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绕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相异步电动机,B法效率测试,绕组温度测量,电阻插值法
绕组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黄碧霞[1](2018)在《叁相异步电动机效率测试绕组温度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标准GB/T 1032-2012规定叁相异步电动机B法测试效率需要同时测量绕组温度,目前国内实验室及企业普遍采用热电偶法。采用热电偶法涉及到热电偶布置位置及数量问题,而标准中未明确说明;另一方面,安装热电偶,需要拆装电机,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可能因二次装配不良等人为因素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一种B法测效率绕组温度测量方法 --电阻插值法,通过试验比较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这对实际的检测工作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8年09期)
曹霆,徐国祥[2](2017)在《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与高压变频调速效率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永磁耦合调速技术。提供了一种比较计算变频调速和永磁耦合调速效率的数学简化模型。按照该模型,很方便地计算出变频调速和永磁耦合调速的系统效率。以一个额定功率为1000 k W的风机、泵类负载传动系统为例,得出了在10%~100%转速下,永磁耦合调速效率高于变频调速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杨经伟,王念春,程明,王政[3](2016)在《多绕组风力发电机主动缺相运行变流器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风力发电机主动缺相运行时相应的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路进行了研究。根据变流器中IGBT、反并联二极管等开关器件,以及滤波电容、电感等无源器件的工作特性,建立单元器件的功率损耗模型,进而把相应的损耗模型应用到多绕组定子永磁电机发电系统对应变流器的两种拓扑结构中,在电机不同运行方式、不同输出功率、不同变流器拓扑结构等情况下,对变流器的功率损耗及相应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负载率下,适当采用主动缺相运行方式可有效降低系统功率损耗、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6年01期)
[4](2015)在《Diodes推出高效率单绕组电感500V降压LED驱动器》一文中研究指出Diodes公司(Diodes Incorporated)推出AL1678 LED驱动器系列,适合驱动那些毋须符合功率因数高于0.7的通用照明产品内的非调光LED改型灯泡。这些500V降压转换器LED驱动器可在所有总线电压下,为A/B/P类灯具及GU10灯等多种LED照明应用提供高达15 W的输出功率,能够降低总电路物料成本的同时确保其高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5年18期)
卜飞飞,胡育文,黄文新,庄圣伦,邱鑫[5](2015)在《宽转速运行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低速轻载运行时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利用低风速区风能,拓宽风能利用范围,对宽转速运行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DWIG)风力发电系统低速轻载运行时的效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简述了该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低速运行时的电压控制原理,分析了DWIG低速运行时效率优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特殊性,推导了考虑铁损的DWIG数学模型,建立了DWIG损耗模型,获得了最优磁链求解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DWIG损耗模型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效率优化控制策略是正确、有效的,它不仅能使系统保持低速运行输出额定电压的优势,而且还能明显提高系统低速轻载运行的效率,从而实现了低风速区风能的有效利用。(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周爱慧,王超,吴言风[6](2012)在《双绕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损耗以及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双绕组电动机的结构特征,定性分析了双绕组电动机启动和制动时的功率损耗情况,并对该电机等效电路、电动机运行状态的功率分配情况以及运行效率进行详细理论分析,通过实例证明双绕组异步电动机是一种节能型的快速制动电动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10期)
马德鑫,易晓荣[7](2009)在《采用单双层绕组提高小型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双层绕组是提高2、4极小型叁相异步电动机效率的一项简便而有效的设计措施。以Y2-180M-2,22kW为例,较为有效地提高了效率。(本文来源于《防爆电机》期刊2009年01期)
易晓荣,马德鑫[8](2008)在《单双层绕组应用于Y2-200L-2提高电机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Y2-200L-230kW、37kW电机在执行新标准后,电机效率不达标,在绕组型式改为单双层后,即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电机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李武华[9](2008)在《叁绕组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高效率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性的能源短缺和能源危机促使学术界和工业界把目光投向清洁、绿色、安全的太阳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如何把电压较低的太阳能、燃料电池等输出升压到较高的标准母线电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在总结、归纳现有隔离型和非隔离型Boost变流器(俗称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叁绕组耦合电感概念。并基于叁绕组耦合电感概念,论文提出了隔离型与非隔离型的基本单元结构。通过这些基本单元结构,并进一步引入有源箝位软开关技术和无源无损软箝位技术,论文实现了一系列高增益、高效率和适用于较大功率的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拓扑族。论文还找出了叁绕组耦合电感实现的隔离型与非隔离型变流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总结了一般隔离型变流器与相应的非隔离型变流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普适性原理。首先,论文提出了叁绕组耦合电感概念。论文从隔离型交错并联Flyback变流器出发,采用叁绕组耦合电感的方式演绎出了一种新型的交错并联Flyback-Boost变流器。论文采用有源箝位软开关技术,实现了一种隔离型的有源箝位软开关交错并联Flyback-Boost变流器,该变流器实现了漏感能量的无损转移和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的有效抑制。通过一定的拓扑变换。该变流器仅用一套辅助电路就可实现两相交错电路的漏感能量吸收。