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现象论文-毛瑀欣

持股现象论文-毛瑀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持股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管理层持股,市场化进程,高管腐败现象

持股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毛瑀欣[1](2018)在《管理层持股、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高管腐败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规模和效益日益提升。但在企业高速发展同时却也涌现了诸多问题。近几年企业高管腐败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庞大的腐败群体和巨额的贪污数字着实令人心寒。如何有效抑制高管腐败现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高管腐败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诸多学者从企业自身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等方面和企业高管腐败现象的关联性,得出了良好的内控环境和集中的股权结构能有效抑制高管腐败的结论,也有诸多学者站在外部环境角度,研究了媒体曝光、制度环境与高管腐败的关联性,认为媒体曝光度高、制度环境优越的情况下,高管腐败的现象越少。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起,大多数企业采取管理层持股方式对其进行股权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被社会普遍认同。现有研究对管理层持股也是呈现多角度的态势,诸如对公司决策、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研究。但是,梳理近几年的文献发现,管理层持股在公司治理层面,诸如与企业高管腐败是否具有相关性,在学术界乃是一片空白。除此之外,近年来,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直是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而市场化进程对于高管腐败现象是否有影响,在学术界也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市场化进程对“管理层持股→高管腐败”的调节作用也是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结合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层持股、市场化进程、对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叁类基本假设,然后通过2012至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企业高管腐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管理层持股为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为调节变量,检验了管理层持股以及持股比例的变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方式,同时检验了不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高管腐败现象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调节变量做进一步探究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行为可以显着抑制企业高管腐败现象;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变化与高管腐败现象呈“U”型相关。另外,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管理层持股行为对高管腐败现象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进一步分析得出,市场化进程能缓解持股量过高而导致权力腐败的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企业高管腐败现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从工作思路上而言,企业可以重视股权激励政策,通过管理层适当数量的持股行为达到抑制高管腐败现象的作用。政府及监管部门则需重视市场配置机制,加大市场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8-12-01)

