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钢混凝土柱论文-卢召红,王尊策,徐德奎,徐艳,刘海水

薄钢混凝土柱论文-卢召红,王尊策,徐德奎,徐艳,刘海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钢混凝土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管,新型组合管,耗能减震,滞回耗能

薄钢混凝土柱论文文献综述

卢召红,王尊策,徐德奎,徐艳,刘海水[1](2019)在《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外包薄钢组合管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外包薄钢组合管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可用于海洋、水下以及具有腐蚀性环境中的管道运输或结构受力构件中。利用截面分层法设计加工满足受弯承载能力的试验试件,并对其进行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构件几何特征和填充混凝土强度对其耗能减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图形均比较饱满,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外包薄钢组合管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能力。通过提高构件"约束效应系数"的方法可优化构件的截面设计。试件几何特征及填充混凝土的强度对试件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长细比较大的试件在往复加载制度下屈服位移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符骏,陈凯,易庚[2](2019)在《高强螺杆用于钢混凝土柱对拉螺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型钢混凝土柱模板体系加固,通常做法有: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在钢结构上开洞,再穿螺杆。型钢上焊L形钢筋,待钢筋及箍筋绑扎完毕后,焊接对拉螺杆。采用φ16钢筋两端车丝,将套筒焊接在钢柱上,用钢筋作为对拉螺杆。采用方圆扣加固。以上方式,各有利弊。经研究发现,铝模用的长螺帽,适合焊接,受力效果比较理想。采用M18螺杆、配套长螺母、PVC套管、胶杯,将长螺母焊接在钢柱上,形成一套可周转的模板对拉体系,大大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模板脚手架工程创新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23)

章艳平[3](2019)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型钢混凝土柱梁连接节点施工质量的提升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其中型钢混凝土柱梁连接点的施工尤其关键,因为连接点往往需要承受较大压力,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该文结合实际建筑项目,介绍了当前型钢混凝土柱梁连接点施工方法,并具体分析了本项目中柱梁节点施工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工艺对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的方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02期)

刘用,郭兰慧,张素梅[4](2018)在《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和方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5个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方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包括2个外环板节点和3个内隔板节点。通过研究节点试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核心区剪切变形等,进一步分析节点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节点试件加载过程中经历了由弹性、弹塑性到塑性的发展过程;核心区混凝土密实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更为饱满,延性较好,耗能能力强;外环板节点试件延性要优于内隔板节点试件,耗能能力更强;核心区混凝土不密实的内隔板节点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但承载力显着降低,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核心区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或者在节点核心区采用厚度较大的钢板来提高其延性和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斌[5](2018)在《型钢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抗火性能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抗火性能关乎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愈发受到关注。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耐火性能深入探讨并针对防火构造的改进提出建议,对促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耐火性能理论研究体系的推广与完善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较多的影响因素导致了火灾试验开展困难重重,也使得有限元方法的优势体现出来。本文在前人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基础上,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温度场及高温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如下:(1)在分析国内外相关钢材和混凝土热工性能和高温下型钢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适用于本文研究的钢材和混凝土热工性能参数和高温型钢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不同受火情况下的型钢混凝土柱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受火条件对截面的温度场分布影响较大;受火过程中型钢混凝土柱内具有明显的温度滞后效应。(2)在选取钢材与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和高温下型钢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的条件下,进行了十二组型钢混凝土柱的常温下承载力、温度场、高温下力学性能计算,研究截面尺寸、含钢率、配筋率、轴压比、长细比和荷载偏心率等参数对型钢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截面尺寸、含钢率、轴压比、长细比和荷载偏心率对型钢混凝土柱抗火性能影响较大,而型钢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受配筋率影响有限。(3)建立一个一榀两层两跨的型钢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模型,基于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热工性能及高温下本构关系,探究了该框架在多种受火情况下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并从位移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两方面展开了不同火灾和荷载工况下的组合框架抗火性能分析。分析可得:受火位置、保护层设置情况对整体组合框架的温度场分布影响较大,而温度传递规律和单个构件条件下基本相似;柱轴压比、火灾工况、受火时间等都对整体组合框架抗火性能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1)

