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管理决策三维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青,任明,卫强,郭迅华,易成[1](2022)在《数智赋能: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跃迁》文中指出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进步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融合持续深化的同时,数据治理、高阶智能以及数智赋能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进而引发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跃迁。本文首先刻画了我国信息系统研究的阶段演化框架,讨论研究的"造"与"用"视角、主题跃迁、价值创造特点、方法论范式等。接着,通过凝练对于大数据的认识、揭示管理决策要素转变,探讨了现阶段信息系统研究的若干前沿方向,包括"大数据驱动"研究方法论范式、智能方法创新、人机融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相应的建模思路和求解路径。最后,从数据、算法、赋能的层面,阐释数智化新跃迁的新特征、新挑战、新课题,以期为我国信息系统学界提供前沿探索和研究创新的启发。
韩璐[2](2021)在《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与决策模型》文中提出在数字化时代,零售商、分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对供应链的期待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并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供应链管理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然而,对于生产环节众多、管理内容复杂的制造企业来讲,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转型方案与业务需求脱节、转型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致使很多实践以失败告终。关于制造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问题,目前行业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往往将管理、技术以及组织支持相混淆,对转型驱动要素、转型机理、转型研究方法以及转型管理方案尚无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建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管理层面对以上不足展开深入研究,帮助制造企业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形成理论认识与进行科学管理。本文从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出发,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驱动要素,即数据管理(对数据资源的获取与管理)、信息融合(对信息到相关决策点的可达性管理)以及智能优化(对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点的系统性优化),构建转型驱动机理概念模型,并分析运作管理中三个驱动要素的内在联系,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管理思想进行系统阐述,所提出的观点得到了上市公司真实数据的实证支持。另外,本文提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的研究方法,为驱动要素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指导。基于所提出的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和转型驱动要素研究方法,本文对每一个驱动要素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为驱动要素构建完整的管理内容体系,帮助制造企业明确驱动要素的管理范围。然后针对驱动要素关键问题的管理需求构建决策模型,依据建模结果制定驱动要素的管理方案。最后结合驱动要素的数字化属性,提出管理方案中不同对象的管理策略,帮助企业实现驱动要素的高效管理。实例分析章节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数据管理决策模型对数据的相对重要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所提出的信息融合仿真模型对信息的关联性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所提出的智能优化决策模型对决策效用的提升具有良好的规划能力。本文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阐明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机理。现有研究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尚不完整或者分散于人力资源等供应链管理之外的领域,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的管理分析不够聚焦与完善,缺乏综合性研究视角。为了分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管理问题,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出发,结合数字化特点与信息管理学理论,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系统性地提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要素——数据管理、信息融合以及智能优化,构建了转型驱动机理概念模型,探讨了驱动要素的运作机理与递进关系,从理论角度阐明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理,并且通过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使用Malmquist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所提出的驱动要素和驱动机理进行验证,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提出驱动要素和驱动机理的有效性。(2)构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数据管理决策模型。现有文献对于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数据管理方面的讨论多为定性分析,没有考虑投入产出效率问题。为了提升数据管理效率、有效分配企业资源和精力,本文针对数据管理的方案制定问题,建立了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了基于DEMATEL方法和HOQ方法的数据管理决策模型,从信息需求决定数据需求的角度,对数据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区分,依据结果提出数据的分级管理方案,并且结合数据管理的数字化属性提出不同分级中数据的管理建议,从而实现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数据的高效管理。(3)构建了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优化决策模型。以往对于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多为单一管理点的决策效率提升,没有考虑所有管理点的整体决策效率问题。为了系统性地提升智能优化的决策效率,以及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计算能力与众多优化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本文针对智能优化的路径规划问题,建立了智能优化体系,构建了基于ISM方法和NK模型的智能优化决策模型,从系统结构、优化目标、决策效用三个角度对所构建的智能优化分析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求解出提升整体决策效用的最佳优化路径作为智能优化的路径方案,从而实现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优化的高效管理。本研究针对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提出了转型驱动机理;针对转型驱动要素管理的深入研究问题形成了转型驱动要素研究方法;针对转型管理内容零散不全问题构建了驱动要素的内容体系与架构;针对转型管理效率问题分别构建了转型驱动要素决策模型与管理方案。综上所述,本文从管理与决策的角度为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方案,有利于构建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理论;有利于建立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并且有利于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管理效率。
