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前药论文-李佳根

阿霉素前药论文-李佳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霉素前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阿霉素,超低药物渗漏,药物自递送,肿瘤微环境响应性

阿霉素前药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根[1](2019)在《肿瘤微环境可降解聚阿霉素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微环境可降解和超高药物含量的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设计与制备一直以来都是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低药物渗漏率可以有助于减小药物递送系统的系统毒性,而高药物含量可以减小药物递送系统在使用时的使用量。药物自递送系统(Drug Self-Delivery System,DSDS)的发展为实现更智能的给药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具有超高药物含量和超低药物渗漏率的新型聚阿霉素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1、利用不同的桥接片段,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阿霉素二聚体分子。以阿霉素的氨基为反应位点,可以合成得到氨基甲酸键连接的D-DOX_(car)和酰胺键连接的D-DOX_(MAH)。利用阿霉素的羰基可以制备由腙键连接的D-DOX_(ADH)。叁种在阿霉素不同化学位点反应制备得到的前药分子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但均可以通过合理的良溶剂及不良溶剂的选择并结合纳米沉淀技术将阿霉素二聚体分子制备成其相应的前药纳米粒子。控制纳米沉淀过程中阿霉素二聚体分子在良溶剂中的浓度,可以控制前药纳米粒子的粒径。阿霉素二聚体分子也可以被聚乙二醇修饰,并利用聚乙二醇修饰的前药分子与阿霉素二聚体分子之间的共沉淀制备得到相应的表面聚乙二醇修饰的前药纳米粒子。通过调控纳米沉淀过程中聚乙二醇修饰前药分子与阿霉素二聚体分子的质量比,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粒径的前药纳米粒子,并实现对药物含量的精确控制。该系列不同的前药纳米粒子体现出不同的化学反应性能和不同的分解释放行为:D-DOX_(ADH)系列前药纳米粒子具有最高的水溶解性及分解速率;而D-DOX_(car)系列前药纳米粒子具有最慢的分解速率。该系列阿霉素二聚体药物自递送系统的制备及研究为后续聚阿霉素前药分子的合成打下了坚实的化学合成及理论基础。2、利用阿霉素二聚体分子D-DOX_(ADH)和D-DOX_(car)的复合,可以制备药物释放速率可控的阿霉素二聚体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对比不同D-DOX_(ADH)和D-DOX_(car)比例的前药纳米粒子(D-DOX_(mix)-1、D-DOX_(mix)-3和D-DOX_(mix)-5,D-DOX_(mix)-3a和D-DOX_(mix)-3b)的体外模拟药物释放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慢药物释放速率D-DOX_(car)分子的存在影响着D-DOX_(ADH)分子的药物释放行为。同时,体外细胞试验也表明,在与相同质量浓度的D-DOX_(mix)-1、D-DOX_(mix)-3和D-DOX_(mix)-5培养相同时间后,Hep G2细胞的存活率也随着混合前药纳米粒子中D-DOX_(car)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该速率可控型药物自递送系统的研究为未来更精巧的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3、基于阿霉素二聚体分子的研究结果,制备了pH/GSH双响应聚阿霉素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PDOX_(SS)-NP。将阿霉素依次与3,3’-二硫二丙酸及己二酸二酰肼分子进行两步缩合反应,可以高收率的制备得到聚阿霉素前药分子PDOX_(SS)。该聚阿霉素前药以阿霉素为聚合物主链结构单元,数均分子量为1.66×10~4 g/mol,药物含量可达78%。该聚阿霉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明显降低。PDOX_(SS)-NP在体外模拟药物释放实验中60小时的药物渗漏率仅为0.60%(pH 7.4),该特点可以有助于减小该药物自递送系统对正常生理细胞及组织的毒副作用。而在微酸环境和高GSH含量的触发下,PDOX_(SS)-NP可以实现聚合物链的降解并释放出阿霉素和小分子量阿霉素前药从而体现抗肿瘤活性。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PDOX_(SS)-NP可以在36小时内完全降解。体外细胞试验中,PDOX_(SS)-NP对肿瘤细胞Hep G2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能力:与20μg/mL的PDOX_(SS)-NP共培养48小时后,Hep G2细胞的存活率为54.80%。4、利用马来酸酐和己二酸二酰肼作为桥接片段,制备了得到另一种聚乙二醇修饰pH响应性聚阿霉素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PDOX_(MAH)-PEG-NP)。通过对PDOX_(MAH)合成方法的优化,得到了具有较高分子量和较优药物释放性能的PDOX_(MAH)-1前药分子。依据PDOX_(MAH)-1的合成,选用D-DOX_(ADH)和DOX-ADH-DOX-PEG与MAH缩聚,一步实现了聚乙二醇修饰聚阿霉素前药分子PDOX_(MAH)-PEG的合成。通过改变D-DOX_(ADH)和DOX-ADH-DOX-PEG的投料比,得到了分子量更高(3.1×10~4 g/mol)和药物含量更高(75.42%)的聚乙二醇修饰聚阿霉素前药分子PDOX_(MAH)-PEG_(9:1)。随后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中,PDOX_(MAH)-PEG_(9:1)-NP在pH 7.4下60小时药物释放率仅为4.39%,而其在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pH5.0)60小时药物释放率可达39.83%,表现出良好的pH响应药物释放性能。该PDOX_(MAH)-PEG_(9:1)-NP前药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行为受到其浓度控制:当采用更低的浓度进行体外模拟药物释放实验时,PDOX_(MAH)-PEG_(9:1)-NP可以在60小时内完全降解。