颜培强[6](2017)在《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内隔板式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内隔板式节点的研究资料很少,对该类型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内隔板式节点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本文在本课题组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便于实现装配化的两种新型节点形式-内隔板钢筋套筒式节点和内隔板钢筋贯穿式节点,并对两种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基于本课题组已完成的试验研究,对试验中的内隔板钢筋截断式节点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两种新型节点进行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承载能力,考察了节点的内力,较为精确地对比分析了两种节点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内隔板钢筋套筒式节点和内隔板钢筋贯穿式节点的破坏形态基本类同,均发生梁端弯曲破坏;正弯矩作用下两节点的承载力相差不大,在负弯矩作用下内隔板钢筋套筒式节点承载力高于内隔板钢筋贯穿式节点;内隔板钢筋贯穿式节点柱壁开孔不仅削弱了柱的承载力,而且负弯矩钢筋周围的钢管柱腹板以及混凝土处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而内隔板钢筋套筒式节点由于上部隔板存在,节点域协调变形能力较好,使得节点域方钢管柱壁和核心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设计大量的有限元分析试件,对影响节点承载力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组合梁的高宽比、组合梁翼板厚度、U形钢梁壁厚、翼板的纵向配筋率、内部隔板的厚度、柱轴压比等参数对内隔板式节点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的高宽比、组合梁翼板厚度对节点承载力有显着影响,U形钢梁壁厚、翼板的纵向配筋率对节点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轴压比、内部隔板的厚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节点承载力影响不明显。最后,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节点的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7-06-01)

闫亮[7](2017)在《薄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低周疲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组合结构的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双壁空心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由传统的实心钢管混凝土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构件。不仅继承了传统实心钢管混凝土一系列的优点,还具有截面开展、抗弯刚度大、自重轻、抗震性能好以及更好的耐火性能,和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这种结构不仅可以作为竖向受压构件,如建筑结构的框架柱、桥梁结构的墩柱、基础桩以及海洋平台中的腿柱等,还可以作为水下、海底、跨越式油气输送管道系统。双壁空心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双壁空心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对于双壁空心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低周疲劳性能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该类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随着水平位移逐渐增大的退化情况以及试件破坏准则的定义和损伤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提出的薄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薄钢可采用不锈钢材,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可用于海洋、水下及其有腐蚀性的环境中的受力构件,且经济合理。针对该组合结构进行低周疲劳性能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薄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1)根据前人的研究方法、结论以及相关规范共设计、加工了3种截面形式的4根双壁空心管柱。结合试验室现有条件,确定了试验的加载制度、数据采集方案和应变片布置方案。在相同的加载制度和相同的轴压比下,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4根双壁空心管柱进行了试验研究。由数据传感器记录试验全过程中管端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详细记录了试验过程中各个试件的试验现象、破坏历程,以及各个目标位移点下的电阻应变片读数。(2)根据各个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提取出骨架曲线,并进一步分析各个试件的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试验过程中各个目标位移点下的应变变化情况。二、薄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低周疲劳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本文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定义材料属性、网格划分、加载制度和边界条件。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对比发现大致吻合。叁、薄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低周疲劳性能的分析结果(1)通过试验和有限元的分析发现,双壁空心管具有良好的低周疲劳性能。随着目标位移的增加,当传统破坏准则已经判定试件破坏时,试件的累积耗能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仍然不断增大,表明试件的耗能能力不断增加。如此就能有效的抵御地震作用的能量。即使在混凝土等级较低的情况下,试件依然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另外,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升以及约束效应系数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善试件的耗能能力。(2)研究分析表明,双壁空心管的破坏准则应以骨架曲线承载力下降到峰值承载力的80%以下时,宣布构件失效。(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4-01)

