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DICCD相机像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寒[1](2020)在《多模式卫星成像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用光学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越来越普遍。卫星事业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对卫星事业发展寄予厚望,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了尽可能保障卫星在轨运行时各部分功能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卫星上天前进行地面仿真实验,对上天后可能获取的影像质量进行准确评估,优化设计参数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影像。本文研究了光学遥感卫星在轨成像基本原理,建立了光学相机成像几何模型,针对遥感卫星不同成像模式的成像特点,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构建了多模式卫星成像仿真系统,进行了成像系统半物理仿真实验。本文具体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卫星成像过程,对成像过程中涉及到的多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做出了推导。以共线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成像几何模型,计算了像素矢量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表示形式,实现了像点在地球模型上的定位。介绍了用于图像质量评价的MTF方法,结合具体情况确定了本文所用的计算方法。2、进行了凝视视频成像设计与验证。进行了凝视过程俯仰角和横滚角的姿态规划,实现了特定区域的动态观测;为解决成像过程中出现的图像旋转现象,基于成像过程中地面成像区域内任意矢量转换到本体系内后与像面坐标轴之间夹角保持不变原理,创新性的进行了偏航角规划。针对凝视成像特点,对平坦区域成像时提出了传统仿真方法与二维拉格朗日结合的快速仿真算法。最后利用刃边法对仿真图像进行了MTF分析。3、针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推扫成像模式,分析了TDICCD成像特点,研究了积分级数和姿态颤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一代高效成像模式——非沿轨成像,分析了其成像原理以及成像过程与传统推扫成像的区别。进行了非沿轨靶标成像分析,利用刃边法计算了不同积分级数下的MTF曲线。针对偏航角有姿态误差的情况,分析了不同颤振幅值、不同颤振频率的颤振对图像MTF的影响。4、对仿真时所用的原始图像源进行了预处理。针对单幅图像源尺寸大,计算机难以一次性读取的问题,根据原始图像特点进行了分块切割、图像编码等工作。5、基于上述研究,进行了成像仿真系统的搭建。仿真系统软件部分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设计了仿真系统软件平台,选取不同参数即可进行不同成像模式仿真。为实现与姿轨控平台通信,采用UDP协议构建通信链路,通过Socket接口实现通信功能,并利用多线程技术实现系统不同功能模块独立工作,保障通信过程准确高效不受干扰。采用Camera Link高速图像接口实现与图像处理板卡互连,将已获取的特定场景图像序列注入硬件数据链路,满足不同硬件接口的图像处理系统算法调试的需求。综上所述,本文以设计搭建卫星成像仿真系统为目的,重点对凝视视频成像、传统推扫成像、非沿轨推扫成像三种成像模式进行了仿真研究,包括对成像过程姿态规划、像点与物点对应定位、原始图像处理、仿真图像生成、图像质量评价等。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发展成像仿真平台,促进仿真技术工程化、集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文岩[2](2020)在《宽幅航天相机焦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的大范围目标快速获取需求日趋强烈,航天光学卫星相机越来越向高分辨率、大地面幅宽方向发展。航天光学相机多数采用线阵TDICCD作为成像传感器、采用推扫模式成像。在卫星随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冲击、振动等恶劣力学条件以及卫星在轨的高度、温度、大气压力等条件变化均可能造成相机成像感光面的位置变化,出现离焦现象。另外,当航天光学相机对星下点进行成像时,由于地球自转、卫星姿态变化等原因,被摄目标速度方向与TDICCD的推扫方向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即偏流角,进而产生与TDICCD推扫方向垂直的横向像移,影响成像质量。宽幅航天相机的视场宽、焦面尺寸大,焦面不同位置的偏流角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相机的高分辨率要求对TDICCD的积分级数要求高,相同的像质要求下,TDICCD的高积分级数所能容许的偏流角较小,因此高分辨率、宽幅航天光学相机的偏流角补偿难度较大。针对高分辨率、宽幅航天光学相机上述需求,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像移补偿理论进行了代数法简化,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宽幅航天相机的偏流角计算,得到了卫星处于不同轨道位置、以不同姿态角度进行成像的条件下焦面不同位置的偏流角分布,并对焦面不同位置的偏流角差异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2、综合考虑偏流角估值误差,以像质满足度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采用卫星偏航姿态调整进行偏流角整体补偿,结合采用相机焦面调整机构补偿焦面不同位置之间的偏流角差异的偏流角补偿方法,并具体提出了偏流角的在轨补偿策略,解决了高分辨率、宽幅航天光学相机在卫星大姿态角成像模式下的偏流角补偿问题;3、针对宽幅航天相机焦面尺寸大的特点,介绍了传感器拼接工艺及焦面的分组构成方式。建立了相机的成像几何模型,研究了拼接传感器对应的地面幅宽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并据此介绍了焦面不同位置的拼接区域设计尺寸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因素对拼接区域尺寸的影响;4、结合宽幅航天相机的偏流角补偿策略和大型离轴三反相机的在轨调焦需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和高功能集成度的焦面位置调整机构,该机构可分时驱动焦面部分区域进行垂直于焦面方向的调焦运动和沿偏航轴旋转的调偏流运动。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焦面调整机构的指标满足度和设计的合理性;5、针对焦面调整机构中调偏流模块的传动形式开展了运动曲线的理论分析和结果的精度分析,验证了调偏流模块传动的高线性度,并利用工程样机开展了机构调偏流模块的传动线性度测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6、利用焦面调整机构的工程样机开展了调焦运动与调偏流运动的传动曲线测试及两运动之间的耦合度测试,并通过环境试验对传动曲线的重复精度和设计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测试了焦面电箱的工作发热对机构调偏流模块传动精度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焦面调整机构的传动精度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