PDOX_(MAH)-PEG_(9:1)-NP在体外细胞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浓度相关肿瘤细胞抑制能力,Hep G2细胞与浓度为20μg/mL的PDOX_(MAH)-PEG_(9:1)-NP共培养48小时后细胞存活率减少至55.23%。5、通过改变聚阿霉素前药分子的化学组成,成功制备了具有增强抗肿瘤能力的聚阿霉素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P(Doxaz)-NP。通过阿霉素与水合肼及甲醛的两步反应,简单且高收率的制备得到数均分子量为2.1×10~4g/mol的酸敏感聚阿霉素前药分子P(Doxaz)。P(Doxaz)-NP的药物含量比PDOX_(SS)-NP和PDOX_(MAH)-PEG_(9:1)-NP更高,可达87.92%。该更高的药物含量主要来源于对聚阿霉素分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即采用了更短的阿霉素分子间桥接片段。体外模拟药物释放实验表明,在pH 5.0下,P(Doxaz)-NP可以在9.5小时内完全降解而在pH 7.4中12小时药物渗漏率为12.90%。体外细胞试验中,P(Doxaz)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展现出增强抗肿瘤效应。当与20μg/mL P(Doxaz)共培养12小时后,Hep G2的细胞存活率为54.83%;而与同浓度下纯阿霉素共培养的Hep G2细胞的存活率为60.31%。该增强的抗肿瘤能力应该源自于P(Doxaz)的高药物含量、快速分解能力和降解过程中产生的Doxaz所具有的更高的DNA结合能力。这一系列聚阿霉素前药分子均具有较高的药物含量,并通过对化学结构的优化赋予了这一系列阿霉素前药分子良好的药物渗漏率控制能力或增强抗肿瘤能力。这一系列聚阿霉素前药药物自递送系统在未来的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宫宇,周春娜,许琛[2](2018)在《还原响应型阿霉素前药胶束的制备及其抑制肺癌A549和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还原响应型DOX前药聚合物胶束,考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酰胺化反应等化学反应,得到还原响应型阿霉素大分子前药(PEG-b-PLL-ss-DOX),然后采用纳米共沉淀法制备载药胶束。分别利用动态光扫描和透射电镜对胶束进行了表征;通过透析法考察了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检测了所制胶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毒性。结果: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验证了所制备的嵌段聚合物和DOX聚合物前药;透射电镜观察胶束呈类圆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5. 7±9. 7) nm,Zeta电位为-5. 4 mV。非还原响应型胶束在不同谷胱甘肽(GSH)条件下粒径保持不变,而还原响应型胶束在不同GSH条件下出现了明显变化;此外,随着释放介质中GSH浓度的增加累积释药率增高。MTT实验表明,与游离DOX相比,载药胶束对MCF-7细胞的的抑制作用较弱,但两者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都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了还原响应型DOX聚合物前药胶束,其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李志平,陈波,蒋明超,龚娟,杨飒[3](2018)在《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纳米传递体系的体外抗肿瘤作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纳米传递体系(PDC-M)的体外抗肿瘤效果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检测了PDC-M在血清中的稳定性,采用溴化四唑蓝比色法(MTT法)评价PDC-M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过程,采用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PDC-M对SMMC7721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4 h内PDC-M在血清中有较好的稳定性;PDC-M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有一定缓释效果;果胶上的半乳糖可以通过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实现主动靶向的作用;PDC-M能够可以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彭惠兰[4](2018)在《酶敏性阿霉素前药胶束包载硝呋齐特抗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90%以上患者死于肿瘤的转移。转移的部位主要是肺、肝和脑等器官,其中肺部的转移率高达60%以上。乳腺癌及其转移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化疗。但是手术切除创伤大,易复发;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毒副作用大,且预后较差,常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转移。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抗癌活性高、抗癌作用广泛的两亲性蒽环类抗生素,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化疗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插入DNA链中从而阻断DNA合成。但DOX半衰期短,在使用中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以及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严重毒副反应,故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硝呋齐特(Nifuroxazide,NFX)是硝基呋喃类药物,属于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药是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STAT-3通路下调基质金属酶(MMPs)的表达,从而达到明显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但是,硝呋齐特的水溶性较差,目前需要有机溶剂助溶后才能腹腔注射(鼠)。