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捕获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PN,2.0,企业价值捕获轨迹,动态战略耦合,韩资汽车行业企业
捕获区域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英,周潮[1](2019)在《全球生产网络(GPNs)与区域发展的动态战略耦合——苏南与苏北韩资汽车行业企业价值捕获轨迹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生产网络(GPN) 2.0认为实现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动态战略耦合是区域发展的动因。该分析框架认为应从垂直(组织)和水平(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价值捕获轨迹,从而分析特定区域的战略耦合模式。选取62家江苏省韩国投资汽车行业企业,采用GPN 2.0分析框架分析企业价值捕获轨迹,并对比苏北和苏南GPNs和区域发展战略耦合的模式差异。研究发现:苏北处于"结构性耦合"阶段,苏南处于"功能性耦合"阶段。苏北和苏南应该采取不同发展战略,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战略耦合做好准备。(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9年04期)
陈佳,舒明月,里进,付爱思,杨帆[2](2019)在《叁代测序与靶向捕获技术联用进行高分辨HLA基因分型及MHC区域单倍体型精细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高分辨率、精准分型对于组织配型以及HLA相关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2位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外周血为供试样本,分析二、叁代测序数据用于高分辨率HLA分型的优劣势,同时结合探针捕获与叁代测序技术对YH、HeLa标准细胞系以及一个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区域进行靶向分析,探究长读长测序技术对于整个MHC区域精细分析的潜力。研究表明:(1)二、叁代测序技术均能实现6~8位高分辨HLA分型,且两者分型结果一致。但是叁代数据的覆盖均一度显着优于二代,不会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2)超长的叁代数据可直接跨越整个扩增子,对于基因单倍体型的判定(phasing)具有明显优势。样本中92.79%的HLA基因能够得到准确的单倍体分型结果,远高于二代的75.65%;(3)长读长的叁代测序数据不但能实现对MHC区域的更好组装,还具有对整个MHC共计3.6 Mb区域进行phasing的能力,而这将有助于明确各个突变位点、等位基因、非编码区等基因原件在每个MHC单倍体型上的定位与相互连锁信息,为免疫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9年04期)
刘妍,吴青青,杨怡珂,梁颖,张铁娟[3](2018)在《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在胎儿骨骼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附30例临床病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基因诊断,为胎儿骨骼畸形的产前诊断分析及遗传咨询指导提供相应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提示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3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胎儿局部骨骼畸形,15例胎儿短肢畸形。所有病例均留取胎儿脐血、羊水或流产组织,按技术路线依次进行胎儿染色体、全基因组测序及363个骨骼相关致病基因全外显子检测,并同时留取父母血样进行Sanger验证。结果 30例骨骼发育不良病例中,2例18-叁体,余28例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均未发现与骨骼发育异常相关的微缺失/微重复变异,21例均携带骨病相关基因。6例短肢畸形患者检测出胶原类基因突变,7例检测出携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的杂合已知致病突变,其余分别携带TP63、EBP、CHRNG、FLNB、SOX9等基因。其中3例复合杂合突变(CHRNG、COL11A2、SOX9)分别来源于表型健康的夫妻双方。结论目标区域外显子捕获技术能显着提高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阳性率,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产前诊断分析、遗传咨询指导、手术及药物靶向治疗。(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8年16期)
何俊衡,刘曙,狄红卫[4](2018)在《基于动态捕获区域的DC-TLD目标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TLD目标跟踪算法的处理速度,以达到在更高分辨率视频中跟踪目标的实时性要求,在TLD算法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捕获区域的TLD目标跟踪算法(DC-TLD)。算法采用前一帧目标位置作为当前帧目标位置的预测值,减小了目标位置的预测误差。研究了检测区域负样本出现需满足的条件,分析了检测区域大小对算法鲁棒性的影响。针对样本的访问方式,提出基于索引的访问方法,极大地减少了访问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TLD算法的样本检测时间,而且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高梦锦,卢宇杰,姚海彬,郑林杰[5](2018)在《全自动烟支分拣排列机的破损区域捕获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机械式烟支破损检测技术无法保证在超过1r/s的转速下高效工作,存在误差高和效率低的缺陷。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破损烟支自动分拣皮损区域捕获机,介绍了全自动烟支分栋排列机的总体结构,分析叁种烟支破损区域捕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光纤传感式烟支破损区域捕获技术,通过FD-320-05型光纤头检测弯曲以及破损烟支。通过位检测传感器和方向辨识传感器对烟支方向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在距离是2mm情况下,烟支滤嘴端同烟丝端间具有最高反差,可准确检测烟支破损区域,并且在35mm对接距离和1.5r/s转速下,可确保正常烟和缺嘴烟具备100%的通过率和剔除率。(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07期)