穆晓敏[3](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于翔[4](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贾卿[5](2021)在《开发单位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政策也对机电系统的设计、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许多开发单位在机电设计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能力不足,在机电设计管理中存在较大失误,导致施工阶段的变更、拆改较多,运营阶段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能耗居高不下,给开发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损失。本文对开发单位的城市综合体机电设计管理现状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机电设计管理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综合体类项目的机电设计管理进行研究。首先从城市综合体的特点、机电工程设计的特点和机电设计管理的特点入手,梳理了开发单位在选择机电设计供应商、设计过程管理、设计成果评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得出问题的成因,并将其进行归类为人员素质、组织制度、管理手段三个方面。随后,对国内外的相关设计管理案例进行研究,得出良好的机电设计管理需要重视设计单位的选择,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这些重要经验和优秀做法为提出优化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后,本文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一是人员素质方面,通过建立人员激励、加强培训和人员考核等措施提高人员的能力与效率;二是组织制度方面,通过选择强矩阵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标准化的规范流程加强组织监督力度;三是管理手段方面,通过使用线性权重法科学的选择适合的设计供应商,使用阶段门法加强设计过程控制,优化设计决策,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BIM协同信息管理平台提高设计协同效率和决策效力。
朱晖[6](2021)在《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文中提出我国渔业资源丰富,自建国以后至今,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渔业产量,发展海洋渔业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连续稳居世界首位。其中,沿岸和近海水域是我国的主要渔场,主要渔汛、经济鱼类和水产品均产于这些水域,因此一直是海洋捕捞作业的主要区域。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和渔业政策的调整,沿海渔业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捕捞规模被不断限缩,迄今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但由于渔船、渔具的大量投入,捕捞强度过大,整体沿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整体衰退,再加上周边国家对所管辖海域的渔业管控日趋严格,外海的部分渔船被迫退向近岸。而此时原本在潮间带至7-10米等深线以内的滩涂和近海养殖,随着养殖业的扩张,养殖方式的变化,特别是海洋牧场和底播养殖、人工鱼礁的不断普及,养殖区域不断向外海拓展,覆盖到了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船作业场所。养殖权人根据取得的许可设定养殖范围,禁止捕捞船舶进入划定的养殖区域。而这些区域原本是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业船舶作业的区域,渔民认为其已经取得了捕捞许可,有权捕捞野生鱼类,因此无视养殖权人设立的界限仍然进入养殖区进行捕捞,但养殖权人则认为捕捞者侵犯了其对海域的占有和使用权利,于是近海养殖和捕捞纠纷不断,引发了有关海域之争。这不仅导致了捕捞权人和养殖权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造成了渔民与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由此形成了养殖者、捕捞者、主管部门三方相互之间的冲突。这也凸显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两个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渔业资源的严重匮乏与急剧增长的对优质渔业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为保护海洋资源而实行的限制捕捞制度与传统渔民权利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尖锐的表现就是涉外事件日益增多,中国渔船屡屡在域外因非法捕捞作业而被查处,并引发国际纷争;海域使用纠纷案件不断上升,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表面来看养殖和捕捞的纠纷是用海纠纷,实质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之间的协调问题,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利用海洋过程,对利益的争夺与海洋渔业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其背后隐藏的是海域资源配置和渔业管理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人类对海洋利用的价值取向和国际海洋秩序及渔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养殖权和捕捞权冲突的表现和成因分析来发现冲突的根源所在,从制度完善和管理变革两个方面为冲突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并进行路径上的探索。渔业权冲突的本质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利益失衡必然引发权利之争。利益的平衡和权利冲突仅仅依靠市场自动调节难以解决,最终还是要靠政府干预。以市场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曾被提出认为可以解决渔业管理中的过度捕捞和权利分配等问题,但由于渔业资源的特殊性和缺乏整体协调大多数努力都失败了。渔业权制度设计的实质是对不同渔民群体的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过程,即解决有限的渔业资源在相关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间的分配。权利分配本质是正义问题,即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成果,分担社会成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律规范、利益分配、责任分担等都是社会关系外化的表现。人们对权利的追求即是要实现自身在现实社会规范中的价值。法治社会要求实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和谐,法律对权力和权利内容的规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维度,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应得与所得的合理程度为表征,由政府对市场分配结果的不公加以纠正。通过干预实现不同渔业主体在市场中的公平交换,以解决交换过程资源的不平等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称。其核心是作为主体的渔民无论在分配的哪个阶段,都能平等享有基本权利。此外,人类发展的多重性决定正义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正义不能仅局限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应放眼于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在自然规律中不断协调,加以融合。社会发展到当今时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着多元化的追求。为了实现人类共同向往的自由,应当通过对实然世界的考查,实现对应然世界的追求,完成人性善的飞跃,因此,分配正义应当上升到生态正义的维度。基于生态正义理论,渔业资源的分配正义至少应当包括种际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强调人与海洋的和谐关系,敬畏海洋,尊重所有海洋生物物种,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呵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和肆意掠夺渔业资源。