由于叁绕组耦合电感的漏感对输出二极管关断电流的限制能力,有效地抑制了输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在整个开关周期内,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都实现了零电压软开关动作。论文还采用原边并联、副边串联结构,实现了变流器的倍压输出功能。叁绕组耦合电感概念的提出为隔离型交错并联DC/DC变流器的拓扑演绎提供了一种可实践的思路。其次,论文提出了一种非隔离型叁绕组耦合电感基本单元结构。论文采用叁绕组耦合电感概念,把传统Boost变流器仅由占空比决定的单一维数的电压增益表达式,演变成由占空比和耦合电感匝比决定的二维增益表达式,既拓展了变流器的电压增益、避免了极限占空比的工作状态,又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为了无损地吸收叁绕组耦合电感的漏感能量,论文首先采用有源箝位软开关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增益有源箝位软开关交错并联Boost变流器。该变流器实现了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的零电压软开关动作,叁绕组耦合电感的漏感限制了输出二极管关断电流的下降速率,有效地抑制了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论文还实现了有源箝位软开关方案到无源无损软箝位方案的过渡,提出了一种高增益无源无损软箝位交错并联Boost变流器。该变流器简化了电路结构,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和关断电压的软箝位。论文还提出了一种叁绕组耦合电感基本单元结构,根据该基本单元,并引入有源箝位软开关方案或无源无损软箝位方案,论文实现了一系列适用于大电流、高效率、高增益或高降压场合的变流器拓扑族。叁绕组耦合电感基本单元的提出,为非隔离型交错并联DC/DC变流器的拓扑生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论文还提出了另一种非隔离型叁绕组耦合电感基本单元结构。论文采用有源箝位软开关技术,实现了一种具有最少箝位开关管的高增益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该变流器仅用一套箝位电路就实现了两相交错电路的漏感能量吸收和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抑制。在该变流器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拓扑变换,并增加两个输出箝位电容,不仅有效地抑制了输出二极管上的寄生振荡,并可在输出通道上内置一个LC低通滤波器,有效地减小了输出电流纹波。基于该叁绕组耦合电感基本单元,论文演绎出了一系列交错并联DC/DC变流器拓扑族,这类变流器可通过一定的拓扑变换来简化软开关实现方案。最后,论文从隔离型变压器和自耦升压变压器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了叁绕组耦合电感实现的隔离型和非隔离型变流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隔离型有源箝位软开关交错并联Flyback-Boost变流器、非隔离型高增益有源箝位软开关交错并联Boog变流器和高增益无源无损软箝位交错并联Boost变流器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实现了隔离型具有最少箝位开关管的交错并联软开关Flyback-Boost变流器和非隔离型具有最少箝位开关管的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之间的相互转化。论文还总结了一般隔离型变流器与相应的非隔离型变流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普适性原理,从方法论上实现了隔离型与非隔离型变流器的统一。论文上述提出的新型电路拓扑不仅实现了变流器电压增益的拓展,避免了电路工作在极限占空比的状态;还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减小了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提高了功率器件的工作可靠性。这类拓扑可通过简单的电路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动作,减小了开关损耗;还有效地抑制了输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减小了反向恢复损耗。而且,叁绕组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结构简便的实现了系统的功率扩容,减小了变流器中无源元件的体积,提高了变流器的功率密度。论文还对工程应用叁绕组耦合电感交错并联Boost电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一太阳能并网发电小型示范系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丰富、详实的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论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1-01)
庞卓卉,汪海瑛[10](2000)在《双绕组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效率分析计算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产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用双绕组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的效率问题 ,提出效率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案 ,并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证明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内燃机车》期刊2000年06期)
绕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一种永磁耦合调速技术。提供了一种比较计算变频调速和永磁耦合调速效率的数学简化模型。按照该模型,很方便地计算出变频调速和永磁耦合调速的系统效率。以一个额定功率为1000 k W的风机、泵类负载传动系统为例,得出了在10%~100%转速下,永磁耦合调速效率高于变频调速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绕组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黄碧霞.叁相异步电动机效率测试绕组温度测量方法研究[J].微电机.2018
[2].曹霆,徐国祥.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与高压变频调速效率比较[J].船电技术.2017
[3].杨经伟,王念春,程明,王政.多绕组风力发电机主动缺相运行变流器效率分析[J].电气传动.2016
[4]..Diodes推出高效率单绕组电感500V降压LED驱动器[J].电子设计工程.2015
[5].卜飞飞,胡育文,黄文新,庄圣伦,邱鑫.宽转速运行的定子双绕组异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低速轻载运行时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5
[6].周爱慧,王超,吴言风.双绕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损耗以及效率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
[7].马德鑫,易晓荣.采用单双层绕组提高小型异步电动机的效率[J].防爆电机.2009
[8].易晓荣,马德鑫.单双层绕组应用于Y2-200L-2提高电机效率[J].电机技术.2008
[9].李武华.叁绕组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高效率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D].浙江大学.2008
[10].庞卓卉,汪海瑛.双绕组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效率分析计算与试验[J].内燃机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