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汇认知习得模式的建立──从Kolb的经验习得模式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文中指出位移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关于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研究及位移事件表达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其中,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归属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在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研究基础上也不断深入。大多数有关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学习者使用与其母语词汇化类型不同的语言表达位移事件时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以及语言间词汇化类型的差异对目的语习得有无影响。而学界关于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仅局限于对移动动词、动趋式或空间介词等单个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缺乏在位移事件的语义框架下对整体位移表达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120个位移动词的语料,全面探讨汉蒙语在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蒙古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细致描写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表达形式的异同对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与成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位移事件的研究成果。第一,汉语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第二,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第三,学界关于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第四,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习得研究。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汉蒙语位移事件主要由位移动词表征,但是移动动词表征位移事件时,单独表征移动要素的情况比较少见,将移动和其他语义要素共同来表征的情况比较多。本章节主要从汉蒙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和位移动因的语言表征三方面对汉蒙语表征位移事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给予了全面描写。这为第四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第五章描写和解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特点和偏误出现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本章节基于Talmy位移事件框架的语义要素,并根据说话者表达位移事件关注的语义信息不同,将位移事件主事件构成语义要素主要分为“主体·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和“主体·移动·路径·背景”三大类组合情况,而后对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描写。通过对汉蒙语表达相同位移语义要素组合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发现两种语言由于表征位移事件时存在差异以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使得其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当“主体·移动·路径”三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的优选表达形式为“NP+V移动+路径”,而蒙古语的优选模式为“NP+V移动”。再如,当“主体·移动”两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有“NP+V移动”和“V移动+NP”两种形式,而蒙古语只有“NP+V移动”一种形式。总之,汉蒙语由于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以及在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形式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第五章为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在考察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时,主要采用了“NP+V”“NP+V+NPL”“NP+介词+NPL+V”以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等结构形式。由于受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以及表达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其中,学习者使用“NP+V+路径动词”结构表达含有路径信息的位移事件时,受母语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影响,常常出现漏用或误用路径动词的偏误;而受母语位移事件表征影响,会出现混用路径动词的偏误。使用“NP+V+路径动词+NPL”结构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背景信息的处所名词常常会误加方位词,出现路径方向和路径终点混杂的偏误。总之,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构建目的语汉语位移事件概念系统、形成概念流利表达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第六章为结语部分。首先对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及表达形式层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总结,从整体上分析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出现偏误的底层原因。其次,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李婕[2](2021)在《视听模式下的任务投入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雪[3](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摘要作为独立的语篇,在学术论文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多基于语步视角,关注摘要的宏观结构以及微观语言特征。而汉语学术论文摘要相关研究仍很薄弱,现有研究多为表层研究,如探讨摘要写作内容、如何规范、字数要求等,针对摘要写作提出的建议大多较为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选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大权威学术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共收集了 2015~2019年期间508篇论文摘要语料,基于Santos(1996)的五语步结构模型与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析模式,从宏观语步结构及微观语篇特征两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结构特点、语篇内部组织策略、人际互动实现方式及各语步所用语言资源以丰富现有摘要研究,并服务于汉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研究发现,就语步结构而言,大部分摘要包含两个语步或三个语步类型,其中目的语步和结果语步是重要语步,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是可选语步。非实证类文章摘要,结果语步与目的语步为重要语步,而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为可选语步;实证类文章摘要,方法语步与结果语步为重要语步,其余三个语步为可选语步。另外据统计发现摘要中还出现了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语步循环四种非常规语步形式,其中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较为常见,语步循环少见。就语篇层面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数量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反映了摘要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力求向读者展示清晰的论文结构,引导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其中使用最多的引导式元话语是过渡标记,占比63%;框架标记次之,占比16%;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占比8%;回指标记最少,占比5%,这表明了摘要语篇组织更重视内在逻辑与结构。其中使用最多的互动式元话语是自称语,占比40%;增强语次之,占比39%;模糊语占比20%;介入标记最少,占比1%;态度标记无,这表明了摘要实现人际互动时更强调学术的客观与严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语步意识,使留学生明确摘要的结构框架,并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元话语标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研究成果。
