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禁烟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本,毒化政策,皖江抗日根据地,禁烟运动
禁烟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石庆海[1](2019)在《抗日战争时期皖江地区的烟患与根据地的禁烟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华实施了险恶至极的毒化政策。皖江地区是日本在华中生产、销售鸦片的重要地区,人民深受其害。处在日伪顽势力包围下的皖江抗日根据地不畏险难,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厉行禁烟,有效地反制了日本的毒化政策,取得了禁烟工作的显着成效,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本文来源于《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蕾[2](2019)在《浅议民国时期“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的举措与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中国,烟毒问题一直影响国民身体健康,阻挠社会发展,禁烟禁毒成为近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是由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至1940年发起的,该运动在中国乃至世界禁毒史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禁毒禁烟运动的目标就是截止1936年底,为期两年彻底禁绝毒品;自1935年起至1940年底,以六年为期,彻底禁绝鸦片。学者们对该段历史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虽然国民政府结合现实情况在禁种、禁运和禁售方面配合展开实施,但由于受各方势力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政策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一度止步不前,这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施和最终成果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9期)
石庆海[3](2019)在《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禁烟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在日本毒化政策影响下,皖江地区烟毒泛滥成灾,人民深受其害。皖江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根据地政府坚持推行禁烟政策,广为宣传,颁布法令,厉行惩处。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禁烟运动,不仅成果显着,也为新中国建立初期彻底解决烟毒之患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晓巧[4](2019)在《虎头蛇尾的民国禁烟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抹之不去的魔影,它像一条妖艳的"美女蛇",一边翩然起舞,一边肆意地向国人的身心喷吐毒素,给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造成了深重灾难。一、民国社会吸食鸦片剪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吸食鸦片的人已经很多,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更加无法抵挡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入鸦片。尽管清政府在王朝覆灭的最后一刻还在高喊着禁烟,但是鸦片烟一直都没禁掉,百姓公开吸鸦片,一些官员也偷偷吸食。(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19年03期)
袁虹[5](2018)在《探究晚清时期山西禁烟运动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鸦片作为外来植物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鸦片的传入与扩大种植,地处内陆的山西没有幸免于难最终成为鸦片泛滥的重灾区。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促使山西地区鸦片的大规模种植,紧接着"丁戊奇荒"爆发了,这对山西社会造成严重的打击,面对内外压力清政府开始取消"驰禁"政策,一场轰轰烈烈又曲折的禁烟运动开始了。(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24期)
周小伶[6](2018)在《试析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对英新闻舆论的态度——以南京图书馆藏《澳门新闻纸》抄校本为中心的探讨(1839-1840)》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的新闻舆论态度对禁烟运动时期的舆情是有重大影响的。文章以南京图书馆藏《澳门新闻纸》抄校本为样本,统计其数量、内容来源、译者、传播方式并作分析。结果显示《澳门新闻纸》抄校本共177则,内容来自《广州新闻报》、《广州纪事报》、《新加坡自由报》叁种文本,译者以四名华人传教士为主,数量随在华西人舆论转向而增加,并于"林维喜事件"达到顶峰。传播方式较单一,大多数为上呈道光帝奏折。研究认为,禁烟运动期间林则徐对华新闻舆论具有公开性、急迫性、狭隘性等特点,他对中外新闻舆论的重视引导了清廷禁烟决策的预判以及国际形象的提升,极大地帮助了其"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新兴形象的树立,翻译《澳门新闻纸》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报人的历史性新闻活动。研究分析结果为中国近代舆论史提供材料,并为当代舆情引导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来源于《新闻春秋》期刊2018年04期)
赵朗[7](2018)在《清末东北禁烟运动草草收场》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鸦片由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四处泛滥,作为清廷“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也未能幸免。及至清末,清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鸦片泛滥便是主要问题之一。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专制统治,清政府不得不掀起第二次禁烟运动。作为清(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1-05)
卓辉立[8](2018)在《晚清传教士与浙江禁烟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鸦片战争后,传教士与鸦片在同一时期进入中国。浙江作为鸦片严重泛滥的省份,也是传教事业较为发达的区域,二者产生激烈冲突。由于传教士与鸦片商在外表上难以区分等因素,晚清民间对鸦片商的仇恨往往转移到传教士身上,造成在华传教之障碍。晚清浙江传教士通过建立戒烟所、反鸦片宣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开传教局面,但在客观上对近代浙江的禁烟运动具有正面意义。(本文来源于《台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卓辉立[9](2017)在《晚清来闽传教士与近代福建禁烟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作为晚清首批被迫开放的省份,是鸦片贸易最为盛行的地区之一,也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主要传教地区之一。宣扬真善美的传教士与病民蛊国的鸦片贸易在福建相遇,产生剧烈的碰撞与冲突。晚清来闽传教士通过建立戒烟所、反鸦片宣传,对近代福建的禁烟运动具有正面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航[10](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与新中国禁毒禁烟运动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为时六年的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禁烟运动,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禁毒禁烟政策立法和机构的设立,还是民间禁毒禁烟的宣传,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仍不能控制中国的烟毒之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仅用叁年时间,就将横行中华大地百年的烟毒基本肃清。比较两党领导的禁毒禁烟运动,吸取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可为当前我国严峻的禁毒形势提供思路与对策。(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禁烟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近代中国,烟毒问题一直影响国民身体健康,阻挠社会发展,禁烟禁毒成为近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是由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至1940年发起的,该运动在中国乃至世界禁毒史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禁毒禁烟运动的目标就是截止1936年底,为期两年彻底禁绝毒品;自1935年起至1940年底,以六年为期,彻底禁绝鸦片。学者们对该段历史的研究和探索对于现如今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虽然国民政府结合现实情况在禁种、禁运和禁售方面配合展开实施,但由于受各方势力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政策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一度止步不前,这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施和最终成果的体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禁烟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石庆海.抗日战争时期皖江地区的烟患与根据地的禁烟运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赵蕾.浅议民国时期“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的举措与成效[J].法制博览.2019
[3].石庆海.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禁烟运动[J].邢台学院学报.2019
[4].李晓巧.虎头蛇尾的民国禁烟运动[J].文史天地.2019
[5].袁虹.探究晚清时期山西禁烟运动始末[J].山西青年.2018
[6].周小伶.试析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对英新闻舆论的态度——以南京图书馆藏《澳门新闻纸》抄校本为中心的探讨(1839-1840)[J].新闻春秋.2018
[7].赵朗.清末东北禁烟运动草草收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8].卓辉立.晚清传教士与浙江禁烟运动[J].台州学院学报.2018
[9].卓辉立.晚清来闽传教士与近代福建禁烟运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
[10].王航.南京国民政府与新中国禁毒禁烟运动比较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