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离子论文-刘忠英

反应离子论文-刘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弱电解质

反应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忠英[1](2019)在《洞悉离子反应中的解题陷阱》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复分解反应规律、电荷守恒规律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为命题者在题设中挖掘陷阱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此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是考查化学基础知识的好素材,在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学生却容易掉进常规陷阱导致屡做屡错。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练就一双慧眼,识(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50期)

赵猛,孟祥君,信真真,崔莹[2](2019)在《介入术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介入术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青大附院介入手术室2018年1月-6月行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造影剂均采用国产碘克沙醇注射液(320mg/m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介入术前15分钟静脉推注10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不推注,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是否有过敏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轻度过敏3例(3%),中度过敏1例(1%);观察组轻度过敏1例(1%),两组统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使用地塞米松类预防药物的临床意义不大。(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邓伟[3](2019)在《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问题及学习策略研究——以“离子反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知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结合化学学科知识特点,化学学科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离子反应核心概念为知识载体,分析学生在学习离子反应叁类知识时存在的表征问题形式,探讨相关的学习策略,以期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2期)

郭文斌[4](2019)在《离子反应考点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点一、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要掌握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拆(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类)、删(删除反应前后相同的离子)、查(检查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例1通常情况下,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多个化学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5](2019)在《Lewis酸功能化介孔氧化硅限域柔性离子液聚合物协同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通过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反应,也是二氧化碳化学法利用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离子液体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活性,是该反应最常见和最有效的催化剂类型之一.然而,由于该反应为双组分协同作用机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通常要加入路易斯酸作为助催化剂来进攻环氧化合物上的氧原子,促进开环反应.因此,设计合成双组分在空间上能够相互接近的催化剂对促进协同效应,获得高活性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介孔氧化硅材料表面易修饰、比表面积高和孔道易引入客体单元的特性,首先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模板,通过预缩聚的策略将磺酸根基团引入到孔道表面,与Zn Br2进行离子交换后,得到Lewis酸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然后,通过浸渍和热引发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咪唑基线性离子液聚合物引入到材料孔道内,得到孔道限域离子液柔性聚合物和表面镶嵌Lewis酸单元的双组分催化剂.由于介孔孔道的空间限域作用和柔性聚合物的半"自由"性,在纳米尺度空间内可增强两种活性组分间的协同催化性能.在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中(110℃和2 MPaCO_2条件下),所制备的双组分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99%)表现出优于单组分催化剂(转化率分别为4.5%和80%)和单组分催化剂混合物(转化率83%)的反应活性.同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向Lewis酸功能化氧化硅材料中后加入聚合离子液的反应体系转化率为96%,相较原位引入聚合离子液的方法仍有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离子液聚合物不能完全进入到孔道与Lewis酸中心接触造成的.因此,所制备的双组分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可能与增强的协同催化能力相关.由于聚合物链的缠绕作用和介孔孔道的限域作用,该双组分催化剂也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循环使用4次后仍能得到85%的转化率.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利用纳米孔限域空间可促进多组分位点协同催化,可能拓展至其它协同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2期)

柴世俊[6](2019)在《“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与反思——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主旨,本教学设计着重探讨了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叁段六环导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理科考试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闫立忠,王潇舷,刘伟龙[7](2019)在《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和滨海盐渍土存在的硫酸根离子与混凝土反应将导致保护层膨胀剥落,从而使得氯离子传输距离缩短、钢筋混凝土更易腐蚀。对0~50%粉煤灰掺量、0~65%矿粉掺量混凝土开展实海暴露,同时将混凝土粉末浸泡于1%硫酸钠和海水溶液中,研究混凝土与硫酸根离子的反应量。试验结果表明:海水中的硫酸根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其1 d的反应量达到总反应量的50%,28 d后将达到反应平衡;其反应的硫酸根离子量超过总硫酸根离子量的84%。当粉煤灰掺量达到50%,矿粉掺量达到65%时,其抗压强度小于普通混凝土,但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硫酸根离子反应量5%~15%,从而有助于降低于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风险。海洋潮汐区腐蚀混凝土的硫酸根离子反应量与海沙区相近,但高于大气区腐蚀混凝土。(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0期)

贺大春,舒成,姜金爱,张兴红,姜志华[8](2019)在《不同温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对冠脉介入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温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对冠脉介入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冠脉介入患者270例,按造影剂温度设20℃、28℃、37℃叁组,每组随机入组90例患者,观察冠脉介入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变化,术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电监护ST-T一过性改变、血管痉挛、胸闷胸痛等自我不适感频次。结果各组间术前和术后Scr及BUN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术前术后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T-T一过性变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度越高,ST-T改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组间比较,温度越高,血管痉挛及不适症状发生率越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0℃组术前术后IN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组术前术后PT、AP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组术前术后PT、INR、AP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造影剂的温度至37℃,可明显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造影剂温度对肾功能的改变没有影响,控制造影剂使用量和水化是预防造影剂肾病的良好方法,使用37℃造影剂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延长,原因及是否具有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新华[9](2019)在《不同版本教材“离子反应”编写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版本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中"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编写从以下方面作对比分析:在教材中的编排位置、离子反应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反应的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的修订、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吴江华[10](2019)在《高中生“离子反应”相关概念的学习策略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概念,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一概念的相关变式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探索了离子反应相关概念的学习策略,以期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这一概念的学习提供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35期)

反应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介入术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青大附院介入手术室2018年1月-6月行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200例,造影剂均采用国产碘克沙醇注射液(320mg/m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介入术前15分钟静脉推注10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不推注,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是否有过敏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轻度过敏3例(3%),中度过敏1例(1%);观察组轻度过敏1例(1%),两组统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使用地塞米松类预防药物的临床意义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忠英.洞悉离子反应中的解题陷阱[J].教学考试.2019

[2].赵猛,孟祥君,信真真,崔莹.介入术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价值研究[J].人人健康.2019

[3].邓伟.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问题及学习策略研究——以“离子反应”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4].郭文斌.离子反应考点探究[J].中学化学.2019

[5].关茹群,张晓明,常芳芳,薛楠,杨恒权.Lewis酸功能化介孔氧化硅限域柔性离子液聚合物协同催化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6].柴世俊.“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与反思——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实践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9

[7].闫立忠,王潇舷,刘伟龙.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J].混凝土.2019

[8].贺大春,舒成,姜金爱,张兴红,姜志华.不同温度非离子型造影剂对冠脉介入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9].陈新华.不同版本教材“离子反应”编写的对比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

[10].吴江华.高中生“离子反应”相关概念的学习策略管窥[J].高考.2019

标签:;  ;  ;  

反应离子论文-刘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