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叁轴试验论文-柴海华,裴俊华

常规叁轴试验论文-柴海华,裴俊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常规叁轴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轴试验,原状黄土,应力环测力计,读数时间控制

常规叁轴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柴海华,裴俊华[1](2018)在《常规叁轴试验应力环测力计读数周期与应力应变曲线绘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进行叁轴试验时,应力环测力计读数时间的控制对整个试验结果至关重要.为简化土工试验中叁轴试验的读数规定,有效控制读数时间,方便处理试验数据,对原状黄土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应力环测力计读数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百分表进行调零之后开始计时,每隔8 s进行1次读数,大约计时13 min 20 s,轴向应变可达15%~20%,测力计读数也无明显变化;做好试验记录可直接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大幅减轻了叁轴试验过程中的工作量.(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海龙,赵什光,牛小玲,袁瑞[2](2017)在《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常规叁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DYS-2500高温高压岩石叁轴试验机对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圆柱体进行了单轴压、常规叁轴压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在单轴压和叁轴压缩下试验破坏形态有所差别;在围压作用下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发展趋势平缓丰满,没有明显的峰值点;围压有助于提高含面层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和峰值应力;15MPa围压时的峰值应力约为单轴压下峰值应力4.4~4.7倍,取代率对峰值应力的影响甚微;围压15MPa时的峰值应变比围压0时的峰值应变增加了7%~13%;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有一定影响,大体呈递减趋势,但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7年07期)

王刚,王锐,武猛猛,王鹏飞,周煜明[3](2016)在《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煤体常规叁轴试验的颗粒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围压和瓦斯压力对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的影响,借助PFC2D软件进行了340组抗压及抗拉试验模拟,建立了煤体宏观力学参数与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平行黏结模型和推导得出的细观参数,对煤体进行了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条件下常规叁轴试验的颗粒流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及误差分析,对煤体宏观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推导得到的宏细观参数关系,可以控制模拟结果的误差在10%之内,能较好地模拟煤体的力学特征;围压增大时,煤体的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及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泊松比以及煤体的破裂角度变小,与物理试验所得围压对煤体的刚度和强度起增强作用的结论一致;瓦斯压力的升高会导致煤体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及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以及煤体破裂角度变大,验证了物理试验中瓦斯压力对煤体强度具有劣化作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6年S1期)

唐洪祥,张丽娟[4](2015)在《平面应变试验与常规叁轴试验条件下含细粒土砂力学特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某堤坝地基下含细粒土砂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平面应变试验,并与常规叁轴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对于同样围压平面应变试验的偏差应力及广义剪应力大于常规叁轴压缩试验,说明平面应变状态下含细粒土砂的强度较高;在相同的大主应变下,平面应变试验的广义剪应变最大值远大于常规叁轴试验;同时,也可以看出平面应变试验下,小主应变反映的侧向膨胀更大,而体积应变远小于常规叁轴试验。由此说明,应力状态对含细粒土砂的力学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应依据工程中实际的受力状态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来确定其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梅海峰[5](2015)在《天水职院滑坡黄土常规叁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常规叁轴试验(UU),研究了含水率对天水职院滑坡区马兰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影响,以及不同含水率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粘聚力与含水率呈指数函数关系衰减,而内摩擦角呈二次函数关系衰减。当围压和初始含水率均较小时,黄土结构性明显,应力应变曲线呈软化型;当围压和初始含水率均较大时,黄土结构性不明显,曲线呈硬化型。研究成果对天水地区滑坡预测及防治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5年24期)

张斌伟,刘万锋,杨霄,王越[6](2015)在《基于常规叁轴试验的陇东黄土力学特性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SZ-6A型应变控制式叁轴仪进行了甘肃陇东(庆阳)某黄土滑坡体土样的室内试验、原状土样的无侧限剪切试验、重塑黄土的加载和卸载试验,分别考虑了不同含水量、不同围压以及初始应力场对于黄土强度的影响,比较了黄土在加载状态和卸载状态下的力学性能,绘制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由试验可知,黄土强度具有极大的结构性,黄土结构的破坏对于其强度影响很大;同时,黄土强度与其含水量、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具有重要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期刊2015年03期)