孙龙渊[2](2018)在《投资持股关系中“共享审计师”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计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保证公司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有效手段,在规范资本市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外部审计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并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即公司可以通过聘请审计质量较高、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向社会传递其财务报表质量较高的信息,以吸引投资者。那么如何利用审计独有的鉴定和监督功能,保证资本市场上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这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是监管机构需要关注的重点。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每一家事务所都承接了不止一家的上市公司,这就导致了“共享审计师”这一特殊现象的发生。所谓“共享审计师”,指的是特定情况下两家上市公司共同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现有的关于“共享审计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层面,绝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集团共享审计师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降低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对企业的权益资本造成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客户和供应商及并购中的并购双方共享审计师会促进双方信息共享,提升供应商的财务报表质量和客户的投资收益。且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信息共享会对企业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位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共享程度越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且企业会出于获取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事务所,而事务所信息收集越多,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都会越高;审计师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影响投资收益。基于此,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不同于具有较强控制关系的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存在更为普遍,上市公司以投资为目的而建立的投资持股关系中,两家具有投资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共享审计师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效应和后果。本文以2007-2015年具有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具有投资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共同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即“共享审计师”这一现象。具体包括:选择“共享审计师”的影响因素;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后,被共享的审计师有可能产生两种效应:“信息共享”效应和“低价揽客”效应哪个更显着,该效应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这种效应是否能够提高投资方的持股收益。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持股双方的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和持股方持股收益的变化,从影响因素,事务所,客户公司叁分方面厘清投资持股关系中的“信息共享”机制,为投资者如何通过审计师获取真实有效信息提供引导。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有关持股双方选择“共享审计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说明,当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控制力较强;双方的业务关系较紧密;持股双方距离较近,位于同一省市或者同行业;所聘请事务所为非“四大”时,双方更倾向于共享审计师。且已经共享审计师的持股双方,当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持股较高、审计被持股方的团队在共享前两年内承接过持股方的审计工作、双方位于同一行业时,考虑到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控制力较强和获取信息更为便利,双方会进一步聘请同一个签字注册会计师团队来承接审计业务,而其他因素则对共享签字注册会计师团队的影响不大。关于共享审计师对事务所的影响,即产生的“信息共享”效应与“低价揽客”效应哪种更显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审计收费”显着提升,由此拒绝“低价揽客”效应,且持股双方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会显着提升,这是由于当具有持股关系的客户共享审计师时,因持股双方业务复杂性及其可印证性高,审计师会投入更多的工作成本来进行审计,提高持股双方的审计质量,并在其中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这与人们一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承揽业务会在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时采用“低价揽客”行为相悖,但却在该视角验证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决定审计收费高低的审计投入和审计风险,主是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复杂性、可印证性以及自身经营风险决定的,而不是“低价揽客”行为决定。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地域、行业、事务所规模等因素都对“信息共享”效应有不同影响,持股双方会通过聘请位于同省或者同城的事务所分所,聘请与被持股方位于同一行业的事务所和“非四大”事务所来降低通过共享审计师获取信息的潜在成本,从而增强双方的信息共享效应。关于持股收益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持股收益会有所提升,且该提升是长期的,这说明“共享审计师”产生的信息共享效应对持股方公司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与前人研究中“信息共享”可以改善企业业绩的研究相一致。且当持股双方位于同城或者同省,持股方聘请与被持股方处于同一行业、且共享事务所为“非四大”时,持股方的持股收益提高更为明显,这说明这些情况下“信息共享”效应能够达到最大,这样的结果与第五章进一步研究的结论也相一致。本文有如下贡献: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共享审计师”会影响事务所独立性,但是笔者的研究站在事务所和审计师的角度,着眼于现有研究关注较少的共享审计师的“信息共享”效应,丰富了事务所视角下信息共享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位于投资持股链两端的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产生“信息共享”效应比影响独立性的“低价揽客”效应更显着。事务所和审计师会在两家客户具有投资持股关系时加大对双方的工作投入,通过持股链相互印证信息,提高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和自身的审计质量,并在持股双方之间充当信息传递的桥梁,且在不同情境下,持股双方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实现信息共享,而这种信息共享可以提供持股方的持股收益;其次,现有关于“信息共享”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供应链、“连锁董事”、“双向代理”层面,对两家企业共同聘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即共享审计师的研究较少,而本文站在持股关系中两家企业共享审计师的角度,研究共享审计师产生的信息共享问题,对现有的“信息共享”类文献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最后,本文发现,处于持股链两端的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信息共享能够提升双方的审计质量和持股方的持股收益,从而丰富了审计质量和投资收益影响因素的文献。在实践创新方面。本文的研究表明,“共享审计师”是持股双方持股比例较低,信息传递渠道较为缺乏时,传递信息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对投资者获取信息,提高收益和筹资者传递信息,吸引融资提供了指引;且对于监管机构来说,由于审计师可以作为持股双方信息传递的渠道而存在,对事务所的监管就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因此对监管机构的制定监管政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文章的制度背景、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创新点和研究框架。指出目前投资者需要依靠审计独有的鉴证监督作用来获取信息,但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这就导致了几家企业共用一家事务所,即“共享审计师”这一现象的出现。目前,有关共享审计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关系上,认为集团统一审计会降低审计师的独立性,而本文研究相较于并购关系,在持股双方业务往来较少,较为长期的持股关系中,影响持股双方选择同一事务所的因素,持股关系中“共享审计师”的“信息共享”效应和表现形式以及“信息共享”效应是否能够提高持股方的持股收益。本文秉持“企业选择共享审计师的因素-共享审计师产生的效应-这种效应对持股方是否有利”的思路,运用文献综述和包括Logistic回归、PSM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分组回归在内的实证检验方法,研究持股关系下的“共享审计师”问题,从而对现有的理论和实务做出贡献。第二章和第叁章为文章的理论背景,本文的理论基础为代理理论和信息共享理论。通过第叁章的文献综述笔者发现,有关“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层面,而企业之间亦可通过共享审计师、共享咨询师、聘请连锁董事和同一代理机构等方法实现信息共享,但是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连锁董事和双向代理,对共享审计师的研究关注较少,且关于共享审计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团统一审计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层面,对共享审计师能够产生的正向效应——“信息共享”效应关注较少;在审计师的选择方面,公司经营者会出于获取信息的目的,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审计师,而审计师对审计工作投入的努力越多,收集的高质量信息也就越多,审计质量也就越高;审计质量的提高会进一步影响审计收费。且对于投资者来说,获取的高质量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提升投资收益。第四章研究的是持股关系中影响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选择的因素。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控制力越强,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近,聘请事务所规模越小时,越倾向于共享审计师。而已经共享审计师的持股双方,当持股方持股比例较高、审计被持股方的团队在前两年内承接过持股方的业务、双方位于同一行业时,双方会进一步共同聘请同一个签字注册会计师团队来进行审计。第五章研究的是共享审计师对事务所的影响,即其产生的“信息共享”效应和“低价揽客”效应哪个更显着,“信息共享”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参照前人研究,本文以审计收费和客户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来验证“低价揽客”效应和“信息共享”效应,以PSM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分组回归法进行检验,最终发现: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审计收费显着增加,由此拒绝“低价揽客”假设,本文还发现共享审计师的持股双方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显着高于不共享的双方,且这种提高与持股比例有关。据此本文认为,事务所会因自身的两家客户具有持股关系,业务变得复杂而增加对两家客户的投入,在持股双方之间充当信息传递的桥梁,因此会导致审计收费的正常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事务所会通过同时承接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收集双方的信息进行相互印证,来提高自己的审计质量,但这种提高受持股比例的调节。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发现,持股双方通过共享审计师获取信息时,会结合不同情况,选择信息获取成本效益最高,最有利于自身的途径获取信息,使信息共享效应最大化。第六章研究的是“信息共享”是否能够持股方的持股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每股股票收益和被持股方的累计异常收益会得到提升。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由于不同情况下持股方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最终本文通过分组分情况研究发现,持股方的收益提升的结果与第五章不同情况下“信息共享”效应的提升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期刊2018-09-30)