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强渗透与滞留作用(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起到被动靶向作用。虽然纳米胶束载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输送和肿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由于肿瘤转移灶体积小、数量多且高度分散在侵入器官内,即使是纳米载体也很难通过被动靶向分布到肿瘤转移部位。故基于纳米给药系统靶向肿瘤转移的药物输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有较大的差异,且肿瘤组织中生物蛋白酶过表达,近来有学者研究了一种新型刺激型敏感的纳米给药系统,即组织蛋白酶B酶敏感的给药系统,该给药系统装载的药物可以靶向输送至肿瘤部位,药物在肿瘤部位被释放出来,增强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减轻了正常组织的损伤。本课题通过构建组织蛋白酶B敏感短肽桥接阿霉素与Diblock polyNHBoc-OEG聚合物构成酶敏型前药,并利用该前药纳米粒装载硝呋齐特,考察其联合抑制小鼠原位乳腺癌肺部转移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叁个部分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酶敏型聚合物前药的合成和自组装。采取可逆加成-断裂片段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反应合成酶敏型聚合物前药(Diblock polyDOX-OEG),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聚合物中DOX的含量,用体积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SEC)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DOX/NFX载药胶束(Co-loaded micelle,CLM);利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根据NFX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对投料比进行了优化;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和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和测定纳米粒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稳定性;并采用透析法考察CLM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酶依赖释药行为。结果:合成了聚合物Diblock polyDOX-OEG,DOX在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9.2%(w/w);聚合物的CMC为0.025 mg/ml;通过优化聚合物前药形成的胶束对NFX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是65.4%和11.6%;载药胶束形态近似球形,平均粒径为131.33?6.0 nm,且36 h内胶束的粒径较稳定;CLM的释放呈酶依赖性,48 h内的累计释放率均达到90%以上。结果表明,合成的组织蛋白酶B依赖性聚合物能在肿瘤部位特异性释放DOX和NFX,可提高药物的疗效及生物利用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第二部分,载药胶束的体外有效性考察。采用CCK-8法检测CLM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法考察细胞对CLM的摄取及细胞凋亡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CLM对细胞愈合的抑制作用;利用小室(Transwell)实验检测CLM对转移和侵袭的抑制。结果:游离化药DOX、NFX及载药胶束CLM的IC_(50)分别为0.48μg/mL、1.74μg/mL、8.93μg/mL;4T1细胞能摄取CLM,且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CLM能显着诱导4T1细胞产生凋亡;CLM能有效的抑制4T1细胞的生长愈合、转移和侵袭。结果表明,制备的载药胶束CLM可有效杀伤癌细胞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且毒性较小、安全性较高。第叁部分,载药胶束的体内药效学评价。采用4T1细胞构建小鼠原位乳腺癌自发肺转移模型与尾静脉注射细胞的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并对肿瘤小鼠进行药效学考察,也对小鼠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考察(H&E切片),还对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切片(Ki67、CD31、MMP-9、MMP-2)和TUNEL染色切片,针对肺做了CD11b/Gr1的免疫荧光切片;并在原位乳腺癌自发肺转移模型上考察了CLM的离体器官分布情况。结果:通过离体器官成像发现CLM尾静脉给药36 h后在肿瘤部位蓄积量最大,且在肺部也有分布;CLM在两种肿瘤模型动物上均明显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尤其是抑制肺转移作用显着;切片结果显示,给药组的Ki67、CD31、MMP-9、MMP-2的阳性细胞数量显着降低;CD11b/Gr1的免疫荧光切片显示,给药组未观察到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TUNEL显示给药组诱导原位肿瘤细胞产生大量凋亡;H&E切片显示给药组相较DOX组对心脏等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表明,该给药系统因联合了抗转移药物NFX,不仅具有抗肿瘤作用,还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肺转移。综上所述,本文合成了酶敏型阿霉素聚合物前药并包载了抗乳腺癌转移药物硝呋齐特,提高了硝呋齐特的水溶性,且DOX的释放呈酶依赖性,聚合物胶束通过EPR效应增强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分布。该药物传递系统展现了良好的抗乳腺癌生长和抗肿瘤转移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有望为设计安全、有效的新型抗乳腺癌生长和抗肿瘤转移药物传输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3-25)