基于正义理念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公正分配,是解决渔业权冲突的根本路径,但正义的实现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上,对渔业资源不可枯竭的认识和海洋自由论消除了对渔业发展的担忧,实现了船队和渔具的现代化;但过度捕捞和资源衰竭的现实又使人们重新审视渔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许可制度和渔业配额制度等限制管理措施。我国渔业政策由此经历了由鼓励捕捞到限制捕捞、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转变,特别是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海域的规范管理。但长久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中心主义背景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都完全以人类为中心,以获得资本最大化为目标,无视资源的有限性而竭力提升捕捞能力、加大养殖密度以获取最大利益,导致过度捕捞、海域污染和渔业资源的衰竭。渔业权的冲突是利益争夺私权滥用的表现,也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政府不当干预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关系的弥散与扩张,市场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在不断加深,具有广泛性的渔业秩序不再是传统民事主体的私权秩序,而是进入多重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行使方式的复合阶段。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性质、特点和排他性均不同,仅依靠行为人之间的自行约束已显不足,因此由带有共同约束属性的公权力介入管理已有必要。从渔业管理的层面上来看,现有管理体系存在体制混乱和权限不明等问题。因此应转变渔业管理的思路,在权利保护方面,通过对不同的渔业主体采取不同的倾斜保护政策,从而对养殖权人和捕捞权人的权利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建构方面,一方面基于社会正义,对传统渔民的入渔权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基于生态正义,完善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以及海域分层确权制度。在管理模式方面,推行渔业综合管理模式,实施渔业综合授权许可和综合执法体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苍圣[7](2021)在《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光谱遥感技术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地图测绘等各个方面,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在林业遥感应用上,高光谱遥感技术也凭借具有大量的光谱信息这个特点在森林树种分类、森林病虫害监测评估、火灾监测、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提取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为森林经营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新手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植被的反射光谱来得到高光谱的特征,但是由于高光谱存在信息量大、数据冗余等问题,影响了高光谱数据信息的处理。如何解决该问题已经成为了高光谱遥感研究的热点及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从我国森林林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高光谱遥感技术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中,高光谱图像的存储存在“休斯状态”、“同谱对映异构”、“同构异构”等问题。另外,由于大量的数据处理以及高光谱数据信息的收集和传输速度慢等问题,对中后期的图像和图像分辨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对高光谱图像研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之后,在压缩感知和稀疏表示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高效高光谱分类方法的科学研究。通过对真实的乌伊岭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森林类型分类和树种分类实验,表明了该方法在分类问题上的有效性。具体的研究如下:(1)对研究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具体包括数据读取、去条带、坏线修复、大气校正、几何精校正、裁剪与镶嵌等。通过HJ-1A卫星获得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共有115个波段,波段间相关程度很大,冗余信息多,同时众多的波段数量对数据处理速度和数据处理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2)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冗余问题,本文利用分块压缩感知思想并结合TV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GISMT压缩感知和谱间预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重构模型。首先基于分块采样方式,将降维后的遥感图像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等尺寸图像块,再根据遥感图像的基本先验知识得到改进的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分别对各个子图像块进行随机采样;最后结合TV方法的ALM重构算法,实现了从所有图像块压缩采样得到的少量测量值中重构出降维后的高光谱遥感图像。所研究的重构算法与单一的ALM重构算法相比较,时间复杂度更小。GISMT压缩感知和谱间预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降维方法可以与森林分类相结合。经过重构处理后的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稀疏性更加明显,为后续的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的分类算法打下基础。(3)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降维与谱间预测重构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核函数将样本映射到高维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内根据稀疏表示系数进行特征选择。在分类过程中,采用基于谱间预测重构与多核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分类算法。通过在标准高光谱数据(集)库上的实验研究表明,该算法在小样本学习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分类精度。该算法可用于一般性的实验数据,且分类效果较好,达到95%以上,但对于森林类型分类仅达到90%以上,还有待改进。(4)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的窗口自适应的遥感影像森林分类方法。该算法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同谱异物、同物异谱”、“维数灾难”等现象导致的难以高精度分类问题,以及无法发挥重构后的图像的稀疏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方面,研究形状自适应搜索算法来充分挖掘图像光谱结构信息,将其用于稀疏表示模型的系数求解优化,提升表示的准确性。同时,相似像元的联合分类能够有效去除孤立像元分类产生的类似“椒盐噪声”的分类结果,从而提升整体分类性能。实验中,对比了经典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解决高光谱图像森林大类分类问题上有很高的分类精度,平均分类精度可达到90%以上,甚至个别分类精度超过96%。(5)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的无监督字典学习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无监督的分类方法,采用基于压缩感知的字典学习方法代替基于训练样本光谱的字典构造方法,有助于构建结构紧凑、表示性能更强的字典,从而提升对复杂光谱结构的精确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分类性能上有较大优势,该方法应用在乌伊岭树种识别中,可以得到较好的森林树种分类的效果。与其他字典学习分类方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在分类精度上有显着提升,达到95%以上,且也有效减少了算法的运行时间。
