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经通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经通论》,姚际恒,顾颉刚,点校
诗经通论论文文献综述
邵杰[1](2018)在《《诗经通论》(点校本)整理说明》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通论》是清儒姚际恒现存着述中最完整、学术影响最大的着作。除卷前《诗经论旨》和《诗韵谱》外,共有十八卷。书中于《诗经》各类之始皆有简要的总体性论述;主体部分是对《诗经》各篇的解释和论说,其中包括经文部分的诗韵、赋比兴、评点及断句提示;注解部分包括总体论述、章节解释及增入的条目,以及章句结构标识。书中多种研究方式的并存与兼采,体现出姚氏融通的学术追求。《诗经通论》的版本系统并不复杂,此次点校本的整理过程中不仅参酌众本,亦对前贤之疏误有所补正。(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秦金[2](2012)在《《诗经通论》文学阐释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中举目为文学阐释研究的不多,却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体现在评点特点、艺术成就和理论建构等方面。随着几部综合性论文的出现,相关研究的速率变小,有鉴于今后学术研究的深入化趋向,疏列其中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S2期)
杨文娟[3](2012)在《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解经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通论》以"涵泳篇章"和"以人情解诗"的方法寻绎文义,以大胆的疑古态度辨析前说,在说解《诗》义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主要分析其解经原则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并由此确定其在清代《诗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2年14期)
宁宇[4](2011)在《姚际恒的《诗经》接受——以《诗经通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际恒是清代学术中着名的独立思考派成员之一,其《诗经通论》在《诗经》学史上是一部值得关注的重要着作。他以疑经之勇而独步一时,也因此而为正统派学者所侧目,在整个清代几乎湮没不闻。《四库全书》没有收录该书,直到清晚期这部着作才为学术界所重视,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中多有引用。20世纪20年代初,《诗经通论》最先受到胡适、顾颉刚等人的注意。195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顾颉刚据道光十七年王笃刊本点校的《诗经通论》。(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期刊2011年01期)
陈阳[5](2011)在《姚际恒《诗经通论》和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个清代的《诗经》学史上,有姚际恒和方玉润这样两位学者,他们能够超出各派斗争的潮流,不带宗派门户偏见,独立思考,自由研究,去探求《诗经》各篇本义,取得显着成绩。特别是他二人采用“以诗说《诗》”,把《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来分析的方法对之后的《诗经》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二人当时不跟着任何一派跑,所以他们也不为任何一派提倡,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并不受重视。到近代,人们才发现他们的价值。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方玉润看到过姚际恒的《诗经通论》,他的《诗经原始》是有对姚氏《诗经通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姚际恒《诗经通论》和方玉润《诗经原始》进行研究分析,对二书的对比分析主要是通过二书对诗旨态度和以诗说《诗》,用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来解读《诗经》这两个大方面来进行。此外,本文还对两部书的一些特点的成因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究。以期能将《诗经原始》对《诗经通论》的继承发展关系进行一个相对清晰的梳理,能对两书的某些特点的成因做一些分析。以求能为人们准确充分地认识姚、方二人的价值作一点努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1-05-01)
宁宇[6](2010)在《姚际恒的《诗经》接受——以《诗经通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际恒是清代学术中着名的独立思考派成员之一,其《诗经通论》在《诗经》学史上是一部值得关注的重要着作。他以疑经之勇而独步一时,也因此而为正统派学者所侧目,在整个清代几乎湮没不闻。《四库全书》没有收录该书,直到清晚期这部着作才为学术界所重视,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中多有引用。20世纪20年代初,《诗经通论》最先受到胡适、顾颉刚等人的注意。195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顾颉刚据道光十七年王笃刊本点校的《诗经通论》。(本文来源于《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九辑)——第九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之一》期刊2010-08-01)
