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奇建议2001年要加强制度创新

陈东奇建议2001年要加强制度创新

一、陈东琪建议2001年应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飞[1](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文中提出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苏联模式”弊端不断暴露,使我国逐渐认识到:一国发展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我国是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并未经历资本主义这一发展阶段的积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而“苏联模式”并不是适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唯一模式。经过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呕心沥血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它是一条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它是一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它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游之路。回顾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分为五个章节,首先,第一章主要是结合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的观点对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是运用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促进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第三章主要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对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矛盾观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第五章主要是阐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当代价值,分别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对于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领导人思想着作、党不同时期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着作,了解并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发展之路,因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并用其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活动。第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涉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需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创新,对改革前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具体阐述我国7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二是角度创新,运用哲学的相关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三是方法创新。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进行研究。

龙小燕[2](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乌拉尔·沙尔赛开[3](2014)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在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如今,加快人力资本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本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快形成民族地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本。而人力资本不会自动产生和积累,更不会自动高效运转,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人力资本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人力资本运营过程,即人力资本投资、流动、配置和保护,每个环节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它需要以人力资本运营观对整个过程进行把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物质资本,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远远滞后于物质资本的积累。支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直接导致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快速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日趋扩大。从人力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短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本保护措施不到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各个领域的人力资本,大量劳动力失业,弱势群体增多,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加快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才是缩小一切差距的根本,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只有促进人力资本运营,才能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二研究内容本文试图以人力资本运营的理论为指导,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和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进一步以新疆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绩效评价,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想、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同时也就本文所要说明的研究内容进行阐述。通过梳理相关国内外文献,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运营理论的研究进展,并且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运营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意在提出本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运营的内涵和外延、人力资本运营主体、人力资本运营客体、人力资本运营机制和绩效评价的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首先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分别分析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其次,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特征试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状况作一个历史回顾。分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空白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萌芽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初创期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发展期四个阶段。最后,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进行梳理。第四章,少数民族地区以新疆为例人力资本运营运行状况,首先对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介绍,分别从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对内、对外贸易合作水平、社会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展开讨论。其次,从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结构等方面介绍了新疆人力资本基本状况。再次对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从投资总量、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方面来分析。然后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配置使用状况中通过调研数据来分析出新疆人力资本流失现状。最后对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手段及其效应和新疆人力资本运营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意在充分结合宏微观数据,在已有研究的人力资本运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绩效评价,分别从教育水平、研究与开发(R&D)水平、卫生支出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稳定、民族文化七个方面,构成了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论文的对策研究部分,意在基于新疆人力资本运营实证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曹振纲[4](2011)在《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已经到了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阶段。之后,国家又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尽管这样,我国农村目前仍然存在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扩大、粮食供给不稳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农村公共支出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公共支出的调整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农村公共支出总量逐年增长,支出结构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与农村发展的要求仍有明显差距,仍然存在着农村公共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失衡的问题。农村公共支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和结构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本文以中央财政农村公共支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农村公共支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农村公共支出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支出的总量和结构特征,提出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的思路。并分别从农村公共支出总量调整、结构调整和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三方面提出调整途径和方法。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支出对公共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影响的一般理论和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支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②农村公共支出对农村经济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③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的途径和方式;④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的体制创新。全文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四个部分:一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公共支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介绍了国内外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与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支出的一般理论,并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公共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村经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三是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支出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态势,分别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支出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的基本思路。四是分别从农村公共支出总量调整、农村公共支出结构调整和农村公共支出的体制创新等三个方面就如何调整公共支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途径和方法。

