对SOA形成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仍需考虑SO2氧化反应对OH·浓度的抑制作用。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离子色谱(IC)间接推测SOA组分中包含有机硫酸酯,并用ESI-HR-MS验证有机硫酸酯的存在,并且提供了环己烯光氧化生成有机硫酸酯的新证据。(2)研究了不同SO2、NOx和RH对环己烯光氧化生成SOA的复合影响。当[VOC]0/[NOx]0从30变为10再变为3时,SOA产率和数量浓度都会先急剧增加再缓慢下降。尽管SO2的存在会增加SOA数浓度,但只有在[VOC]0/[NOx]0=10的高RH条件下,以及在[VOC]0/[NOx]0=3的低RH条件下,SOA的产率才会随SO2增加而增加;而在[VOC]0/[NOx]0=10的低RH条件下,SOA的产率则会随SO2的加入逐渐降低。因此,高RH和高NOx条件能够显着促进SO2形成硫酸盐,进而通过酸催化反应促进SOA的生成。对SOA的化学组成进行检测法发现有机硫酸酯的存在。在高RH条件下,有机硫酸酯的生成量明显增强,可能是高RH条件下SOA产率增加的原因。(3)研究了RH在不同氧化状态,即不同[OH·]0/[VOCs]0的情况下,对SOA化成的影响。初始OH·浓度增加,环己烯光氧化生成SOA的产率随之增加。但在高RH条件下,SOA产率增加的速率比低RH时低。当[OH·]0/[VOCs]0=0.8和1.5时的SOA产率分别从低RH时的1.5%和8%提高到高RH的7%和12%。高RH有利于形成低聚物,增加SOA产率。与之相反,当[OH·]0/[VOCs]0=2.5时,SOA的产率从低RH的54%下降到高RH的52%。高RH条件能够使OH·与SOA接触更充分,促进SOA的老化,分解SOA中的低聚物,增加颗粒相产物向气相的转化速率,使SOA的浓度减少的速度加快,最终造成当[OH·]0/[VOCs]0=2.5时高RH时SOA产率的较低。(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7)
朱建强[9](2019)在《叁种典型醚类分子的大气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醚类化合物越来越多的被用作汽车燃料添加剂,用来增加辛烷值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往对于脂肪醚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对称脂肪醚,如甲醚、乙醚等,而对于一些不对称醚类物质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了叁种醚类分子,甲基丙醚(MnPE,CH3OCH2CH2CH3)、甲基正丁基醚(MnBE,CH3OCH2CH2CH2CH3)以及甲基仲丁基醚(MsBE,CH3OCH(CH3)CH2CH3)做为研究对象,用烟雾箱研究其气相反应动力学、气相产物以及反应机理、SOA的生成潜势以及SOA的相关性质。动力学实验在100 L的烟雾箱中进行,采用相对速率法,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测定了常温常压下叁种醚与OH、NO3自由基以及C1原子的反应速率。实验测得甲基丙醚与OH、NO3自由基以及C1原子的反应速率分别为:(9.91 ±2.30)×10-12,(1.67±0.32)× 10-15 以及(2.52±0.14)×10-10 cm3 molecule-1 s-1;甲基正丁基醚与OH、NO3自由基以及Cl原子的反应速率分别为:(1.45±0.59)× 10-11,(1.88±0.15)× 10-15及(2.89± 1.16)× 10-11cm3 molecule-1 s-1;甲基仲丁基醚与OH、N03自由基以及Cl原子的反应速率分别为:(10.35±3.74)× 10-12,(2.73±0.34)× 10-15以及(2.18±0.87)× 10-10 cm3 molecule-1 s-1。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到甲基丙醚与OH自由基的气相产物包括1-甲氧基丙酮、丙酸甲酯、乙醛、甲酸甲酯。丙酸甲酯和甲酸丙酯在甲基丙醚与C1原子的气相产物中被检测到,而丙酸甲酯同样在甲基丙醚与NO3自由基的气相产物中被检测到。甲基正丁基醚与OH自由基的反应中,检测出两种气相产物:甲酸甲酯和丁酸甲酯。而对于甲基仲丁基丙醚与OH自由基的反应,检测出四种气相产物:乙酸甲酯、2-丁酮、丙酸甲酯和甲酸异丁酯。根据检测出的产物,我们推断了可能的反应机理,OH/N03/C1通过抽提脂肪醚分子中的氢原子引发反应,最终生成一系列醛酮酯类产物。SOA的实验在1 m3的烟雾箱中进行,测得甲基丙醚、甲基仲丁基醚、甲基正丁基醚、乙基正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以及二丁基醚与OH自由基反应的SOA产率分别为:0.45%、0.39%、0.70%、0.82%、0.24%和0.65%。当有硫酸铵种子气溶胶存在时,甲基丙醚和甲基正丁基醚与OH自由基反应的SOA产率会有显着提高,最终可达11.04%和27.00%。当有NOx存在时,有硫酸铵种子气溶胶的甲基正丁基醚与OH自由基体系,SOA的产率为10.07%。表明NOx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SOA的产率,而这种抑制可能仅出现在高NOx的条件下。甲基正丁基醚与OH自由基产生的SOA中,用GC-MS检测出1,3,5-叁恶烷和2,2-二甲氧基丁烷两种产物。而ATR-FTIR的红外谱图表明,产物中存在羟基、醛基以及羧酸基团,表明含有醇、醛以及酸类物质。根据本文实验中测得的叁种典型醚与OH、NO3自由基以及C1原子的反应速率,计算了叁种典型醚的大气寿命。其中甲基丙醚、甲基正丁基醚以及甲基仲丁基醚与OH自由基的反应速率最短,分别为28.0、19.2以及26.8小时。这表明叁种醚在大气中的主要降解途径主要是与OH自由反应。而且较短的大气寿命表明,叁种醚主要引起局部地区的污染。光学性质的测定表明,不论体系中是否加入NOx,MnBE SOA在280 nm都有着吸收,但NOx存在会使MnBE SOA在可见光区域也有吸收。荧光吸收发射矩阵中,MnBE SOA在激发/发射=470/480 nm处出现荧光峰值,当有NOx存在时400/410 nm以及350/400-500 nm区域内SOA的吸光性增加。(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7)
