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刘昀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摘要】国俗语义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附加意义,它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由文化

及其影响下的认知模式共同促成的。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恰当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俗语义认知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3-03

一前言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词汇和语法都有音、义两个方面。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Leech将词汇意义归纳为七类: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中除理性意义外的后五类又被统称为“联想意义”。

联想有若干途径,有的是从客体的语义属性方面产生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时会有不约而同的默契。如汉语的“狐狸”、“鹦鹉”以及它们在英语、日语、俄语中的对应词都分别有“奸诈狡猾”和“人云亦云”的联想意义。不过这种

巧合在语言当中比较少见。还有一种联想,是以语音为中介而产生的,如汉语中的“柳”音和“留”音相近,因此便有了挽留、惜别的文化内涵。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历代的文人骚客更是常以“垂柳”为意象,表述离别之情、故国之思。《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其中的佳句。异国的“柳”无此谐音,自然也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另有一些由习惯或一词多义引发的联想,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也往往不同,例如中国人可以从“圆形”联想到“团圆”,外国人却不以为然。

上述联想,除第一种外,都因受到文化或语言内部要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便难以理解。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把这种意义称作“国俗语义”。他指出,“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其中的“国”是说词汇的文化蕴涵为某国、某一民族所独有,是它不同于其“对应词”的区别特征,“俗”即约定

俗成,国俗语义不是某人心血来潮,给词语附加的临时意义,而是经过时间筛选,相沿成习,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文化背景各异的留学生,汉语中蕴含着的国俗语义将与来自不同国度的文化习俗交汇和冲击。与此同时,汉语学习,归根结底又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内涵丰富的汉语及其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许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乃至目标所在。不了解汉语的国俗语义系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这门古老的语言。因此,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有一定的必要性。下文将分类整理不同语言中国俗语义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以认知的视角分析其中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二国俗语义在不同语言中的对应关系

国俗语义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认知主体的思维方式各异,为此国俗语义也难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维景观。其对应关系大致如下:

1.不约而同

由于事物本身属性的一致性,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联想可能会产生共鸣,诸如花朵美丽动人、太阳光芒四射,又如上文提到的狐狸、鹦鹉等等。如上所述,巧合的情况为数不多,若仔细探究,像“狐狸”这种公认的例证中也有例外。比如汉语中的

“狐狸精”,是用狡诈手段魅惑别人的红颜祸水。而英语俚语中的“fox”用来指女子时,却是一位性感的红粉佳人,毫无贬义。国俗语义丰富的语言,多有悠长的历史,经过数代人的创造和积累,形成了繁多的词目和丰富的语义系统,个中奥妙,一言难尽。且各国国情不同、风土人情殊异,因此巧合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而差异才是绝对的。

2.人无我有

即国俗语义为一语独有。其中又有两种情形:一是某一民族特有的事物承载了独有的意义。例如,“油条”是一种典型的中式食品,其国俗语义是“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的人”。国外没有油条,也很难对它产生类似的联想;第二种情形是各民族共有的

事物,仅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有文化附加意义。例如,松本是一种常见植物,许多国家都有,但中国人却对它倍加推崇,认为它傲雪凌霜,四季常青,代表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与亘久不变的青春。

3.殊途同归

即不同民族以不同的意象表达相同或相似的意义。比如,同是描述欣欣向荣的景象,汉语用“雨后春笋”,英语则用“likemushrooms”(雨后蘑菇)。形容徒劳无功,汉语用“水中捞月”,英语则有“tofishintheair”(空中钓鱼)。

4.截然相反

例如,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汉语中的“西风”是瑟瑟秋风,象征着寒冷萧条,为此古人说“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紧,北雁南飞”。但是,当这阵风漂洋过海进入英语时,就变成了和煦的春风,英国文学中有不少咏颂西风的诗句,雪莱的《西风颂》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

5.大相径庭

双方的国俗语义虽然不是直接对立,但相去甚远。所以“截然相反”是针锋相对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指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差异。例如,“喜鹊”是中国人心中的幸运鸟,预示好事临门,俗谚有“门前喜鹊叫,必有贵客到”的说法。但英语中的喜

鹊“magpie”却没有这么幸运,人们习惯将它比作多嘴多舌,喋喋不休的话唠。

三国俗语义在不同语言中呈现的文化差异

如上所述,国俗语义是词汇概念意义背后的文化引申。它将我们的词汇变成了立体的、多元的、动态的系统,并在不同语言中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文化差异。为此,我们的研究不能止步于仅对引申意义作共时的、静态的罗列,而应进一步触及概念意义和

引申意义之间的认知联系以及联系背后的文化促动。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产生是对世界认知的结果,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过程,所谓语言知识只不过是关于世界的知识固化于语言符号而已。”而这种“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难免受到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认知又以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文化的演变。如图1所示,国俗语义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某种认知模式,通过托物寓情、专名泛指,联想假借等方式引申而来的。当这种意义进入语言系统后,又会成为文化的载体,记载历史,传承文明。

图1。

认知模式主要有命题、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四种,其中,命题模式只是客观地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涉及词语的附加意义。因此,后三者是形成国俗语义的有效模式。意象图式是人们初始的认知结构,是认识新知的思维基础。意象图式的建构,需要特定的文化基础。意象图式不同,人们认知的起点便不同,认知结果也会有差异。例如,受民族心理文化的影响,英汉两个民族对“狗”的态度迥然不同。中国人视其为役使动物,而多数英语使用者则把它们当作是亲密的朋友。不同的认知基础,使得“狗”在两种语言中的形象截然不同。汉语说: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狐朋狗友。英语则说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luckydog(幸运儿)。