孙霖琳[4](2021)在《基于汉德对比的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 ——以教材为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称谓语系统以及语用规则,每种称谓语系统及其语用规则都是这个民族经历历史洗礼后的社交文化产物,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关系息息相关。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支点之一,在汉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汉语教材中称谓语设置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意义。任何研究都必须有针对性,本文立足于称谓语本体研究,以二语习得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汉语和德语称谓语从概念以及分类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影响德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和语言习得因素,对现有的对德汉语入门教材中的称谓语设置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对德汉语教材中称谓语编写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材称谓语编写提出有建设性建议和课堂称谓语教学提出的优化策略。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之后从汉语称谓语本体研究、汉德称谓语对比研究、汉语称谓语习得与教学研究和汉语教材中的称谓语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最后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相关研究工作做出说明。第一章主要对汉德称谓语进行本体研究。本章分别对汉德称谓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其划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类。在此基础上对汉德称谓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总结造成其差异的原因。第二章针对对德汉语教材中称谓语进行统计分析。本论文选取三部针对母语为德语的学习者专门编写的汉语入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德语版)、《当代中文》(德语版)和《跟我学汉语》(德语版)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教材中的汉语称谓语内容设置进行统计与考察,并对统计结果和教材中称谓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德汉语入门教材中称谓语编写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基于汉德对比对汉语称谓语教学提出建议。结合对德汉语教材中称谓语编写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汉德语言和文化对比,利用语义场理论和思维导图理论等分别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引导德语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从而正确掌握和使用汉语称谓语,有效地提高学习者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结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概括总结。
戴建春[5](2020)在《中国EFL学习者听读交互输入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文中指出词汇在二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词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从无到部分再到精确、不断累积的过程,其途径有二:刻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和附带习得(incidental acquisition),两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但是,研究表明,学习者掌握了3,000词族左右的高频词后,附带习得是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在听、读等语言接触中促进词汇习得。现有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大多集中于只读模式(Reading Only,RO),只听模式(Listening Only,LO)下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较少,且LO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不如RO,主要原因是学习者二语听力能力普遍较阅读能力弱,存在听音辨词解义困难,需要外在支持才能促进理解。听读交互输入,即听时读(Reading while Listening,RL),作为一种日渐频繁的输入模式,被许多研究证明能有效促进理解,但是,RL下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十分匮乏,亟待深入探索。为了填补以往研究空缺并面向教学实践,本研究试图考察中国大学生EFL学习者在听读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拟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和访谈回答四个问题:1)RL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是否显着优于RO和LO模式?2)在目标词后加中文注释(Glossing)能否显着促进RL下的词汇附带习得?3)RL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是否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听力能力、阅读水平以及前词汇量显着相关?4)RL中,学习者注意资源是如何分配的?他们对RL的感知如何?本研究在一所普通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五个平行班学生中进行。五个班随机被作为四个EG(实验组)和一个CG(控制组),其中三个实验组EG1、EG2和EG3以不同的顺序分别以RO、LO和RL模式中的一种输入三篇长度和难度相当、各内嵌10个目标词的短文P1、P2和P3,每个短文输入的模式和顺序各不相同并连续输入两次;第四个实验组EG4作为RLG(听读加注组),均在RL模式下输入三个同样语篇,不同的是目标词后带有中文注释,各语篇也连续输入两次。每个语篇输入时长相同,均为LO下的输入时长。三个语篇输入全部完成后,受试接受语篇理解测试。之后参加事先未告知的目标词知识习得测试,测试工具为改编后的词汇知识量表(VKS)。测试结束后立即对受试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并在课后对24位受试代表进行了有关过程和感知的访谈。两周后,再次以同样的VKS对受试进行了目标词知识的延时测试。控制组只参加测试,不参加调查和访谈。为了更好地控制变量,五个组各随机抽取35人进入数据分析。通过SPSS、Excel 2007、Word 2007等软件对实验、调查和访谈数据进行了组内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皮尔逊r相关分析等,主要有以下发现:1)在LO、RO和RL下均能附带习得词汇。RL效果最佳,RO次之,LO最差。相较而言,RL的效果在即时后测以及延时后测中均显着好于LO,且RL更能促进词形和部分词义的习得。RL与RO在即时后测中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在延时后测中,RL的词汇知识保持显着好于RO,显着差异主要体现在词形辨认上,而在词义习得层面,二者差异不显着。2)在即时后测中,RL加注组总体上与不加注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延时后测中,加注组显着好于不加注组。但是,不管在即时后测中还是延时后测中,加注组在词义层面的习得和保持上都显着好于不加注组。3)在RL模式下,目标词无论加注还是不加注,二语水平与即时后测、延时后测成绩均存在显着的中度正相关关系,而前词汇量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关系很弱,且不显着。然而,在不加注情况下,阅读能力与即时后测、延时后测成绩分别存在显着的中度正相关关系和低度正相关关系,而听力能力与二者分别存在显着的低度正相关关系和中度正相关关系;在加注情况下,阅读能力与即时后测、延时后测成绩分别存在不显着的低度正相关关系和显着的中度正相关关系,而听力能力与二者均存在显着的中度正相关关系。4)RL中,学习者对注意资源分配具有选择性,大部分在视觉信息上,视觉理解能力通常优先于听觉理解能力;三个模式中,多数学习者偏爱RL模式,对其有更多正面感知评价:更能促进理解和词汇习得、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使输入体验更有趣等,但遗憾的是,RL模式尚未在二语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发现可为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中,如何科学地选择语言输入模式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干预提供实证参考,同时使我们对词汇附带习得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输入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张鹤元[6](2020)在《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及建议 ——基于近三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文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学科理论的建构与完善,对于国际汉语教学学科而言亦是如此。