柳培[5](2017)在《基于聚丙交酯的多功能阿霉素前药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霉素作为一线的抗肿瘤药物,被广泛用作乳腺癌、胃癌和膀胱癌等的治疗,但阿霉素存在特异性差、药物利用率低、体内循环的半衰期短、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缺点,通常以基于高分子键合纳米胶束的方式担载阿霉素,与此同时,基于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内环境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而发展出一些可控药物释放体系(酸敏感、还原敏感和酶敏感等),而还原敏感型阿霉素前药的报道几乎没有,将二硫键引入到阿霉素前药中可实现阿霉素的高效利用,以期解决阿霉素低效率的难题。另外,为了实现纳米药物的高特异性、高效性,发展出来的同时拥有成像剂、治疗剂和组织或细胞特异性靶向配体的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将是纳米药物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现阶段发展的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大多数都是各个配体之间的简单累加,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差,且通常情况下载体材料不可降解。因此,以可降解材料为载体,通过化学键的方式将各个配体连接能有效解决纳米粒子不可降解、稳定性差和药物暴释等问题。本论文中我们设计了可降解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胶束,以含生物素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作为聚合物载体,通过巯基-烯点击和酯化反应对聚合物进行化学修饰,并进一步与组胺和阿霉素进行亲核点击反应,得到含生物素的侧咪唑基阿霉素前药(Btn-m Oeg-His/Dox)。阿霉素前药与油溶性量子点进行配体交换并分散于水相中,制备了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功能的可降解纳米胶束(QD-Btn-Dox-M)。通过对阿霉素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了酰胺键在微酸性条件下能有效的断裂,从而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通过聚合物载体、前药和纳米胶束对癌症细胞(A549和MCF-7)的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了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纳米胶束具备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细胞吞噬实验表明纳米胶束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同时量子点可以有效地对纳米胶束进行荧光示踪,此外,纳米胶束中生物素的修饰有利于MCF-7细胞的摄取。本论文中我们还设计了可降解、主动靶向和还原响应性的纳米胶束。同样以生物素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作为聚合物载体,通过巯基-烯点击羟基官能化聚合物,再通过二硫代二丙酸酐将聚合物羧基化并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最后将阿霉素通过亲核反应键合到聚合物上,制备了靶向具有还原响应性的阿霉素前药(Btn-m Oeg-SS-Dox)。通过对还原性阿霉素前药的控制释放实验,显示出前药在高浓度的谷胱甘肽下具有较快的释放速度,表明了前药的还原响应性。而细胞实验显示出了前药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7-06-01)

马亚坤[6](2017)在《基于电荷转换的双pH敏感性的阿霉素前药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霉素(DOX)含有蒽环结构,属于广谱抗肿瘤药物,通过与DNA分子相互作用干扰核酸合成从而实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卵巢癌、宫颈癌、肺癌和急性白血病等各种肿瘤。但阿霉素对正常组织具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严重的心肌毒性和骨髓抑制毒性等不良反应,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实现DOX对肿瘤的靶向作用,提高其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课题以阿霉素前药CAD、壳聚糖修饰的普朗尼克聚合物(F127-CS)和叶酸修饰的明胶聚合物(Gel-FA)为载体材料,制备了一个基于电荷转换的双pH敏感性的前药纳米粒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相关体内外评价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前药CAD和载体材料Ge l-FA的合成及表征利用顺式乌头酸酐与阿霉素反应合成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小分子前药CAD,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手段验证了 CAD的结构证明成功合成。并进行了 CAD酸水解考察实验,结果证明CAD仅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够水解出DOX,且随酸度的增强,CAD的水解程度和水解速率随之增加。以叶酸修饰A型明胶得到具有酸敏性的电荷翻转特性的聚合物Gel-FA,利用1H-NMR、FT-IR验证了 Gel-FA成功合成。并通过测定不同pH条件下的该明胶聚合物溶液的Zeta电位的大小确定了该聚合物的等电点范围在6.0-6.5之间。2.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考察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通过静电作用力制备载药纳米粒CAD/F127-CS/Gel-FA。