王扩建[5](2011)在《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文中认为制度是塑造制度体制内相关主体行为的“一种关键性、干预性变量”,实现对行动者的约束。然而,约束实现的高度系统性制度环境与我国低制度化的现实环境存在明显的“错配”,导致常识性经验体认不符。改革开放以来,制度环境内生的核心行动者伴随制度环境的变化也产生着相适改变:正式制度中的党国体制、立法制度、财政制度、人事制度等规导着地方核心行动者;非正式规则中的意识形态、潜性规则、生活习惯及习俗浸润着地方核心行动者。在转型期的特定制度环境中,伴随持续性的行政放权,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自主性和合法性得以增长。同时,相对于中央治国者与地方微观主体而言,地方核心行动者更能够整合和表达微观主体制度创新需求,从而有效承担联结中央治国者制度供给意愿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中介,由此,地方核心行动获得生成及成长的政治生态。而转型期制度变迁的波动性、软约束性及非耦合性又从不同逻辑维度事实影响了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及个体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特质差异,地方核心行动者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多元化,然而多元性中又有一定的内在同质性。作为一个理性的主体,地方核心行动者必然遵循扩大自身权限、政府职能选择性履行及象征性治理等行动逻辑。而1990年代以后,部分地方核心行动者过分追求政绩最大化,与微观主体之间形成合谋等行为已经与地方公共利益发生背离,产生了异化现象。在转型期制度环境中,开拓型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往往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政策机遇,在现有的制度空间内,根据自己的效用偏好和行政目标大力推进改革,获取制度性收益,促进地方的跨越式的发展。“昆明新政”的施政模式和施政效能虽存在一些异议,但从本文研究主题视角看更多是对上述逻辑的有力验证。针对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在行动中的背离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进行规制与引导:从地方核心行动者个体层面来说,转变其理念,规引其行动导向;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变革制度体系,拓展其体制空间;从横向角度来说,构建社会生态机制,规范其行动模式。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王岳平[6](2010)在《“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既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战略,产业政策重心也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倾斜式结构性政策转变,加快实现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李利平[7](2010)在《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的公务员数量、“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问题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推动了6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在机构和人员的精简上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难以改变公众对这一问题已经形成的某种既定看法,即历次机构改革的成效不大,主要是由于在人员精简上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科学地确定中国公务员数量的基本需要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事实上,在任何国家,都有一个公务员的规模配置能否满足管理基本需要的问题。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家公务员规模总量、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各个国家在公务员规模总量安排方面存在某些规律性,大多数国家在通常的情况下,“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甚至在政府财力允许和具有管理服务需求的情况下超过2%、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社会转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大背景下,即使是在现阶段,将此比例定位在1%左右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中国公务员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基本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并不是简单的“臃肿”问题,过分强调精简反而模糊了实际存在的核心问题,即公务员内部存在着结构性和功能性难题。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政府内部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和“人手不足”并存的现象,制约了政府的执行力、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一步机构改革,应不断地调整机构编制改革的思路,将其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来对待,统筹规划改革进程,在人员问题上,用“结构调整”和“改善功能”替代“突出精简”作为主要目标,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服务型政府已经被确定为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当前,中国的各级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职能开始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机构和编制改革必然要主动适应这一新要求。面对公共服务职能的扩张,服务型政府要求有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但也要切实考虑当前的各类制约条件。在短期内还是要坚持“适度从紧”的原则,严格控制公务员总量,争取时间解决结构性和功能性难题,不断提高政府运行质量和全面提升公务员素质,为今后的“增量改革”预留一定空间;从长期趋势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要求扩大公务员规模的因素,要科学地确定公务员数量配置的依据,适度地扩张,在改革中不断探索破解长期面临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之间矛盾的具体办法,推动机构编制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本文共7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其他国家(地区)“公务员占人口比例”的经验观察,梳理了四类国家(地区)公务员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分布的特点,并做了横向比较,试图找出在公务员配置上的一般性。第二章是在得出经验观察结论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规模表现出的长期扩张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试图找出导致公务员规模扩张的因素,为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公务员规模调整的方向寻找理论依据。第三章以日本作为个案,分析了日本公务员的总量和内部结构配置,验证经验观察结论和理论分析。第四章是对当前中国公务员规模总量、变化趋势和内部结构分布的分析,并且以湖北省随州市作为个案,梳理了公务员规模问题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中国公务员规模的问题关键在于结构和功能的结论。第五章是对中国公务员规模影响因素的探讨,也就是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公务员数量的配置,本文使用实证方法对影响中国省级政区公务员规模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公务员规模配置受到了人口、政区数量、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这也表明,公务员规模问题的未来调整要重点考虑这些因素。第六章在对中国公务员规模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务员规模调整和改革的基本思路,即既要考虑现实的制约性因素,更要考虑一些前瞻性的因素,坚持“适度从紧”和“适度扩张”相结合、“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总体从紧”和“局部扩张”相结合、“数量管理”和“结构管理”相结合。第七章是中国公务员规模调整和改革的具体对策,包括主要的对策和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提供了一些具体解决公务员规模问题的办法,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总之,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机构编制改革的逻辑关系,以更加积极、更加长远的心态来统筹规划改革,逐步实现公务员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的目标。