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无论是作为事业还是作为学科而言都日渐受到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而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国际汉语教学的学科水平仍相对较低,学科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和巩固阶段,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解决,学科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同样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却较为完善,特色鲜明。从总体上看来,无论在学科地位还是理论研究水平方面都领先国际汉语教学,因而存在着不少值得国际汉语教学借鉴之处。本文选取目前国内英语教学顶级理论研究刊物《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代表性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近三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研究主题和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体揭示了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基本差异。从研究话题和内容来看,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都比较鲜明,但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范围更广,除了常规的语法、二语习得、教学法研究以外,还涉及到了语言哲学、逻辑学、文学、翻译学等领域;从研究的中心话题来看,外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中心话题为二语习得和语言理论、语言学和语言史和跨语言研究等多重中心,比较均衡,而国际汉语教学的中心话题为语言本体和语法研究,比较单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基本摆脱了单纯的事实性、经验性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的理论性更强。此外,外语教学学科的理论研究更加注重多领域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的推介。鉴于此,本文就进一步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要全面解读语言交际性原则,把握其中深刻的理论意蕴,避免对它做过分工具化和技能化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汉字和中国文化等学科特色理论、教学方法、跨学科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注重理论研究前沿成果的推介。
马佳[7](2020)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作为老挝最大的汉语教学机构,每年都有近两千名学生来此学习汉语。量词作为汉语中一类重要的词汇,在构成句子和表达语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形象性、色彩性、模糊性、修辞性等特点也给汉语学习者带来极大的挑战。故本研究以笔者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进行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所用综合课教材《体验汉语(老挝语版)》为依托,将教材中出现的38个量词作为研究重点,对比分析了汉老量词在句型结构、语法特征上的异同点。本研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非知识性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了知识性测试,并通过习得背景和习得效果分析,总结了汉语学习者常见的量词偏误类型以及偏误原因,以期为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量词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唐建华[8](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搭配是体现语言流利性与地道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搭配习得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搭配中的重要类别“动名搭配”为研究对象,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自然输出的动名搭配包括正确部分和错误部分进行运用分析,以考察学习者对该类动词动名搭配的习得情况。然后,基于学习者对上述动名搭配的应用情况,反观汉语本体,阐释动名搭配形成的不同制约因素,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回归到动名搭配的教学实践,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并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包含八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思路等进行阐释。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生成词库理论、隐喻与转喻理论及语块教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第二章是搭配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搭配尤其是动名搭配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出本文的搭配概念不是国外传统的狭义搭配观,而是包含自由搭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在内的更广义的搭配观,并指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在对语料库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深度上有待加强。第三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对动名搭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动名搭配是语言中动词项和名词项之间具有高频共现和相互期待关系的词语组合,并将动名搭配根据类推性强弱分为动名自由搭配、动名受限搭配和动名固定搭配三种类型。其中,动名受限搭配又可分为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与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同时,分析了动名搭配与语块的关系,认为语块是范畴概念,三种类型的动名搭配均属于语块,区别在于动名自由搭配是非典型语块,而动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是典型语块。其二,描写了 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择依据和在语料库中动名搭配的检索步骤。其三,阐述了对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进行对比分析的可行性。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主要根据不同动名搭配类型,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将学习者语料库中正确使用的动名搭配与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从搭配类型、动词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搭配数目等维度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动名自由搭配习得效果较好,其次是动名受限搭配,再次是动名固定搭配。在动名自由搭配中,除个别动词外,学习者所使用的动词义项与本族语者差别不大。但搭配名词语义类对比显示二者仍存在差距,而且学习者对名词下位词的使用明显不足。另外,不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构成的动名自由搭配的习得不理想。在动名受限搭配中,由于其在开放性上不及自由搭配,在整体凸显性上不及固定搭配,导致学习者的动名受限搭配意识不强,在搭配各考察维度上与本族语者差距较大。另外,学习者对名词为目的、工具、处所、施事等宾语类型的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习得效果较差。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语义透明度较低,认知难度较大,导致学习者存在回避使用的问题,其搭配数目也远低于本族语者。第五章主要对语料库中错误使用的动名搭配进行偏误分析。在逐个分析10个动词的动名搭配偏误后,本文指出不同动名搭配类型并未呈现独特的偏误规律。无论是动名自由搭配、受限搭配还是固定搭配,其偏误均可归为词汇、句法和语用偏误三类。词汇偏误主要包括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包括同译词、同素单双音节词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相关词等引起的词汇混淆。