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李卫华,孙英杰,刘子梁,马强,杨强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李卫华,孙英杰,刘子梁,马强,杨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PCR-RFLP,amo,A基因,nos,Z基因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华,孙英杰,刘子梁,马强,杨强[1](2016)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脱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脱氮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建立脱氮功能基因(amoA、nosZ)克隆文库及PCR-RFLP技术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稳定化后期的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反应器中检测到的氨氧化细菌存在高度多样性,大部分为未知类群,且均为不可培养菌或未经分离获得的细菌,经系统发育树分析系统内氨氧化细菌以β-变形菌门中的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为主;新鲜垃圾反应器中反硝化细菌种群丰富,主要有β-变形菌纲中的陶厄氏菌属(Thauera)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Thauera属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反硝化特性,Thiobacillus属中的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是一种硫自养反硝化菌,可见新鲜垃圾单元稳定化后期以好氧反硝化和自养反硝化的脱氮途径为主.此外文库中检测到的一部分反硝化细菌可能归属于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李晶晶[2](2014)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微生物多样性及脱氮机理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一种新型垃圾填埋工艺,其核心技术是渗滤液通过异位硝化-原位反硝化达到脱氮的效果,目前关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脱氮机理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建立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模拟装置,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功能基因克隆文库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模拟生物反应器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特别是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等,结合渗滤液水质和N2O产生量,从分子生态学角度探讨反应器填埋场的脱氮机理,为填埋场脱氮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试图进一步从微生物种群结构角度分析N2O产生规律,控制填埋场N2O的释放提供基础数据。1、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系统中,新鲜垃圾反应器与矿化垃圾反应器前期N2O产生量均较低,实验后期N2O产生量上升。其中,以硝化反应为主的矿化垃圾反应器比以反硝化为主的新鲜垃圾反应器N2O浓度更高。2、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运行不同时期相比,以硝化为主的矿化垃圾反应器微生物种群在细菌门类上变化较大,稳定化初期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后期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以反硝化为主的新鲜垃圾反应器微生物种群在细菌门类上基本没有变化,主要优势种群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此外新鲜垃圾反应器后期还检测到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细菌,说明反应器内存在产甲烷相关作用的微生物。3、克隆文库分析结果显示,垃圾稳定化后期矿化垃圾反应器中检测到的氨氧化细菌大部分为未知菌群,推测以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细菌为主。稳定化后期新鲜垃圾反应器中反硝化细菌种群丰富,主要反硝化菌有β-变形菌纲的陶厄氏菌属(Thauera)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除此之外文库中检测到的一部分反硝化细菌可能归属于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4、对反应器填埋场中硝化与反硝化细菌分布及数量的分析显示,矿化垃圾反应器中存在氨氧化、亚硝化、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等相关作用的微生物,可能存在潜在的厌氧氨氧化。新鲜垃圾反应器中存在异养反硝化、自养反硝化等相关作用微生物。新鲜垃圾反应器与矿化垃圾反应器中反硝化强度与前期相比均有所减弱。5、实验后期矿化垃圾反应器内硝化细菌数量上升,导致硝化作用增强,硝酸盐浓度上升,而后期反应器中反硝化细菌总数相比前期下降,导致矿化垃圾反应器反硝化进行不彻底,N2O代替N2成为反硝化的终产物,因此后期N2O产生量上升。实验后期新鲜垃圾反应器回灌渗滤液中硝酸盐浓度上升,而反应器内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导致新鲜垃圾反应器后期N2O产生量上升。(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4-10-01)

张欢欢[3](2013)在《硝酸盐浓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_2O产生规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20做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为C02的310倍。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垃圾降解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该过程会产生填埋气氧化亚氮(N20)。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是影响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20产生的主要因素。不同浓度硝酸盐对相同填埋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N20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同浓度硝酸盐对不同填埋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N20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设置了两种共五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依次回灌含有硝酸盐浓度分别为50、100、300、100、300mg/L的渗滤液至五组反应器中,监测了实验过程中各反应柱的渗滤液出水水质及N20产生情况,探讨了硝酸盐对N20产生的影响。结果如下:(1)叁个新鲜垃圾柱中气体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为初始N20浓度很高,之后迅速降低,至实验后期,N20产量又有所上升。在实验的不同阶段,N03-N浓度与产生的N20相关程度不同,实验前期的相关性较小,实验后期的相关性较大。整体来说,添加硝酸盐浓度越高,产生的N20越多,叁个柱子中产生的N20平均浓度分别为256.85ppm、314.89ppm和579.73ppm。(2)矿化垃圾柱中,实验初期阶段产生的N20较少,且产量较稳定,实验后期,气体产量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且波动范围较大。两个矿化垃圾柱相比,添加高浓度硝酸盐的柱子产生的N2O量比低浓度的多。除了硝酸盐因素外,柱体中C/N与N20呈现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3)无论添加硝酸盐浓度的高低,矿化垃圾柱中产生的N20均多于新鲜垃圾柱。与新鲜垃圾相比,矿化垃圾有机物含量低,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彻底进行,造成了N20较多的产生。(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1)

