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烽陈云东(云南省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德宏6784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241-01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4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23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22例,即胸锁乳突肌肌瓣、保留面神经及耳大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区域切除术,术区放置负压引流。通过3~24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肿瘤复发、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耳廓区麻木感、口干等术后情况。结果2组相比,面瘫、肿瘤复发、口干和涎瘘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传统的术式组耳廓区麻木感、Frey综合征和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与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组的发生率相比较高。结论与传统腮腺术式相比,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腮腺切除术味觉出汗综合征手术后并发症功能性外科治疗
腮腺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占唾液腺肿瘤的53.9-59%,沃辛瘤占6-14%[1]。下面总结我科近5年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及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9~72岁,其中40~55岁为多,占80%(36例)。部位:左侧21例,右侧24例。包块位于耳垂部17例,耳屏前14例,腮腺下极8例,颌后6例。
1.2临床症状多为无意中发现,缓慢性生长。包块大小不一,最大的为12×7cm,最小的为2×1.5cm,多为结节性,或为单一包块,边界清楚,活动性好,无面瘫症状。病史从5天—30年不等。
1.3诊断方法多通过病史,临床检查,B超和CT检查,术中和术后病理检查是最确切、有效、最标准的诊断方法。
1.4手术方法4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传统术式组23例,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22例,即胸锁乳突肌肌瓣、保留导管、面神经及耳大神经的肿瘤及腮腺部分区域切除术[2],术区放置负压引流。
1.5愈后情况通过3~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如下:面瘫、肿瘤复发、口干、涎瘘、耳廓区麻木感、Frey综合征传统术式组23例中发生率分别为:1例,0例,4例,4例,22例,4例。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组22例中发生率分别为:0例,0例,2例,0例,2例,0例。
2讨论
2.1腮腺肿瘤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传统术式为经典的腺体及肿瘤切除加面神经解剖,适用于肿瘤大,位于浅叶的包块。功能性外科术式为区域性切除,适用于肿瘤小,位于下极或前叶的包块,它是在正常腮腺内切除肿瘤,保留了导管、面神经及耳大神经,既缩短手术时间,又减轻面神经的损伤,保留了部分腮腺分泌功能,术后并发症少,是沃辛瘤的较佳手术方式[3]。
2.2术后涎瘘多认为是术中残留腺泡过多,术后加压包扎不当所致。术后放置负压引流3-5天,能减少涎瘘的发生。
2.3Frey综合征(味觉性出汗综合征)本组随访病例中4例发生此症,均发生在采用传统术式组中,出现此症后,采用药物,放射,手术治疗都不满意,而应用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区域切除术组中,无一例发生。
2.4耳廓区麻木感主要与术中损伤耳大神经有关,而应用功能性外科治疗术式区域切除术,保留了此神经,避免了此并发症。
2.5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主要发生在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的经典术式病例中,采用胸锁乳突肌肌瓣能改善外形。
2.6面神经损伤多由于术者对面神经解剖不熟悉,或肿瘤占位致神经走向改变所致。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张志愿.口腔颌面肿瘤学.2004:388-390.
[2]张震康,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解剖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06—414.
[3]张树民.腮腺多形性腺瘤146临床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