张静[8](2007)在《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大城市发展势头尤为强劲。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部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慢慢驶离了理性扩张的轨道,片面的“城市化率决定论”导致过度城市化,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了严重的城市病。因此,要改善大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转变为多中心的组团城市或城镇群。不论采取何种成长模式,都需要理性扩张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全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指出大城市理性扩张的实质,就是要使大城市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空间的有机疏散以避免严重城市病的产生,可以通过周边新城的超前发展并产生反磁力,以吸引大城市人口向新城转移,从而实现大城市理性扩张。第二章是新城成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部分,分别就新城成长动力相关理论、新城空间成长相关理论、新城规划开发相关理论、新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和新城管理变革相关理论五大方面,对新城成长的相关理论研究背景进行全面梳理和综述。第三章是新城成长各国实践研究综述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新城成长概况进行总结,并着重对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新城成长历程进行总结;其次对国外新城成长实践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汇总出国际经验给予中国新城成长模式的启示。第四章是新城成长动力研究部分,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应确立均衡发展模式,但要特别关注大城市的城市化问题,大城市为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可通过新城成长模式,使之成为大城市从聚集不经济到聚集经济的转变契机。第五章是新城空间成长研究部分,在区位竞争机制、空间扩展机制、要素组合机制、城市自组织机制、产业驱动机制和规划保障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新城空间组织实现了初期成长,新城空间成长的扩展形式上应力求与主城空间组织演进形式相统一。第六章是新城建设发展研究部分,指出新城规划是实现新城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是新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借助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指导新城规划,处理好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问题、交通系统规划问题和人居环境规划问题。第七章是新城产业发展研究部分,提出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集群可促进新城发展,但新城产业发展必须理性面对两大现实问题:其一是区域城际产业同构问题,其二是主一新城产业发展之间的竞合问题。第八章是新城管理变革研究部分,指出大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体系引发的城市发展双重突破,既直接引发了大量新城的出现,又将新城管理推向了变革前沿。第九章是杭州下沙新城成长模式个案研究部分,分别结合其成长概况、空间成长、建设发展、产业发展和管理变革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论证由“建区”到“造城”是中国新城成长的有效路径。第十章是全篇论文研究的延展部分,即由新城成长模式引发的以城带乡效应分析,通过分析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耦合性,客观认识现阶段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局域性,但伴随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可实现从局域性以城带乡转向一定区域内联动下的以城带乡。第十一章是结语部分,主要就本文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并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马力宏[9](2006)在《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 ——“浙江现象”的政府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而有特色的发展,造就了引人注目的“浙江现象”。本文从政府因素的角度对“浙江现象”进行了解读。指出在中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再是政府直接去干预经济,而是政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浙江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层级管理和政府机关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创新,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政府活力和规范约束政府行为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浙江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的政府因素,将从更典型的意义上揭示政府的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从制度变迁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对浙江和全国持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分析思路,也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本文由绪论和6章共7个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动机,本文分析的理论工具,以及对本文研究定位和研究方法的陈述。本部分运用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总体上阐述了政府的制度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主导作用,既制定出公开平等的市场竞争规则体系,又能建立起防止政府寻租、以权谋私的政府行为规范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一章从总体上考察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分析浙江现象形成的制度原因的同时,又考察了浙江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并重点分析了浙江政府管理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效应。第二章从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政府的制度供给对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市场的交易成本上,制度不合理,市场秩序混乱,经济发展的成本就会提高。相反,有效的制度供给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市场摩擦,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浙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与市场效率一直在全国领先,其中政府制度供给方面的因素值得深入探究。本章对浙江的审批制度改革、便民服务中心、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合作等制度的形成及其对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第三章从政府层级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制度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对行政层级的划分和国家层级管理制度对不同层级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活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地方政府的活力和积极性又直接制约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浙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制度创新,省管县财政体制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等制度的推行,为浙江县域经济的活跃提供了充分的制度背景。第四章从政府自我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制度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的行政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行善,也可能作恶,要保证政府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始终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完善政府自身管理,如何规范和约束政府的权力。浙江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很有特色的探索,包括合理设置政府机构、优化机关效能、科学评估政府绩效等等,正是这种探索和努力,才使得浙江市场的高效率和政府的活力得以长期延续。第五章结合最具浙江特色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制度供给的模式进行了比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各地政府都希望能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地区,地方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地方政府制度供给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更加深入和具体的比较分析。本章从浙江的温州和义乌两地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中,进一步揭示了地方政府制度供给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六章从服务型政府建设角度提出了完善政府制度供给的目标选择。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制度供给就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如果过去这种功能未能被政府自觉地认识,那么,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成为社会共同要求的今天,有效的政府制度供给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为此,必须更加重视政府管理的制度创新。

丁纪岗[10](2006)在《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层次的经济增长与波动问题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交叉领域,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从区域层次探寻和把握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对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意义重大。本文着重研究两大问题:首先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总体特征和规律,其次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的成因。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和文献综述。主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等相关理论发展脉络,界定本文关键概念,交代本文研究目的、意义、篇章结构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是中国区域经济波动特征和规律研究,包括第三和第四两章。在经济增长和波动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等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对50多年来全国和东南、东北、中部、西部各自的GDP增长与波动特征、各区域GDP增长与波动之间的相互冲击和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和寻找其中的规律,描绘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图像。之后,用类似方法分析各区域投资、消费等支出法GDP构成要素的波动特征和相互冲击关系,更深入细致地刻画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波动强度下降、周期长度尤其是扩张期延长、波动位势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强于改革开放前,并呈继续加强的趋势,但区域经济波动同步性减弱;90年代以前,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一直保持对东部地区的先行性,是全国经济波动的策源地,90年代以后转变为东部地区经济波动先行于中西部地区,代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波动的策源地;东南经济运行机制转变进程领先于其它区域。同时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GDP波动对投资波动的正向响应强度越弱,经济越落后的地区GDP波动对投资波动的正向响应强度越强;我国各区域GDP波动的内在逻辑顺序是消费波动引发投资波动,投资和消费波动共同引发了宏观经济波动;消费波动对投资波动的影响,由改革开放前的同向加强,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逆向迟滞。第三部分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成因研究,包括第五、第六、第七三章。主要研究国际和区际贸易、跨区域要素流动、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和国家区域开发战略演变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前后相比,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规模扩大、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是导致各区域经济波动强度下降、位势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区域经济波动位势差距扩大、关联性增强但同步性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发现,各区域GDP波动与对外贸易波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内部经济自主波动引发了对外贸易波动,而不是相反;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力相当,且均为正向影响,但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出口导向型特征并不突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区域GDP波动对进出口波动的敏感度较高;区域间净贸易量呈明显东部顺差、中西部逆差格局,并且这种格局仍呈强化趋势;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波动位势与国家区域开发战略的均衡倾向之间存在逆向相关关系;国家区域开发战略的均衡倾向和区域经济波动位势差距缩小之间存在滞后正相关关系。

