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分析

老年抑郁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分析

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4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为老年抑郁症患者病症的的康复和减少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常规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与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比对,探究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治疗,在基本病情相近的基础上,采取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认知行为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wasdesignedinelderlypatientswithdepressionescitalopramcognitivebehaviortherapyinthetreatmentprocessisanalyzed,providingreferenceandguidancefortherehabilitationofelderlypatientswithdepressionandreducethedisorder.Methods:inJanuary2014toJanuary2016inelderlydepressedpatientsinourhospitalatotalof80caseswerepidedintoacontrolgroupof40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and40casesrespectivelyusingconventionalescitalopramtreatmentandescitalopramcombinedwith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therapeuticeffectswererecordedandanalyzedthanexplorethetherapeuticeffectofescitalopramcombinedwith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Results:Thetwogroupsofpatientsinthecontroltreatment,basedonsimilarbasicconditions,totakeeffectescitalopramcombinedwith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wassuperiortotheconventionalescitalopramtreatment.Conclusion:escitalopram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anhelpimprovethepatient'scondition,soastoeffectivelyenhancethetherapeuticeffect,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shouldbepromoted.

Keywords:geriatricdepression;escitalopram;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

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抑郁症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具有较高自杀率、致残率、复发率以及患病率的特征。而老年抑郁症一直以来在抑郁症群体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社区老年人口中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严重病症的发生率仅次于老年痴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抑郁症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对抑郁情绪的产生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干预,从而纠正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情绪状态。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探究分析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精神病诊断标准。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病患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67.2±5.7)岁。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63~81岁,平均年龄为(71.5±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基础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治疗

针对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物的病人直接用药,存在用药史的病人,必须清洗?1?周以后再入组治疗。两组患者均予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来士普)常规治疗,起始剂量5mg/d,根据病情调整至10~20mg/d,疗程为8周。不合并使用其他类型的抗精神病与抗抑郁药物,针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佐匹克隆或者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予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

1.2.2认知行为治疗

针对观察组的病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每周进行1次,1h/次,持续干预治疗8周。具体干预措施为: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协作关系,治疗者首先在关爱、理解和有效倾听的基础上,要给予病人充足的支持;②全面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与疾病史,包括家庭环境、工作、学习及生活经历;③认知重建:医师要尽可能掌握病人的自我接纳、个性特点以及自我评价等因素,探讨其非理性的功能失调性思维、情绪和信念,通过帮助病人制定活动方案、生物反馈治疗以及放松治疗等措施,通过深入的心理互动,教会患者识别和控制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使得病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去面对实际社会,同时通过加强病人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意识,提高心理社会应对技巧及自我矫正和适应能力;④知识宣教:医师要积极向病人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认识病情和治疗程序;⑤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讲解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及心理治疗的必要性,使得病人家属能够成为治疗的监督者与支持者。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

2.结果

评价标准:分别选择在治疗开始以前以及治疗的?1、2、4、6、8周,针对两组病人实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的评分工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临床疗效和质量进行评估。量表评定前一致性检验kappa=0.88。治疗8周以后以HAMD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为评价疗效的主要依据,≥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进行相应的评估,患者得到的评分越高,其日常生活质量越佳,治疗效果越好。

在经过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6例(41.18%),显著进步12例(29.4%),进步7例(17.7%),无效5例(11.8%),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痊愈14例(37.5%),显著进步11例(28.1%),进步9例(21.9%),无效6例(12.5%),总有效率87.5%。

3.讨论

老年患者出现精神抑郁的病症中,除了情绪障碍外还可能伴有相应的认知功能缺失,另外结合老年患者的特殊体质,其抑郁程度会有更进一步的加深。药物干预是缓解老年抑郁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5-羟色胺强选择性抑制药物,能够抑制神经细胞摄取5-羟色胺,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合老年患者服用。通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病人抑郁症情况,使得病人能够配合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对人们产生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消极的认知偏向是抑郁产生的根源;人的思维对情感和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影响患者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和评价,一旦认知上的缺陷得以矫正,不良情绪就相应好转。通过进行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抑郁症病人改变自身的认知能力与识别能力,改变其许多不良的行为,通过锻炼病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有效缓解病人的抑郁情况,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艾司西酞普兰常规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重点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背后的认知根源-不合理信念,重塑思维和认知方式,观察其对老年抑郁症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老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能够更为快速的改善病人的抑郁症情况,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升宝,赵继舒,孙晓丹,等.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5):305-308.????

[2]毛希祥.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38-39.

[3]李茗,李光锦,刘艳,等.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5):277-279.

标签:;  ;  ;  

老年抑郁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