樊金鹏[3](2020)在《空间光学相机成像建模及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使用空间光学相机获取地物目标信息,是空间观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信息需求的日益膨胀,对空间光学相机的功能、性能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空间光学相机的设计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受到测量条件的复杂性以及观测目标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相机实物实验不太现实。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算法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在空间光学相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空间光学相机成像仿真系统可以为空间光学相机的方案设计、像移补偿计算验证、信息处理算法研究与地面性能测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火星探测的保障项目为例,针对目前空间光学相机成像仿真方案成像模型较少、覆盖不全面的问题,难以满足相机在复杂观测条件下的仿真需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卫星工具包与开源场景图形相结合的空间光学相机成像仿真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对成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空间光学相机实际拍摄过程会面临光学、电子学、信息传输与几何成像等等因素综合影响。将一系列影响因素按性质分为位移影响模型、入瞳辐照度影响模型以及传输链路影响模型,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仿真建模。对视景仿真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对不同视景仿真技术的比较,以及对现有视景仿真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基于STK与OSG相结合的视景仿真技术,为空间光学相机成像仿真系统提供逼真的仿真目标。对空间光学相机的全数字链路控制进行了一系列仿真。整个仿真系统使用地检平台发送指令,通过主控模拟模块接收地检平台发送的指令,并传输给相机光学仿真图像生成模块。随着卫星轨道高度、调光调焦等参数的变化,仿真图像实时更新。对空间光学相机成像仿真系统的各模块进行划分,设计实现各模块功能。整个仿真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地物环境创建模块,主控模拟模块以及相机光学仿真图像生成模块。地物环境创建模块主要作用是通过视景仿真技术生成火星表面三维景物信息。主控模拟模块主要作用是通过1553B总线和RS422总线接收发送各种指令信息。相机光学仿真图像生成模块主要作用是仿真生成火星表面细节图像;调用成像影响模型,通过选取影响模型对图像进行处理。最后的仿真结果证明,本仿真系统不仅能仿真空间光学相机在轨成像功能,而且能验证相机在轨工作状态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外部接口的准确性,本仿真系统目前已经在火星探测项目的验证星上进行了验证,为实验测试提供了全链路的仿真数据支持。
王俊强[4](2020)在《振动及飞行姿态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机载相机在农业、公共安全、军事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对机载相机分辨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载机的振动和飞行姿态变化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因此研究载机振动和飞行姿态变化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机载相机的成像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针对自主研制的机载相机,分析载机振动和飞行姿态变化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并研制了搭载相机的三轴稳定平台。基于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使用自主研制的机载相机进行振动成像实验和外场测试实验,并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成像质量分析和评价,验证机载相机成像特性和稳定性。针对载机振动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影响的问题,采用光机集成分析的方法,将机载相机结构建模、结构有限元仿真、光学元件刚体位移和表面畸变、光学系统建模以及成像质量评价有效串联。以自主研制的机载相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集成模型法,使用HyperMesh软件对机载相机进行有限元前处理,使用NASTR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振动载荷激励时刻光学元件的结构响应。然后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光学元件的刚体位移和表面畸变的变化。最后通过ZEMAX建立机载相机的光学系统模型,以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和点列图作为成像质量评价指标,分析振动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针对载机飞行姿态变化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影响的问题,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像移计算模型,推导出因载机姿态变化引起的推扫式机载相机像移速度公式,分析像移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提出成像质量对姿态精度的要求,确定稳定平台的补偿精度要求。