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动态血压论文-徐燕,范洋溢,高旭光,张俊

小时动态血压论文-徐燕,范洋溢,高旭光,张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时动态血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便携式,脑白质疏松症,磁共振成像

小时动态血压论文文献综述

徐燕,范洋溢,高旭光,张俊[1](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头颅MRI检查,根据Fazekas量表作为诊断WML程度的依据,分为无-轻度WML组42例和中-重度WML组84例。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患者24h动态血压各时段(24h、昼间、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中-重度WML组年龄明显高于无-轻度WML组[(66.02±11.11)岁vs(60.00±10.57)岁,P=0.000],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轻度WML组[(1.08±0.02)mmol/L vs (1.25±0.26)mmol/L,P=0.000]。中-重度WML组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昼间收缩压标准差、昼间舒张压标准差、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和昼间舒张压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无-轻度W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昼间收缩压标准差与WM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077,95%CI:1.025~1.133,P=0.012;OR=1.251,95%CI:1.014~1.543,P=0.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WML严重程度与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年龄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想,李琼,江愿丽,崔晔[2](2019)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计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监测期间出现无效数据(手臂晃动、袖带移位)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臂晃动次数(64)、袖带移位次数(54)明显少于对照组手臂晃动次数(162)、袖带移位次数(1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综合护理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监测合格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7期)

孙灵,包国霞,董卫芹,田丽金[3](2019)在《12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20例高血压患者24 h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选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20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偶测血压,观察组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患者的监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偶测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呈现出舒张压、收缩压昼高夜低及两峰一谷的规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着,相比较偶测血压准确度更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刘婉,刘卫国,谢敏珍,沈阳,李蓝婷[4](2019)在《住院帕金森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住院帕金森病(PD)患者24 h动态血压、心率、餐后血压变化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心率监测,评估受试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节律及餐后血压变化特点,并进行住院PD患者相关量表评分,探讨病理性血压节律、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PD组血压节律倾向于反勺型血压,对照组血压节律倾向于非勺形血压(P<0.001)。(2)PD组夜间血压下降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4,P=0.005),与病程、统一PD评定量表第叁部分(UPDRSⅢ)评分和Hoehn-Yahr(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无相关性。(3)PD组早餐和晚餐后收缩压下降水平、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4)PD组早餐后收缩压下降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1,P=0.028),与病程、UPDRSⅢ评分、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无相关性。结论住院PD患者广泛存在夜间高血压、餐后低血压。这些异常血压调节与年龄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罗媛媛,李鸿波[5](2019)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为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7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血压、昼夜间血压及24 h血压总负荷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昼夜下降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的非杓型百分比及晨峰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其昼夜血压变化的异常情况,有利于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刘田莉[6](2019)在《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观察调督熄风针法治疗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前后的24小时动态血压指标的变化,探讨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叁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9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督熄风针法,一共治疗4周(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仪记录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观察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指标、血压负荷、晨峰血压等结果的影响。结果共完成患者人数为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1.两组之间治疗前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血压标准差(BP-S D)、血压负荷(BPL)、脉压差(PP)、晨峰血压(MBPS)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平滑指数(SI)与治疗前相比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 DBP)、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晨峰血压(MBPS)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夜间收缩压平滑指数(nSBP-SI)、夜间舒张压平滑指数(nDBP-SI)与对照组相比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转变为杓型血压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脉压差(P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督熄风针法可以降低血压水平、控制晨峰血压、降低血压负荷、减少血压波动,尤其是在夜间血压方面上更有优势;可以改善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调整血压结构、逆转非杓型血压,进而达到降低靶器官损害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期刊2019-03-01)

米热古丽·依力哈木[7](2019)在《帕金森病患者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起初对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病人是否出现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予以评估,并且进一步探讨PD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起病年龄、病程、Hoehn-Yahr分期(H-Y分期)、统一PD评定量表Ⅲ(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PD植物神经功能评分(Scales for Outcomes in PD-Autonomic,SCOPA-AUT)之间的联系。方法:入选PD病人40例和对照者40例,分别予以非侵入性24h动态血压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变异性(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ABPV)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继而对PD病人进行Hoehn-Yahr分期(H-Y分期)、统一PD评定量表III评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III,UPDRS III)、PD植物神经功能进行评分(Scales for Outcomes in PD-Autonomic,SCOPA-AUT),并且进一步研究影响PD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24hHRV参数中SDNN、RMSSD、RMSSD、HF、LF、LF/HF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PD组患者ABPV与对照组相比,其S_(24h)、S_n、D_n明显升高,并且S.Nocturnal Fall%、D.Nocturnal Fall%下降明显迟钝(p<0.05)。PD组患者的S.SD_d、D.SD_d、S.CV_d、D.CV_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新的ABPV指标中,PD组患者存在较高的S.AVR、D.AVR、S.SD_(dn)和D.SD_(dn)(P<0 05)。并且夜间血压节律下降率减退与起病年龄、H-Y分期及UPDRS III评分具有负相关关系(均P<0.05);ABPV指标与疾病持续时间成正关系;HRV指标与起病年龄、H-Y分期、SCOPA-AUT评分及UPDRSⅢ评分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PD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减退,呈现为HRV下降、夜间血压节律下降率降低和ABPV的卓越升高。且PD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起病年龄、疾病持续时间、疾病严重程度、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及植物神经功能调节障碍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赵雪莲,郭文娟,郑铎[8](2019)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7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夜间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24小时和白昼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24h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高,可以准确测量出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为临床医师拟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董晓梅,匡泽民[9](2018)在《影响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因。方法选择安贞医院高血压科动态血压监测患者702例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有效监测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对干预组的758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有效监测情况。结果对照组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89.3%,77例监测失败,患者因素失败73例,护士因素失败4例;干预组成功率98.02%,15例监测失败,患者因素失败12例,护士因素失败3例。结论患者因素是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有效监测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8年34期)

李军辉,汪年松[10](2018)在《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由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选择62例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均无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与152例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匹配的非糖尿病的CKD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相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小时动态血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计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监测期间出现无效数据(手臂晃动、袖带移位)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臂晃动次数(64)、袖带移位次数(54)明显少于对照组手臂晃动次数(162)、袖带移位次数(1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综合护理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监测合格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时动态血压论文参考文献

[1].徐燕,范洋溢,高旭光,张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2].李想,李琼,江愿丽,崔晔.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孙灵,包国霞,董卫芹,田丽金.12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9

[4].刘婉,刘卫国,谢敏珍,沈阳,李蓝婷.住院帕金森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

[5].罗媛媛,李鸿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刘田莉.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D].河北北方学院.2019

[7].米热古丽·依力哈木.帕金森病患者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

[8].赵雪莲,郭文娟,郑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9].董晓梅,匡泽民.影响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10].李军辉,汪年松.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标签:;  ;  ;  ;  ;  

小时动态血压论文-徐燕,范洋溢,高旭光,张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