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份米非司酮套装用于孕14—17周引产临床效果分析

双份米非司酮套装用于孕14—17周引产临床效果分析

唐玉芳郑艳(通讯作者)

(湖北省十堰市计划生育服务站442000)

【摘要】目的:观察双份米非司酮套装用于孕14—17周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50例双份米非司酮采用4日疗法。即,每日75mg顿服,第四日根据情况加用米索前列醇片,服米非司酮均为晨起空腹服用,两小时以后进餐。常规检查无用药及治疗禁忌症。结果:150例均娩一死胎,150例在服用第72小时—96小时之间(即第三日和第四日之间)娩一死胎。余135例加用米索前列醇(600ug—1800ug)后娩一死胎,胎盘胎膜剥离后行清宫术,术后查B超均无异常。结论:双份米非司酮套装配利凡诺用于14—17周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份米非司酮孕14—17周引产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40-02

临床孕14-17周终止妊娠者相对而言较为棘手,因其对单一药物敏感性差,在米非司酮未生产前,有让患者继续妊娠到4+~5月行羊膜腔穿刺者,近来有单份米非司酮用于孕14-15周的报道,但因敏感性差钳夹率高,有用米非司酮配利凡诺用于16-17周者,但利凡诺肝、肾潜在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我站改良运用双份米非司酮扩大应用孕14-17周此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本站计划生育科收治妊娠14-17周者150例,(其中包括疤痕子宫55例)年龄18-43岁,B超检查确认孕周14-17周。按术前常规体格检查及妇检,一般尚可,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生化检查,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均正常范围,均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无用药及治疗禁忌症,并有相关计划生育证明。

给药方法: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公司生产)采用四日疗法,即第一日早晨服米非司酮75mg,以后三日服法均同第一日,服药后两小时内勿进食水,规定每日早上7点钟服药9点中以后进食,用米非司酮期间注意恶心、呕吐、阴道出血等副反应,第五日根据宫缩情况加用米索前列醇。

结果

临床结果:

150例孕14-17周者服用双份米非司酮和(或)加用米索前列醇后疗效观察:150例均娩一死胎,150例在服用第72小时-96小时之间(即第三日和第四日之间)娩一死胎。余135例加用米索前列醇(600ug-1800ug)后娩一死胎,胎盘胎膜剥离后行清宫术,术后查B超均无异常。

临床观察:

服用米非司酮期间有极少数病例出现恶心、食欲减退,阴道少许出血等不适,少数病例有服药第三至第四日间有轻微腹胀等不适,未加用米索前列醇而诱发宫缩者多无明显腹痛等不适,产程进展较快。加用米索前列醇后,根据其产程进展、用药剂量等情况多有明显而规律宫缩,腹痛较明显,少数加用米索前列醇者有发热寒战等轻微过敏反应,未做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但我站引产对应用米索前列醇相当谨慎,对该药的应用持慎重态度,建议小剂量、长间隔周期缓慢诱导。

讨论

妊娠进入中期后,胚胎已完成分化,胎儿完全成型,胎盘的分泌功能取代黄体,对内外源性缩宫物质敏感性差。胎盘形成过程中仍有部分绒毛结构,使胎盘排出时常有胎膜残留,也不容易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即使胎盘绒毛完全排出,但已侵入子宫血管壁的绒毛尚有活性,使残留的蜕膜不易排出,这些都可引起引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孕周越小,胎盘面积相对较大,常导致胎盘附着在逐渐形成的子宫下段,甚至覆盖子宫内口,引产时出现类似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样出血。中期妊娠胎盘刚刚形成,雌激素增加水平较孕激素低,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有抑制作用,且中期妊娠的子宫局部催产素受体低,对缩宫剂不敏感,出现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

与妊娠晚期相比,中期妊娠子宫肌层厚、肌壁充血、水肿柔软,子宫下段尚在形成过程中、较短,子宫颈组织不易在催产素的作用下软化、成熟、退缩。宫缩过强时,胎儿可能自宫颈和子宫下段交界薄弱处的宫颈阴道后穹窿排出。中期妊娠血容量虽有增加,但较晚孕少,对失血的耐受性低,更容易因胎盘胎膜残留率高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中期妊娠生理上的特殊性使引产较为困难,且容易发生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因此中期妊娠引产除需发动宫缩外,还需使宫颈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使宫颈软化、扩张,才能使胎儿和附属物顺利排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中期妊娠引产无论采用何种药物,最终都是有效宫缩、宫颈软化、宫颈扩张的综合结果。相对于孕14-17周引产者临床更为棘手,若单纯行羊膜腔穿刺利凡诺引产者,因月份小,羊水偏少,对药物敏感性差等原因,引产效果不肯定,部分病例一次不成功行二次引产者;有用单份米非司酮配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者,因羊膜腔穿刺为创伤性操作,且利凡诺有一定副作用,其潜在肝肾毒性明显大于米非司酮,因而口服用药更便捷。

米非司酮原理: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阻断孕酮后可倒致含孕酮受体的蜕膜组织变性,水肿坏死,使蜕膜与绒毛膜板分离,其能使宫颈的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使宫颈软化扩张;其影响妊娠蜕膜组织中前列腺素的代谢,使子宫局部的前列腺素水平显著增高,并且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了清宫。特别是用药量足,时间相对延长,其宫颈软化,诱发宫缩效果更满意。

因此,此种方法用于孕14-17周引产对象,操作简便,引产成功率、清宫率等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中期妊娠早期阶段(孕14-17周)终止妊娠方法。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8.

[2]曾成英肖晓敏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6)357

[3]李虹,聂敦利.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用于中期病理妊娠引产临床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241.

标签:;  ;  ;  

双份米非司酮套装用于孕14—17周引产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