二、陈东琪建议2001年应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东琪建议2001年应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选题缘起
        2.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评述
    (三)基本思路
    (四)基本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可能创新点
        1.内容创新
        2.角度创新
        3.方法创新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及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2.类型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特征
        1.现实性特征: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2.开放性特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3.包容性特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
        4.创新性特征:发展的“好”与“快”相结合
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论分析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我国7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
        1.立足我国70年实践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2.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及经验教训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
        1.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
        2.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3.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循序渐进又需要攻坚克难
    (三)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迎接机遇,应对挑战
        1.迎接机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应对挑战: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意识
三、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3.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
    (二)运用矛盾观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与市场权责不明
        2.公共设施和保障体制不健全:民生问题持续存在
        3.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5.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三)把握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与方法
        1.主次矛盾与中国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3.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经济发展
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唯物史观分析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纯粹的计划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经济新常态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五、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当代价值反思
    (一)理论价值反思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注重理论创新
    (二)实践价值反思
        1.构建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加强乡村振新战略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三)全球化时代价值思考
        1.为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经验
        2.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
        3.为推动全球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论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人力资本概念
        2.1.2 人力资本运营
        2.1.3 绩效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运营理论
        2.2.2 绩效评价理论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意义
    3.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意义
        3.1.1 人力资本运营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特殊作用
        3.1.2 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影响
        3.1.3 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国际交流的影响
    3.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
        3.2.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空白期(1949年前)
        3.2.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萌芽期(1949-1978)
        3.2.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初创期(1978-1990)
        3.2.4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发展期(1990至今)
    3.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
    3.4 本章小结
4.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状况分析
    4.1 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
    4.2 新疆人力资本的基本现状
        4.2.1 新疆人力资本总量
        4.2.2 新疆人力资本质量
        4.2.3 新疆人力资本结构
    4.3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4.3.1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总量
        4.3.2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4.3.3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4.4 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流动状况
        4.4.1 新疆人力资本流动概况
        4.4.2 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手段及其效应
    4.5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保护现状
    4.6 本章小结
5.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的绩效评价
    5.1 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5.2. 绩效评价的方法及指标设计
        5.2.1 人力资本运营的指标体系和指标说明
        5.2.2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5.3 产出部分的分析
    5.4 效率部分的分析
    5.5. 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6.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
    6.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战略构想
    6.3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博士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4)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基本思路
        1.2.3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论文框架结构
2 国内外的文献综述
    2.1 公共产品及其决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2 公共产品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3 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4 现有研究文献的主要不足
3 农村公共支出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3.1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一般影响
    3.2 农村公共支出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
        3.2.1 农村公共支出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3.2.2 农村公共支出对不同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3.3 农村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
        3.3.1 农村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3.3.2 农村公共支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4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支出的基本态势分析
    4.1 转型时期农村公共支出变化的统计描述
        4.1.1 农村公共支出规模的变化
        4.1.2 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
    4.2 当前农村公共支出存在的问题
        4.2.1 总量不足影响着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2.2 真正的公共性支出严重不足
        4.2.3 农村公共支出结构不合理妨碍了其效益的发挥