句法偏误主要有助词误用、补语误用、语序偏误、词语漏用或冗余等。语用偏误指学习者因不了解动名搭配的使用条件而造成的与语境不符的情况,如在正式语境中用非正式搭配等。本章最后对学习者的动名搭配偏误进行了分层次归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其中,表层原因除了包括母语负迁移等常规因素外,本文认为媒介语负迁移也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而深层原因在于学习者未建立起汉语动名搭配的概念认知系统。第六章主要是结合学习者的动名搭配习得偏误反观汉语本体,探讨汉语动名搭配的独特制约因素,以启发汉语动名搭配教学。本文认为,动名搭配类型不同,所受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每种类型的动名搭配都包含其表层组合机制和深层生成机制。具体而言,动名自由搭配中的动名语义契合,名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其组合主要受句法和语义限制,属于纯粹类型选择;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特点是,动名语义契合,其名词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但并非所有满足动词语义要求的名词均可与动词搭配,这表明此类搭配除受句法、语义限制外,也受语言惯用等规约因素的制约,也属于纯粹类型选择;而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在表面上动名语义不契合,但出于凸显焦点信息的语用动机和语言经济性的双重需要,动词会强迫利用名词的关涉信息或其功用角色来满足其对名词的语义要求,且语用动机和语言的经济性并不是非常规受限搭配成立的充分条件,规约原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搭配,使其既具强阐释性,又有弱预测性,属于类型强迫选择。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深层生成机制则是转喻认知方式。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出自历史典故,由本义引申出隐喻义,使得该类搭配中隐喻义的使用比本义的使用更常规化。由此可知,语言具有理据和规约双重原则,即理据原则体现的生成性与规约原则体现的程式性是语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但在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据原则服从于规约原则。第七章主要结合语言的双重原则提出动名搭配教学建议。规约原则意味着将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动名搭配当作语块整体习得,理据原则意味着可适度阐释动名搭配产生理据。由于规约原则高于理据原则,本文提出既要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又要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其中,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主要包括加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入、引起学习者对其注意、强化整体习得意识和在句子语境中增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出四个环节。而对于动名搭配的理据阐释,主要关注易混淆词辨析、语义阐释以及与句法规则的结合等方面。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梳理主要内容,重申了主要观点和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语料库对比分析全面考察学习者对相关动词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方法和内容提供借鉴;结合以名词语义特征分析为中心的生成词库理论和隐喻与转喻理论探讨不同类型动名搭配的产生机制,丰富和深化了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对两种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动名搭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练丽娟[9](2020)在《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三语习得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了新的研究领域。由于起步较晚,三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分布不均,研究方法单一。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语际迁移方面,三语习得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有学者涉及,但是将三语习得影响因素与语言习得路径相结合的研究十分鲜见。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以理论探讨、量化实证研究居多,偶见实验法。近10年来语言习得领域的认知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虽然在观点上有融合的趋势,但在研究实践中依然各持其重。影响三语习得的因素十分庞杂,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主要影响因素中哪些具有可控性;这些可控性影响因素对三语习得结果的影响强度是否一样;在可控性影响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提高三语习得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基于可控性影响因素,通过怎样的路径可以有效促进三语习得过程,优化三语习得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新疆五所高校(包括医学、师范、农业、财经和综合类院校)的613名三语生(少数民族学生)为例,研究了三语习得的影响因素和有效路径。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这一群体三语习得的特点,分析了影响三语习得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的变量组合,并调查了可控性因素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三语习得(L3)的影响。通过统计建模分析、研究,得出了预测三语习得(L3)结果的影响因素变量,并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构建了可控性影响因素间的因果路径模型。最后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语习得路径,并置于教学实验中进行检验。本研究旨在促进三语习得的生成,优化三语习得的结果,提高三语习得的成效,为三语教学者提高教学成效提供理论指导,为三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成效提供有效途径。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三语习得的研究,找到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有效三语习得路径,以提高三语或多语者的学习效率,推进我国对三语或多语人才的培养进程。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少数民族三语习得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同时也为多种外语的学习者及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研究采用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以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和教学实验的方式进行。数据使用了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9.0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22.0进行处理。用Logistic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了语言水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预测性因子的问题;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厘清了可控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构建了三语习得路径,并在教学实验中进行效果检验。本研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处于彼此高度相关的动态系统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其它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状态和三语习得的结果。六组可控性影响因素与L3水平的关系强度依次为:学习策略>管理策略>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文化认同>背景语言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具型动机与学习策略对L3水平的提高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因此,在基本语言习得路径上强化六个组可控性影响因素,尤其是强化学习策略因素,调节工具型动机因素会带来更好的三语习得结果。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认同”直接作用于“学习动机”,并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策略”;“背景语言”直接作用于“学习动机”,并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策略”。