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寻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卫星寻星,罗盘,GPS定位,微信小程序
自动寻星论文文献综述
曾辛,周士勇[1](2018)在《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自动寻星程序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微信小程序设计实现手机自动寻星程序。使用该程序,寻星工作可以不受限于现场环境,仅需要具有GPS定位功能和罗盘功能的智能手机,就能快速计算出常用卫星的参数并可视化展现卫星所在的方位,给卫星直播转播现场实施部署带来了便利。(本文来源于《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张仲毅,徐韬,郝凯旋,王宇,刘宝帝[2](2017)在《动中通天线自动寻星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在动态环境下动中通天线系统能够实时对准卫星,本文对自动寻星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船载动中通天线系统,从寻星时间、寻星准确度、遮挡恢复时间等技术指标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寻星策略,在该策略中,依照动中通系统特点设计了可调式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寻星有效性、丢星和扫星的判断准则。将提出的寻星策略应用于实际系统,进行多次长时间的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将寻星时间缩短至1.5 min以内,对星准确率达99%以上,跟踪性能完善,天线遮挡后也能快速恢复通信功能,鲁棒性好。试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本文策略的可行性、快速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7——深化北斗应用 开创中国导航新局面》期刊2017-09-01)
薛程,王激扬,边力军,黄曜明[3](2011)在《小口径固定站卫星天线自动寻星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远端站卫星天线能够时刻对准卫星,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的抗灾超级基站采用的小口径固定站天线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寻星方案。该自动寻星天线系统在普通小口径固定站手动卫星天线的基础上,借鉴大口径电动天线、车载静中通、便携式卫星天线的传动系统及伺服控制的经验,通过改变天线传动系统和定制伺服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寻星功能,同时又保持相对较低的成本。(本文来源于《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1年05期)
袁博,张静,张莹[4](2009)在《便携式KU卫通自动寻星模式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便携Ku卫星天线寻星存在的问题,引入自动寻星这一概念,对便携Ku卫通站天线自动寻星模式实现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加快着陆现场通信链路沟通,优化搜救人员配置,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未来设备改造提供了方案。(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9年13期)
高海东,钱江[5](2008)在《基于HT48R30A-1的自动寻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HT48R30A-1的自动寻星系统,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论文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硬软件部分同机械结构的合理适配等几个方面做了论述,并就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做了进一步描述。(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8年29期)
矫峤[6](2008)在《车载卫星天线自动寻星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自动寻星,就是卫星通信车在到达工作地点后,操作人员通过对天线控制器的操作,使天线在无人为调整的情况下快速找到并对准目标卫星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手动寻星方式,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成为自动寻星的优势所在。操作人员无需记忆大量的卫星参数,也无需对天(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08年10期)
蒋国兵[7](2008)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精度自动寻星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传统以光学和机械为导向的天文望远镜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在其中得到应用。传统的寻星过程需要观测者手动调整天文望远镜,寻星步骤操作复杂并且不精确,尤其是对于入门级的天文爱好者较为困难。本课题根据天文学理论知识,结合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的实际,归纳设计了一套高精度的恒星位置计算方法,并完成了基于8位单片机的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的开发,整个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自动寻星技术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结合目前实际,提出了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天球坐标系等基本的天文知识,详细阐述了恒星位置计算的流程。第叁章阐述了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中间步骤和最终结果进行修正的计算方法,包括对岁差、章动、大气折射等的修正,从而提高计算精度到弧秒的级别。第四章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总体架构设计,第五章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具体的硬件电路实现原理,第六章则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操作功能、驱动程序设计、RTX 51嵌入式系统及在此之上的功能模块设计。最后一章则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将来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李涛,郝东亮,刘建中[8](2007)在《自动寻星卫星电视天线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DSP自动寻星卫星电视天线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各部分功能.实现了卫星地面站天线的自动寻星和实时跟踪.(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阙步军[9](2006)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根据天文学理论,分别设计了基于8位单片机和基于16位ARM的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论文阐述了天文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两种方案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传统的寻星需要观测者手动调节天文望远镜,操作复杂并且不精确。本课题采用嵌入式设计方法驱动赤道仪,分别以飞利浦P89C51RD2和叁星的S3C44B0X为主控芯片,自行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片内以及PC软件的设计,精确实现自动寻星和自动跟踪功能。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寻星装置的分类,并对国内外自动寻星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明确课题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题的研究方向。第二章简要介绍课题设计中所涉及的天文理论知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叁章介绍恒星自动跟踪和自动寻星方案的实现,阐述系统的总体结构。第四章详细介绍基于Philips的8位单片机P89C51RD2的赤道仪跟踪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解释系统功能操作以及ISP功能和数据库编程ADO技术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第五章详细阐述基于叁星的32位ARM芯片S3C44B0X的赤道仪自动跟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主要包括键盘和步进电机控制接口的扩展和EMGUI编程技术。第六章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且对系统的完善做出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10](2001)在《小型自动寻星极轴站出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航天集团凯南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卫星应用产品——小型自动寻星极轴站,即0.75mKU 波段偏馈极轴式卫星电视接收站。该产品可以将要收看的卫星的参数存入天控器,由天控器来控制天线的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本文来源于《机电国际市场》期刊2001年10期)
自动寻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保证在动态环境下动中通天线系统能够实时对准卫星,本文对自动寻星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船载动中通天线系统,从寻星时间、寻星准确度、遮挡恢复时间等技术指标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寻星策略,在该策略中,依照动中通系统特点设计了可调式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寻星有效性、丢星和扫星的判断准则。将提出的寻星策略应用于实际系统,进行多次长时间的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将寻星时间缩短至1.5 min以内,对星准确率达99%以上,跟踪性能完善,天线遮挡后也能快速恢复通信功能,鲁棒性好。试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本文策略的可行性、快速性和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寻星论文参考文献
[1].曾辛,周士勇.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自动寻星程序设计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
[2].张仲毅,徐韬,郝凯旋,王宇,刘宝帝.动中通天线自动寻星策略研究[C].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7——深化北斗应用开创中国导航新局面.2017
[3].薛程,王激扬,边力军,黄曜明.小口径固定站卫星天线自动寻星方案[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
[4].袁博,张静,张莹.便携式KU卫通自动寻星模式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
[5].高海东,钱江.基于HT48R30A-1的自动寻星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8
[6].矫峤.车载卫星天线自动寻星的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08
[7].蒋国兵.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精度自动寻星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8
[8].李涛,郝东亮,刘建中.自动寻星卫星电视天线控制系统[J].甘肃科学学报.2007
[9].阙步军.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D].浙江大学.2006
[10]..小型自动寻星极轴站出世[J].机电国际市场.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