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选择了载药纳米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固定载体材料总量为20mg,投药量为4mg,投料比F127-CS/Gel-FA=1:1(w/w),总水化体积为6mL,超声时间各为3min,水化温度为40℃。所得到的DOX前药纳米粒的理化特性考察结果为:表面Zeta电位为-11.872±0.12mV,平均粒径为179.6±5.06nm,表观形态上大多数成球形,形态良好,无粘连,粒径分布较均匀。且利用透射电镜TEM和Zeta电位分析仪观察和测定了处于不同pH环境下的载药纳米粒的状态及Zeta电位大小,验证了酸性条件下纳米粒表面发生电荷翻转后,药物才开始释放的实验设想,Gel-FA具有酸敏性电荷翻转特性,仅在弱碱条件下才能够形成纳米粒,酸性条件下无法形成球形良好形态均一纳米粒。3.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评价模拟了体内正常血液循环到肿瘤细胞的不同生理环境的pH值(pH=7.4、6.8、6.0和5.0)的缓冲液条件下,进一步考察验证了药物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显示药物呈现pH依赖性释放特点,随着pH降低,DOX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随之增加,可实现DOX的酸敏感靶向释放目的。选用Hela细胞和HepG2细胞评价了 CAD/F127-CS/Gel-FA体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且对叶酸阳性细胞Hela细胞的毒性要强于叶酸阴性细胞HepG2细胞实现了一定的叶酸主动靶向作用。另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证实载药纳米粒能够被细胞成功摄取,且摄取量与细胞毒性结果基本一致。4.载药纳米粒的体内评价最后本课题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对CAD/F127-CS/Gel-FA纳米粒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药物经过纳米粒包裹后,将DOX溶液组的AUC(0-∞)值提高了近20倍,将其MRT和半衰期延长了 6倍多,证明该体系能够明显改善DOX的体内分布,提高DOX的生物利用度。同时以半数致死量(LD_(50))、死亡率和主要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为研究指标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考察和评价了纳米粒的体内安全性。实验结果得到的载药纳米粒组的LD_(50)要远大于DOX溶液组(LD_(50)=13.134mg/kg)。且通过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学研究可证明该载药纳米体系大大降低了 DOX的各种毒副作用,且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对各器官组织基本无毒。总体而言,本课题设计制备的该双pH敏感性的前药纳米粒体系实现了实验设想的电荷翻转的酸敏感性靶向释放和叶酸的主动靶向作用,能够改善DOX的体内分布,提高DOX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DOX的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杜雪琼[7](2017)在《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喜树碱及阿霉素前药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和阿霉素(Doxorubicin,DOX)分别是拓扑异构酶Ⅰ和拓扑异构酶Ⅱ的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CPT和DOX都是疏水性的小分子抗癌药物,在血液循环中不稳定,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比较大,使得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将小分子药物键合到生物相容和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载体上,构成聚合物前药体系,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聚磷酸酯(Polyphosphoesters,PPEs)用于药物传输体系,可有效改善小分子药物的水溶性,增加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为了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积累,有效控制药物的释放,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特殊的微环境差异,在聚合物前药中引入酸敏感和/或还原响应的官能团,制备具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前药,是目前该研究领域的主导方向。这类具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前药纳米粒子,在人体正常的生理条件(pH~7.4,GSH~2.0至20 μM)下可稳定存在,而到达肿瘤细胞内,在特殊的微环境(pH~4.5至6.5,GSH~2至10 mM)下,聚合物前药纳米粒子的结构被破坏,从而释放出药物分子,起到控制释放的目的。对于聚合物前药而言,载体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对药物的控制释放起关键作用。本文采用迈克尔加成聚合和Cu(Ⅰ)催化炔基与迭氮的环加成“点击”反应(CuAAC),设计合成了两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前药:基于聚磷酸酯的喜树碱前药和基于PEG的阿霉素前药,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从生物应用方面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基于聚磷酸酯的还原响应性喜树碱前药P(EAEP-PPA)-g-ss-CPT的制备、表征以及性能研究本文联合使用迈克尔加成聚合法和CuAAC“点击”化学反应法成功制备了还原响应性喜树碱前药P(EAEP-PPA)-g-ss-CPT。首先,将不饱和的磷酸酯单体(EAEP)与炔丙胺(PPA)进行迈克尔加成聚合,得到侧链含有炔基的聚磷酸酯P(EAEP-PPA);随后,通过“点击”反应将含有二硫键和迭氮基团的喜树碱衍生物CPT-ss-N3与聚磷酸酯P(EAEP-PPA)侧基的炔基键合,得到聚合物前药P(EAEP-PPA)-g-ss-CPT。