        4.2.4 依靠负债解决公共支出问题导致基层债务负担过重
        4.2.5 管理水平低下,机制落后
5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状态与公共支出的分析
    5.1 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
        5.1.1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现状
        5.1.2 需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
    5.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
        5.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分析
        5.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分析
    5.3 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的基本思路
        5.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农村公共支出的科学化、制度化
        5.3.2 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能,确定恰当农村公共财政职能
        5.3.3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支出相关体制机制
        5.3.4 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路出发
6 农村公共支出的总量调整
    6.1 农村公共支出总量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6.1.1 公共支出总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1.2 农村公共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6.1.3 农村公共支出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影响
    6.2 农村公共支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6.2.1 模型构建与估计
        6.2.2 模型结果评价
    6.3 提高农村公共支出总量的途径
        6.3.1 明确政府职能,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6.3.2 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农村公共支出增长刚性化
        6.3.3 积极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创造经济条件
        6.3.4 为农村公共支出的增长创造政策条件
        6.3.5 建立农村公共支出增长的激励机制
7 农村公共支出的结构调整
    7.1 公共支出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7.1.1 农村公共支出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7.1.2 农村公共支出结构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影响
    7.2 优化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的途径
        7.2.1 深化改革,扭转国家公共财政包揽多过的局面
        7.2.2 优化农村经济建设支出
        7.2.3 加大农村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
        7.2.4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支出规模
        7.2.5 控制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
8 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的体制构建和改革
    8.1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8.1.1 明确农村财政支出重点
        8.1.2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
    8.2 完善农村财政支出制度,提高支出效益
        8.2.1 改革转移支付制体制
        8.2.2 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体制
        8.2.3 改革农村财政支出监督机制
    8.3 完善地方财政对农村投入的长效机制,为中央财政分忧
        8.3.1 保证地方财政对农村投入规模
        8.3.2 政府出资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
9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5)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假设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
    第一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制度环境
        一、正式制度对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规导
        二、非正式规则对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浸润
    第二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生成与成长
        一、地方核心行动者生成的空间要素
        二、地方核心行动者生成
        三、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成长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一、制度变迁波动性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二、制度变迁软约束性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三、制度变迁非耦合性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第二章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与行为异化
    第一节 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角色的多元化
        一、转型期制度环境中的地方核心行动者
        二、地方核心行动者角色的多元化
        三、地方核心核心行动者角色多元化解析
    第二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选择
        一、追求权力结构集化
        二、履行职能的选择性
        三、政策执行的权变性
    第三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异化
        一、庇护关系下的权力扭曲
        二、晋升锦标赛下的行为变异
第三章 制度环境中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从“仇和现象”到“昆明新政”
    第二节 昆明新政图景展示
        一、政治与行政制度方面
        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方面
        三、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方面
    第三节 “昆明新政”解读——转型期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因素
        一、“昆明新政”实施的环境因素
        二、地方核心行动者因素
第四章 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的规制与引导的进路
    第一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规制与引导的进路之一:转变行动的理念模式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塑造正确的权力观
        三、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第二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规制与引导的进路之二:拓展行动的体制空间
        一、弹性化意识形态
        二、改革压力型体制
        三、变革人事制度
    第三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规制与引导的进路之三:构建行动的生态机制
        一、提升社会对改革认知
        二、促进社会对改革试错的包容机制
        三、构建地方核心行动者与民间良性互动机制
结论 转型制度环境中的地方核心行动者:松绑与规制
    一、松绑:“放手做事”的逻辑
    二、异化:弹性空间下的行动
    三、规制:“束手做事”的策略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后记

(6)“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及其成因
    (一) 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使得名义高度化较快而实际高度化不足。
        1.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与需求变化相适应, 名义高度化水平大幅提高。
        2.价值链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 产业结构实际高度化不足。
    (二) 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1.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2.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
        3.关键环节的缺失使得我国一些行业发展基础脆弱。
        4.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贸易摩擦增加。
        5.产业组织结构无序, 宏观资源配置效率低。
        6.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7.制约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 形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1.源于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模式的变化。
        2.源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3.源于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和“二元结构”突出的国情。
        4.源于追求数量增长的体制机制环境。
二、“十二五”时期显着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一) 国际环境变化:经贸增长趋缓,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二) 国内条件变化: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
三、“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框架
    (一) 基本原则和战略要求。
    (二) 战略目标。
    (三) 战略任务。
    (三) 战略重点。
四、相关政策取向
    (一) 产业政策重心由倾斜式结构政策为主, 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倾斜式结构政策转变。 (82)
    (二)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外部环境。
    (三) 提升要素禀赋, 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
    (四) 加强品牌建设, 建立培育自主品牌支持体系。
    (五) 拓宽国际化经营模式, 支持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生产体系。
    (六) 实施分类指导, 完善市场结构。
    (七) 统筹规划,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系统性支持。
    (八)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建立过剩产能正常退出机制。
    (九) 更新消费理念和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7)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析视角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政府规模测度指标选择的不同看法