吴昊[4](2012)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_2O产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我国生活垃圾收运量达到1.6亿吨,其中超过50%进行卫生填埋。垃圾卫生填埋存在土地占用、渗滤液难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一种新型填埋工艺,其核心技术是新、老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交叉回灌,以达到脱氮的效果,而脱氮过程将产生N_2O。N_2O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温室气体之一。目前,对N_2O产生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草原以及森林等领域,而对作为N_2O重要排放源之一的垃圾填埋场的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建立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装置,对渗滤液的水质变化以及N_2O的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究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N_2O的产生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填埋场N_2O的减量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系统中,新鲜垃圾反应器与矿化垃圾反应器初次N_2O产生量均较高,随后迅速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实验后期两个反应器均出现N_2O产生量上升现象。以硝化反应为主的矿化垃圾反应器比以反硝化为主的新鲜垃圾反应器N_2O浓度更高。2、在以反硝化为主的新鲜垃圾反应器中,实验前期N_2O的产生主要受硝酸盐、DO和pH的影响;实验后期受COD/TN的影响。以硝化反应为主的矿化垃圾反应器中,N_2O的浓度伴随着硝化反应速率的加快而增大,主要受进水中的DO和pH的影响。3、在垃圾稳定化进程中N_2O的产生量呈现动态变化是由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引起的,而渗滤液的水质又随着垃圾的降解而发生变化。因此,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N_2O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垃圾的降解导致的。(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2-12-01)

霍守亮,席北斗,樊石磊,魏自民,刘学建[5](2007)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脱氮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个填埋柱模拟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1号柱装填新鲜垃圾,为对照柱,渗滤液简单回灌;2号和3号柱分别装填新鲜垃圾和腐熟垃圾,渗滤液交叉回灌.探讨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氨氮去除率、反硝化能力以及厌氧氨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号柱渗滤液的氨氮质量浓度在40 d内升高并趋于稳定;3号柱的氨氮去除率随时间的延续逐渐降低,从垃圾装填开始的100%降到90 d后的0,2号柱氨氮的累积去除率为40%左右.试验进行90 d后,分别将一定质量浓度的硝酸盐溶液添加到3个填埋柱内,结果表明,所使用的硝酸盐氮在2 d内几乎全部被去除,证明3个填埋柱都具有很强的反硝化能力.3号柱在添加硝酸盐过程中硫酸根质量浓度升高,表明发生了自养反硝化反应.通过向填埋柱添加亚硝酸盐发现,3号柱有一定的厌氧氨氧化能力,氨氮质量浓度下降10%~32%.(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4期)

杨茂,程水源[6](2006)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之一。文中通过模拟试验探讨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甲烷情况、COD、pH值的变化趋势及填埋场的沉降情况。实验证明通过交叉回灌,新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可以在老填埋区得到降解,而老填埋区成熟的产甲烷菌在引入到新填埋区后,加快了新垃圾的降解,缩短了降解时间,使填埋区可以快速地进入成熟期,加速了填埋场的稳定。(本文来源于《贵州环保科技》期刊2006年02期)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一种新型垃圾填埋工艺,其核心技术是渗滤液通过异位硝化-原位反硝化达到脱氮的效果,目前关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脱氮机理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建立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模拟装置,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功能基因克隆文库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模拟生物反应器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特别是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等,结合渗滤液水质和N2O产生量,从分子生态学角度探讨反应器填埋场的脱氮机理,为填埋场脱氮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试图进一步从微生物种群结构角度分析N2O产生规律,控制填埋场N2O的释放提供基础数据。1、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系统中,新鲜垃圾反应器与矿化垃圾反应器前期N2O产生量均较低,实验后期N2O产生量上升。其中,以硝化反应为主的矿化垃圾反应器比以反硝化为主的新鲜垃圾反应器N2O浓度更高。2、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运行不同时期相比,以硝化为主的矿化垃圾反应器微生物种群在细菌门类上变化较大,稳定化初期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后期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以反硝化为主的新鲜垃圾反应器微生物种群在细菌门类上基本没有变化,主要优势种群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此外新鲜垃圾反应器后期还检测到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细菌,说明反应器内存在产甲烷相关作用的微生物。3、克隆文库分析结果显示,垃圾稳定化后期矿化垃圾反应器中检测到的氨氧化细菌大部分为未知菌群,推测以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细菌为主。稳定化后期新鲜垃圾反应器中反硝化细菌种群丰富,主要反硝化菌有β-变形菌纲的陶厄氏菌属(Thauera)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除此之外文库中检测到的一部分反硝化细菌可能归属于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4、对反应器填埋场中硝化与反硝化细菌分布及数量的分析显示,矿化垃圾反应器中存在氨氧化、亚硝化、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等相关作用的微生物,可能存在潜在的厌氧氨氧化。新鲜垃圾反应器中存在异养反硝化、自养反硝化等相关作用微生物。新鲜垃圾反应器与矿化垃圾反应器中反硝化强度与前期相比均有所减弱。5、实验后期矿化垃圾反应器内硝化细菌数量上升,导致硝化作用增强,硝酸盐浓度上升,而后期反应器中反硝化细菌总数相比前期下降,导致矿化垃圾反应器反硝化进行不彻底,N2O代替N2成为反硝化的终产物,因此后期N2O产生量上升。实验后期新鲜垃圾反应器回灌渗滤液中硝酸盐浓度上升,而反应器内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导致新鲜垃圾反应器后期N2O产生量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卫华,孙英杰,刘子梁,马强,杨强.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脱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环境科学.2016

[2].李晶晶.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微生物多样性及脱氮机理初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3].张欢欢.硝酸盐浓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_2O产生规律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4].吴昊.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_2O产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5].霍守亮,席北斗,樊石磊,魏自民,刘学建.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脱氮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2007

[6].杨茂,程水源.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特性的研究[J].贵州环保科技.2006

标签:;  ;  ;  ;  ;  ;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论文-李卫华,孙英杰,刘子梁,马强,杨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