徐鹏[8](2020)在《气体传感器系统健康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体传感器系统是进行气体信息采集的源头,其测量值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系统的工作性能。然而由于检测量大、工作环境严苛等问题,传感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因发生自身故障或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测量值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造成严重后果。气体传感器的故障具有隐蔽性、相关性及不可预知性,很难根据阵列的输出值对传感器各个故障进行逐一排查。以气体金属半导体氧化物传感器为例,从材料及工艺层面进行改进,提升系统可靠性是很困难的;定期维护存在大量非必要维修,是一种被动的、低效的维修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有多个传感器同时或连续出现故障,单纯使用硬件冗余法无法满足需求。自确认方法只能实现事后的故障检测,无法实现故障的预警,只能被动的等待故障的发生,部分的提升系统可靠性。因此,对传感器系统进行状态监测与健康预测,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输出数据的可信性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以气体传感器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微小故障诊断、强干扰条件下的健康评估及预测以及混合多属性信息下的健康管理决策等健康管理方法。针对气体传感器系统进行微小故障诊断时面临的模态混叠问题,论文从数据驱动的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与随机森林的方法。利用t分布的长尾效应增大不同故障的类间距离,减小微弱信号下模态混叠对故障模式分析的影响。引入随机森林的双重随机性,有效降低过拟合风险,进而提高微小信号下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经试验验证,采用该方法对传感器系统微小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与传统的主元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法等相比可提高4.2%以上。针对强干扰情况下的传感器系统健康评估及预测结果波动较大的问题,从数据驱动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未确知深度集成相关向量机的健康预测方法。解决强干扰情况下的传感器健康评估以及小样本情况下的健康预测问题。建立了未确知深度软测量(Unascertained Deep Soft Sensor,UDSS)模型,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未确知评价指标集来抑制强干扰数据对健康可信度的影响,有效实现测量状态的定量评估。与传统的灰色理论、线性回归等方法相比,在传感器系统存在强干扰情况下,评估准确率提高9%以上。为实现小样本情况下的系统健康预测,以健康可信度作为评估指标,以Bootstrap自助法作为理论框架,建立了集成相关向量机健康预测模型,结合采样移动窗和补偿因子,减少小样本情况下的预测误差。经试验验证,采用该方法实现健康预测最小误差为0.6%。针对混合多属性信息条件下的传感器系统健康管理决策问题,论文从系统可靠性着手,提出了基于多专家灰色群决策的健康管理决策方法,解决传统决策方法如D-S证据理论、模糊集理论等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建立多专家灰色群决策模型,结合历史数据、维修概率和检修率等混合信息,对传感器系统健康管理维修等级给出最优的决策建议。与传统方法相比,混合多属性信息条件下的系统健康管理决策准确率提高了1.5%以上。在此基础之上,为保证系统存在故障时仍可继续工作,应用数据恢复的思想实现系统的软维修。以多传感器间的相关特性为评价指标,构建互相关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实现基于数据恢复的软维修方法,故障数据恢复最小误差可达0.5%。为验证本文所提的气体传感器系统故障诊断、健康预测及健康管理决策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并搭建了实验验证平台。具体以密闭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传感器系统的微小故障诊断(传感器漂移、脉冲冲击等故障类型),强噪声干扰下的多等级健康评估及长期预测进行实验。并在此条件下,结合历史数据、维修率等混合信息,对健康管理决策方法进行验证。经数据恢复维修后,系统的测量准确率可保证不下降或下降较少。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传感器系统的微小故障诊断、强干扰条件下的健康预测及混合多属性信息的健康管理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及提高传感器系统可靠性的可行性。
白学宗[9](2020)在《基于工况逼近的在役风电叶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长期运行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极易发生变形过大和前后缘开裂故障,进而导致叶片折断、叶筒相撞乃至倒塔、电网烧毁等恶性事故,因此,开展在役叶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状态监测和预测是PHM的首要环节,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在役叶片性能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致使后续的健康评估、故障识别和预测、健康管理决策等环节的研究也停滞不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助课题组建造的液压激振式疲劳试验台和山东德州某风机制造厂的65k W风电样机,采用工况逼近思想间接实现了在役叶片的状态监测和预测,结合其典型故障模式和工况特点给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在役叶片PHM方法,并以65k W叶片为例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在役叶片抗弯刚度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方法。通过工况逼近实验,获得疲劳载荷、低速冲击载荷、环境温度及风速分布共同作用下叶片的抗弯刚度退化规律,并据此构造出抗弯刚度退化公式,运用该公式对叶片不同服役阶段的抗弯刚度退化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且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工况逼近方法的合理性和公式的准确性。(2)提出在役叶片前后缘抗裂韧度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方法。通过工况逼近实验,获得各级拉裂载荷下前后缘抗裂韧度的退化规律以及环境温度对抗裂韧度检测值和退化速率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构造出抗裂韧度退化公式,运用该公式对叶片不同服役阶段的抗裂韧度退化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且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工况逼近方法的合理性和公式的准确性。(3)提出在役叶片健康评估及剩余健康寿命(Remaining Healthy Life,RHL)预测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GR)模型提出在役叶片多权重模式健康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叶片不同服役阶段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准确识别出叶片非健康运行状态,成功触发故障识别和预测机制。所提出的方法可为不同的评估需求提供备选模式,且为缺乏经验的评估者提供可信的评估区间。(4)提出在役叶片故障识别与趋势预测方法。根据静载标定记录编制故障字典并构造故障点火路线图,结合服役工况和性能状态实现故障状态识别。运用局部比对(Local Alignment,LA)法和马尔可夫过程(Markov process,MP)实现10min和24h故障预测,并基于风速和温度统计结果实现长期故障趋势预测。运用该方法对在役叶片不同服役阶段的故障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故障趋势预测结果对在役叶片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与实测记录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从而间接验证了健康评估模型的准确性。(5)提出在役叶片健康管理决策方法。针对现有决策模型缺乏量化依据和映射关系的现状,制定了指标量化规则,并基于层次分析-模糊决策(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AHP-F)模型在决策目标与备选策略之间建立起明确的映射关系,实现准确的健康管理决策。运用该方法对叶片不同服役阶段的健康管理策略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日常保养模式在叶片服役超6年后便不再适用,必须开展以健康评估和故障预测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决策,以避免主观判断对决策结果的不利影响。最后,基于Lab VIEW软件设计出健康管理界面,以动态显示在役叶片PHM的相关结果。