        二、关于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不同看法
        三、关于政府规模适度化的不同看法
        四、关于中国政府官员规模现状的判断和评价
    第三节 研究的基准概念
        一、对"官民比"提法的认识
        二、公务员的范围
        三、国际比较中公务员的统计口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基本研究方法
        二、具体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一、论文结构
        二、技术路线图
    第六节 创新之处和研究工作的限度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工作的限度
第一章 不小于1%:典型国家(地区)公务员规模的经验观察
    第一节 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
        一、"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二、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
        三、横向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节 现状与分析: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规模
        一、美国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二、英国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三、法国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四、德国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五、日本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第三节 现状与分析:部分经济转型国家的公务员规模
        一、俄罗斯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
        二、波兰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
        三、捷克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
    第四节 现状与分析: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公务员规模
        一、埃及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
        二、巴西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
        三、土耳其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
    第五节 现状与分析: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公务员规模
        一、香港地区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二、澳门地区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三、台湾地区政府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第六节 对其他国家(地区)"公务员占人口比例"的比较分析
        一、"公务员占人口比例"的国际比较结论
        二、对"公务员占人口比例"的底线和高线的说明
第二章 公务员规模长期变化趋势的一般性分析
    第一节 历史经验:经济社会发展是公务员规模变化的内在动力
        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
        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
        四、居民消费结构的现代化
    第二节 理论支持:公务员规模变化是政府职能持续扩张的自然反应
        一、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职责范围在持续扩张
        二、发展中国家政府职责范围在扩大
        三、公共服务成为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
    第三节 现实要求:公务员规模调整是政府有效履行职责的主动选择
        一、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有效治理的要求
        二、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
        三、强化政府社会性监管职能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公务员占人口比例"的一般规律:以日本为例
    第一节 日本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
        一、日本公务员的总量规模和变化趋势
        二、日本公务员的内部结构
        三、对日本公务员规模的总体分析
    第二节 "定员管理":日本公务员规模控制的主要方式
        一、"定员管理"的概念和法律依据
        二、设定定员的最高限额
        三、有计划地实施"定员削减"计划
        四、定员管理计划的设定和推动过程分析:以远野市为例
        五、对定员管理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定员管理对控制公务员规模的启示
        一、突出强调立法的基础性作用
        二、编制变化与政府职责的关系
        三、机构改革的周期性与统筹规划规模调整
        四、调整优化公务员内部结构
        五、缓和渐进的人员分流方式
第四章 中国公务员规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总量、变化趋势与基本判断
        一、总量和发展趋势
        二、对当前公务员"数量值"的分析
        三、基本判断:不是单纯的"臃肿"问题
    第二节 公务员的内部结构和主要问题
        一、各级政府人员配置比例不合理
        二、党、政、群人员配置比例结构不合理
        三、职能部门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
        四、领导职数过多
        五、机构多但人员不饱满
    第三节 随州市的个案分析和主要结论
        一、机构数超过了中央规定的限额
        二、机构设置的地方性不明显
        三、政府系统的机构数量比重偏低
        四、人员总量规模超出中央规定限额
        五、人员配置不适应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的要求
第五章 中国公务员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分析
    第一节 研究单位
        一、以省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单位的考虑
        二、时间段选择上的考虑
    第二节 公务员规模影响因素选择的思路和依据
        一、"人口"因素
        二、"地理与政区"因素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四、"政府财力"因素
        五、"城市化"因素
    第三节 研究方法、数据模型和结论
        一、研究方法
        二、变量的操作化和数据采集
        三、数据模型和结论
    第四节 对公务员规模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
        一、对无影响潜变量的进一步验证
        二、模型结论的适用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构想
第六章 基本思路:短期"适度从紧"和长期"适度扩张"
    第一节 短期"适度从紧"的必要性和现实压力
        一、财政承受能力有限
        二、政府规模的自我膨胀
        三、"职责同构"机制亟待调整
        四、机构编制管理缺乏刚性约束
        五、社会舆论压力强大
        六、政府的运行质量不高
    第二节 公务员规模长期"适度扩张"的合理性和空间
        一、"适度扩张"的含义
        二、推动规模长期扩张的主要因素
        三、"适度"的界限
    第三节 公务员规模调整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适度从紧"和"适度扩张"相结合
        二、"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相结合
        三、"总体从紧"和"局部扩张"相结合
        四、"数量管理"和"结构管理"相结合
第七章 对策建议:从"突出精简"到"调整结构"
    第一节 公务员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
        一、适当拉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周期
        二、合理调整纵向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配置
        三、继续推动大部门体制改革
        四、尝试推动公务员分类管理等体制性改革
        五、继续充实与民生直接相关领域的公务人员
        六、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和科学化
    第二节 公务员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的配套措施
        一、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二、改革分管型副职的设置模式
        三、优化政府的行政流程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1.2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3 大城市理性扩张与新城成长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新城
        1.2.2 城市边缘区
        1.2.3 郊区化和卫星城
        1.2.4 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
        1.2.5 城市蔓延和郊区蔓延
    1.3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
    1.5 研究意义
        1.5.1 弥补国内新城研究不足
        1.5.2 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
        1.5.3 启发潜在以城带乡效应
    1.6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的建立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的建立
    1.7 本章小结
2 新城成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新城成长动力相关理论
        2.1.1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1.2 聚集经济理论
        2.1.3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2.1.4 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2.1.5 有效城市规模理论
    2.2 新城空间成长相关理论
        2.2.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2 城市空间扩散理论
        2.2.3 城市自组织理论
    2.3 新城建设发展相关理论
        2.3.1 霍华德(Howard E.)的田园城市理论
        2.3.2 恩温(Unwin R.)的卫星城理论
        2.3.3 沙里宁(Saarinen E.)的有机疏散理论
        2.3.4 赖特(Wright F.L.)的广亩城理论
        2.3.5 新城市主义理论
        2.3.6 理性增长理论
        2.3.7 城市成长管理理论
    2.4 新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2.4.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4.2 产业集群理论
        2.4.3 产业结构趋同理论
        2.4.4 主导产业理论
    2.5 新城管理变革相关理论
        2.5.1 政府行为理论
        2.5.2 城市管理理论
        2.5.3 城市经营理论
        2.5.4 城市管治理论
        2.5.5 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与城市管治三种理论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新城成长各国实践研究综述