吴子山[8](2017)在《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梁节点抗剪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构成的结构体系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施工便捷、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本课题组提出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隔板贯通钢筋截断式节点,提出了改善负弯矩钢筋与钢管柱连接处受力性能的一种新型节点形式-隔板贯通钢筋套筒式节点,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新型节点进行了抗剪性能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工作和成果:(1)利用ABAQUS软件对本课题组完成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隔板贯通钢筋截断式节点试验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模拟,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在节点变形、应力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以及骨架曲线等方面均吻合较好。(2)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新型节点试件,设计了发生节点域剪切破坏的有限元试件,对其进行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节点的破坏形态和节点变形,较为精确地分析了节点的应力分布规律、传力机制以及抗剪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由原来的矩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节点发生了明显的剪切变形;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主要由核心区方钢管柱腹板和混凝土共同承担,核心区混凝土主要在沿对角线方向形成“斜压杆”来抵抗梁端翼缘的压力;而核心区钢管柱腹板则主要通过在对角线形成“斜拉杆”来抵抗节点的外力。(3)对新型节点进行抗剪承载力参数化分析,研究影响节点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翼板的厚度、柱截面含钢率、钢管柱钢材强度对节点域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较大;钢管柱混凝土强度以及贯通隔板的厚度对节点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有限;当轴压比为0-0.3时,适当增大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点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当轴压比为0.3-0.6时,轴压比对节点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不大;混凝土翼板的宽度对节点极限抗剪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4)提出新型节点的极限抗剪承载力简化公式,并将简化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7-04-01)

张元植,罗金辉,李元齐,沈祖炎[9](2016)在《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竖向荷载传递机理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结合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实际受力特点,对传力构造、粘结作用、抗剪连接件这3种传力路径进行阐述,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混凝土之间竖向荷载传递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了这3种荷载传递路径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结合以往研究对钢管混凝土柱粘结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对美国规范(AISC)、欧洲规范(EC 4)、日本规范(AIJ)及我国规程(CECS 159:2004)的相关设计条文及构造措施进行归纳,简要分析了各国规范针对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竖向荷载传递的设计方法及局限性;最后,针对超高层建筑中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巨型柱竖向荷载传递问题,提出了几种保障核心混凝土及时有效参与承担竖向荷载的节点构造措施,并结合已有的研究现状提出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王栋杰,祝凌宇,武雄飞,刘学飞,徐亚兵[10](2014)在《超大型钢混凝土柱脚灌浆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型钢混凝土结构能够极大的减少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因此普遍应用在超高层建筑中。本文阐述了钢柱柱脚与混凝土底板之间二次灌浆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可确保型钢柱脚灌浆的密实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4年10期)

薄钢混凝土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引言型钢混凝土柱模板体系加固,通常做法有: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在钢结构上开洞,再穿螺杆。型钢上焊L形钢筋,待钢筋及箍筋绑扎完毕后,焊接对拉螺杆。采用φ16钢筋两端车丝,将套筒焊接在钢柱上,用钢筋作为对拉螺杆。采用方圆扣加固。以上方式,各有利弊。经研究发现,铝模用的长螺帽,适合焊接,受力效果比较理想。采用M18螺杆、配套长螺母、PVC套管、胶杯,将长螺母焊接在钢柱上,形成一套可周转的模板对拉体系,大大降低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钢混凝土柱论文参考文献

[1].卢召红,王尊策,徐德奎,徐艳,刘海水.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外包薄钢组合管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2].符骏,陈凯,易庚.高强螺杆用于钢混凝土柱对拉螺杆研究[C].2019全国模板脚手架工程创新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论坛论文集.2019

[3].章艳平.高层建筑施工中型钢混凝土柱梁连接节点施工质量的提升探索[J].科技资讯.2019

[4].刘用,郭兰慧,张素梅.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

[5].张斌.型钢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抗火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辽宁工业大学.2018

[6].颜培强.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内隔板式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7].闫亮.薄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管低周疲劳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8].吴子山.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U形钢混凝土梁节点抗剪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9].张元植,罗金辉,李元齐,沈祖炎.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竖向荷载传递机理研究现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6

[10].王栋杰,祝凌宇,武雄飞,刘学飞,徐亚兵.超大型钢混凝土柱脚灌浆施工技术[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

标签:;  ;  ;  ;  

薄钢混凝土柱论文-卢召红,王尊策,徐德奎,徐艳,刘海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