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破坏程度论文-姜琦

煤的破坏程度论文-姜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煤的破坏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煤,破坏程度,吸附解吸规律,数值模拟

煤的破坏程度论文文献综述

姜琦[1](2017)在《煤体破坏程度对瓦斯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煤样试件在单轴压缩破坏下不同破坏阶段的瓦斯吸附解吸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说明破坏过程孔隙-裂隙结构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1)煤样在完整状态的瓦斯吸附量最大,弹性点阶段、屈服点阶段、峰值点阶段、破碎阶段的瓦斯吸附量相差不大,但明显低于完整状态时的瓦斯吸附量;2)从煤样完整状态至破碎阶段,煤样的解吸初速的变化趋势呈"U"字形,完整状态、峰值点阶段、破碎阶段的瓦斯解吸初速度较大,弹性点阶段、屈服点阶段的解吸初速度较小;3)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煤的瓦斯吸附量增大,但瓦斯吸附量增量变化率逐渐减小;4)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大,煤样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随之延长;5)煤样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相吻合,可以表征煤样破坏过程煤体内部孔隙-裂隙结构的变化发育情况。(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28)

郜阳,孙晓艳[2](2016)在《不同破坏程度下颗粒煤瓦斯扩散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不同破坏程度下颗粒煤瓦斯扩散特性,制备不同粒径的煤样,达到人为模拟不同破坏程度颗粒煤的效果,并利用瓦斯吸附-扩散装置对不同破坏程度的煤样进行等温吸附-扩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煤瓦斯扩散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粒径增大到一定值时,颗粒煤瓦斯扩散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保持不变;同初始吸附平衡条件下,相同时间段的颗粒煤瓦斯扩散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颗粒煤有效扩散系数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颗粒煤粒径增大到一定值时,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与粒径的关系进行拟合,能很好地满足乘幂函数关系式De=a·rb0,通过该关系式可对不同破坏程度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进行预测,对预防煤矿瓦斯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01期)

张少帅,马宏宇,蒋云飞[3](2014)在《定量分析煤体破坏程度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原始煤体破坏程度的准确分类是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重要手段,而经典的5类法已不能满足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定量研究。通过分析煤体遭到地质构造应力的破坏过程,从粒度着手研究煤体破坏程度,共建立了0.5 mm粒径下筛分指数K、细度模数P、质量分形维数D等3个模型。结果显示,D值与煤体破坏程度关联度好、数学意义明确、使用数据丰富,可作为描述煤体破坏程度的定量指标,D值越大煤体遭到破坏的程度越剧烈。(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4年01期)

王峰,王彬,陈建忠[4](2013)在《平顶山矿区己组不同破坏程度煤的瓦斯放散动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平顶山矿区己组煤层不同破坏程度煤进行了瓦斯放散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煤的破坏程度越高,初始阶段相同时间内瓦斯解吸总量越大;在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吸附平衡压力越高,初始阶段相同时间内瓦斯解吸总量越大;煤的破坏程度越高,瓦斯放散速度越快,相应曲线斜率越大。并研究确定了己组煤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与吸附平衡压力P的关系:K1=0.5342P0.584,现场试验表明,确定的K1指标的临界值0.42ml/(g.min0.5)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3年07期)

索永录[5](2005)在《坚硬顶煤弱化爆破的宏观损伤破坏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综放开采坚硬顶煤预先弱化爆破作用的目的和特点,认为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坚硬煤体的动态断裂破坏也是一个连续损伤演化积累过程。通过大煤样爆破超动态应变测试,提出坚硬顶煤预先弱化爆破的爆破中区应变波峰值体积应变符合幂函数衰减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Tarlor、Drady等岩石爆破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了坚硬顶煤预先弱化爆破宏观损伤破坏程度的分布函数,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参数和系数,为分析和确定顶煤弱化爆破合理参数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5年06期)

赵志根,汪善梅,杨陆武[6](2001)在《定量评价煤的破坏程度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定量评价煤破坏程度的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尝试采用筛分分析的方法得出粒径小于0.5mm煤的百分含量来反映煤的破坏程度。通过对52个样品的筛分分析,认为筛分指数可以作为定量评价煤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瓦斯地质新进展》期刊2001-06-01)

赵志根,汪善梅,杨陆武[7](1999)在《定量评价煤的破坏程度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定量评价煤破坏程度的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尝试采用筛分分析的方法得出粒径小于05mm煤的百分含量来反映煤的破坏程度.通过对52个样品的筛分分析,认为筛分指数可以作为定量评价煤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焦作工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赵志根,陈资平[8](1997)在《构造破坏煤的煤化程度及其瓦斯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淮北宿东矿区和淮南谢二矿的某些煤层受到过强烈的后生构造破坏,煤体的破碎强度与矿井瓦斯及煤的煤化程度的加深存在正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淮南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胡宝林,汪茂连,宋晓梅,叶明法[9](1995)在《宿东矿区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与煤的构造破坏程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宿东矿区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_(max%)值与煤的构造破坏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层滑构造使得煤层发生破碎,并产生大量的热量,是引起本矿区镜质组反射率值增加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淮南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煤的破坏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不同破坏程度下颗粒煤瓦斯扩散特性,制备不同粒径的煤样,达到人为模拟不同破坏程度颗粒煤的效果,并利用瓦斯吸附-扩散装置对不同破坏程度的煤样进行等温吸附-扩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煤瓦斯扩散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粒径增大到一定值时,颗粒煤瓦斯扩散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保持不变;同初始吸附平衡条件下,相同时间段的颗粒煤瓦斯扩散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颗粒煤有效扩散系数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颗粒煤粒径增大到一定值时,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与粒径的关系进行拟合,能很好地满足乘幂函数关系式De=a·rb0,通过该关系式可对不同破坏程度颗粒煤瓦斯有效扩散系数进行预测,对预防煤矿瓦斯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的破坏程度论文参考文献

[1].姜琦.煤体破坏程度对瓦斯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

[2].郜阳,孙晓艳.不同破坏程度下颗粒煤瓦斯扩散特性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

[3].张少帅,马宏宇,蒋云飞.定量分析煤体破坏程度的探讨[J].煤矿安全.2014

[4].王峰,王彬,陈建忠.平顶山矿区己组不同破坏程度煤的瓦斯放散动力试验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

[5].索永录.坚硬顶煤弱化爆破的宏观损伤破坏程度研究[J].岩土力学.2005

[6].赵志根,汪善梅,杨陆武.定量评价煤的破坏程度的尝试[C].瓦斯地质新进展.2001

[7].赵志根,汪善梅,杨陆武.定量评价煤的破坏程度的尝试[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9

[8].赵志根,陈资平.构造破坏煤的煤化程度及其瓦斯地质意义[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7

[9].胡宝林,汪茂连,宋晓梅,叶明法.宿东矿区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与煤的构造破坏程度关系[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5

标签:;  ;  ;  ;  

煤的破坏程度论文-姜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