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顺序生成论文-崔进

装配顺序生成论文-崔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装配顺序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段装配,装配顺序规划,拆卸原理,虚拟装配

装配顺序生成论文文献综述

崔进[1](2013)在《船体分段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顺序规划是对产品的设计信息和装配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和满足,从而生成几何可行的装配顺序,然后根据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最后得到最优的装配顺序。对于船舶制造这一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言,分段装配是其中一道很重要的工序,装配顺序的优劣会对分段的装配效率以及最终的建造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船体分段进行装配顺序规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一典型双层底分段为对象,对其进行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的研究。首先,借鉴工程项目管理学中网络图的思想,在分析分段各零件间连接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拆卸过程中各个零件的前后约束关系,绘制分段的拆卸网络图,建立装配信息模型。为了便于后续的计算机处理,将拆卸网络图依照一定的规则生成拆卸干涉矩阵,编写相关程序对干涉矩阵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拆卸顺序。其次,基于反拆法,即“可拆即可装”的原理,将得到的拆卸顺序倒置即为装配顺序。对于多个零件处于同一装配顺序的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装配顺序的主要因素(如:零件质量、零件装配长度等)进行专家评估并计算权重因子,得到各个零件的分值,然后对处于同一装配顺序的零件按照分值大小,在串行装配和并行装配两种方式下分别进行再次排序,从而确定最终的装配顺序,并以Excel表格的形式输出装配工艺信息表。再次,通过对DELM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分段装配过程的自动模拟仿真。将前面生成的装配工艺信息表为基本信息,驱动DELMIA将分段的CATIA叁维模型自动导入PPR树下的产品模型列表中,在装配工序列表中分别对每个零件创建装配工序,最后驱动DELMIA在虚拟装配环境下按照前面生成的装配顺序模拟装配过程,并对装配过程进行录制生成视频文件,为装配顺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最后,以分段的装配效率、成本、质量和难度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段装配顺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因素成对比较法计算得到各层次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根据专家的打分统计结果,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分值,结果显示本文确定的装配顺序的评价等级为“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10-01)

张景霞,王润孝[2](2004)在《一种基于子装配体识别的装配顺序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体表达为装配连接图,在识别子装配的基础上,给出了简化装配体装配顺序的确定方法。文中对子装配的识别原则和装配顺序、装配方向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4年06期)

张艳萍,李从东[3](2004)在《集成环境下基于割集的装配顺序生成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总结以往学者对装配顺序规划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拆卸法和优先约束法的特点 ,探讨了一种新的装配顺序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产品的装配域信息 ,根据图论的割集法对产品进行拆分 ,建立几何优先约束关系 ,然后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建立工艺优先约束关系 ,最终得到可行的产品装配顺序。实现了集成环境下基于割集的装配顺序规划。给出了割集的生成算法框图以及装配顺序规划的算法框图 ,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04年09期)

张景霞,王润孝[4](2004)在《基于产生式规则的装配顺序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装配图出发 ,利用产生式规则引入人类的经验知识 ,结合图论中深度优先搜索方法 ,提出一个较为实用的装配顺序生成算法(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4年05期)

舒启林,郝永平,王德俊[5](2002)在《集成化的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提高产品装配顺序规划效率的关键是有效地减少规划时所考虑的零件数量·提出了将零件的工程语义信息引入到产品的装配顺序规划中 ,同时通过对装配体的干涉矩阵和连接矩阵的分析 ,对可能的子装配体进行识别 ,从而大大减少所规划的零件数量 ,弥补了一般算法的不足 ,且在装配顺序生成的同时对其进行优化和评价 ,并将结果返回到CAD系统中以指导对产品的再设计和修改(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7期)

舒启林,赵静[6](2001)在《机械产品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产品装配顺序规划效率的关键是有效地减少规划时所考虑的零件数量 .本文提出了将零件的工程语义信息引入到产品的装配顺序规划中同时通过对装配体的干涉矩阵和连接矩阵的分析 ,对可能的子装配体进行识别 ,从而大大减少所规划的零件数量 ,使产品的装配顺序可以高效地自动生成 .(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沈梅,雷哲书,张铁昌[7](2001)在《基于装配特征的装配顺序生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装配特征的装配顺序生成算法。装配特征是在零件设计模型的基础 上识别产生的,它给出了零件间参与装配的面集。通过对面集的判断,可以方便的确定两零 件能否直接装配,实现了简化零件联接图,以达到减少割集的求解空间,并用装配特征进行 零件可装配性判别,使判别方便简单。(本文来源于《工程图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张建标,唐荣锡,魏生民,杨彭基[8](1999)在《装配顺序的生成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ADL—2 实体造型系统,提出增量干涉检测法,得到任意两个零件间的连接函数及移动函数,进一步求得装配产品的零件连接图、匹配关系图及稳定性有向图。利用图论的割集法,经装配的几何可行性及稳定性判别后,得到所有可行装配顺序的与/或图表示(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1999年05期)

殷晨波,钟秉林,易红[9](1998)在《计算机辅助装配顺序生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顺序生成是装配设计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装配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子装配体的概念,提出了装配层状关系模型,采用割集法和与/或图产生可行装配顺序,给出了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规划的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机械工业自动化》期刊1998年06期)

张建标,魏生民,杨彭基[10](1998)在《基于割集的装配顺序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ADL—2实体造型系统,采用增量干涉检测法,得到装配零件间的连接函数及移动函数,进一步求得装配产品的零件连接图。利用图论的割集法,经装配的几何可行性判别后,得到所有可行装配顺序的与/或图表示。(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1998年04期)

装配顺序生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装配体表达为装配连接图,在识别子装配的基础上,给出了简化装配体装配顺序的确定方法。文中对子装配的识别原则和装配顺序、装配方向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装配顺序生成论文参考文献

[1].崔进.船体分段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张景霞,王润孝.一种基于子装配体识别的装配顺序生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

[3].张艳萍,李从东.集成环境下基于割集的装配顺序生成算法研究[J].机械设计.2004

[4].张景霞,王润孝.基于产生式规则的装配顺序生成[J].机床与液压.2004

[5].舒启林,郝永平,王德俊.集成化的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

[6].舒启林,赵静.机械产品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算法研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1

[7].沈梅,雷哲书,张铁昌.基于装配特征的装配顺序生成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1

[8].张建标,唐荣锡,魏生民,杨彭基.装配顺序的生成算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9

[9].殷晨波,钟秉林,易红.计算机辅助装配顺序生成方法研究[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8

[10].张建标,魏生民,杨彭基.基于割集的装配顺序生成方法[J].航空计算技术.1998

标签:;  ;  ;  ;  

装配顺序生成论文-崔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