“学习策略”是影响三语习得的直接影响因素。依据本研究构建的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而提出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在全面强化可控性影响因素作用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加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尤其是融合型动机,以调动学习者学习和使用学习者策略的能动性;通过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培训,学习者策略的优化,扩大语言的有效输入量;语言有效输入量的扩大和背景语言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经验;强化学习者的背景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者的元语言意识,调节学习者的语言心理距离,促进语言正迁移的发生,从而优化语言加工机制,最后优化语言输出结果。本研究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三语习得路径模型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模式对三语习得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语言习得的成效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研究整合了语言习得认知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成果,结合三语习得的特点,将背景语言因素方面的语言心理距离、语言迁移意识以及文化认同因素纳入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框架,在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语言输入—语言加工—语言输出”)之上,构建了三语习得的有效路径模型,丰富了三语习得的理论,为提高三语习得成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在三语教学与学习的实践中,影响因素庞杂。究竟从何处入手才能抓住关键点,有效提高三语习得的水平,一直是令三语教育者和三语学习者困惑的问题所在。因此,厘清三语习得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和路径,有的放矢地强化弱点,补齐短板,应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教学与学习,才会避免各种资源盲目地投入。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的构建基于二语习得模式理论、动态系统理论、神经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本研究三个阶段的研究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此路径模型强调以情感因素驱动第三语言(L3)的教学和学习,在全面加强六个维度的可控性影响因素正面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调节,对学习者策略进行培养,做到第三语言(L3)的教学与学习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语习得有效路径的应用能够促进三语习得生成,优化三语习得结果,提高三语习得成效,为三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为三语教学者提高教学成效提供理论指导,为三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成效提供有效途径。语言习得研究自开始以来,形成了社会心理与社会文化两大学派。语言习得的模式研究侧重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进行研究,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则侧重对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或影响因素对语言习得产出结果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本研究整合了认知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成果,在三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本文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对影响三语习得的可控性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重组。除了强调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因素对三语习得的影响外,还增加了对“背景语言水平”“语言迁移意识”“语言心理距离”“文化认同”等因素对三语习得过程影响作用的分析,从心理认知与社会文化的视角丰富了三语习得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其次,本研究首次从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变量组合入手对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变量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进行了研究,采用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相补充、SPSS多变量分析与AMOS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相结合、理论建模检验与教学实验验证相印证、大样本调查与典型个案研究兼用的混合方式进行,丰富和扩展了三语习得的研究方法。本文共7章。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选题内容、研究目的、选题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第2章首先厘清了本文所涉及到的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容易混淆的主要概念,之后对国内外语言习得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3章研究方法与设计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提出了研究问题,阐述了本研究的设计总方案,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工具、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4章、第5章和第6章是对三个研究问题的研究结果的汇报。第4章是对三语习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阐释了本研究对三语习得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类的过程,梳理了三语习得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控性因素影响因素,为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提供了变量组合;第5章汇报了本研究对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调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为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第6章基于相关理论与前期研究结果,构建了三语习得路径假设模型并得出实验验证结果;第7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局限性、对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崔艳英[10](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认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二、词汇认知习得模式的建立──从Kolb的经验习得模式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词汇认知习得模式的建立──从Kolb的经验习得模式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 |
2.1 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研究 |
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研究 |
2.2.1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整体性研究 |
2.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局部性研究 |
2.3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 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1 蒙古国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2.4.2 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第三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1 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 |
3.1.1 指示路径动词“来”和“去” |
3.1.2 “上”“下”类路径动词 |
3.1.3 “进”“出”类路径动词 |
3.1.4 “经过”“往返”类路径动词 |
3.1.5 “离开”“向后”和“到达”类动词 |
