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式开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土地层,斜抛撑盆式开挖,桩撑围护,变形规律
盆式开挖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楠[1](2019)在《软土地层大面积斜抛撑盆式开挖基坑实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上海高压缩性、高塑性地层,以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基坑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基坑围护墙顶的位移、灌注桩的水平位移、支撑轴力,揭示斜抛撑盆式开挖基坑的变形规律及环境效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斜抛撑盆式开挖基坑的变形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基坑的开挖工序有关;软土的高塑性不利于围护桩的围护作用,斜撑起主要作用;斜抛撑盆式开挖基坑对环境的扰动较大,不同范围内的构筑物对基坑开挖的响应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市政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曾铁梅,吴贤国,李博文,陈虹宇,张立茂[2](2018)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尺寸深基坑工程中的盆式开挖逆作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市商务区站为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与7号线的十字交叉换乘站,采用明挖顺筑与盖挖逆筑的盆式开挖法施工。该施工方法以车站结构板在水平向的整体刚度取代水平支撑体系,主体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既减少了工程量,又节省了施工工期,同时还为土方开挖和材料运输提供了空旷空间。支撑方案采用四跨板带井字梁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中桁架撑所需设计截面较小,对后期结构板的施工影响亦较小。逆作法施工中采用盆式开挖法挖土时,须根据首层土的开挖深度在保证位移控制条件下确定盆式挖土预留土体的经济宽度;土层开挖完,地下结构的施工应即时跟进,以减少开挖面的暴露时间。(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周同和,郭院成,秦会来,高伟,李明宇[3](2018)在《盆式开挖预留土墩支护结构稳定性与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盆式开挖短支撑支护"是一种基坑工程开挖阶段性支护形式,先期利用预留土体、已施工形成的地下结构与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之间形成的一排或多排支撑体,构成所谓"盆式开挖短支撑"支护。该支护形式不仅节省支撑成本,也有利于基坑变形控制。盆式开挖中预留土墩在支撑施工前为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提供被动区抗力,在支撑形成后期起到一定的变形控制作用。结合郑州某17m深基坑工程,提出了盆式开挖短支撑支护阶段,土墩支护效应、支护体稳定性分析以及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工程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提简化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支护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郭娜,马宁涛[4](2016)在《基于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地下工程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深大基坑施工在大型地下工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基坑相比,深大基坑的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方面的要求更高。本文对基于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6年06期)
夏祥斗[5](2015)在《紧邻已建高层建筑深基坑采取盆式开挖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公司承建的上海某高层住宅1号楼配套商业用房为例,其基坑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和SMW工法的围护设计。通过分层分段、盆式开挖、留土护壁、先撑后挖等挖土方法,解决了紧邻已建建筑物地基软弱等不利条件下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结构的水平位移值、沉降值、倾斜率均小于预警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建设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梁向湘,昝永奇[6](2015)在《地铁车站超大超深基坑盆式开挖结合盖挖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武汉轨道交通叁号线王家墩中心站土建工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对传统明挖顺做、盖挖逆作法技术不断革新,提出盆式开挖结合盖挖逆作施工工艺。研究了盆式开挖结合盖挖逆作关键施工技术:超深地下连续墙刷壁施工技术、地下四层32米永久钢管立柱施工垂直度控制技术、盆式开挖结合盖挖逆作技术等关键施工工艺。(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 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学术沙龙论文集》期刊2015-05-23)
朱绪伟,杜佐龙,卜凡国,衣书磊,景奉强[7](2014)在《软土地区超大深基坑盆式开挖的变形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地区的土质性能差、强度低、含水量高,在这类地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和施工,稍有不当就极易产生险情。以上海市某超大深基坑工程为案例,将软土地区基坑开挖中的变形处置技术和相关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对超大深基坑盆式开挖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对于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4年02期)
王旭军[8](2014)在《上海中心大厦裙房深大基坑变形特性及盆式开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中心大厦基坑工程为近年来上海软土地区罕见的超大、超深基坑工程。其周边环境复杂,变形控制要求高;且因该地区隔水性好的第⑧粘性土层的缺失,导致第⑦和第⑨砂土承压含水层贯通,地下连续墙未能隔断坑内外承压水层的水力联系,且水头降深大、降水时间长,从而导致承压降水对基坑变形影响显着。该基坑工程采用“主楼顺作+裙房逆作”的总体施工方案,采用圆形地墙将主楼区和裙房区临时隔开,先行施工主楼区基坑,后再逆作施工裙房区基坑。由于工程的特殊性,针对此类裙房基坑变形特性的研究甚少。同时,现采用逆作法施工的深大基坑工程普遍采用盆式土方开挖技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参数通常只根据施工经验确定,甚至有时较为随意,从而容易导致基坑变形过大。另外,基坑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合理与否,对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到关键作用。