吴超华[7](2010)在《论《诗经通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诗经研究学者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风格独特,他主张"独立说诗",从《诗经》的本文中探求诗的意旨,不依傍遵从经典。崔述、方玉润在精神上继承了其疑古作风,姚氏说诗的内容与方法为方玉润借鉴甚至引用多次,尤其是"以文学说诗";姚氏《诗经通论》中的古史考辨对民国时期的顾颉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吴超华[8](2010)在《“涵泳篇章 寻绎文义”的释经原则——读姚际恒的《诗经通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学"是一门有中国特色的"诠释学",《诗经》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的"诗教",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文艺思想的主流,《诗经》"经"的地位确立以后,为后世对《诗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优越的前景(本文来源于《新东方》期刊2010年03期)
吴超华[9](2010)在《《诗经通论》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际恒是清代众多研究诗经学的学者之一,他的《诗经通论》完成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两百余年后,顾颉刚点校此书并开启研究《诗经通论》的风气。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姚际恒,并掀起了研究《诗经通论》的热潮。(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18期)
付星星[10](2009)在《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在清代《诗经》学史上独树一帜,学术价值甚伟。首先,以疑古的态度寻绎诗旨,大胆怀疑批判成说,立论自由而新警,开清代《诗经》研究的疑古新风气。其次,《诗经通论》积极汲取和扬弃之前的诗学成果,集成前人而又开启来学。再次,姚际恒早年致力于辞章之学,敏锐的文学研究视角使得他更容易发现《诗经》文本所具有的文学性,他对《诗经》作了文学性的涵泳,故此使略显枯燥的解经之作富含隽永而浓厚的文学兴味。《诗经通论》的学术价值主要蕴含于此,本文论述的展开也植基于此。论文立足文本,并参考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四章阐释《诗经通论》的学术价值:第一章缕述姚际恒的生平与学术以及《诗经通论》的版本和体例。第二章以实证性的统计为基础,进一步分析《诗经通论》对前代《诗》学成果的扬弃,以此梳理和考究《诗经通论》的学术渊源,并进而揭示《诗经通论》突越前人之处。该部分学界研究的目光多数密集于姚际恒对《诗序》、朱熹《诗集传》的分析上,关于宋代欧阳修《诗本义》、苏辙《诗集传》、严粲《诗缉》对《诗经通论》的影响关注较少,姚际恒对明代诗学成果的借鉴,学界研究几乎尚未涉足,因此有必要补足此一阙漏,本文的论述主要以明代季本《诗说解颐》、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为重点展开。第叁章着力探讨了《诗经通论》的文学思想和《诗经通论》的解《诗》方法。姚际恒对《诗经》文学性的发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品评《诗经》的章法之妙,欣赏《诗经》遣词造句之美,解析《诗经》创作手法、考察《诗经》的文学嗣音。从疑经求是、立足文本、反复涵泳、政教论诗四个方面总结姚际恒的解《诗》方法。(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5-01)
诗经通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代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中举目为文学阐释研究的不多,却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体现在评点特点、艺术成就和理论建构等方面。随着几部综合性论文的出现,相关研究的速率变小,有鉴于今后学术研究的深入化趋向,疏列其中十分必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经通论论文参考文献
[1].邵杰.《诗经通论》(点校本)整理说明[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
[2].秦金.《诗经通论》文学阐释研究述评[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3].杨文娟.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解经原则[J].名作欣赏.2012
[4].宁宇.姚际恒的《诗经》接受——以《诗经通论》为例[J].诗经研究丛刊.2011
[5].陈阳.姚际恒《诗经通论》和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
[6].宁宇.姚际恒的《诗经》接受——以《诗经通论》为例[C].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九辑)——第九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之一.2010
[7].吴超华.论《诗经通论》的影响[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8].吴超华.“涵泳篇章寻绎文义”的释经原则——读姚际恒的《诗经通论》[J].新东方.2010
[9].吴超华.《诗经通论》的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2010
[10].付星星.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D].贵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