3.2 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 |
3.2.1 位移主体的状态表征 |
3.2.2 位移的介质表征 |
3.2.3 位移的速度表征 |
3.2.4 位移样态、速度及特定主体的综合表征 |
3.3 他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3.1 身体部位的非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3.2 身体部位的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 |
4.1 主体·移动 |
4.1.1 NP+V_(移动) |
4.1.2 V_(移动)+NP |
4.2 主体·移动·路径 |
4.2.1 NP+V_(自移)+路径动词 |
4.2.2 NP_1+V_(他移)+路径动词+NP_2 |
4.2.3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 |
4.2.4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 |
4.3 主体·移动·路径·背景 |
4.3.1 NP+V_(移动)+NP_L |
4.3.1.1 NP+V_(路径)+NP_L |
4.3.1.2 NP_L+V_(自移)+NP |
4.3.1.3 NP+V_(自移)+路径动词+NP_L |
4.3.2 NP+介词+NP_L+V_(自移) |
4.3.2.1 NP+V_(自移)+到/在+NP_L |
4.3.2.2 NP+向/往/朝+NP_L+V_(自移) |
4.3.2.3 NP+从/由+NPL+V_(自移) |
4.3.3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 |
4.3.3.1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NP |
4.3.3.2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3.3.3 NP_1+把+NP_2+V_(他移)+NP_L |
4.3.4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1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2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4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 |
5.1 NP+V的习得 |
5.1.1 NP+V(了)的习得 |
5.1.2 NP+V+路径动词的习得 |
5.2 NP+V+NP_L的习得 |
5.2.1 NP+V+NP_L的习得 |
5.2.1.1 路径动词使用种类少、频率高 |
5.2.1.2 路径动词“去”的泛化使用 |
5.2.2 NP+V+路径动词+NP_L的习得 |
5.2.2.1 “M+P”的习得 |
5.2.2.2 “NP_L”的习得 |
5.3 NP+介词+NP_L+V的习得 |
5.3.1 介引不同背景信息的介词习得 |
5.3.1.1 介词“从”和“在”的混用 |
5.3.1.2 介词“朝”“向”“往”的习得 |
5.3.1.3 介词“在”和“到”的混用 |
5.3.2 位移背景信息表达的习得 |
5.3.3 位移方式动词的习得 |
5.3.3.1 方式动词的使用有限 |
5.3.3.2 方式动词与移动框架元素配置的偏误多 |
5.3.3.3 蒙古语方式动词的义位误推 |
5.3.3.4 受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影响 |
5.4 其他偏误类型 |
5.4.1 “把”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4.2 “被”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裁与体裁分析 |
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 |
2.2.1 摘要语步结构理论模式 |
2.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现状 |
2.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 |
2.3.1 元话语的概念 |
2.3.2 元话语理论模式 |
2.3.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现状 |
2.4 研究现状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语料标注及说明 |
3.4 研究步骤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宏观层面的摘要语步结构分析 |
4.1.1 常规语步结构 |
4.1.2 非常规语步形式 |
4.2 微观层面的摘要语篇特征分析 |
4.2.1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组织策略分析 |
4.2.2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互动方式分析 |
4.2.3 基于语步视角下的摘要语篇常用句法结构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回应研究问题 |
5.2 对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的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汉德对比的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 ——以教材为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汉语称谓语本体研究 |
(二)汉德称谓语对比研究 |
(三)汉语称谓语习得与教学研究 |
(四)汉语教材中的称谓语教学研究 |
三、相关研究工作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德称谓语对比及差异产生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汉德称谓语对比 |
一、汉德亲属称谓语对比 |
二、汉德社交称谓语对比 |
第二节 汉德称谓语差异产生原因分析 |
一、价值观差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二、地理位置差异: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
三、语境差异:高语境与低语境 |
第二章 对德汉语教材中称谓语设置情况的考察分析 |
第一节 对德汉语教材中称谓语设置情况的考察 |
一、教材的选择与考察内容 |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德语版)中称谓语的设置情况 |
三、《当代中文》(德语版)中称谓语的设置情况 |
四、《跟我学汉语》(德语版)中称谓语的设置情况 |
第二节 对德汉语教材称谓语设置存在问题的分析 |
一、收录不全面与分布不够均衡 |
二、注释缺失或不够准确 |
三、缺少基于语义和类别的归纳 |
四、缺少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 |
第三章 基于汉德对比的汉语称谓语教学的建议 |
第一节 对德汉语教材中称谓语的编写建议 |
一、结合使用频度和交际需要进行适当增补 |
二、结合汉德文化与语言差异完善注释说明 |
三、结合语义场进行适当扩展和归纳 |
四、结合教学重难点丰富相关练习 |
第二节 对德汉语课堂教学的优化建议 |
一、利用语境设置帮助学生明确称谓语的语义和语用 |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称谓语间的复杂关系 |
三、利用对比教学帮助学生克服称谓语的使用偏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国EFL学习者听读交互输入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二语词汇与附带习得 |
2.2.1 二语与外语 |
2.2.2 习得与学习 |
2.2.3 词汇知识及其测量 |
2.2.4 附带习得vs刻意学习 |
2.2.5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及其影响因素 |
2.3 输入模式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
2.3.1 只读模式下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
2.3.2 只听模式下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
2.3.3 听读交互输入模式下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
2.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研究基本路径 |
3.3 研究设计的理据 |
3.3.1 可理解输入假说 |
3.3.2 注意假说 |
3.3.3 信息加工理论 |
3.3.4 词汇质量假说 |
3.3.5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引言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设计 |
4.4 研究对象 |
4.5 实验材料 |
4.5.1 输入语篇 |
4.5.2 目标词 |
4.6 测量工具 |
4.6.1 词汇知识量表(VKS) |
4.6.2 词汇量测试(VST) |
4.6.3 二语水平测试(CET4) |
4.6.4 理解测试 |
4.6.5 问卷和访谈 |
4.7 先导研究 |
4.8 正式研究 |
4.8.1 研究步骤 |
4.8.2 数据收集 |
4.9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引言 |
5.2 前测结果 |
5.3 实验结果 |
5.3.1 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5.3.2 实验即时后测差异分析结果 |
5.3.3 实验延时后测差异分析结果 |
5.3.4 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
5.4 问卷调查结果 |
5.4.1 问卷调查一结果 |
5.4.2 问卷调查二结果 |
5.5 访谈结果 |
5.6 研究问题回答 |
5.7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引言 |