设计了一种三轴稳定平台进行像移补偿,对稳定平台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稳定平台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三轴稳定平台的角速度精度、反馈分辨率和回转精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能有效补偿载机的飞行姿态变化。最后对机载相机进行了振动成像实验、室内成像实验和外场测试实验。采用刃边法对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传递函数测量,进行成像质量评价,振动成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王迪[5](2020)在《空间望远镜微振动高稳定指向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于深空探测研究的不断深入,空间望远镜的探测能力和分辨率逐渐提高,探测任务对于卫星的图像要求也不断提升。由于卫星属于大惯量系统以及周边动力学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外界环境,卫星的调姿引起的卫星振动和望远镜各单元的振动都会对成像系统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微振动对空间光学系统的影响和空间光学精密稳像控制问题对于提高空间望远镜成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空间望远镜,从提高光学成像质量这一目标出发,首先分析了空间望远镜在轨运行阶段面临的微振动扰源,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空间望远镜进行了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确定了振动条件下空间望远镜各光学元件的六自由度位移响应。其次,对空间望远镜光学模型进行静态光学分析,比较得到载荷作用下稳态响应对光学系统的影响。考虑到空间望远镜曝光时间,对光学系统成像进行动态光学分析,以运动包络圆半径为指标评价积分时间内像点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像点位移随时间是不断变化的,没有规律性。最后,结合像移补偿算法,采用构建理想二阶函数PID法和内模控制法设计了一套基于快速压电偏摆镜的精密稳像方案。设计并建立像移补偿系统仿真实验系统,以光学动态传递函数为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系统均是有效的,内模控制下的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更好,控制效果更好。进一步验证了快摆镜光轴补偿控制系统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徐超[6](2020)在《航天相机摆扫影像的超分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向国防安全保障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新一代空间光学遥感技术正在向高时空分辨率和超宽覆盖成像发展。大到国家航天战略布局、高精尖技术产业化,小到土地普查、灾害应急处理,该技术在其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光学镜头制造技术受到硬件工艺和生产成本的限制,若采用沿轨推扫成像,那么所得遥感影像将无法有效兼顾高分辨率和超大幅宽。采用航天相机大角度摆扫成像的模式,就可以突破当前硬件制造技术的限制,打破光学卫星的分辨率与成像幅宽之间的矛盾。但是,在这里的“高分辨率”仅针对星下点,在偏离星下点的区域,图像会有畸变,并且像质会存在一定的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设计恢复算法,无需改变硬件设备,却能实现超分辨。本文针对航天相机大角度摆扫获得的影像存在畸变和分辨率退化的问题,探索摆扫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超分辨的解决方案。在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大角度摆扫遥感影像几何校正、深度学习图像超分辨以及遥感影像超分辨的研究进展;然后依据摆扫成像的机理,对地面景物的分辨率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接着提出了航天相机大角度摆扫影像的分辨率反演模型,完成初步的影像几何校正。根据定比缩放原理,设计了地面仿真实验,验证分辨率反演算法的有效性。在第二部分中,针对校正后影像受插值的影响而出现模糊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超分辨模型,进一步提高恢复影像的视觉效果。首先从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的角度,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超分辨的原理;然后采用改进的损失函数和特征提取器,设计了适用于本课题的深度学习超分辨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真实的遥感影像,生成模拟实验的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网络模型经过训练,重建图像在验证集上取得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为18.6049和0.6022,在测试集上取得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为19.6652和0.6045,重建图像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本文建立了分辨率反演模型,构建了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超分辨框架,实现了航天相机摆扫影像的超分辨。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民用化、国家航天高精尖技术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天基光学载荷实现高分辨率与超宽覆盖的新体制成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帮助解决了相关天基光学载荷动态遥感成像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
孙宝玉,王俊强,谷岩,林洁琼[7](2020)在《振动影响航空TDICCD相机像质的集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集成建模分析法,研究了航空TDICCD相机的成像质量受到振动载荷激励影响后的变化程度。在振动激励下,光学系统镜面会产生变形和微位移,使光学性能下降。设计了一种采用非球面镜片的航空相机光学系统,建立了航空相机光机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振动激励下的各个镜面节点位移量,以Fringe Zernike多项式为接口对镜面变形进行拟合,将拟合得到的12组37项系数输入到光学软件的航空相机光路模型中进行光学性能评价。分析表明,该航空相机光学系统在振动激励下,91 lp/mm分辨率时光学调制传递函数下降了9.7%,像点点列图发生偏移和弥散,需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