孙素梅,孟悦,朱家桢,林支桂[6](2018)在《周期演化区域上的Logistic捕获模型的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理解栖息地区域的周期性变化对物种生存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周期演化区域上一类具捕获项的Logistic反应扩散模型.我们首先在区域的增长为各向同性这一前提下,将模型转换为固定区域上的反应扩散问题,再利用相关的特征值问题和上下解方法得出模型解的渐近性态.根据所得结论,我们进一步就区域演化对物种的影响给出了生物学解释.(本文来源于《生物数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冬梅,雷振海,刘万保,李滢[7](2017)在《生态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扩散与捕获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津冀叁个地区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但在创新能力及创新资源分布方面却存在着极大差异。从生态视角考虑,通过区域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创新能力的扩散捕获,将能够极大地促进叁个地区的共同发展。文章在对比分析京、津、冀叁地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之后,从生态因子层面出发,借助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等手段,归纳总结出了提升京津冀地区创新能力扩散与捕捉机制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7年34期)
张文刚[8](2017)在《肉牛生长发育与胴体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目标区域测序捕获功能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牛生长和胴体性状作为肉牛生产实践中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对肉牛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仅为5.6 Kg/人,远低于美国(36 Kg/人)、日本(10Kg/人)等发达国家水平,且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2 Kg/人)。导致我国肉牛产业滞后的主要原因包括饲养成本高、管理水平低下及肉牛品种遗传资源缺乏,尤其是遗传因素始终束缚着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本研究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目标区域测序的方式,从多策略、多组学、多角度探索肉牛生长和胴体性状主效基因或QTL区间,以期深入了解生长和胴体性状遗传机制,为后续全基因组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提供可靠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得到重要结论如下:(1)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五个生长和胴体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18个候选基因和4个候选区间,其中如NCAPG、LCORL等基因在之前研究中报道过,如FGF9、SPIDR、LAMA4、TCF4等为新发现候选基因,为下游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多策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肉牛日增重性状遗传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叁种全基因关联分析同时定位至NCAPG-DCAF16区段,解释表型方差超过4%,且发现在显着区段富集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推测日增重表型变异机理可能是受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3)从群体遗传角度分析NCAPG-DCAF16区段是日增重候选区段可能性。发现肉用西门塔尔牛在该区段连锁程度远高于其它地方品种,受选择强度大于地方品种,揭示了该区段是肉牛生产性状候选区段的可能性。(4)通过分析转录本表达量与表型间相关验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结论。首先验证NCAPG在肌肉细胞中存在叁种转录本,然后发现NCAPG总表达量、NCAPG转录本XM_005207785、DCAF16表达量与日增重性状呈正相关,该实验证明了之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推论,进一步揭示了日增重性状遗传机制。(5)通过区间捕获测序关联分析分别找到38个、77个显着标记,主要落在NCAPG基因上游调控区域,并未发现氨基酸错义突变位点,推测NCAPG基因表达量可能影响日增重表型变异致因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饶斌[9](2017)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在不明原因癫痫遗传分析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明原因的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内科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许多精神及经济压力。本研究对不明原因的癫痫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帮助患者遗传性探索,为寻找癫痫的相关致病基因及机理提供研究基础;为往后的遗传咨询、风险评估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50例深圳儿童医院门诊自2014年至2015年就诊的不明原因的癫痫患儿,利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542个与癫痫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包括单基因单个碱基突变、小片段插入缺失。通过制定的筛选标准,筛选出已知或潜在的致病突变,然后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50例不明原因癫痫患儿的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结果为平均目标区域捕获效率为64.1%,平均测序深度为304×,测序深度在30×以上的覆盖率分别为95.80%,共发现了13574个突变,通过候选致病突变筛选规过滤及sanger验证,在3名患者EP13、EP37、EP46中发现了3个疑似致病突变,分别为GABRA1基因的c.889A>C、SCN2A基因的c.711T>G及SCN8A基因的c.3872T>C突变。这3个突变在SIFT、Polyphen2、LRT、Mutation Taster、Mutation Assessor软件功能预测综合结果都为有害,在多数同源物种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且突变频率在db SNP、Hap Map database、1000 Genomes Project和PVFD这4个数据库中均为0或无记录,说明这3个位点具有潜在风险,可能与患者癫痫的发生及发展相关。结论:通过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50例不明原因的癫痫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对其中3例患者做出了明确的基因诊断,借助分子遗传学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致病机制。(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7)
