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层次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区治理,多重治理层次,叁社联动,以人民为中心
层次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关爽[1](2019)在《多重治理层次中的“叁社联动”:基本框架、运行逻辑与发展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社联动"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工作,旨在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的有机结合,激活社区内生资源,激发社区内在活力,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叁社联动"在运行中嵌入到国家治理和社区治理等多重治理层次和制度体系中,兼具制度、治理和服务的多重目标和功能,呈现行政逻辑、政治逻辑、治理逻辑和自治逻辑并存的状态。基层是"叁社联动"的主要场域,决定了"叁社联动"具有基础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发展特征,而社区多元化与碎片化、社区治理行政化、治理网络不协调等构成"叁社联动"深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推动"叁社联动",应当直面发展困境,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和服务功能,推动治理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改革。(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邵龙宝[2](2019)在《中国公民人格教育:七层次框架结构及其建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公民人格建构的七层次内涵包括信仰、德行、价值观、自由意志、审美情趣、智慧的提升及法权人格的塑造。公民人格建构是贯彻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包括反思批判功利主义的知识观,确立四种科学正确的知识观,在中西文化比较基础上用"儒释道"德性知识涵养人格,从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到开发智慧,将追求学问和德性修养、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起来——这样的人格建构方式是中国独有的教化路径。(本文来源于《青年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红艳,陈雅俐[3](2019)在《基于叁层次结构框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文化的新型形态——高校网络文化。由于大学生群体网络应用呈现多样性,使高校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难度。如何系统全面建设高校网络文化,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网络安全,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该文从高校网络文化概念的内涵入手,首先立足于本体论对高校网络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根据加里·戈茨的"叁层次概念结构"框架对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结构进行了剖析,分别从其基本层次、第二层次和指标层次叁个方面构建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指标层次,最后结合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系列论述,分别从物治、事治以及人治叁个维度提出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化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朱桂龙,杨小婉[4](2019)在《大学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动机研究评述——层次、分类与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从单一层面的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问题并不能清晰地解释相似的合作项目有些能够成功而有些则失败这一现象。因此,从大学的角度,分别基于心理学理论和组织间关系理论,明晰了学者个人、科研团队和共同体组织叁层次下的产学研合作动机的不同维度,构建了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动机的框架,讨论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动机的博弈问题,打开了高校产学研合作动机这一"黑箱",拓展和丰富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的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俊,牛梦茜[5](2019)在《制度如何影响创业:一个跨层次的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如何影响创业是近年来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Hitt和Xu(2019)在文中讨论了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创业行为(新创企业与在位企业)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对于深化后续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本文沿着这一思路继续围绕"制度如何影响创业"的跨层次机制展开理论探讨,并结合中国情境的历史特征与数字经济等新兴实践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以求推动和丰富针对这一主题的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管理学季刊》期刊2019年02期)
林海波[6](2019)在《一种通用的层次化疏散仿真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疏散仿真通过模拟疏散场景中人群行为,可辅助应急疏散决策,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疏散仿真系统涉及面广、开发难度高、工作量大。为降低疏散仿真开发门槛,本文提出一种通用人群疏散仿真框架——CHESF,依据行人动力学理论,引入层次化概念,实现分层控制人群的行为,方便开发者在框架上快速生成疏散仿真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疏散仿真相关的研究现状,对现有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的疏散仿真算法和模型以及仿真框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2)提出一种层次化人群疏散仿真框架CHESF。设计了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实现人群行为的分层控制;设计环境层和可视化层,实现环境因素对人群仿真的影响以及仿真过程可视化。同时,在各层次预留拓展接口,用于添加自定义模块,实现代码重用,便于灵活设计不同的仿真实验。3)实现了人群疏散仿真CHESF框架。基于Qt框架设计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生成各层次模块化插件的代码框架,加快模块化插件研发;设计模块化插件形成插件库,通过插件组合方式,快速设计并生成特定的仿真应用。4)基于CHESF框架设计和实现了若干实验案例。使用CHESF框架设计多组实验,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案例所需模块插件的功能和制作过程,最后通过展示实验案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框架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便捷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天嵩[7](2019)在《基于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比例的贝叶斯Meta分析方法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适用于比例Meta分析的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及其贝叶斯方法实现。方法阐述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和正态-正态层次模型,分别在此两模型框架下,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两个文献数据重新分析。采用贝叶斯和频率学方法拟合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对数据未经或经logit转换后,采用倒方差法等经典频率学方法拟合正态-正态层次模型。结果在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采用贝叶斯方法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57(0.039,0.077)和0.799(0.693,0.897),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488和0.919;采用频率学方法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56(0.041,0.078)和0.798(0.692,0.875),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400和0.589。在正态-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经logit转换后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73(0.057,0.094)和0.754(0.661,0.827),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170和0.301;直接合并原始数据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49(0.032,0.065)和0.804(0.719,0.888),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001和0.018。结论不同模型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NNHM可能低估研究间方差。基于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贝叶斯方法更适用于比例的Meta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何静,殷明,刘丹青[8](2019)在《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应用型学习层次结构分析与探索——以美国DQP学历框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学历资格框架(DQP)是美国新兴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工具,其核心是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取得某一层次学历时应具备的学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融合应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匹配性。本研究以学历资格框架中应用学习领域的要求为基础,结合其他学习领域的参照点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与应用能力培养过程,提出了应用型学习的层次结构模型,包括阐述知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任务实践、构建问题与完成任务这六个层次,以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的框架性参考。(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晏紫霏[9](2019)在《实施分层次教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形势下,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特点等方面,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管克江,王迪,裴广江,王海林,张卫中[10](2018)在《“我们对与中国伙伴合作充满信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对阿根廷成功进行了国事访问。中阿签署未来5年两国政府共同行动计划,并决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合作,对接两国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各层次各领域交流合作。据阿根廷《号角报》报道,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表示:“中国发展越好,阿根廷、整个地(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12-14)
层次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公民人格建构的七层次内涵包括信仰、德行、价值观、自由意志、审美情趣、智慧的提升及法权人格的塑造。公民人格建构是贯彻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包括反思批判功利主义的知识观,确立四种科学正确的知识观,在中西文化比较基础上用"儒释道"德性知识涵养人格,从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到开发智慧,将追求学问和德性修养、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起来——这样的人格建构方式是中国独有的教化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次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关爽.多重治理层次中的“叁社联动”:基本框架、运行逻辑与发展路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
[2].邵龙宝.中国公民人格教育:七层次框架结构及其建构路径[J].青年学报.2019
[3].张红艳,陈雅俐.基于叁层次结构框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
[4].朱桂龙,杨小婉.大学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动机研究评述——层次、分类与框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杨俊,牛梦茜.制度如何影响创业:一个跨层次的分析框架[J].管理学季刊.2019
[6].林海波.一种通用的层次化疏散仿真框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7].张天嵩.基于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比例的贝叶斯Meta分析方法及实现[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9
[8].何静,殷明,刘丹青.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应用型学习层次结构分析与探索——以美国DQP学历框架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9
[9].晏紫霏.实施分层次教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框架[J].试题与研究.2019
[10].管克江,王迪,裴广江,王海林,张卫中.“我们对与中国伙伴合作充满信心”[N].人民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