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刘朋林晴隆县学官职业中学561400

【摘要】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正在学习相关教育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然而在此背景下,部分老师的邯郸学步让语文课堂教学陷入某些误区,使得课程改革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在保留原有的工作重心的前提下,充满生机而效果显著的,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的实践,致力于为新课改中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提供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12-01

根据我国的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生产力的需求,推动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这是我国科教兴国的要求使然,对此,各门课程都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实行改革,为我国社会输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就语文学科来说,尤其是初中语文课堂,自新课改实行以来就出现了一种一味否定传统课堂教学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态度,盲目的开发新的课堂教学内容,处处追求“新颖”,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确实应该大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模块,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确立自己的指导地位,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过去,要在吸收传统教学的精髓上融入新型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的实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下面笔者将分析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常见误区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见误区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甚至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改更加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提倡互动式的课堂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可以看出在此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并未有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少中学教师则将其片面的理解为“少教少说”,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课堂上具体表现为:给予学生过多的自由让其自由感悟与探索,因为害怕被别人冠以落后的教育方式的帽子而不敢干涉学生的探索活动。这种谈“教”色变正是由于教师未能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甚至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忽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整体建构的形成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整体的把握能力,因此,不少语文教师就否定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去掉了以往对文章某一段某一句的深层次的理解与分析,取消了对其亮点词语、句式运用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一遍又一遍的课文的朗读背诵,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聊,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只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课文朗读与背诵无比流利的学生,他们的听写的能力严重缺失,又怎么会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

(三)应用过多的信息化教学软件

在信息化教学时代,各个学校争相购买信息化教学用具,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少教师也是争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其中也涌现了一些问题,某些不必要的精美动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专注于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反而大大下降。信息技术始终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我们要明白使用信息化教学软件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是教学工具,因此在使用相关设备时,不可使其本身过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下降。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充分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性,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实现对新知识的整合,从而构成新的知识结构。而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帮学生创立正确的尽可能真实的教学情境并在必要情况下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经验相对缺乏,完成知识的整合与构建新的知识网络更不可能无师自通。因此这个时候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适当的引导,启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教师对相关教材的理解,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再根据自己理解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性。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教学设计。创设出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教学情境。使教材相关内容在教师引导研究作用下,更加符合初中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方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注重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注重学生的语文整体把握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相关的语文技能技巧的训练,使学生逐渐拥有自主分析感知文学作品的思想与魅力的能力,而这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具体表现为出色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锻炼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使学生积累运用语文的能力得以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的运用表达能力,实现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三)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提高,我们在教学中也更多的到相关的教学工具,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要充分合理的使用一些信息化教学工具,尤其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构思一些画面时,千万不能追求一时的效果,而随意地使用内容丰富逼真的动画,使学生养成依赖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坏习惯,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长久来看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针对新课程改革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并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才能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正常工作的开展,实现新课改下的教育目标,才能提高我国的人才质量,为社会上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J].朱忠花.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年15期.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J].王晓红.教育革新,2008年12期.

[3]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王光辉.青年教师,2008年02期.

标签:;  ;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