马宇辰[10](2020)在《B2P模式下一类寡头竞争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蓬勃兴起。从市场结构的维度来看,共享经济组织可分为B2P(business-to-peer)和P2P(peer-to-peer)两种模式。本文聚焦于共享经济市场中的B2P模式的寡头,这些寡头在该市场中提供了差异化的自营产品。首先,基于博弈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本文提出了具有有限理性的双寡头古诺模型和古诺-伯川德混合模型,研究其动态博弈行为。之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预期条件下的三寡头古诺模型和古诺-伯川德混合模型。文章结果表明,网络外部性,产品异质性和产品成本对纳什均衡的稳定性和企业业绩具有重大影响。理论证明和数值模拟分析显示,随着网络外部性的的增加,纳什均衡的稳定区域变小。但是,这对寡头公司的业绩(包括产品数量、价格和利润)都是有利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数量博弈中,较高的产品异质性减少了共享产品的数量,但对纳什均衡的稳定范围影响较小;在数量-价格混合博弈中,较高的产品异质性提高了采取价格调整企业的产品价格,减少了采取数量调整企业的产品数量,纳什均衡的稳定范围有所变小。具有不同成本水平的公司应选择增加或降低产品异质性以获得竞争优势。对于成本较高的公司来说,提高产品再制造率可以显着提高利润水平。此外,对比不同的博弈模型可以发现,采取价格调整的企业的纳什均衡的稳定范围较小,应保持较低的价格调整速度,以避免市场陷入混乱。当产品具有一定替代性时,企业采取数量博弈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相对于有限理性预期,自适应预期是较为稳定的期望规则。
二、创新管理决策三维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管理决策三维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数智赋能: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跃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信息系统研究沿革 |
(一)信息系统的内涵 |
(二)中国信息系统研究的发展阶段与跃迁 |
1. 起步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 |
2. 模仿借鉴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10年代初) |
3. 融合提升阶段(21世纪10年代初至20年代初) |
4. 创新发展阶段(21世纪20年代初起) |
三、大数据时代与“数智化”新跃迁 |
(一)大数据特征 |
(二)管理决策的转变 |
(三)若干研究创新 |
1.“大数据驱动”研究范式 |
2. 智能方法创新 |
3. 人机融合行为 |
(四)“数智化”新跃迁 |
1. 数据层面 |
2. 算法层面 |
3. 赋能层面 |
四、结束语 |
(2)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与决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相关概念 |
1.2.2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分析 |
1.2.3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思路 |
1.3 研究意义 |
1.4 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层面界定 |
1.4.2 企业类型界定 |
1.4.3 供应链管理范围与成员地位界定 |
1.4.4 词汇用语简写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2 信息管理学理论 |
2.1.3 系统工程理论 |
2.2 模型方法 |
2.2.1 统计分析方法 |
2.2.2 复杂系统分析方法 |
2.2.3 仿真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分析 |
3.1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问题分析 |
3.1.1 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业务需求 |
3.1.2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内涵与目标 |
3.1.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基本原则 |
3.2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及概念模型 |
3.2.1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难点 |
3.2.2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提出 |
3.2.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机理概念模型 |
3.2.4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运作管理 |
3.3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机理实证检验 |
3.3.1 实证方法与数据的选择 |
3.3.2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测量与分析 |
3.3.3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作用验证与分析 |
3.4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研究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数据管理决策 |
4.1 转型数据管理问题提出 |
4.1.1 数据管理业务需求与管理原则 |
4.1.2 数据管理的目标与问题描述 |
4.1.3 数据管理的研究思路 |
4.2 转型数据管理系统分析 |
4.2.1 数据管理的数字化属性 |
4.2.2 数据来源分类 |
4.2.3 数据内容与作用 |
4.2.4 数据管理与信息需求的关系 |
4.3 基于信息需求的转型数据管理决策建模 |
4.3.1 决策模型的选择与适用性 |
4.3.2 基于DEMATEL方法的信息需求重要度建模 |
4.3.3 基于HOQ方法的数据管理要素重要度建模 |
4.4 基于信息需求的数据管理方案制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信息融合建模 |
5.1 转型信息融合问题提出 |
5.1.1 信息融合的业务需求与管理原则 |
5.1.2 信息融合的目标与问题描述 |
5.1.3 信息融合的研究思路 |
5.2 转型信息融合系统分析 |
5.2.1 信息融合的数字化属性 |
5.2.2 信息的内容与作用 |
5.2.3 信息融合的主要环节 |
5.2.4 信息融合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
5.3 基于业务流程的转型信息融合仿真建模 |
5.3.1 仿真模型的选择与适用性 |
5.3.2 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Petri网建模 |
5.3.3 网系统的关联信息要素识别 |
5.4 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融合方案制定 |
5.5 本章小结 |
6 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优化决策 |
6.1 转型智能优化问题提出 |
6.1.1 智能优化业务需求与管理原则 |
6.1.2 智能优化目标与问题描述 |
6.1.3 智能优化的研究思路 |
6.2 转型智能优化系统分析 |
6.2.1 智能优化的数字化属性 |
6.2.2 智能优化的内容与作用 |
6.2.3 智能优化系统架构 |
6.2.4 智能优化与决策效用的关系 |
6.3 基于决策效用的转型智能优化决策建模 |
6.3.1 决策模型的选择与适用性 |
6.3.2 基于ISM方法的智能优化结构建模 |
6.3.3 基于NK模型的智能优化路径建模 |
6.4 基于决策效用的智能优化方案制定 |
6.5 本章小结 |
7 实例分析 |
7.1 实例介绍 |
7.2 数据管理决策分析 |
7.3 信息融合建模分析 |
7.4 智能优化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共病的概念 |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
2.3 复杂网络理论 |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
2.4 协同管理理论 |
2.4.1 协同理论 |