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NMR、31PNMP、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聚合物及前药进行分析,验证聚合物前药已经被成功制备。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对前药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以及组装形貌进行测试。同时,利用DLS测试了纳米粒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从体外药物累计释放的研究验证胶束具有还原响应性特点。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聚磷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键合上CPT的聚磷酸酯前药可以有效地抑制人的宫颈癌细胞(HepG2)的生长。体外细胞内吞实验也证明了纳米级的聚合物前药胶束可以有效地被HepG2细胞细胞摄入,释放出药物CPT。(2)基于聚乙二醇的还原/pH双重响应性阿霉素前药DOX-hyd-poly(SS-alt-A)-hyd-DOX的制备、表征以及性能研究采用高效的CuAAC“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还原和pH双重响应的阿霉素前药DOX-hyd-poly(SS-alt-A)-hyd-DOX。首先,分别对聚乙二醇(PEG)进行缩醛基(-a-)和迭氮基(N3-)封端的修饰,得到N3-a-PEG-a-N3。对二硫代二丙酸进行炔基(CH≡C-)封端的修饰,得到B-ss-B。将二者通过CuAAC“点击”聚合得到炔基封端的聚合物poly(SS-alt-A);其次,通过CuAAC“点击”化学反应将含腙键(-hyd-)的阿霉素衍生物(N3-hyd-DOX)连接在聚合物poly(SS-alt-A)的两端,得到阿霉素前药DOX-hyd-poly(SS-alt-A)-hyd-DOX。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所制备的两亲性的聚合物前药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胶束,并在高浓度下聚集成纳米粒子。用动态光散射(DLS)测试了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冻干纳米粒子的形貌。DLS测试了在不同的酸环境和还原环境下,粒子的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的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聚合物前药纳米粒子具有药物控制释放特点。此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MTT)和细胞内吞实验,研究了DOX-hyd-poly(SS-alt-A)-hyd-DOX前药纳米粒子的抗肿瘤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曹栋玲[8](2016)在《基于葡聚糖的刺激响应性喜树碱/阿霉素前药用于癌症的组合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种药物的组合治疗可以提高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因为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喜树碱(CPT)和阿霉素(DOX)是一组常见的组合药,它们都是拓扑异构酶的抑制剂。喜树碱和阿霉素分别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和Ⅱ,两种药的组合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细胞凋亡、阻碍细胞增殖,适当的比例时还可以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但是,这两种药物的缺点均表现为水溶性差、血液不稳定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大,在临床上很难应用。葡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PEG的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性,有5%的支化结构和大量的羟基,易于修饰,是很好的药物载体。为了改善喜树碱和阿霉素的水溶性、增加其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本文设计合成了在细胞环境中具有响应性的喜树碱-葡聚糖前药和阿霉素-葡聚糖前药,为了使前药在肿瘤部位作用时能及时有效地释放,分别在喜树碱前药和阿霉素前药中引入还原敏感的二硫键(-ss-)和酸敏感的腙键(-hyd-)。对前药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生物性能进行了相关表征测试与评价。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还原敏感的喜树碱-葡聚糖前药和酸敏感的阿霉素-葡聚糖前药——合成与表征首先制备炔基修饰的葡聚糖(Dex-C≡C);接着制备含迭氮端基及二硫键修饰的喜树碱(CPT-ss-N3)和含迭氮端基及腙键修饰的阿霉素(DOX-hyd-N3);最后,将含迭氮端基及二硫键修饰的喜树碱(CPT-ss-N3)和含迭氮端基及腙键修饰的阿霉素(DOX-hyd-N3)分别与炔基修饰的葡聚糖(Dex-C≡C)进行click点击化学反应,得到还原敏感的喜树碱-葡聚糖前药(Dex-ss-CPT)和酸敏感的阿霉素-葡聚糖前药(Dex-hyd-DOX)。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各步产物进行结构及分子量等表征,结果均表明,我们成功制备了这两种聚合物前药。(2)还原敏感的喜树碱-葡聚糖前药和酸敏感的阿霉素-葡聚糖前药——性能及应用研究制备聚合物前药Dex-ss-CPT和Dex-hyd-DOX的胶束水溶液,分别通过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聚合物前药的自组装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这两种聚合物前药粒径均小于200 nm,符合高通透和滞留(EPR)效应粒子要求。通过DLS检测不同条件下聚合物前药胶束粒径的改变,验证了这两种聚合物前药的还原敏感或酸敏感控制释放药物的特点。同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敏感特性。对前药载体炔基修饰的葡聚糖(Dex-C≡C)进行四噻唑蓝(MTT)试验,结果表明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对单独聚合物前药及不同组合比例的聚合物前药组合进行MTT试验,得到最佳组合比例(协同比例)。