孙明祥[7](2014)在《黄土结构强度常规叁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度指标是地基工程、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对于结构性土体,特别是结构性黄土,更是如此。保持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均与黄土密切相关。基于黄土结构强度极为重要,利用叁轴试验,研究了黄土结构强度与含水量、围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增加对于结构强度起着软化作用,围压的加载对结构强度起着强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李顺群,高凌霞,尚军[8](2014)在《常规叁轴试验固结阶段的理论研究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叁轴试验的固结阶段属于球应力作用下的叁维压缩而渗流只发生在竖向的特殊过程,与Terzaghi一维固结过程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共同点,因此不能直接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解决该问题。基于有效应力原理、Darcy定律和线性材料假设,建立常规叁轴试验固结阶段的水压力消散理论方程,并进一步给出其分离变量法的幂级数解和有限元解答。算例分析表明,幂级数解在固结初期收敛性较差,只有当固结度稍大时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将理论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双压力室WF有效应力路径叁轴试验结果比对后发现,理论方程能够揭示叁轴试验固结阶段的主要特点。理论分析表明,其差异性主要在于理想假设与真实土样性质不完全相同这一客观存在。(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4年02期)

周杰[9](2014)在《不同模型维数下常规叁轴试验的离散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离散元程序——颗粒流PFC——对实验室常规叁轴试验分别进行了叁维和二维数值分析,从试样宏观力学响应和微观结构特征的角度,分析了模型维数对离散元研究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最密实状态的、模型参数相同的叁维和二维数值试样,剪切试验中均表现出软化的特征,但叁维数值试样达到峰值强度所对应的应变约为二维数值试样的1/4;两种维数数值试样峰值强度均随围压增大而增大,高围压下叁维试样峰值强度变为大于二维试样峰值强度;相同围压下,不同维数数值试样宏观剪切带的形状不同,其是由颗粒间切向接触力的分布规律决定的,围压增大使离散元试样内颗粒间切向接触力的分布趋于接触法向的分布范围,宏观上表现为试样剪切带变得集中。(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余晓峰[10](2011)在《再生混凝土常规叁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属于绿色可再生建材范畴,需要大力提倡;而再生混凝土力学试验偏少,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叁轴本构的试验几乎没有;深入了解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及为以后再生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或者损伤本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1年06期)

常规叁轴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DYS-2500高温高压岩石叁轴试验机对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圆柱体进行了单轴压、常规叁轴压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在单轴压和叁轴压缩下试验破坏形态有所差别;在围压作用下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发展趋势平缓丰满,没有明显的峰值点;围压有助于提高含面层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和峰值应力;15MPa围压时的峰值应力约为单轴压下峰值应力4.4~4.7倍,取代率对峰值应力的影响甚微;围压15MPa时的峰值应变比围压0时的峰值应变增加了7%~13%;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有一定影响,大体呈递减趋势,但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常规叁轴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柴海华,裴俊华.常规叁轴试验应力环测力计读数周期与应力应变曲线绘制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

[2].王海龙,赵什光,牛小玲,袁瑞.含面层再生混凝土常规叁轴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

[3].王刚,王锐,武猛猛,王鹏飞,周煜明.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煤体常规叁轴试验的颗粒流模拟[J].岩土力学.2016

[4].唐洪祥,张丽娟.平面应变试验与常规叁轴试验条件下含细粒土砂力学特性比较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

[5].梅海峰.天水职院滑坡黄土常规叁轴试验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

[6].张斌伟,刘万锋,杨霄,王越.基于常规叁轴试验的陇东黄土力学特性与分析[J].工程建设.2015

[7].孙明祥.黄土结构强度常规叁轴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4

[8].李顺群,高凌霞,尚军.常规叁轴试验固结阶段的理论研究及试验验证[J].工业建筑.2014

[9].周杰.不同模型维数下常规叁轴试验的离散元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余晓峰.再生混凝土常规叁轴试验研究[J].河南建材.2011

标签:;  ;  ;  ;  

常规叁轴试验论文-柴海华,裴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