李林[8](2018)在《一体化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飞轮微振动机理与抑制方法》文中认为近十几年以来,航天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空间光学卫星从以往几十米的分辨率到如今能够获取亚米级的图像,系统指标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效载荷对星载活动部件在轨正常工作所引入的微振动环境越来越敏感。飞轮作为现代高稳定度、高精度航天器常用的姿态控制执行部件,由于转子动静不平衡、轴承缺陷等因素的影响,飞轮在正常工作输出动量矩的同时会产生复杂的谐波扰动。星载飞轮微振动技术就成了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研制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星载飞轮微振动源至光学有效载荷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地面试验,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星载飞轮扰动机理、飞轮扰动对高分辨光学卫星的影响以及飞轮微振动抑制问题,论文主要工作概括如下:根据飞轮结构特点将飞轮扰动分为主扰动和结构扰动:从转子不平衡、轴承扰动、转子碰磨、安装松动四个方面对飞轮主扰动进行分析,并分别建立了扰动模型。从轴承及其支撑部分和飞轮转子腹板两部分的动态特对飞轮结构扰动特性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利用划分子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飞轮转子-轴承-安装基础模型,研究了边界条件微小改变导致飞轮结构模态变化对飞轮组件弹性系统的响应特性。阐述了星载飞轮扰动对现代TDICCD相机以及卫星平台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引起像移变化和直接引起卫星平台抖动。从TDICCD相机成像原理、像移分类以及微振动引起像移变化机理三个方面对平台微振动对光学载荷成像像移影响进行了论述。根据Newtonian/Eulerian方程,建立了飞轮不平衡与卫星平台的耦合模型,把飞轮不平衡参数引入到耦合模型中,对系统进行了参数定义,推导了系统平动方程、转动方程和转子力矩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基于奇石乐平台(Kistler Table)设计了微干扰力/力矩测量系统,主要包括气压控制、空气弹簧隔振系统、大理石平台和控制与数据采集机柜等。利用该测试系统在地面对飞轮进行了扰动测试,对实测扰动数据进行了频谱特性分析。建立了整星的结构动力响应模型,在飞轮安装位置施加单位正弦激励对整星进行频响分析,经MATLAB编程后将飞轮实测扰动数据与整星单位频响结果进行集成分析,获取了飞轮扰动对光学卫星有效载荷的影响。利用粘弹性材料的减振降噪机理,设计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夹芯板飞轮支撑结构,对粘弹性阻尼层进行了参数优化。利用金属橡胶的优良性能设计了一体化飞轮扰动隔振器,采用划分子结构法推导了隔振器传递矩阵,探讨了一体化隔振器中子隔振单元的布置方式。利用微干扰力/力矩测量系统分别对普通铝合金飞轮支架和夹芯板支撑结构以及一体化飞轮隔振器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夹芯板结构飞轮支架和一体化飞轮扰动隔振器具有优良的微振动抑制性能。提出了基于靶标成像的星载地面微振动试验方法,对地面试验悬吊系统进行了准零刚度设计,利用该系统在超净试验室中进行了系统级微振动成像试验,对成像数据处理后获取了微振动引起像移变化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尹倩倩[9](2016)在《卫星TDICCD传感器像质退化的仿真与像质的恢复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迫切需求,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CCD(Charge-coupled Device)能在不增加运载载重的条件下提高航天遥感器的分辨率,因此其广泛地应用于卫星传感器上。如果TDICCD要正常工作,就必须使得光生电荷包的转移与焦平面的目标物的运动保持一致,否则将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星上各活动部件的运动会引起相机镜头的抖动响应,导致图像质量的严重下降。因此,研究颤振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成像质量的影响,并对图像进行像质恢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TDICCD的工作原理提出用高速相机仿真TDICCD成像的方法,建立仿真模型。(2)利用地面三轴电动振动台,选择合适的激励参数,在激励源的作用下,振动台进行X轴(卫星飞行方向)、Y轴(垂直卫星飞行方向)方向的振动,建立颤振环境。通过改变参数得到不同频率、振幅和曝光时间的仿真图像,并利用高速图像分析软件PFA(PhotronFASTCAM Analysis)获取每张图像的偏移量和速度。(3)分析了颤振对TDICCD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仿真模型,分别分析了在随机波和正弦波的情况下,振幅、频率、曝光时间和积分级数对TDICCD成像质量的影响。(4)实现像质的恢复,并比较了校正前后的效果,评价了校正前后的图像像质。首先利用每级积分的仿真图像的偏移量对图像进行校正,再把每级积分的仿真图像叠加实现像质的恢复。同时,比较了单轴正弦波、双轴正弦波、单轴随机波和双轴随机波的仿真图像的校正效果,并对校正前后的图像进行了像质评价。由以上工作得出的结论:(1)振幅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大,振幅越大,图像越模糊。(2)若积分时间大于振动周期,振动频率对像质的影响很小;若积分时间小于振动周期,在初始相位相同的情况下,振动周期越短,图像的模糊程度就越严重。(3)当曝光时间小于振动周期时,曝光时间越长,单级仿真图像越模糊。(4)当积分时间大于振动周期时,积分级数的增加不会改变图像的模糊程度;当积分时间小于振动周期时,积分级数的增加会加重图像的模糊程度。(5)因为随机波可以看成是多个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组成的,所以随机波的振幅、频率对像质的影响和正弦波的振幅、频率对像质的影响是一致的。(6)与四种振动波校正前的图像相比,校正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和信息量(Visual Information Fidelity,VIF)都有显着的提高,说明对不同振动波下的图像,本文所采用的像质恢复方法都是适用的,并且有较好的校正效果。这表明基于瞬时视场能量信号的相似性进行像质恢复是可行的,也为构建针对运动平台的状态和成像系统特性的影像补偿或者恢复模型提供依据。