由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基坑降水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本裙房基坑工程的变形特性、深大基坑的盆式土方开挖技术、及本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案合理性验证等方面内容,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FLAC渗流分析模块对不同土层分布的孔压场进行了研究,定性把握了不同土层及渗流边界条件下的孔压分布规律;并依此规律,针对上海软土地区常见叁类深基坑降水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考虑渗流作用的水压分布计算简化方法,且对此合理性作了相应论证;同时结合本裙房基坑工程实例,对给出的水压分布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给予了验证。(2)依据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围护墙侧移的整体变形性状、最大侧移值及发生位置和叁维空间效应,并分析了基坑开挖宽度和出入口进出施工车辆对围护墙侧移的影响;同时着重分析了混凝土垫层的设置和水平梁板及大底板的混凝土结构收缩对围护墙侧移的影响,指出混凝土垫层对围护墙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及超长水平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对围护墙变形影响显着。另外,围护墙顶竖向位移、立柱的隆沉、墙柱之间的差异沉降、墙后地表沉降及基坑周边历时建筑和临近管线沉降作了详细分析。突出说明了承压降水对基坑变形的显着影响。(3)基于FLAC有限差分软件对基坑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模拟中,结合水土分算原则,土体物理参数采用有效应力指标,并根据实际施工过程降水情况,及前面考虑渗流作用的水压分布研究成果,考虑了土中孔压变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讨论了主楼区与裙房区之间的临时隔断圆形地墙的简化方式、是否考虑地下水和工程桩的作用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了基坑开挖宽度及水平支撑刚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并对裙房基坑中间部位的变形特性做了较全面的计算分析,且比较了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关系,特别说明了基坑北侧部分地表测点有所隆起的原因;同时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对作用在围护墙上的水土压力大小进行了分析,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说明了采用前面提出的考虑渗流作用的水压分布计算方法用于水土压力计算的合理性。(4)为合理确定逆作法深大基坑工程的盆式土方开挖方案,依据悬臂和带撑两种不同条件的特点,对土方开挖的分块大小、盆边开挖深度、盆中开挖深度、盆边留土宽度和坡度及分块开挖顺序等施工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并提出了盆边开挖路径向相关区和盆中开挖路径非相关区的概念及划分。且对盆式开挖盆边留土宽度的对基坑变形影响作较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合理确定的方法和建议。(5)为论证背景基坑工程现行总体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首先详细分析了该基坑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比选方案:中间大开口全顺作、中间大开口全逆作、主楼区顺作+裙房区顺作、主楼区顺作+裙房区逆作等方案;接着从工期、经济成本、周边环境影响、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方案了比较分析。同时对现行所采用方案的优点作了进一步说明。(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14-01-01)
李汉渤[9](2013)在《大型深基坑盆式开挖深井降水法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南沙2个干船坞软土基坑面积大、开挖深,该软土地基已经过真空预压处理,淤泥层厚且水平向渗透性极差。鉴于地基土体中残留有经真空预压处理后的排水板,为含水层中地下水在竖向渗流提供了良好通道,结合地质条件、通过理论推算并开展了深井降水试验研究,最后选用深井井点降水设计方案。实践证明干开挖施工安全、高效,深井降水法适用、合理。该成果可为类似项目的降水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可为JTS 147-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修订提供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3年09期)
龚剑,王旭军,赵锡宏[10](2013)在《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中心大厦裙房逆作施工基坑的首层土方开挖为背景,针对盆式开挖盆边预留土堤大小对基坑变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护墙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逆作法深大基坑中,围护墙厚度在0.8~1.6 m之间变化及是否考虑地墙落低作用对首层开挖的基坑变形影响不明显;采用梁单元模拟围护墙比采用实体单元的围护墙变形计算值要大10%~21%左右,原因是采用后者能考虑土体与墙之间摩擦力所产生的抵抗弯矩作用。预留土堤所承受的水平抗侧压力F随土堤宽度b的减小,先缓慢减小,当b达到为20 m左右时,F值达到最小值,接着随b的减小F值逐渐增加;对特定的盆边开挖深度h1,b值存在一临界值bc r,当b减小到bc r时,F达到峰值,此时如再减小b值,墙体位移将迅速增加;且bc r值随h1值增大而增大。最后根据分析,给出了盆式开挖预留土堤尺寸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3年02期)
盆式开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武汉市商务区站为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与7号线的十字交叉换乘站,采用明挖顺筑与盖挖逆筑的盆式开挖法施工。该施工方法以车站结构板在水平向的整体刚度取代水平支撑体系,主体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既减少了工程量,又节省了施工工期,同时还为土方开挖和材料运输提供了空旷空间。支撑方案采用四跨板带井字梁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中桁架撑所需设计截面较小,对后期结构板的施工影响亦较小。逆作法施工中采用盆式开挖法挖土时,须根据首层土的开挖深度在保证位移控制条件下确定盆式挖土预留土体的经济宽度;土层开挖完,地下结构的施工应即时跟进,以减少开挖面的暴露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式开挖论文参考文献
[1].陈亚楠.软土地层大面积斜抛撑盆式开挖基坑实测与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9
[2].曾铁梅,吴贤国,李博文,陈虹宇,张立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尺寸深基坑工程中的盆式开挖逆作法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3].周同和,郭院成,秦会来,高伟,李明宇.盆式开挖预留土墩支护结构稳定性与变形分析[J].建筑科学.2018
[4].郭娜,马宁涛.基于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影响分析[J].四川水泥.2016
[5].夏祥斗.紧邻已建高层建筑深基坑采取盆式开挖施工技术[J].上海建设科技.2015
[6].梁向湘,昝永奇.地铁车站超大超深基坑盆式开挖结合盖挖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C].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 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学术沙龙论文集.2015
[7].朱绪伟,杜佐龙,卜凡国,衣书磊,景奉强.软土地区超大深基坑盆式开挖的变形控制[J].建筑施工.2014
[8].王旭军.上海中心大厦裙房深大基坑变形特性及盆式开挖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14
[9].李汉渤.大型深基坑盆式开挖深井降水法应用研究[J].水运工程.2013
[10].龚剑,王旭军,赵锡宏.深大基坑首层盆式开挖对基坑变形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