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再生保温混凝土,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拉伸性能
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马钢,都思哲,高宇璇,张玉[1](2018)在《再生保温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刚性框架法得出完整的再生保温混凝土(RATIC)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50%、70%、100%的RATIC抗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RATIC的受拉性能特征值,得到了RATIC的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结果表明,RATIC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似,抗压强度相同时,未掺加再生粗骨料的RATIC的变形能力比普通混凝土提升25.8%,弹性模量降低34.4%。RATIC的变形能力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弹性模量的变化较小,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下降段越来越陡。结合试验数据拟合出RATIC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7期)
袁佳怡,石丹丹,陈徐东[2](2018)在《预加循环荷载下混凝土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年限中会受到循环荷载的作用,因此在评估结构及其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必须考虑初始循环荷载历史的影响。对混凝土进行了初始循环往复拉伸试验和单调拉伸试验研究。初始循环荷载水平分为4组,分别为0、40%、60%以及80%的极限破坏荷载。通过试验,探究了不同的初始循环荷载水平对混凝土的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预加循环荷载水平的提高,混凝土的极限破坏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却呈降低趋势。混凝土试件断裂能量随着初始预加循环荷载水平的增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8年06期)
何化南,杨嫚嫚,陈旭,贡金鑫[3](2016)在《低掺量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实际工程中常用钢纤维掺量已降低至80kg·m-3以下,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已不能完全为其应用提供依据的状况,设计了24组配筋低掺量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开展钢筋和钢纤维共同限制作用下的自应力混凝土受拉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通过拉伸试件中心配置的钢筋,由测试得到的荷载-应变曲线推导得出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在全曲线的推导过程中,依据对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膨胀初始自应力值的研究,把自应力消压(抵消初始自应力)过程引入到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中,并建立了配筋低掺量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公式;同时根据试验结果统计回归曲线中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全曲线表达式是一条完全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的曲线,其上升段是与配筋率和钢纤维掺量有关的多项式,下降段是仅与钢纤维掺量有关的负指数表达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原海燕,安明喆,贾方方,朱春梅[4](2015)在《钢纤维增强RP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钢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完成了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Vf)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轴向拉伸试验,测出了Vf=1%、2%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增强RPC的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分为上升段、峰值后应力骤降段、应力稳定段和下降段;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增强RPC的抗拉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增大,受拉破坏形式从脆性转变为延性。RPC的受拉峰值应变与其他混凝土相比无明显提高,其裂后延性优势应结合配筋形式发挥。(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丁晓唐,王磊,刘海霞,朱张峰[5](2013)在《确定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下降段获取方法不足的问题,从试件构制改进出发,提出了阻断钢筋的概念及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并通过试验获得了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丁晓唐,王磊,刘海霞[6](2013)在《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为研究混凝土受拉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研究者们多是采用增加刚性组件提高刚度的普通试验机或者电液伺服试验系统获得曲线的下降段。本文提出了阻断钢筋的概念以及一个新的试验方法,并通过试验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分析了阻断钢筋对试验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期刊2013-09-21)
丁晓唐,刘海霞[7](2013)在《混凝土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及下降段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之一,鉴于其获得需要完备试验条件,本文提供一种简易试验装置测得混凝土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由于测试过程中下降段数据较少,采用灰色预测理论,MATLAB编程建立GM(1,1)模型获得下降段,为工程现场提供一种简单易行获得混凝土直拉下降段的方法,便于混凝土结构受力全过程分析。(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陈建国,周立新,蒋巧玲[8](2009)在《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单轴受拉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占胶凝材料总量的0,15%,20%的粉煤灰配置混凝土,并用此种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制成棱柱体试件在材料试验机上测定其单轴受拉和单轴受压的部分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1)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增长率>极限拉伸值的增长率>抗拉弹性模量的增长率。(2)粉煤灰掺量从0增加到20%,7d、28d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都下降,而90d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都比较接近。(3)粉煤灰掺量为0、15%、20%的上升段(在50%σ_0范围内)应力-应变方程与Hognestad建议的应力-应变方程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商品混凝土》期刊2009年07期)
田瑞俊,杜修力,彭一江[9](2008)在《全级配混凝土梁弯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细观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测定全级配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采用位移控制的加载有限元程序模拟了全级配混凝土梁的弯拉实验,得到了相应的弯曲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值模拟得到的梁的极限荷载、抗弯强度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四级配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高于叁级配混凝土梁,但是抗弯强度低于叁级配混凝土。梁的最终破坏表现为一条主裂缝贯通混凝土梁的横截面,表现出较强的拉应变软化现象和局部化现象。(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08年02期)
胡跃东,范颖芳,张英姿,赵立东[10](2007)在《单轴应力状态下受NaCl腐蚀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受10%和20%NaCl 溶液的腐蚀作用,研究了腐蚀后 C3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阐述了受氯化钠溶液腐蚀混凝土性能劣化的内在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溶液腐蚀作用下,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与腐蚀时间和溶液浓度成线性下降关系,应力-心变曲线逐渐趋于增缓。(本文来源于《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07-10-01)
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年限中会受到循环荷载的作用,因此在评估结构及其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必须考虑初始循环荷载历史的影响。对混凝土进行了初始循环往复拉伸试验和单调拉伸试验研究。初始循环荷载水平分为4组,分别为0、40%、60%以及80%的极限破坏荷载。通过试验,探究了不同的初始循环荷载水平对混凝土的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预加循环荷载水平的提高,混凝土的极限破坏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却呈降低趋势。混凝土试件断裂能量随着初始预加循环荷载水平的增高而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马钢,都思哲,高宇璇,张玉.再生保温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
[2].袁佳怡,石丹丹,陈徐东.预加循环荷载下混凝土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8
[3].何化南,杨嫚嫚,陈旭,贡金鑫.低掺量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6
[4].原海燕,安明喆,贾方方,朱春梅.钢纤维增强RP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试验[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丁晓唐,王磊,刘海霞,朱张峰.确定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一种新型试验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13
[6].丁晓唐,王磊,刘海霞.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方法研究[C].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2013
[7].丁晓唐,刘海霞.混凝土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及下降段的预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
[8].陈建国,周立新,蒋巧玲.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单轴受拉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J].商品混凝土.2009
[9].田瑞俊,杜修力,彭一江.全级配混凝土梁弯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细观力学模拟[J].水力发电.2008
[10].胡跃东,范颖芳,张英姿,赵立东.单轴应力状态下受NaCl腐蚀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C].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