王战[10](2014)在《颤振对星载TDI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在信息需求日益膨胀的今天,使用航空航天技术手段获取高质量遥感图像并解析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在众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DICCD采用多级延迟积分的工作方式来增加光能量,提高系统的信噪比,能够在不牺牲工作速度和系统分辨率的前提下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图像,已成为提高遥感器对地观测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然而,卫星在轨工作过程中,反作用飞轮、太阳能帆板、力矩陀螺等部件会产生振动,使得星载遥感器发生微弱的颤振。颤振将导致景物像点模糊,成像质量下降。随着卫星姿态控制技术、平台隔振手段与光学系统设计的进步,遥感器对地观测能力不断提高,颤振已成为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器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颤振对高分辨光学遥感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量化分析,从而对系统的稳定性及隔振设计提出约束是一项非常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卫星平台的振动进行分析,从线扩散函数LSF的角度分析了振动导致图像模糊和几何形变的机理,依据TDICCD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像移对TDICCD相机成像过程的影响。分别给出了线性振动、正弦振动以及随机振动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数值计算公式,并以正弦振动为例详细分析了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图像降质的关系。其次,采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星地物像间的映射关系,依据采样成像系统的成像原理,采用数值积分、像素插值以及电荷叠加等途径,建立了TDICCD动态成像的数学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不同颤振参数对TDI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均方误差和结构相似度两种方法评价仿真图像的质量。以MTF=0.95为约束条件,通过对靶标仿真成像并用刃边法计算MTF,得到了像质允许的最大正弦振动的幅频关系曲线。通过对XX型号空间相机整星微振动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光学追迹法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微振动引起的光轴角位移,以MTF为评价条件给出了卫星平台真实颤振源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模态激振器及高速CCD相机搭建了模拟平台颤振成像的物理仿真实验平台,介绍了平台设计方案及系统标定方法,对仿真实验中涉及的颤振成像工况进行了成像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论吻合良好。
二、TDICCD相机像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DICCD相机像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模式卫星成像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成像仿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卫星成像模式介绍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卫星成像几何模型与像质评价方法 |
2.1 坐标系定义及坐标转换 |
2.1.1 坐标系定义 |
2.1.2 欧拉角和坐标变换矩阵 |
2.2 成像几何模型 |
2.2.1 共线方程 |
2.2.2 像素矢量表示 |
2.2.3 地球模型定位 |
2.3 像质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凝视视频成像设计与验证 |
3.1 凝视成像原理 |
3.2 凝视成像姿态规划 |
3.2.1 三轴姿态规划 |
3.2.2 快速成像算法 |
3.3 成像实验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推扫模式成像仿真 |
4.1 卫星推扫成像原理 |
4.1.1 TDICCD成像原理 |
4.1.2 像移匹配原理 |
4.2 传统推扫成像实验与分析 |
4.2.1 积分级数对成像影响分析 |
4.2.2 颤振对成像影响分析 |
4.3 非沿轨推扫成像实验与分析 |
4.3.1 非沿轨推扫成像原理 |
4.3.2 非沿轨成像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半物理成像仿真系统构建与验证 |
5.1 原始图像处理及读取方法 |
5.2 成像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5.2.1 成像仿真系统整体架构 |
5.2.2 图像仿真软件 |
5.2.3 硬件输出卡 |
5.3 系统综合调试及验证 |
5.3.1 凝视成像仿真 |
5.3.2 传统推扫成像仿真 |
5.3.3 非沿轨推扫成像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宽幅航天相机焦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航天相机发展现状及展望 |
1.2.1 国外航天相机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航天相机研究现状 |
1.2.3 航天相机发展趋势 |
1.3 宽幅航天相机偏流角补偿的研究现状 |
1.3.1 偏流角补偿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偏流角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3 相机焦面调整机构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航天相机偏流角计算方法 |
2.1 TDICCD与偏流角的关系 |
2.1.1 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2 偏流角对像质的影响 |
2.2 成像模式与卫星姿态的关系 |
2.2.1 星下点成像模式 |
2.2.2 侧摆单一条带成像模式 |
2.2.3 多轨条带拼接成像模式 |
2.2.4 多轨立体成像模式 |
2.2.5 同轨立体成像模式 |
2.2.6 同轨多目标成像模式 |