何怡华,郝晓艳,张烨,谷孝艳,刘晓伟[10](2016)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及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及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基因型-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先天性心脏并遗传学咨询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信息。方法入选2012年9月-2015年6月间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数据库标本62例,按区段胚胎学分类法分型后,收集心肌等组织送华大基因公司利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1X)检测染色体缺失重复,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检测先心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变异及小的插入缺失片段。结果 1.本组胎儿以复杂心脏畸形居多(62.9%,39/62),累及圆锥干系统畸形最常见(69.35%,43/62)。2.30例胎儿检出大于100Kb的CNVs(40.32%,30/62),11例胎儿检出大于1Mb的CNVs,7例为致病意义明确,7例中有6例累及圆锥动脉干;本组CNVs以微重复常见。3.5例胎儿携带已知及疑似致病基因者,4例胎儿存在心室流出道梗阻。结论本中心采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及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初步探讨了胎儿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孕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家庭积累病提供相关遗传学咨询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全国妇产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12-02)
捕获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高分辨率、精准分型对于组织配型以及HLA相关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2位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外周血为供试样本,分析二、叁代测序数据用于高分辨率HLA分型的优劣势,同时结合探针捕获与叁代测序技术对YH、HeLa标准细胞系以及一个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区域进行靶向分析,探究长读长测序技术对于整个MHC区域精细分析的潜力。研究表明:(1)二、叁代测序技术均能实现6~8位高分辨HLA分型,且两者分型结果一致。但是叁代数据的覆盖均一度显着优于二代,不会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2)超长的叁代数据可直接跨越整个扩增子,对于基因单倍体型的判定(phasing)具有明显优势。样本中92.79%的HLA基因能够得到准确的单倍体分型结果,远高于二代的75.65%;(3)长读长的叁代测序数据不但能实现对MHC区域的更好组装,还具有对整个MHC共计3.6 Mb区域进行phasing的能力,而这将有助于明确各个突变位点、等位基因、非编码区等基因原件在每个MHC单倍体型上的定位与相互连锁信息,为免疫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捕获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1].徐海英,周潮.全球生产网络(GPNs)与区域发展的动态战略耦合——苏南与苏北韩资汽车行业企业价值捕获轨迹的比较[J].人文地理.2019
[2].陈佳,舒明月,里进,付爱思,杨帆.叁代测序与靶向捕获技术联用进行高分辨HLA基因分型及MHC区域单倍体型精细鉴定[J].遗传.2019
[3].刘妍,吴青青,杨怡珂,梁颖,张铁娟.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在胎儿骨骼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附30例临床病例分析[J].医学综述.2018
[4].何俊衡,刘曙,狄红卫.基于动态捕获区域的DC-TLD目标跟踪算法[J].光电工程.2018
[5].高梦锦,卢宇杰,姚海彬,郑林杰.全自动烟支分拣排列机的破损区域捕获技术[J].科技通报.2018
[6].孙素梅,孟悦,朱家桢,林支桂.周期演化区域上的Logistic捕获模型的动力学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2018
[7].赵冬梅,雷振海,刘万保,李滢.生态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扩散与捕获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7
[8].张文刚.肉牛生长发育与胴体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目标区域测序捕获功能基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9].饶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在不明原因癫痫遗传分析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7
[10].何怡华,郝晓艳,张烨,谷孝艳,刘晓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及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全国妇产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