于德江[3](2015)在《持股4.99%现象频现 醉翁之意若何?》一文中研究指出5%在资本市场中是一道红线。根据规定,持股比例大于5%的股东进行减持增持等与市场相关的动作必须预先披露,否则将视为违规;持股比例达5%意味着“举牌”某家公司,将会受到众多关注。如何利益最大化,又受到的关注最少?市场出现了4.99%现象。 证券时(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5-07-27)

赵学毅[4](2013)在《同门基金持股重合度曝光 大成系扎堆3只白酒股浮亏逾7亿元》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3月28日,共有华夏、博时等28家基金公司的旗下基金披露2012年年报。随着基金持仓股全样本相继披露,同门基金持股重合度排名情况也得以曝光。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独家观察,大成基金持股重合情况最突出,旗下基金所持有的204只股票中,有42只被5只以(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3-03-29)

杨洋[5](2012)在《浅析日本公司交叉持股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中财阀的解体使得公司间的交叉持股产生和兴盛,在主力银行、终身雇佣制等制度共同作用下,日本的经济在短短数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和显着的发展。此种交叉持股性质的公司集团至今仍然在日本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交叉持股现象的产生有着其自身的基础和原因,在发挥推动经济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弊端,在经济全球化中交叉持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日本经济萧条期中,交叉持股现象也面临着瓦解的危险。(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赵学毅[6](2012)在《各自“牵牛”抱团“抓熊” 私募重仓股两个月上演择股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季度行情已经过半,大盘4月涨5月跌的走势考验着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操作灵活性较高的阳光私募基金这次显然有些“转弯”不及,整体近3个月收益率未能跑赢公募和大盘,且重仓股二季度也是好坏参半,占比50.65%的重仓股跑赢大盘。    《证券日报》基金周(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2-05-25)

王宁[7](2012)在《期货公司股权激励打“擦边球”代持股成“灰色地带”》一文中研究指出证监会在未来十年的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将探索实施证券期货行业高管和员工持股等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然而,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允许自然人成为期货公司的股东,这成为了期货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障碍。    在《证券日报》走访调查中,一位不愿透(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2-03-30)

陈雨前,王世群[8](2011)在《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化模式研究——从华谊兄弟演艺明星持股现象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谊兄弟演艺明星持股现象及其解读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于1994年创立,因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声名鹊起,现已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公司作为28家首批登陆创业板的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1年09期)

赵学毅[9](2010)在《社保基金9大“管家”旗下39只股基跑赢同侪》一文中研究指出“资金安全”一直是资本市场中各路投资者追求的首要目的,管理着老百姓“养老钱”的社保基金更是如此。历史经验表明,社保基金市场风向标作用明显。社保基金的“魔幻投资术”似乎并未影响到9家管理社保组合基金公司旗下的偏股基金,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观察,总体而(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0-08-09)