2.3 偏流角计算方法 |
2.3.1 齐次坐标转换法 |
2.3.2 坐标系描述 |
2.3.3 像移速度及偏流角计算 |
2.3.4 基于点向式的代数法简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幅航天相机偏流角补偿策略 |
3.1 偏流角分布计算 |
3.1.1 侧摆角度对偏流角分布的影响 |
3.1.2 俯仰角度与偏流角分布的影响 |
3.1.3 俯仰角与侧摆角的耦合分析 |
3.2 误差分析 |
3.3 偏流角补偿方式及策略 |
3.3.1 像质约束 |
3.3.2 不同成像模式的偏流角补偿方式 |
3.3.3 偏流角补偿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幅航天相机焦面拼接设计 |
4.1 焦面拼接及组成形式 |
4.1.1 焦面分区及组成方式 |
4.1.2 机械交错拼接工艺 |
4.2 拼接传感器地面幅宽的计算方法 |
4.3 搭接像元数计算 |
4.3.1 地面幅宽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2 搭接像元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幅航天相机焦面调整机构设计 |
5.1 总体设计概述 |
5.1.1 焦面电箱设计概述 |
5.1.2 焦面调整机构的设计要求 |
5.2 焦面调整机构设计 |
5.2.1 驱动与传动方案选择 |
5.2.2 润滑方式选择 |
5.2.3 执行模块设计 |
5.2.4 材料选择 |
5.3 参数设计及精度分析 |
5.3.1 调偏流机构运动线性度测试 |
5.3.2 参数设计 |
5.3.3 位置分辨率计算 |
5.3.4 精度分析 |
5.4 仿真分析 |
5.4.1 动力学仿真 |
5.4.2 焦面热分析 |
5.4.3 机构热变形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焦面调整机构测试与试验验证 |
6.1 运动线性度测试 |
6.2 运动耦合度测试 |
6.3 环境试验 |
6.3.1 振动试验 |
6.3.2 热真空试验 |
6.4 焦面发热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卫星姿态角及轨道中心角条件下的偏流角分布计算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空间光学相机成像建模及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 |
1.3 物理仿真、半实物仿真与计算机仿真的比较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机成像影响模型分析与建立 |
2.1 空间光学相机成像影响因素 |
2.2 位移因素影响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
2.2.1 偏流角影响模型 |
2.2.2 卫星颤振影响模型 |
2.2.3 速高比影响模型 |
2.3 入瞳辐照度影响模型 |
2.3.1 观测条件与光照条件模型 |
2.3.2 辐射传输与大气效应模型 |
2.4 传输链路影响模型 |
2.4.1 MTF模型 |
2.4.2 采样模型 |
2.4.3 噪声模型 |
2.4.4 量化模型 |
2.4.5 信号转换传输模型 |
2.5 火星三维坐标到相机二维图像坐标映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TK与 OSG的视景仿真技术研究 |
3.1 视景仿真技术发展 |
3.2 视景仿真技术组成 |
3.2.1 视景仿真技术建模部分 |
3.2.2 视景仿真技术渲染部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系统的设计实现与仿真结果分析 |
4.1 仿真模拟系统工作原理 |
4.2 地物环境创建模块软件设计 |
4.2.1 模块概述 |
4.2.2 数据输入输出 |
4.2.3 工作流程及界面设计 |
4.3 相机光学仿真图像生成模块软件设计 |
4.3.1 模块概述 |
4.3.2 数据输入与输出 |
4.3.3 工作流程 |
4.4 主控模拟模块软件设计 |
4.4.1 模块概述 |
4.4.2 1553B功能设计 |
4.4.3 RS422功能设计 |
4.4.4 图像下行处理功能设计 |
4.5 仿真软件的实现与调试 |
4.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振动及飞行姿态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振动影响成像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2 飞行姿态影响成像质量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载相机微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
2.1 机载相机光机集成分析方法 |
2.2 机载相机结构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分析 |
2.2.1 相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2 相机模态分析 |
2.2.3 相机频率响应分析 |
2.2.4 相机瞬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
3.1 光学元件面形拟合 |
3.1.1 光学元件的刚体位移 |
3.1.2 光学元件镜面Zernike拟合 |
3.1.3 光学元件面形变化 |
3.2 振动影响机载相机成像质量的评价 |
3.2.1 机载相机光学系统模型 |
3.2.2 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
3.2.3 光学系统的点列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行姿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及稳定平台设计 |
4.1 像移速度向量模型 |
4.2 成像质量对飞行姿态的要求与分析 |
4.3 三轴稳定平台的研制 |
4.4 三轴稳定平台结构有限元分析 |
4.4.1 三轴稳定平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三轴稳定平台静力学分析 |
4.4.3 三轴稳定平台模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载相机成像质量实验验证 |
5.1 振动成像实验 |
5.2 三轴稳定平台性能测试 |
5.3 室内成像实验 |
5.4 外场测试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空间望远镜微振动高稳定指向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微振动对空间望远镜系统成像质量影响研究现状 |
1.2.2 空间望远镜高稳定指向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空间望远镜在轨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卫星在轨动力学扰源分析 |
2.3 空间望远镜动力学响应分析 |