(3)还原敏感的喜树碱-葡聚糖前药和酸敏感的阿霉素-葡聚糖前药——体内组合治疗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体外得到的具有协同治疗效果的聚合物前药组合是否具有体内应用前景,将药物聚合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分布及肿瘤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裸药,聚合物前药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长。同时发现高浓度组的聚合物前药抑瘤效果最好,但浓度较高时,聚合物前药会出现些许沉降现象,表明只要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前药的水溶性,有望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该组合的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前药具有值得期待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罗婉贤[9](2016)在《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抗肿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阿霉素(Doxorubicin, DOX)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由于阿霉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多种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亟待发展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以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研究发现,正常组织微环境呈中性,pH值约7.4,而肿瘤微环境中由于乏氧、低灌注以及乳酸代谢水平较高,其pH值可低至6.0。在载药体系中引入具有酸敏特性的化学键可使载药体系进入肿瘤组织后,在肿瘤酸性微环境的刺激下释放出化疗药物,而在体内正常组织中性微环境中则保持相对稳定。该策略可实现化疗药物在肿瘤区域的靶向释放,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抗肿瘤效率。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引入靶向配体亦是增强药物靶向性的重要策略。据文献报道,整合素αvβ3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精氨酸一甘氨酸一天冬氨酸序列(Arg-Gly-Asp,简称RGD序列)是大多数整合素结合配体最常见的识别位点,但线型肽稳定性较差、体内易降解,而环状RGD(即cRGD)是一个基于二硫键循环的RGD肽,氨基酸序列为(cyclo-Arg-Gly-Asp-D-Tyr-Lys),稳定性好,可与整合素αvβ3特异性结合,有助于载药体系靶向肿瘤微血管,同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抗肿瘤作用。叶酸受体作为另一个常用的肿瘤细胞靶点,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载药体系中引入cRGD肽和叶酸,可使载药体系在cRGD肽与整合素αvβ3的特异性识别下首先靶向结合于肿瘤区域血管床,然后在叶酸和cRGD的作用下靶向结合于肿瘤细胞,从而发挥双重肿瘤靶向作用。据此,我们将腙键的酸反应性及双配体的靶向性结合,制备一种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该前药以肝素为载体,通过碳二亚胺法连接双配体叶酸和cRGD肽,cRGD肽经聚乙二醇(PEG)修饰以逃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及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化疗药物阿霉素则经酸敏腙键连接至载体上以促进其在肿瘤酸性微环境中的靶向释放。实验证明该前药具有比非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及游离阿霉素更强的抗肿瘤能力。但随之我们发现酸敏键引入后,随着载药量增加纳米粒出现团聚,粒径增大,不利于载药体系在肿瘤内的进一步弥散和滞留,这也是目前各种药物传输体系在体应用时普遍面临的问题。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是一种有效的药物运输辅助手段,可促进药物定点释放。微泡破裂产生的微声流、冲击波及微射流等惯性空化作用可增加内皮间隙和细胞膜通透性,可有效地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摄取,增强肿瘤细胞内药物蓄积。针对上述纳米粒团聚现象,我们期望利用超声空化的物理力学作用辅助团聚的载药体系分散均匀,提高应用效率。本实验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桥将团聚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与微泡结合,形成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并探讨微泡介导的超声辐照作用是否能将团聚的大粒径载药颗粒分散破碎成小粒径颗粒,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本实验对超声作用前后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及其复合物的形态及粒径变化进行考察,并通过系列体内外实验探究该策略的肿瘤靶向性、抗肿瘤能力及相关机制。材料与方法:1.合成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按摩尔比称取一定量的羧基化肝素、氨基化叶酸、氨基化生物素、PEG-cRGD以及催化剂量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下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室温反应24h后置于透析膜中透析48 h。通过腙键将阿霉素连接于载体肝素上,得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2.