郭雳[10](2009)在《交叉持股现象的分析框架与规范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对交叉持股现象的讨论,涵盖了典型意义上的相互持股以及上市公司间的单向持股。相互持股具有显着的效用和弊端,并与特定资本结构、公司治理、雇佣模式相依存;在日本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呈现过正反效应,其弊端尤需引起重视。本币升值、会计政策调整、资本市场变化等类似因素,也将推动相互持股在我国的应用。法律规范应从普通公司间的直接相互持股着手由简入繁,并区别对待纵向型和横向型,采用禁止取得、限制行使股权(全部或比例上限)等措施。股权分置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催生了大规模上市公司间单向持股,经历了助涨杀跌的周期,出于反收购动机其可能进一步演化为相互持股。(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持股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审计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保证公司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有效手段,在规范资本市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外部审计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并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即公司可以通过聘请审计质量较高、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向社会传递其财务报表质量较高的信息,以吸引投资者。那么如何利用审计独有的鉴定和监督功能,保证资本市场上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这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是监管机构需要关注的重点。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每一家事务所都承接了不止一家的上市公司,这就导致了“共享审计师”这一特殊现象的发生。所谓“共享审计师”,指的是特定情况下两家上市公司共同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现有的关于“共享审计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层面,绝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集团共享审计师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降低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对企业的权益资本造成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客户和供应商及并购中的并购双方共享审计师会促进双方信息共享,提升供应商的财务报表质量和客户的投资收益。且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信息共享会对企业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位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共享程度越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且企业会出于获取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事务所,而事务所信息收集越多,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都会越高;审计师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影响投资收益。基于此,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不同于具有较强控制关系的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存在更为普遍,上市公司以投资为目的而建立的投资持股关系中,两家具有投资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共享审计师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效应和后果。本文以2007-2015年具有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具有投资持股关系的上市公司共同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即“共享审计师”这一现象。具体包括:选择“共享审计师”的影响因素;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后,被共享的审计师有可能产生两种效应:“信息共享”效应和“低价揽客”效应哪个更显着,该效应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这种效应是否能够提高投资方的持股收益。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持股双方的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和持股方持股收益的变化,从影响因素,事务所,客户公司叁分方面厘清投资持股关系中的“信息共享”机制,为投资者如何通过审计师获取真实有效信息提供引导。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有关持股双方选择“共享审计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说明,当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控制力较强;双方的业务关系较紧密;持股双方距离较近,位于同一省市或者同行业;所聘请事务所为非“四大”时,双方更倾向于共享审计师。且已经共享审计师的持股双方,当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持股较高、审计被持股方的团队在共享前两年内承接过持股方的审计工作、双方位于同一行业时,考虑到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控制力较强和获取信息更为便利,双方会进一步聘请同一个签字注册会计师团队来承接审计业务,而其他因素则对共享签字注册会计师团队的影响不大。关于共享审计师对事务所的影响,即产生的“信息共享”效应与“低价揽客”效应哪种更显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审计收费”显着提升,由此拒绝“低价揽客”效应,且持股双方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会显着提升,这是由于当具有持股关系的客户共享审计师时,因持股双方业务复杂性及其可印证性高,审计师会投入更多的工作成本来进行审计,提高持股双方的审计质量,并在其中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这与人们一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承揽业务会在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时采用“低价揽客”行为相悖,但却在该视角验证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决定审计收费高低的审计投入和审计风险,主是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复杂性、可印证性以及自身经营风险决定的,而不是“低价揽客”行为决定。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地域、行业、事务所规模等因素都对“信息共享”效应有不同影响,持股双方会通过聘请位于同省或者同城的事务所分所,聘请与被持股方位于同一行业的事务所和“非四大”事务所来降低通过共享审计师获取信息的潜在成本,从而增强双方的信息共享效应。关于持股收益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持股收益会有所提升,且该提升是长期的,这说明“共享审计师”产生的信息共享效应对持股方公司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与前人研究中“信息共享”可以改善企业业绩的研究相一致。且当持股双方位于同城或者同省,持股方聘请与被持股方处于同一行业、且共享事务所为“非四大”时,持股方的持股收益提高更为明显,这说明这些情况下“信息共享”效应能够达到最大,这样的结果与第五章进一步研究的结论也相一致。