6.2 听读交互输入模式下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 |
6.2.1 不同输入模式下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 |
6.2.2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模式差异 |
6.3 目标词注释与听读交互输入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 |
6.4 听读交互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与学习者因素 |
6.5 听读交互输入过程中的注意资源分配及对模式的感知 |
6.5.1 关于注意资源的分配 |
6.5.2 关于对听读模式的感知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引言 |
7.2 主要发现 |
7.3 研究启示和教学建议 |
7.4 研究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汇量测试 |
附录2 实验语篇样例 |
附录3 理解测试题 |
附录4 目标词习得测试表 |
附录5 实验一后调查问卷 |
附录6 实验二后调查问卷 |
附录7 实验后访谈问题 |
(6)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及建议 ——基于近三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现状及发展问题 |
1.3.2 关于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问题 |
1.3.3 国际汉语教学基本原则的研究 |
1.3.4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学科研究的研究趋向 |
1.3.5 外语教学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理论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当前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基本情况 |
2.1 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基本历程 |
2.2 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基本情况 |
3 基于近三年两刊所发文章对比的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3.1 《语言教学与研究》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基本情况 |
3.1.1 《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基本情况 |
3.1.2 《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基本情况 |
3.2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两刊近三年所发文章差异性的对比分析 |
3.2.1 期刊发文话题情况对比分析 |
3.2.1.1 理论研究中心话题的差异 |
3.2.1.2 理论研究广度和角度的差异 |
3.2.1.3 理论研究集中度和均衡度的差异 |
3.2.2 期刊发文研究方法情况对比分析 |
3.2.2.1 理论研究方法占比差异 |
3.2.2.2 理论研究方法综合性运用差异 |
4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思考及建议 |
4.1 充分理解国际汉语教学语言交际性原则所蕴含的理论内涵 |
4.2 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 |
4.3 加强汉字和中国文化等特色内容的理论研究 |
4.4 加强国际汉语教学教学法方面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研究 |
4.5 加强跨学科理论研究 |
4.6 加强对理论前沿研究成果的推介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问题 |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语老挝语量词的界定与分类 |
一、汉语量词的界定与分类 |
二、老挝语量词的界定与分类 |
三、汉老量词的语法特征对比 |
第三章 《体验汉语(老挝语版)》中量词的统计及其对比分析 |
一、《体验汉语(老挝语版)》教材介绍 |
二、《体验汉语(老挝语版)》中量词的分布与统计 |
三、《体验汉语(老挝语版)》中量词的分类及汉老量词对应关系 |
第四章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量词教学与习得情况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汉语教师量词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三、孔院学生量词习得背景调查分析 |
四、孔院学生量词习得效果测试分析 |
第五章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和建议 |
一、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量词偏误分析 |
二、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量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三、对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量词教学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背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 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
2.1.1. 搭配概念的界定研究 |
2.1.2. 动名搭配的定量研究综述 |
2.1.3. 搭配的定性研究综述 |
2.2. 国内搭配研究综述 |
2.2.1. 英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2. 汉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
2.2.3. 对外汉语教学界搭配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动名搭配”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语料操作步骤 |
3.1.“搭配”概念的厘定 |
3.1.1. 搭配与词、短语的关系 |
3.1.2. 搭配与熟语的关系 |
3.1.3. 搭配与离合词的关系 |
3.1.4. 搭配与语块的关系 |
3.1.5. 搭配与类联接的关系 |
3.2. 动名搭配的界定与分类 |
3.2.1. 动名搭配的界定 |
3.2.2. 动名搭配的分类 |
3.3. 不同动名搭配类型的特点 |
3.4. 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内容 |
3.5.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取依据和步骤 |
3.6. 语料库介绍 |
3.6.1.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介绍 |
3.6.2.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介绍 |
3.6.3. 语料库间的可比性分析 |
3.6.4. 语料库检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3.7 小结 |
第四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正确动名搭配对比分析 |
4.1.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正确动名搭配的个案分析 |
4.1.1. “吃”+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2. “喝”+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3. “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4. “打”+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5. “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6. “放”+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7. “开”+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8. “坐”+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9. “走”+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1.10. “跑”+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
4.2.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正确习得的逐类分析 |
4.2.1. 自由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2. 受限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2.3. 固定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及相关偏误分析 |
5.1. 偏误动名搭配语料的提取过程说明 |