2.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2 模态分析 |
2.3.3 频率响应分析 |
2.3.4 瞬态响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振动对望远镜光学系统成像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振动对元件像移的影响 |
3.2.1 平面反射镜 |
3.2.2 球面反射镜 |
3.3 静态光学仿真 |
3.3.1 像点偏移量 |
3.3.2 像面点列图 |
3.4 动态光学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压电偏摆镜的稳像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像移补偿系统总体设计 |
4.3 偏摆镜补偿算法 |
4.4 压电偏摆镜原理 |
4.5 偏摆镜连续控制器设计 |
4.5.1 理想二阶PID控制器 |
4.5.2 内模控制器 |
4.6 偏摆镜离散控制系统 |
4.6.1 离散控制系统建立 |
4.6.2 离散控制系统控制效果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稳像系统仿真实验及成像质量评价 |
5.1 引言 |
5.2 系统仿真实验设计 |
5.3 成像质量评价方法 |
5.3.1 光学传递函数 |
5.3.2 光学传递函数计算 |
5.3.3 计算方法验证 |
5.4 系统仿真实验结果 |
5.4.1 像点偏移量 |
5.4.2 成像质量的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航天相机摆扫影像的超分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第1章 序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1 深度学习应用于遥感图像的研究进展 |
1.3.2 遥感图像的超分辨研究进展 |
1.3.3 摆扫遥感图像的畸变校正研究进展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图像超分辨技术概述 |
2.1 引言 |
2.2 图像超分辨降质模型 |
2.3 经典图像超分辨算法 |
2.3.1 频率域方法 |
2.3.2 非均匀插值方法 |
2.3.3 正则化方法 |
2.3.4 凸集投影法 |
2.3.5 迭代后向投影法 |
2.4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算法 |
2.4.1 SRCNN超分辨 |
2.4.2 FSRCNN超分辨 |
2.4.3 ESPCN超分辨 |
2.4.4 VDSR超分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天相机摆扫成像的理论与反演 |
3.1 引言 |
3.2 摆扫成像的理论分析 |
3.2.1 横向摆扫成像原理 |
3.2.2 摆扫成像的分辨率退化分析 |
3.3 摆扫影像的校正模型 |
3.3.1 垂轨方向上的分辨率反演 |
3.3.2 沿轨方向上的分辨率反演 |
3.4 摆扫影像的地面成像试验 |
3.4.1 定比缩放仿真原理 |
3.4.2 地面仿真试验方案与分析 |
3.4.3 地面仿真试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超分辨 |
4.1 引言 |
4.2 wbiSRGAN遥感影像超分辨原理 |
4.2.1 SRGAN原理 |
4.2.2 从SRGAN到wbiSRGAN |
4.2.3 wbiSRGAN训练和重建流程 |
4.2.4 wbiSRGAN网络结构 |
4.2.5 wbiSRGAN的超参数 |
4.3 wbiSRGAN仿真实验 |
4.3.1 实验环境 |
4.3.2 实验数据 |
4.3.3 实验方案 |
4.3.4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振动影响航空TDICCD相机像质的集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航空相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 航空相机光机系统的集成分析 |
3.1 航空相机的振动响应分析 |
1)模态分析 |
2)频率响应分析 |
3)瞬态响应分析 |
3.2 航空相机光学系统及仿真分析 |
4 结 论 |
(8)一体化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飞轮微振动机理与抑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分辨率卫星微振动的主要问题 |
1.2.1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发展概述 |
1.2.2 微振动的特点 |
1.2.3 微振动的分类 |
1.2.4 微振动对光学载荷的主要影响 |
1.3 微振动抑制方法 |
1.3.1 微振动源抑制 |
1.3.2 传递路径抑制 |
1.3.3 降低有效载荷敏感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飞轮微振动源扰动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微振动源扰动产生机理类型 |
2.3 飞轮主扰动 |
2.3.1 飞轮转子不平衡扰动 |
2.3.2 轴承扰动分析 |
2.3.3 飞轮转子碰撞摩擦 |
2.3.4 飞轮转子安装松动 |
2.4 飞轮结构扰动 |
2.4.1 轴承及其支撑部分的弹性影响 |
2.4.2 飞轮转子腹板的弹性影响 |
2.5 飞轮安装基础的影响 |
2.5.1 模型建立 |
2.5.2 划分子结构法分析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振动对TDICCD相机像移及平台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平台扰动对光学载荷影响机理 |
3.2.1 TDICCD工作原理 |
3.2.2 像移分类 |
3.2.3 微振动引起像移变化机理 |
3.3 飞轮扰动与卫星平台耦合模型建立 |
3.3.1 系统参数定义 |
3.3.2 平动方程 |
3.3.3 转动方程 |
3.3.4 转子力矩方程 |
3.4 耦合特性分析 |
3.4.1 仿真参数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轮扰动测试及其对光学载荷影响集成分析 |
4.1 引言 |
4.2 微干扰力/力矩测量系统设计 |
4.2.1 测量系统电气构成 |
4.2.2 六分力测试平台设计 |
4.2.3 六分力测试平台补偿公式 |
4.2.4 空气弹簧隔振系统设计 |
4.2.5 微干扰力/力矩测量系统参数 |
4.2.6 微干扰力/力矩测量系统测试 |
4.3 超净实验室背景噪声测试 |
4.3.1 微干扰力/力矩测量系统安装 |
4.3.2 飞轮安装与参数设定 |
4.3.3 背景噪声 |
4.4 飞轮扰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4.4.1 飞轮扰动测试方案 |
4.4.2 飞轮扰动测试结果 |
4.5 卫星结构响应特性分析 |
4.5.1 整星力学模型 |
4.5.2 整星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3 频响分析 |
4.6 飞轮扰动对光学载荷影响集成分析 |