2.4.2 协同管理理论 |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物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3.1.4 生活行为因素 |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
3.4.1 DIKW体系 |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
4.4.1 评价原理 |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
5.3.1 共病关系抽取 |
5.3.2 共病网络 |
5.3.3 共病模式 |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
5.4.1 结果评价 |
5.4.2 方法对比评价 |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存在问题 |
6.2 共病防控机制 |
6.2.1 基本原则 |
6.2.2 模式构建 |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
6.3.1 政府层面 |
6.3.2 医疗机构层面 |
6.3.3 社区层面 |
6.3.4 个人层面 |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开发单位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4.1 论文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内容 |
2.1.1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的内容 |
2.1.2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及管理特点 |
2.2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设计单位选择存在的问题 |
2.2.2 设计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3 设计成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
2.3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2.3.1 人员素质方面 |
2.3.2 组织制度方面 |
2.3.3 管理手段方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案例与启示 |
3.1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案例 |
3.1.1 北京颐堤港项目机电设计管理案例 |
3.1.2 加拿大Corner Brook Smart Centre项目机电设计管理案例 |
3.2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启示 |
3.2.1 重视设计供应商选择 |
3.2.2 管理人员素质较高 |
3.2.3 设计控制体系完善 |
3.2.4 设计管理手段先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的建议 |
4.1 加强专业人才管理 |
4.1.1 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 |
4.1.2 加强专业人员的激励 |
4.1.3 建立专业人员的绩效考核 |
4.2 完善管理组织与制度 |
4.2.1 优化设计管理组织 |
4.2.2 改革设计管理制度 |
4.3 基于线性权重法优化设计采购 |
4.3.1 建立合格的设计供应商库 |
4.3.2 确定评价要素 |
4.3.3 问卷调查法确定权重 |
4.3.4 实际应用 |
4.4 基于阶段门法加强设计控制 |
4.4.1 建立阶段门的基本的要素 |
4.4.2 构建阶段门法的机电工程设计控制模型 |
4.5 构建BIM协同管理信息平台 |
4.5.1 BIM技术与协同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4.5.2 协同管理平台的框架 |
4.5.3 机电设计协同管理决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机电设计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权利分配的理论进路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内涵界定 |
一、近海海域的界定 |
二、渔业权的界定 |
三、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概念厘定 |
(一)养殖权的界定 |
(二)捕捞权的界定 |
第二节 权利分配的基础-海洋自由论 |
一、海洋自由论的形成 |
(一)海洋自由论的起源 |
(二)海洋自由论的提出 |
二、海洋自由论的限制 |
(一)海洋占有论的提出 |
(二)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大 |
第三节 权利分配的价值取向 |
一、人类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 |
(二)人类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
二、资本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
(一)资本中心主义的提出 |
(二)资本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
第二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表征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正当性冲突 |
一、作为历史性权利的渔业权 |
二、作为法定权利的渔业权 |
(一)捕捞权的国际法定化 |
(二)捕捞权和养殖权的国内法定化 |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优先性冲突 |
一、基于习惯性权利的优先性 |
二、基于发展权利的优先性 |
第三节 养殖权、捕捞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 |
一、关于海域合法使用权的争议 |
二、关于海域分界线认定的争议 |
三、关于同一片海域存在多种使用权的争议 |
第三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成因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内部成因 |
一、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性质不同 |
二、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排他性不同 |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外部成因 |
一、渔业法律政策的变迁 |
(一)捕捞业政策的转变 |
(二)养殖业政策的发展 |
二、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 |
(一)海域范围界定的影响 |
(二)海域使用权取得的影响 |
第四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冲突解决路径建构的逻辑基准 |
一、基于社会正义的分配 |
(一)社会正义的内涵界定 |
(二)传统渔民的优先性 |
二、基于生态正义的分配 |
(一)生态正义的内涵界定 |
(二)生态渔业的优先性 |
第二节 冲突解决的制度建构 |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 |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的内涵 |
(二)国外经验的借鉴 |
二、海洋保护区制度 |
(一)海洋保护区的界定 |
(二)海洋保护区对渔业的影响 |
三、海域立体确权制度 |
(一)海域立体确权的必要性 |
(二)海域立体确权的可行性 |
(三)海域立体确权的管理 |
四、渔业权救济制度 |
(一)渔业保险制度 |
(二)渔业权益损害赔偿机制 |
第三节 冲突解决的综合管理模式变革 |
一、综合管理的内涵界定 |
(一)海洋综合管理的内涵 |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综合管理的国际法基础 |
(一)主要国际公约规定 |
(二)适用的国际法原则 |
三、综合管理模式建构 |
(一)综合授权许可制度 |
(二)综合执法体制 |
(三)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目的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研究 |
1.3.1 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应用概述 |
1.3.2 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依据 |
1.3.3 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方法 |
1.3.4 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
1.4 基于压缩感知的森林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算法 |
1.4.1 压缩感知在森林高光谱遥感图像重构中的作用 |
1.4.2 压缩感知在森林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及优势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路线 |