    3.1 国外新城成长概况
        3.1.1 第一代新城
        3.1.2 第二代新城
        3.1.3 第三代新城
        3.1.4 第四代新城
    3.2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新城成长历程
        3.2.1 英国
        3.2.2 法国
        3.2.3 美国
        3.2.4 日本
        3.2.5 新加坡
        3.2.6 中国香港
        3.2.7 部分发展中国家
    3.3 中国新城成长历程
        3.3.1 改革开放以前的卫星城规划与建设(1949~1977年)
        3.3.2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规划与开发(1978年至今)
    3.4 国外新城成长实践总结
        3.4.1 新城产生的背景及目的
        3.4.2 新城运行机制与主要模式
        3.4.3 新城投资方式与政策保障
        3.4.4 新城开发规模与建设密度
        3.4.5 新城规划创新与土地控制
    3.5 国际经验给予中国新城成长的启示
        3.5.1 立足区域协调高度指导工作
        3.5.2 发挥政府新城管理的能动性
        3.5.3 积极导入规划创新理念
        3.5.4 重视优化新城产业结构
        3.5.5 合理调控新城开发规模
        3.5.6 完善新城配套政策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新城成长动力研究
    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依赖
        4.1.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色
        4.1.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多种路径
        4.1.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现状
        4.1.4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4.2 大城市扩散式发展与城市规模
        4.2.1 城市蔓延发展下的大城市病
        4.2.2 城市规模的现实矛盾
        4.2.3 城市规模的再认识
    4.3 新城成长动力研究
        4.3.1 大城市迅猛发展奠定新城成长基础
        4.3.2 大城市空间结构实现理性扩张
        4.3.3 聚集效应推动下的新城成长
        4.3.4 新城成长引发大城市规模合理变化
    4.4 杭州新城成长动力实证研究
        4.4.1 杭州城市发展定位
        4.4.2 杭州城市发展中遭遇的土地“瓶颈”
        4.4.3 杭州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矛盾
        4.4.4 杭州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
    4.5 本章小结
5 新城空间成长研究
    5.1 新城空间成长的现实背景
        5.1.1 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卫星城
        5.1.2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新城
    5.2 新城空间成长的经济背景
        5.2.1 聚集效应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2.2 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5.3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5.3.1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5.3.2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演进模式
    5.4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
        5.4.1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机制
        5.4.2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途径
    5.5 新城空间成长研究
        5.5.1 新城空间成长的前提
        5.5.2 新城空间成长的扩展形式
        5.5.3 新城空间成长引发的大城市空间变化
    5.6 杭州新城空间成长实证研究
        5.6.1 杭州市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及其优化
        5.6.2 城市边缘区新城市空间组织的出现
        5.6.3 由“建区”到“造城”的转变
    5.7 本章小结
6 新城建设发展研究
    6.1 新城功能定位
        6.1.1 “类新城”的现实功能
        6.1.2 新城建设发展的要旨:功能定位升级
        6.1.3 新城的终极功能定位:副城
    6.2 新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6.2.1 新城规划—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
        6.2.2 新城建设发展的宏观指导思想
        6.2.3 新城建设发展的微观指导思想
        6.2.4 将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理论导入新城规划
    6.3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问题
        6.3.1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6.3.2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非持续性表现
        6.3.3 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新城土地开发利用战略
    6.4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问题
        6.4.1 新城交通系统规划的战略选择
        6.4.2 正视“公交优先”战略推行难度
        6.4.3 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新城交通系统规划战略
    6.5 新城人居环境规划问题
        6.5.1 新城人居环境规划的准绳
        6.5.2 两种理论指导下新城人居环境规划战略
    6.6 杭州新城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6.6.1 杭州新城规划开发中凸现的问题
        6.6.2 新城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系统规划开发的整合战略
        6.6.3 “生活品质之城”的新城人居环境规划战略
    6.7 本章小结
7 新城产业发展研究
    7.1 新城产业发展背景
        7.1.1 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与城市化的历史融合
        7.1.2 大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
        7.1.3 大城市边缘区产业集群促进新城发展
    7.2 新城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7.2.1 新城所在区域城际产业同构问题
        7.2.2 主—新城产业发展之间的竞合问题
    7.3 新城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
        7.3.1 区域城际产业同构背景下的新城产业发展
        7.3.2 主—新城竞合关系转型中的新城产业发展
    7.4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7.4.1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
        7.4.2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备选路径一:制造业
        7.4.3 杭州新城产业发展备选路径二:科研文教产业
    7.5 本章小结
8 新城管理变革研究
    8.1 大城市发展的双重突破
        8.1.1 城市空间结构的突破
        8.1.2 城市管理体系的突破
    8.2 大城市发展双重突破后面临的新议题
        8.2.1 新城成长及其管理困惑
        8.2.2 新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
        8.2.3 实现新城管理变革的关键之举
    8.3 新城管理模式优化问题
        8.3.1 新城现行管理模式
        8.3.2 新城现行管理模式对比
        8.3.3 西方城市管治模式
        8.3.4 西方城市管治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8.3.5 中国新城管理模式优化
    8.4 新城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8.4.1 新城管理之管理体制创新
        8.4.2 新城管理之公众参与制度创新
        8.4.3 新城管理之规划管理制度创新
        8.4.4 新城管理之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8.5 新城管理政策改革问题
        8.5.1 新城土地利用政策改革
        8.5.2 新城基础设施配置政策改革
        8.5.3 新城公共财政政策改革
    8.6 杭州新城管理变革的实证研究
        8.6.1 行政区划调整—杭州新城管理问题缘起
        8.6.2 多重原因并存—杭州新城管理问题症结所在
        8.6.3 新城管理与制度创新并举—杭州新城管理变革对策所在
    8.7 本章小结
9 杭州下沙新城成长模式个案研究
    9.1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概况
        9.1.1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历程
        9.1.2 杭州下沙新城的成长动力
    9.2 杭州下沙新城的空间成长
        9.2.1 初期空间成长的无奈之举
        9.2.2 中期空间成长的理性暗合
        9.2.3 当期空间成长的日臻完善
    9.3 杭州下沙新城的建设发展
        9.3.1 杭州下沙新城的功能定位
        9.3.2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9.3.3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
        9.3.4 杭州下沙新城建设发展思路
    9.4 杭州下沙新城的产业发展
        9.4.1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概况
        9.4.2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9.4.3 杭州下沙新城产业发展思路
    9.5 杭州下沙新城的管理变革
        9.5.1 杭州下沙新城管理现状
        9.5.2 杭州下沙新城管理变革措施
    9.6 本章小结
10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的以城带乡效应
    10.1 以城带乡的几种实践战略
        10.1.1 小城镇战略
        10.1.2 “城—郊”战略
        10.1.3 城市群战略
    10.2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的耦合性
        10.2.1 新城成长模式是推进城市化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10.2.2 新城成长模式是以城带乡的极佳切入点
        10.2.3 新城成长模式可具化并强化以城带乡的功效
    10.3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的局域性
        10.3.1 新城在以城带乡中的战略创新
        10.3.2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
        10.3.3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现实途径
        10.3.4 新城战略发挥作用的客观限制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语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1.1 大城市理性扩张与新城成长有机互动
        11.1.2 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带动大城市空间结构转变
        11.1.3 新城空间组织的形成受多种机制协同作用