李国辉,邢莉[10](2019)在《亚硝酸及居民取暖做饭燃烧对京津冀冬季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重要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地区重霾事件频发,呈现污染程度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及讨论。有机气溶胶是PM_(2.5)重要的组成成分,质量可占PM_(2.5)的20%—90%。有机气溶胶主要由一次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组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由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经过复杂的化学氧化过程或含羰基化合物的液相吸收过程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是PM_(2.5)重要的化学组分,我国北方严重雾霾发生时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最高可达(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二次有机气溶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开展了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线测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粒径小于1.0μm,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中存在醛类m/z 29(CHO~+)、57(CHOCO~+),羧酸m/z 44(COO~+),苯环m/z 77(C_6H~+_5)、65(C_5H~+_5)和酚类化合物m/z 93(C_6H_5O~+)特征裂解碎片峰。醛类、羧酸和酚类化合物是苯水相SOA粒子的化学组分,各类型组分含量大小关系为:醛类化合>羧酸>酚类化合物。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能够用于水相SOA粒子化学组分的在线测量,可用于水相SOA形成机理和过程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有机气溶胶论文参考文献
[1].徐正宁.长叁角西部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对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9
[2].冯状状,黄明强,徐俊,蔡顺有,赵卫雄.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在线测量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J].光学技术.2019
[3].刘子楠,郭斌,任爱玲.不同源挥发性有机物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9
[4].朱敏聪,徐俊,黄明强,蔡顺有,赵卫雄.氯化钙种子气溶胶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与氨形成含氮有机物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9
[5].徐俊.氨与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含氮化合物的实验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6].易雅谊.实验室模拟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李晓燕.城市VOCs变化特征及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的贡献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8].刘仕杰.环境因素对环己烯光氧化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复合影响[D].山东大学.2019
[9].朱建强.叁种典型醚类分子的大气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0].李国辉,邢莉.亚硝酸及居民取暖做饭燃烧对京津冀冬季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重要贡献[J].地球环境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