1.6 章节安排 |
2 相关技术概述及数据处理 |
2.1 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类型分类算法概述 |
2.1.1 森林高光谱遥感影像重构算法 |
2.1.2 森林高光谱遥感影像降维算法 |
2.1.3 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算法 |
2.2 森林分类中的压缩感知算法 |
2.2.1 信号的稀疏表示 |
2.2.2 测量矩阵的设计 |
2.2.3 信号重构算法的设计 |
2.2.4 分块压缩感知方法 |
2.2.5 高光谱图像重构算法 |
2.2.6 高光谱图像特征分析 |
2.3 森林影像相关实验数据集 |
2.3.1 Indian Pines数据集 |
2.3.2 Salinas-A数据集 |
2.3.3 PaviaCentre数据集 |
2.4 黑龙江省伊春乌伊岭林场数据集 |
2.4.1 伊春乌伊岭概况 |
2.4.2 伊春乌伊岭地区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 |
2.4.3 伊春乌伊岭地区高光谱遥感数据预处理 |
2.5 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类型分类指标体系 |
2.5.1 混淆矩阵 |
2.5.2 误差矩阵基本精度指标 |
2.5.3 Kappa系数 |
2.6 本章小结 |
3 高光谱遥感影像压缩与重构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光谱遥感影像压缩方法研究 |
3.2.1 高光谱遥感影像压缩技术介绍 |
3.2.2 分块压缩感知的遥感图像压缩方法研究 |
3.2.3 改进的分块压缩感知的遥感图像压缩方法研究 |
3.2.4 基于GISMT的压缩感知高光谱图像重压缩法研究 |
3.3 高光谱遥感影像重构方法研究 |
3.3.1 基于参考波段复合预测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图像重构方法研究 |
3.3.2 基于GISMT压缩感知和谱间预测的高光谱影像重构算法研究 |
3.3.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特征降维与谱间预测的多核支持向量机分类研究 |
4.1 基于压缩感知和多特征集成的高光谱影像降维算法 |
4.2 基于压缩感知样本稀疏的支持向量机高光谱分类改进算法 |
4.3 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核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分类算法 |
4.3.1 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算法 |
4.3.2 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问题 |
4.4 基于谱间预测重构与多核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算法 |
4.4.1 经典数据集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2 乌伊岭区森林类型分类 |
4.5 小结 |
5 基于CS与稀疏表示的有监督学习森林分类方法研究 |
5.1 高光谱遥感影像稀疏描述 |
5.1.1 稀疏表示分类器原理 |
5.1.2 高光谱影像稀疏表示与分类方法 |
5.2 基于形状自适应稀疏表示的高光谱森林影像分类 |
5.2.1 窗口边缘匹配搜索 |
5.2.2 联合稀疏表示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 |
5.3 实验过程 |
5.3.1 实验设置 |
5.3.2 分类性能对比实验 |
5.3.3 参数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6 基于CS与稀疏表示的无监督字典学习森林分类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光谱稀疏表示的字典学习 |
6.3 基于在线字典学习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 |
6.3.1 稀疏先验和空间先验的混合约束 |
6.3.2 在线字典学习模型与优化算法 |
6.3.3 基于稀疏系数的线性分类算法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实验设置 |
6.4.2 分类性能对比 |
6.4.3 参数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研究总结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气体传感器系统健康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和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来源及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气体传感器系统概述 |
1.2.1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
1.2.2 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构造方式 |
1.2.3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故障模式分析 |
1.3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
1.3.1 健康管理技术概述 |
1.3.2 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4 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微小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与随机森林的微小故障诊断方法 |
2.2.1 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的特征提取方法 |
2.2.2 补偿距离特征评估 |
2.2.3 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分类方法 |
2.2.4 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与随机森林的故障诊断算法流程 |
2.3 故障诊断仿真结果与分析 |
2.3.1 特征提取方法仿真试验及分析 |
2.3.2 故障诊断方法仿真试验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干扰小样本的健康评估及预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未确知深度软测量的强干扰健康评估方法 |
3.2.1 健康可信度的内涵 |
3.2.2 健康可信度软测量方法研究 |
3.3 基于集成相关向量机的小样本健康预测方法 |
3.3.1 集成相关向量机的原理及其特性分析 |
3.3.2 健康预测模型算法流程 |
3.4 健康评估及预测仿真试验及分析 |
3.4.1 强干扰情况下的健康评估仿真试验及分析 |
3.4.2 小样本情况下的健康预测仿真试验及分析 |
3.4.3 健康预警等级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多属性信息的健康管理决策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灰色群决策的混合多属性健康管理决策 |
4.2.1 多专家灰色群决策及其特性分析 |
4.2.2 基于灰色群决策的健康管理决策模型 |
4.3 基于互相关极限学习机的数据恢复 |
4.3.1 互相关极限学习机及其特性分析 |
4.3.2 基于互相关极限学习机的在线故障恢复 |
4.4 仿真试验及分析 |
4.4.1 健康管理决策仿真试验及分析 |
4.4.2 数据恢复效果仿真试验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健康管理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2.1 气体传感器系统功能描述 |
5.2.2 气体传感器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
5.3 气体传感器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法实验验证 |
5.3.1 微小故障诊断方法验证 |
5.3.2 强干扰情况下的健康评估及预测方法验证 |
5.3.3 多属性混合信息健康管理决策方法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工况逼近的在役风电叶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役叶片性能状态的实时监测 |
1.2.2 在役叶片的PHM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工况逼近实验的抗弯刚度退化规律分析 |
2.1 引言 |
2.2 抗弯刚度 |
2.2.1 抗弯刚度的定义 |
2.2.2 实验叶片抗弯刚度检测方法 |
2.2.3 在役叶片抗弯刚度检测方法 |
2.3 实验对象及装置介绍 |
2.4 实验1:疲劳载荷下的刚度退化规律 |
2.4.1 实验方案 |
2.4.2 实验结果 |
2.5 实验2:温度对抗弯刚度检测值的影响规律 |
2.5.1 实验方案 |
2.5.2 实验结果 |
2.5.3 温度对抗弯刚度检测值的影响在工程中的体现 |