本文有如下贡献: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共享审计师”会影响事务所独立性,但是笔者的研究站在事务所和审计师的角度,着眼于现有研究关注较少的共享审计师的“信息共享”效应,丰富了事务所视角下信息共享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位于投资持股链两端的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产生“信息共享”效应比影响独立性的“低价揽客”效应更显着。事务所和审计师会在两家客户具有投资持股关系时加大对双方的工作投入,通过持股链相互印证信息,提高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和自身的审计质量,并在持股双方之间充当信息传递的桥梁,且在不同情境下,持股双方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实现信息共享,而这种信息共享可以提供持股方的持股收益;其次,现有关于“信息共享”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供应链、“连锁董事”、“双向代理”层面,对两家企业共同聘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即共享审计师的研究较少,而本文站在持股关系中两家企业共享审计师的角度,研究共享审计师产生的信息共享问题,对现有的“信息共享”类文献进行了丰富和拓展;最后,本文发现,处于持股链两端的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信息共享能够提升双方的审计质量和持股方的持股收益,从而丰富了审计质量和投资收益影响因素的文献。在实践创新方面。本文的研究表明,“共享审计师”是持股双方持股比例较低,信息传递渠道较为缺乏时,传递信息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对投资者获取信息,提高收益和筹资者传递信息,吸引融资提供了指引;且对于监管机构来说,由于审计师可以作为持股双方信息传递的渠道而存在,对事务所的监管就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因此对监管机构的制定监管政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文章的制度背景、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创新点和研究框架。指出目前投资者需要依靠审计独有的鉴证监督作用来获取信息,但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这就导致了几家企业共用一家事务所,即“共享审计师”这一现象的出现。目前,有关共享审计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关系上,认为集团统一审计会降低审计师的独立性,而本文研究相较于并购关系,在持股双方业务往来较少,较为长期的持股关系中,影响持股双方选择同一事务所的因素,持股关系中“共享审计师”的“信息共享”效应和表现形式以及“信息共享”效应是否能够提高持股方的持股收益。本文秉持“企业选择共享审计师的因素-共享审计师产生的效应-这种效应对持股方是否有利”的思路,运用文献综述和包括Logistic回归、PSM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分组回归在内的实证检验方法,研究持股关系下的“共享审计师”问题,从而对现有的理论和实务做出贡献。第二章和第叁章为文章的理论背景,本文的理论基础为代理理论和信息共享理论。通过第叁章的文献综述笔者发现,有关“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层面,而企业之间亦可通过共享审计师、共享咨询师、聘请连锁董事和同一代理机构等方法实现信息共享,但是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连锁董事和双向代理,对共享审计师的研究关注较少,且关于共享审计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团统一审计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层面,对共享审计师能够产生的正向效应——“信息共享”效应关注较少;在审计师的选择方面,公司经营者会出于获取信息的目的,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审计师,而审计师对审计工作投入的努力越多,收集的高质量信息也就越多,审计质量也就越高;审计质量的提高会进一步影响审计收费。且对于投资者来说,获取的高质量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提升投资收益。第四章研究的是持股关系中影响持股双方“共享审计师”选择的因素。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持股方对被持股方控制力越强,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近,聘请事务所规模越小时,越倾向于共享审计师。而已经共享审计师的持股双方,当持股方持股比例较高、审计被持股方的团队在前两年内承接过持股方的业务、双方位于同一行业时,双方会进一步共同聘请同一个签字注册会计师团队来进行审计。第五章研究的是共享审计师对事务所的影响,即其产生的“信息共享”效应和“低价揽客”效应哪个更显着,“信息共享”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参照前人研究,本文以审计收费和客户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来验证“低价揽客”效应和“信息共享”效应,以PSM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分组回归法进行检验,最终发现: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审计收费显着增加,由此拒绝“低价揽客”假设,本文还发现共享审计师的持股双方的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显着高于不共享的双方,且这种提高与持股比例有关。据此本文认为,事务所会因自身的两家客户具有持股关系,业务变得复杂而增加对两家客户的投入,在持股双方之间充当信息传递的桥梁,因此会导致审计收费的正常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事务所会通过同时承接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收集双方的信息进行相互印证,来提高自己的审计质量,但这种提高受持股比例的调节。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发现,持股双方通过共享审计师获取信息时,会结合不同情况,选择信息获取成本效益最高,最有利于自身的途径获取信息,使信息共享效应最大化。第六章研究的是“信息共享”是否能够持股方的持股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当具有持股关系的两家公司共同聘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后,持股方的每股股票收益和被持股方的累计异常收益会得到提升。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由于不同情况下持股方会选择最有利于自身、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最终本文通过分组分情况研究发现,持股方的收益提升的结果与第五章不同情况下“信息共享”效应的提升结果相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持股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毛瑀欣.管理层持股、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高管腐败现象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

[2].孙龙渊.投资持股关系中“共享审计师”现象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8

[3].于德江.持股4.99%现象频现醉翁之意若何?[N].证券时报.2015

[4].赵学毅.同门基金持股重合度曝光大成系扎堆3只白酒股浮亏逾7亿元[N].证券日报.2013

[5].杨洋.浅析日本公司交叉持股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6].赵学毅.各自“牵牛”抱团“抓熊”私募重仓股两个月上演择股奇观[N].证券日报.2012

[7].王宁.期货公司股权激励打“擦边球”代持股成“灰色地带”[N].证券日报.2012

[8].陈雨前,王世群.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化模式研究——从华谊兄弟演艺明星持股现象说起[J].艺术评论.2011

[9].赵学毅.社保基金9大“管家”旗下39只股基跑赢同侪[N].证券日报.2010

[10].郭雳.交叉持股现象的分析框架与规范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持股现象论文-毛瑀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