国俗语义就是在这样的认知起点上,借助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形成的。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例如,汉语常以“梅、兰、竹、菊”四种具体可感的植物象征清、雅、淡、薄的君子情怀。转喻则是利用事物之间的临近关系,用源域替代目标域的认知模式。例如用“红颜”代指美人,以“朱门”代称豪门望族。隐喻以相似性联想为基础,转喻则以相关性联想为基础。无论相似还是相关的关系,都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在源域的选择上通常各不相同,各民族都倾向于选用自己熟悉的事物。这一事物,或是某一民族的特产,或是暗含典故,被打上了浓浓的文化烙印。比如,同是表现工作勤奋,汉语常用“老黄牛”比喻,而英语则多用“河狸”这种北美常见的动物。

同是指称智者,汉民族常用“诸葛亮”,西方则用“Solomon”(所罗门)的名字。因此,便有上文中“殊途同归”以及“人无我有”的第一种情形。

就某一概念而言,人类的认知往往具有多面性,因为事物本身就有多重属性。例如,鹤是一种头小颈长的动物,寿命较其他鸟类稍长。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鹤和古松画在一起,作为延年益寿的象征;英语用它来比喻“引颈张望”,突现了这

种鸟“长颈”的特征;而法国人则视其为小脑袋的蠢人。如图2所示,受不同文化背景及民族认知心理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可能会激活同一事物不同侧面的属性,并构建不同的隐喻或转喻关系。当这种关系沉淀下来,成为一种风俗,国俗语义便应运而生。

由此,便有了上文中的“大相径庭”、“截然相反”以及“人无我有”的第二种情形。

图2。

四寻找恰当的对外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文化和认知共同作用于意义系统,并在不同民族中激活不同的属性,从而构造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国俗语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上述规律,并努力寻找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留学生顺利习得汉语词语的国俗语义。具体

方法如下:

1.由表及里,建立常规关系

常规隐喻和转喻是国俗语义常规映现中最普遍的方式。对于国俗语义常规关系的习得和积累,是留学生理解国俗语义最简明有效的途径。目前已有的国俗语词典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其中收录的熟语比例略大于非熟语,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

中还应注意补充和平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展示语言单位的同时,将其最常见的国俗语义告诉学生。比如,在讲解“龙”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打出北京故宫中龙的景观,进而介绍,龙在封建社会象征皇权,而今则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象征着炎黄子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把以它为中心的词群如“龙头”、“龙袍”、“龙椅”、“龙飞凤舞”、“蛟龙得水”、“群龙无首”、“龙蟠虎踞”、“龙蛇混杂”等一并展示给学生,进而补充一些有关其他动物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对同一类型的国俗词进行比较和联想,建立“常规关系”的网络,拓宽视野,强化认识。

2.由浅入深,探寻文化源流

由上文可知,文化是影响认知,并激活不同国俗语义的重要原因,所以,探索语义背后的文化成因,可以成为穿越交际障碍,正确解读国俗语义的有效途径。例如,汉语中的“醋”有嫉妒的国俗语义,而它在外语中的对应词却并无“醋意”。为解决留学生的疑惑,汉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典故:唐太宗李世民当年赐给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李世民料想定是房厉害的夫人不肯答应,于是派太监持一壶“毒酒”传旨房夫人,如不接受这几名美妾,即赐饮毒酒。夫人面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并未丧命,原来壶中装的是醋,皇帝以此来考验她,开了一个玩笑。于是“吃醋”的故事传为千古趣谈。由此,“醋”中的深意便可迎刃而解。用讲故事的方法娓娓道来,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效果。

3.知己知彼,把握文化差异

多数情况下,不同语言的对应词在国俗意义上并不对应,而是貌合神离,关系复杂。汉语教师要对由此产生的语用交际偏误做出具体甄别,从语义、结构、语用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指导,不宜一概而论或以“这是中国文化”等简单的回复一语带过。对于

不同类型的语义差异,亦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对于“不约而同”的国俗语义,教师只需说明用法,不必多费口舌。“人无我有”中的第一类,对于留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事物,初次接触,难免茫然,但由于这一类概念在他们头脑中没有现成的“意向图式”,因此也不易受母语干扰。对此,汉语教师应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给学生大量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建构国俗语义词典,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意象图式,养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其余几类,由于词义同中有异,学生的母语可能会屏蔽他们对汉语意义的理解,对此汉语教师要带领学生条分缕析,辨清意义,避免文化负迁移。另外,对于不同国籍的留学生而言,国俗语义的难度也不同。总的看来,韩国、日本等国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文化差异较小,而欧美国家由于在地理位置上跨度较大,因此差异较明显。文化背景不同,负载国俗语义的语言单位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区别,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国俗语义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附加意义,在文化和认知的共同作用下,这种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其中巧合是偶然,差异才是主流。但差异并不意味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认知模式是差异的重要原

因,也是正确理解国俗语义的“解铃人”。汉语教师要把握上述规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有对比地将这层意义呈现给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李莉.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D].上海:上海外语大学,2006

标签:;  ;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