        11.1.4 聚集效应推动新城成长
        11.1.5 新城规划是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
        11.1.6 大城市边缘区产业集群促进新城发展
        11.1.7 理性应对新城产业发展的两大现实问题
        11.1.8 大城市发展双重突破引发新城管理变革
        11.1.9 由“建区”到“造城”是新城成长的有效路径
        11.1.10 新城成长模式引发以城带乡效应
    11.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1.2.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1.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 ——“浙江现象”的政府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发展的政府因素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对浙江经济发展影响的历史考察
    一、浙江现象的成因分析
    二、浙江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社会历史背景
    三、浙江政府管理制度改革的历程
    四、浙江政府管理制度改革的效应
第二章 政府的社会管理:制度供给与市场交易成本
    一、市场机制的制度环境
    二、浙江的审批制度改革
    三、便民服务中心的创建与发展
    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第三章 政府的层级管理: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
    一、省管县体制的形成和强县扩权的实践
    二、财政转移支付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
    三、市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推行
第四章 政府的自我管理:制度约束与经济发展
    一、政府机构改革与机构设置的完善
    二、财政“四统一”在浙江的兴起和推广
    三、机关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的优化
    四、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改革和探索
第五章 地方政府制度供给的模式比较
    一、地方政府管理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地方政府管理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比较
    三、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地方政府制度供给的途径
    四、民营经济新发展对地方政府制度供给的挑战与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
第六章 按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完善政府的制度供给
    一、市场大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制度创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点
2. 经济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2.1 经济波动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
        2.1.1 经济波动理论发展脉络
        2.1.2 西方经济波动经典理论概述
    2.2 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综述
    2.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3. 中国经济总量波动的区域特征研究
    3.1 经济波动周期划分方法与特征评价体系
        3.1.1 经济波动周期的概念
        3.1.2 经济周期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3.1.3 经济波动特征描述指标体系
    3.2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波动实证分析
        3.2.1 区域经济增长率测算与经济总量波动周期划分
        3.2.2 区域经济总量波动特征与变化趋势
    3.3 中国经济总量波动的区域特征及区域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3.3.1 区域间经济波动形态差异变化趋势分析
        3.3.2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周期扩张动力差异分析
        3.3.3 全国和各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3.4 本章主要结论及其简要解释
        3.4.1 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增强,但同步性减弱
        3.4.2 九十年代前后,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先行地位发生轮替
        3.4.3 开放以后全国经济波动主要由东南地区决定
        3.4.4 其它重要结论
4. 投资和消费波动及其对区域经济总量波动的影响研究
    4.1 投资波动、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理论关系
        4.1.1 投资波动与消费和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机制
        4.1.2 消费波动与投资和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4.2 区域投资和消费波动特征与变化趋势比较
        4.2.1 区域消费波动特征及区域间差异变化趋势
        4.2.2 区域投资波动特征及区域间差异变化趋势
    4.3 区域经济波动和消费、投资波动的相互冲击响应特征研究
        4.3.1 GDP 波动对自身滞后期波动及投资、消费波动的冲击响应特征
        4.3.2 投资波动对自身滞后期波动、GDP 波动和消费波动的冲击响应特征
        4.3.3 消费波动对自身滞后期波动、GDP 波动和投资波动的冲击响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区域经济波动的关系
    5.1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区域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5.1.1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区域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5.1.2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国际和区际传导
    5.2 全国对国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波动特征
        5.2.1 对外贸易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远远强于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
        5.2.2 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对外贸易波动强度越高
        5.2.3 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进出口贸易越不平衡
    5.3 对国外贸易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区域对比分析
        5.3.1 模型建立方法和参数估计结果
        5.3.2 区域对外贸易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回归结果分析
    5.4 区域间净贸易量与区域经济波动的关系分析
        5.4.1 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与变化趋势
        5.4.2 区域间净贸易量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跨区域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研究
    6.1 区域间要素流动方向与规模决定理论
        6.1.1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方向与规模决定
        6.1.2 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方向及规模决定
        6.1.3 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方向及规模决定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区域要素流动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6.2.1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规模急速扩大并以东南区域为主要流动目的地
        6.2.2 资本跨区域流动规模扩大并集中流向了东南区域
        6.2.3 纯技术要素流动规模快速扩大,但技术流动主要集中在东南区域内部
    6.3 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关联性增强,波动强度下降、同步性倾向弱化
        6.3.2 区域间劳动力和技术顺向流动,推动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普遍提高
    6.4 本章小结
7. 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分析
    7.1 制度及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概述
        7.1.1 制度概念简析
        7.1.2 不同学派对制度和经济增长与波动关系的主要论断
    7.2 市场化改革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分析
        7.2.1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简评
        7.2.2 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也加剧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差距
        7.2.3 市场化改革增强了区域经济波动的关联性,促进了波动强度下降
    7.3 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分析
        7.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演变历程简要回顾
        7.3.2 国家区域经济开发战略和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系简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
后记

四、陈东琪建议2001年应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哲学研究[D]. 张鹏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3]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D]. 乌拉尔·沙尔赛开.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支出调整研究[D]. 曹振纲. 西北大学, 2011(06)
  • [5]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D]. 王扩建. 苏州大学, 2011(06)
  • [6]“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对策研究[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王岳平. 经济研究参考, 2010(43)
  • [7]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 李利平. 南开大学, 2010(07)
  • [8]大城市理性扩张中的新城成长模式研究 ——以杭州为例[D]. 张静. 浙江大学, 2007(05)
  • [9]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 ——“浙江现象”的政府因素分析[D]. 马力宏. 复旦大学, 2006(02)
  • [10]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D]. 丁纪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08)

标签:;  ;  ;  ;  ;  

陈东奇建议2001年要加强制度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