4.6.1 集成分析流程 |
4.6.2 集成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星上微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粘弹性阻尼材料夹芯板飞轮支撑结构 |
5.2.1 阻尼的产生机理 |
5.2.2 阻尼表征的数学描述 |
5.2.3 粘弹性阻尼材料力学性能 |
5.2.4 粘弹性阻尼夹芯板减振结构形式 |
5.2.5 粘弹性阻尼材料夹芯板飞轮支撑结构设计 |
5.2.6 夹芯板结构参数优化 |
5.3 飞轮支撑结构测试 |
5.3.1 普通铝合金支架组件扰动测试 |
5.3.2 夹芯板结构飞轮支撑结构性能测试 |
5.4 一体化飞轮扰动隔振器设计 |
5.4.1 一体化飞轮隔振系统建模 |
5.4.2 飞轮子结构扰动特性传递矩阵 |
5.4.3 隔振器子结构传递矩阵 |
5.4.4 安装板结构特性矩阵 |
5.4.5 耦合系统振动特性传递矩阵 |
5.4.6 隔振器设计及刚度特性分析 |
5.5 一体化飞轮扰动隔振器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星载成像飞轮微振动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整星成像微振动试验原理 |
6.2.1 光学卫星成像基本原理 |
6.2.2 星载成像微振动地面试验边界条件 |
6.3 试验方案设计 |
6.3.1 基于靶标成像的星载微振动地面试验方法 |
6.3.2 在轨微振动失重环境地面试验模拟 |
6.4 飞轮微振动对星载成像影响试验 |
6.4.1 飞轮扰动成像试验流程 |
6.4.2 飞轮扰动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论文工作总结 |
7.1.2 创新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指导教师与作者简介 |
致谢 |
(9)卫星TDICCD传感器像质退化的仿真与像质的恢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颤振对TDICCD成像质量的研究 |
1.2.2 像质的恢复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卫星TDICCD传感器像质退化机理和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
2.1 TDICCD成像的工作原理 |
2.2 颤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2.2.1 颤振的来源及规律 |
2.2.2 颤振导致图像降质的机理 |
2.2.3 颤振对像质的影响 |
2.3 图像质量的评价 |
2.3.1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
2.3.2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卫星TDICCD传感器像质退化的规律分析 |
3.1 实验数据的处理 |
3.2 正弦波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2.1 振幅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2.2 频率对像质的影像分析 |
3.2.3 曝光时间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2.4 积分级数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3 随机波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3.1 单轴随机波振动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3.2 双轴随机波振动对像质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像质的恢复 |
4.1 像质恢复的方法 |
4.2 单轴正弦波的仿真图像的校正 |
4.3 双轴正弦波的仿真图像的校正 |
4.4 单轴随机波的仿真图像的校正 |
4.5 双轴随机波的仿真图像的校正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颤振对星载TDI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TDICCD 动态成像理论及仿真 |
2.1 TDICCD 工作原理 |
2.2 TDICCD 相机动态成像仿真链路的建立 |
2.3 像质的评价方法与实现 |
2.4 振动调制传递函数的计算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颤振对星载 TDICCD 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
3.1 颤振对像质影响的仿真分析 |
3.2 像质允许的最大正弦振动的幅频关系分析 |
3.3 整星微振动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颤振成像模拟平台及实验结果分析 |
4.1 实验平台设计方案 |
4.2 实验平台的实现与设备参数 |
4.3 成像系统放大倍率标定 |
4.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TDICCD相机像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模式卫星成像仿真系统研究与设计[D]. 张晓寒. 吉林大学, 2020(08)
- [2]宽幅航天相机焦面关键技术研究[D]. 李文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空间光学相机成像建模及仿真技术研究[D]. 樊金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2)
- [4]振动及飞行姿态对机载相机成像质量影响的研究[D]. 王俊强.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5]空间望远镜微振动高稳定指向控制研究[D]. 王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航天相机摆扫影像的超分辨技术研究[D]. 徐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4)
- [7]振动影响航空TDICCD相机像质的集成分析[J]. 孙宝玉,王俊强,谷岩,林洁琼. 激光与红外, 2020(03)
- [8]一体化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飞轮微振动机理与抑制方法[D]. 李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8(10)
- [9]卫星TDICCD传感器像质退化的仿真与像质的恢复的初步研究[D]. 尹倩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10]颤振对星载TDI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D]. 王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