5.2.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 “吃”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2. “喝”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3. “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4. “打”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5. “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6. “放”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7. “开”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8. “坐”的动名搭配错误分析 |
5.2.9. “走”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2.10. “跑”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
5.3.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偏误动名搭配的逐类分析 |
5.3.1. 动名搭配中的词汇偏误 |
5.3.2. 动名搭配中的句法偏误 |
5.3.3. 动名搭配中的语用偏误 |
5.4.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原因分析 |
5.4.1. 动名搭配偏误的表层原因 |
5.4.2. 动名搭配偏误的深层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形成的制约因素 |
6.1. 动名搭配产生的制约因素 |
6.2. 动名搭配理据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1. 生成词库理论 |
6.2.2. 隐喻与转喻理论 |
6.2.3. 物性结构与隐喻、转喻理论的关系 |
6.3. 动名自由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 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1. 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4.2. 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
6.5. 动名固定搭配的制约因素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教学启示 |
7.1. 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 |
7.1.1. 语块相关理论 |
7.1.2. 语块教学相关理论 |
7.1.3. 动名搭配语块教学的设想 |
7.2. 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 |
7.2.1. 动名搭配易混淆词的辨析 |
7.2.2. 动名搭配的语义阐释 |
7.2.3. 动名搭配在使用中的句法规则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多语环境 |
1.1.2 多语发展的国际趋势 |
1.1.3 新疆的三语习得 |
1.1.4 学术背景 |
1.2 选题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
2.1.1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 |
2.1.2 “二语习得”与“三语习得” |
2.1.3 语言习得路径 |
2.1.4 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 |
2.2 二语习得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主要研究 |
2.2.2 国内主要研究 |
2.3 三语习得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主要研究 |
2.3.2 国内主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总设计 |
3.2.1 研究问题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思路 |
3.3 第一个研究问题 |
3.3.1 研究问题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对象 |
3.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第二个研究问题 |
3.4.1 研究问题 |
3.4.2 研究对象 |
3.4.3 研究工具 |
3.4.4 数据采集 |
3.4.5 数据分析 |
3.5 第三个研究问题 |
3.5.1 研究问题 |
3.5.2 研究方法 |
3.6 教学实验 |
3.6.1 研究问题 |
3.6.2 研究对象 |
3.6.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6.4 研究工具 |
3.6.5 数据收集 |
3.6.6 数据分析 |
第4章 三语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语言习得影响因素的分类 |
4.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三语习得现状 |
4.2.1 被试的结构 |
4.2.2 被试的三语水平 |
4.2.3 课程设置 |
4.2.4 教材使用 |
4.2.5 师资情况 |
4.3 三语习得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 三语习得的可控性影响因素 |
4.4.1 情感因素 |
4.4.2 学习者策略因素 |
4.4.3 背景语言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对三语习得者的影响 |
5.2 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间的动态关联 |
5.3 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对L3 水平的影响 |
5.3.1 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与L3 水平的相关度 |
5.3.2 L3“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预测因素 |
5.4 性别、民族、教育背景对学习者可控因素的影响 |
5.4.1 学习者可控影响因素之性别差异 |
5.4.2 学习者可控因素之民族差异 |
5.4.3 学习者可控因素之教育背景差异 |
5.4.4 基于L3 水平差异的学习者可控因素分析 |
5.5 L3“低分”者与L3“高分”者的个案研究 |
5.5.1 受访者个人简要信息 |
5.5.2 情感因素 |
5.5.3 语言因素 |
5.5.4 学习者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的构建与验证 |
6.1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构的理论依据 |
6.1.1 二语习得模式理论 |
6.1.2 动态系统理论 |
6.1.3 神经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基础 |
6.2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结构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
6.2.1 基于可控性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6.2.2 基于可控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6.3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 |
6.4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的创新 |
6.5 教学实验研究结果 |
6.5.1 实验研究结果 |
6.5.2 个体访谈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建议 |
7.1 研究的主要结果 |
7.1.1 研究问题一 |
7.1.2 研究问题二 |
7.1.3 研究问题三 |
7.2 启示 |
7.2.1 理论启示 |
7.2.2 实践启示 |
7.2.3 局限性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词汇认知习得模式的建立──从Kolb的经验习得模式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D]. 王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2]视听模式下的任务投入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 李婕.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D]. 高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基于汉德对比的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 ——以教材为分析视角[D]. 孙霖琳.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中国EFL学习者听读交互输入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D]. 戴建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6]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及建议 ——基于近三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文的比较研究[D]. 张鹤元. 浙江大学, 2020(02)
- [7]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研究[D]. 马佳. 青岛大学, 2020(02)
- [8]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D]. 唐建华. 山东大学, 2020(09)
- [9]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为例[D]. 练丽娟.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