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百合论文-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刘晓龙

栽培百合论文-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刘晓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栽培百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百合,肥料配比

栽培百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刘晓龙[1](2019)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下不同肥料配比对百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下不同肥料配比对百合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因素,分别为精制有机肥A和蚯蚓粪B,其中精制有机肥设3个水平处理,蚯蚓粪设2个水平处理。最后分别测定百合地上部的株高、茎粗,百合地下部的鳞茎重量、体积、分蘖数以及可溶性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精制有机肥与蚯蚓粪可以显着地提高百合的品质,并且精制有机肥施用量与百合各项指标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天津农林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邢景景,刘国锋,曾凤,谢腾芳[2](2019)在《淡黄花百合的引种驯化与繁殖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武汉对从云南红河州采集的野生淡黄花百合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其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繁殖栽培技术,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适应性较好,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观赏价值高,耐热性良好;通过鳞茎、珠芽、种子繁殖,以珠芽繁殖效果较好;开展基质、施肥对珠芽生长的试验,表明泥炭与珍珠岩比例为1∶1、氮磷钾比例为2∶1∶1的组合对植株成活率、株高以及鳞茎增长等方面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可作为珠芽繁殖的最佳配比,为淡黄花百合的人工繁育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19年05期)

郭颖,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3](2019)在《5个百合品种在混合基质栽培下的生长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有机生态型混合基质栽培技术下不同品种百合的生长状况,试验设计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单一因素为百合品种,其中共设5个水平,包括‘卷丹’百合、‘龙牙’百合、‘兰州’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分别测定百合地上部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和地下部鳞茎的重量、体积、分蘖数、整体横径与纵径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共12项指标。结果表明:‘卷丹’百合叶片数最多,鳞茎重量、体积最大,分蘖数最多,同时CAT活性最高,其他指标也较强,因此在混合基质栽培下生长状况更好,其与混合基质栽培技术的契合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焕义[4](2019)在《卷丹百合在东北地区的栽培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卷丹百合在东北地区繁育和栽培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开展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出了拓展卷丹百合在绿化方面应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08期)

孙媛圆,唐安军[5](2019)在《大百合属植物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百合属植物是一类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植物,包括大百合、荞麦叶大百合、日本大百合以及颇有争议的变种云南大百合。本文就大百合属植物的引种栽培、种子休眠、种子萌发、分球繁殖及组织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完整的信息参考。此外,对大百合属植物引种栽培和种苗繁殖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于长宝,崔凯峰,徐金丹,黄利亚,马宏宇[6](2019)在《长白山区大花百合生长习性与人工驯化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大花百合繁育、生长物候、田间管理技术.结果显示:大花百合野生于湿地,人工旱地驯化可以正常生长;喜氮磷钾平衡型肥料,群花期40 d以上;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获取种源少,生长期建议遮阳50%;病害少,虫害主要是东方蝼蛄,易咬食大花百合根茎及鳞茎;人工栽培大花百合的生长性状优于野生自然生长.(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胡新峰[7](2019)在《食用百合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乌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皇宫镇阿克奇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帮助村民从甘肃省购进优质百合种子,尝试发展百合种植,但村民对百合的田间管理技术掌握的不够好。那么如何科学地对百合进行田间管理呢?来自阿勒泰市红墩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胡新峰对此做出了以下回答:(本文来源于《新疆科技报(汉)》期刊2019-07-05)

崔寿福,张小杭,许传俊,刘福平,何恩铭[8](2019)在《台湾百合引种、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种台湾原生种百合到厦门种植,栽培植株正常生长、开花并获得种子;经过栽培观察,台湾百合在厦门地区种植播种最佳时间为9—10月,选择色泽鲜艳、抱合紧密、根系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的健壮种球并经过消毒杀菌、低温处理发芽后种植于高爽、不易积水、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基肥以优质长效腐熟有机肥为主,同时搭配叶面施肥,田间管理需要加强培土、摘蕾及防止积水,注意防治花叶病、斑点病、鳞茎腐烂病和叶枯病。台湾百合是优秀的切花材料及百合育种材料,也是功效出色的药食两用植物,发展台湾百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台湾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并展望了台湾百合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杨,张琪,曲嘉,肖雨,马勇[9](2019)在《百合鲜切花的开发前景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花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百合花有着许多种类,颜色十分鲜艳,深受大家喜爱。对于百合花来说,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相关人员便需要对其展开研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发展相关技术。本文主要描述了开发的主要前景,并对于优质栽培技术的发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10期)

王瑛[10](2019)在《食用百合的栽培要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具有保健效果的食物需求也在增加。食用百合具备润肺止咳和宁神安神的功效,因此广受欢迎。为了栽培优质的食用百合,本文以九寨沟地区为案例,首先分析食用百合相关栽培要点,其次对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阐述,最后探究食用百合病虫害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10期)

栽培百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武汉对从云南红河州采集的野生淡黄花百合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其物候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繁殖栽培技术,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适应性较好,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观赏价值高,耐热性良好;通过鳞茎、珠芽、种子繁殖,以珠芽繁殖效果较好;开展基质、施肥对珠芽生长的试验,表明泥炭与珍珠岩比例为1∶1、氮磷钾比例为2∶1∶1的组合对植株成活率、株高以及鳞茎增长等方面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可作为珠芽繁殖的最佳配比,为淡黄花百合的人工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栽培百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刘晓龙.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下不同肥料配比对百合的影响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19

[2].邢景景,刘国锋,曾凤,谢腾芳.淡黄花百合的引种驯化与繁殖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

[3].郭颖,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5个百合品种在混合基质栽培下的生长差异[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

[4].刘焕义.卷丹百合在东北地区的栽培与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5].孙媛圆,唐安军.大百合属植物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9

[6].于长宝,崔凯峰,徐金丹,黄利亚,马宏宇.长白山区大花百合生长习性与人工驯化栽培技术[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胡新峰.食用百合绿色高产栽培技术[N].新疆科技报(汉).2019

[8].崔寿福,张小杭,许传俊,刘福平,何恩铭.台湾百合引种、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9

[9].王杨,张琪,曲嘉,肖雨,马勇.百合鲜切花的开发前景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花卉.2019

[10].王瑛.食用百合的栽培要点分析[J].花卉.2019

标签:;  ;  ;  ;  

栽培百合论文-李云锴,李树和,刘峄,梁发辉,刘晓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