2.5.4 抗弯刚度退化曲线的一次修正 |
2.6 实验3:温度对抗弯刚度退化速率的影响规律 |
2.6.1 实验方案 |
2.6.2 实验结果 |
2.6.3 温度对抗弯刚度退化速率的影响在工程中的体现 |
2.6.4 抗弯刚度退化曲线的二次修正 |
2.6.5 在役叶片抗弯刚度退化分析 |
2.7 实验4:低速冲击载荷下的抗弯刚度退化规律 |
2.7.1 风速突变量的定义 |
2.7.2 低速冲击加载方案 |
2.7.3 实验结果 |
2.7.4 抗弯刚度退化曲线的三次修正 |
2.7.5 在役叶片抗弯刚度退化分析结果的优化 |
2.8 风速分布对抗弯刚度退化进程的影响规律 |
2.8.1 风速分布对3.5m截面抗弯刚度退化速率的影响 |
2.8.2 风速分布对7m截面抗弯刚度退化速率的影响 |
2.8.3 在役叶片抗弯刚度退化分析结果的再次优化 |
2.9 在役叶片抗弯刚度退化公式的建立 |
2.9.1 抗弯刚度监测中损伤计算方法 |
2.9.2 抗弯刚度预测中损伤计算方法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工况逼近实验的抗裂韧度退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前后缘裂纹长度检测方法 |
3.2.1 实验叶片前后缘裂纹长度检测 |
3.2.2 在役叶片前后缘裂纹长度检测 |
3.3 弯矩下的裂纹形态变化规律 |
3.3.1 加载时的裂纹形态 |
3.3.2 闭合弯矩的定义 |
3.3.3 卸载时的裂纹形态 |
3.4 前后缘抗裂韧度的定义和标定 |
3.4.1 抗裂韧度的定义 |
3.4.2 抗裂韧度的静载标定 |
3.5 实验1:疲劳载荷下的抗裂韧度退化规律 |
3.6 实验2:温度对抗裂韧度检测值的影响规律 |
3.6.1 实验方案 |
3.6.2 实验结果 |
3.6.3 抗裂韧度退化曲线一次修正 |
3.7 实验3:温度对抗裂韧度退化速率的影响规律 |
3.7.1 实验方案 |
3.7.2 实验结果 |
3.7.3 抗裂韧度退化曲线的二次修正 |
3.7.4 在役叶片抗裂韧度退化分析 |
3.8 实验4:拉裂载荷下的裂纹损伤规律 |
3.8.1 加载方案 |
3.8.2 实验结果 |
3.8.3 在役叶片抗裂韧度退化二次分析 |
3.9 抗裂韧度退化公式的建立 |
3.9.1 抗裂韧度监测中损伤计算方法 |
3.9.2 抗裂韧度预测中损伤计算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权重模式健康评估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GR的多权重模式健康度模型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多权重模式健康度定义 |
4.3 算例1:65kW在役叶片健康评估与健康趋势预测 |
4.3.1 当前时刻健康评估 |
4.3.2 24h健康趋势预测 |
4.3.3 一年内健康趋势预测 |
4.3.4 长期健康趋势预测 |
4.4 剩余健康寿命预测 |
4.5 算例2:65kW在役叶片RHL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点火路线的故障识别与预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故障点火路线 |
5.2.1 故障模式及其监测 |
5.2.2 故障等级划分 |
5.2.3 故障字典编制 |
5.2.4 故障点火路线图的构造 |
5.3 基于点火路线的故障识别 |
5.3.1 故障识别流程 |
5.3.2 算例1:65kW在役叶片故障识别 |
5.4 基于LA的10min风速预测和故障识别 |
5.4.1 风速特征分析 |
5.4.2 平均相对误差 |
5.4.3 基于LA模型的10min风速预测流程 |
5.4.4 算例2:10min风速预测效果验证及故障预测 |
5.5 基于MP的24h故障趋势预测模型 |
5.5.1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构建 |
5.5.2 状态转移概率的计算 |
5.5.3 算例3:65kW在役叶片24h故障预测 |
5.6 基于风速统计的长期故障预测方法 |
5.6.1 方法介绍 |
5.6.2 算例4:65kW在役叶片长期故障预测 |
5.7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AHP-F的健康管理决策方法 |
6.1 引言 |
6.2 健康管理备选策略 |
6.3 健康管理决策指标及其量化规则 |
6.4 基于AHP-F的健康管理决策模型 |
6.4.1 建立健康管理决策的AHP模型 |
6.4.2 构造判断矩阵 |
6.4.3 构造权重向量 |
6.4.4 构造隶属度矩阵 |
6.4.5 构造模糊决策向量 |
6.4.6 算例:65kW在役叶片健康管理决策 |
6.5 基于Lab VIEW的在役叶片健康管理界面设计 |
6.5.1 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
6.5.2 界面设计 |
6.5.3 PHM报告 |
6.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10)B2P模式下一类寡头竞争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创新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的研究 |
2.1.1 寡头动态博弈的研究 |
2.1.2 再制造情形下寡头垄断竞争的研究 |
2.2 网络外部性的研究 |
2.3 B2P模式下的车辆共享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2P模式下的双寡头古诺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
3.1 模型建立 |
3.2 模型分析 |
3.2.1 系统不动点 |
3.2.2 系统不动点稳定性分析 |
3.2.3 系统纳什均衡解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关系 |
3.3 数值模拟分析 |
3.3.1 网络外部性对系统的影响 |
3.3.2 产品异质性对系统的影响 |
3.3.3 产品单位成本对系统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2P模式下的双寡头古诺-伯川德混合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2 模型分析 |
4.2.1 系统不动点 |
4.2.2 系统不动点稳定性分析 |
4.2.3 系统纳什均衡解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关系 |
4.3 数值模拟分析 |
4.3.1 网络外部性对系统的影响 |
4.3.2 产品异质性对系统的影响 |
4.3.3 产品单位成本对系统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预期条件下三寡头古诺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
5.1 模型建立 |
5.2 模型分析 |
5.2.1 系统不动点 |
5.2.2 系统不动点稳定性分析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3.1 产量调整速度β对系统的影响 |
5.3.2 产品再制造率τ对系统的影响 |
5.3.3 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预期条件下三寡头古诺-伯川德混合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
6.1 模型建立 |
6.2 模型分析 |
6.2.1 系统不动点 |
6.2.2 系统不动点稳定性分析 |
6.3 数值模拟分析 |
6.3.1 产量调整速度β对系统的影响 |
6.3.2 产品再制造率τ对系统的影响 |
6.3.3 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创新管理决策三维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智赋能: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跃迁[J]. 陈国青,任明,卫强,郭迅华,易成. 管理世界, 2022(01)
- [2]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机理与决策模型[D]. 韩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开发单位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研究[D]. 贾卿.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D]. 朱晖.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表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森林分类方法研究[D]. 苍圣.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气体传感器系统健康管理技术研究[D]. 徐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工况逼近的在役风电叶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D]. 白学宗.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10]B2P模式下一类寡头竞争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马宇辰.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