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表征动态光散射仪测量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粒径大小;透射电镜观察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形态及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3.酸敏双配体载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的制备3.1生物素化脂质微泡的制备按摩尔比称取一定量的DSPC、DPPE-Biot置于叁颈瓶中,加入泊洛沙姆(F188)、PEG4000及25 mL蒸馏水,70℃水浴搅拌30 min,冷却至室温。把配制好的脂质混悬液加入至50 mL聚丙烯管内,将剪切刀头插至液面下,通入全氟丙烷气体2 min并进行剪切,制备得生物素化脂质微泡。3.2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的制备按摩尔比将一定量的链亲和素加入生物素化微泡中,冰上孵育30 mmin,洗涤纯化去除未结合的亲和素,加入相应量的上述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孵育30min,洗涤纯化去除未结合前药,得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4.超声辐照装置本实验超声辐照由CZ906A超声空化治疗仪(四川绵阳索尼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产生,根据前期实验体外细胞实验设定参数为:频率1 MHz,占空比50%,作用时间1 min, 功率1 W/cm2;体内动物实验设定参数为:频率1 MHz,占空比50%,作用时间1 min, 功率2 W/cm2。5.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的表征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超声作用前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形态及超声作用于复合物后该前药的形态;动态光散射仪分别测量超声作用前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粒径大小及电位,及超声作用于复合物后该前药的粒径大小及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微泡与带红色荧光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连接情况及超声作用后复合物的形态;库尔特计数仪对复合物进行粒径分析;计算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的载药量。6.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体内外抗肿瘤特性研究6.1体外实验6.1.1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将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等量的复合物及游离阿霉素(以载阿霉素量为定量指标)置于不同pH值的PBS液中(pH 5.0和7.4)进行透析,复合物组予以超声辐照。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分别取2 mL的透析液用于药物浓度检测(480nm,紫外分光光度计)。6.1.2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摄取情况细胞常规培养后进行细胞计数,于6孔板内每孔加入约2.5×105个细胞,贴壁后,分别加入含等浓度阿霉素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及游离阿霉素的细胞培养液,复合物组加入药物后即予以超声辐照,经上述处理后放入孵箱孵育4h,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摄取情况。6.1.3 MTT细胞毒性实验比较游离阿霉素、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及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细胞常规培养后接种于96孔板(5x103/孔),样品分为游离阿霉素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组及其微泡复合物联合超声辐照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及处理(均以阿霉素含量为定量依据,设定浓度梯度为0.1μg/mL、0.25μg/mL、0.5μg/mL、1 μg/mL、3μg/mL,复合物组加入药物后即予以超声辐照),置于37℃孵育48 h,测定MCF-7细胞在不同条件作用后的相对存活率。6.2体内实验6.2.1超声分子靶向成像将成瘤裸鼠分为空白微泡组及复合物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200此空白微泡及复合物(1 x 109/mL)。注射4 min后靶向微泡可结合于肿瘤组织,利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Flash模式分别对空白微泡及复合物进行爆破,成像过程全程录像,并通过MCE彩色编码软件(MCE, Florida, USA)进行分析。6.2.2活体荧光成像实验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Cy5.5标记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Cy5.5标记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联合超声作用组及游离Cy5.5组,将相应药物经尾静脉分别注入荷瘤裸鼠中,超声作用组注入药物后即予以超声辐照。于药物注入后0.5、12、24、48及72小时将裸鼠经异氟烷麻醉,置于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进行活体成像。6.2.3体内抑瘤实验将成瘤裸鼠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游离阿霉素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及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联合超声作用组,每4天予以一次相应处理,连续5次。各实验组给药量均含等量阿霉素(2.5 mg/kg裸鼠体重)。治疗过程中,每2天进行一次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的测量。统计及分析各处理组对裸鼠皮下成瘤的抑制效果。6.2.4组织学实验6.2.4.1 HE染色评估药物毒性收集各处理组裸鼠肿瘤组织及各主要器官,固定、脱水、包埋、脱蜡至水,苏木精染色,盐酸酒精分化,自来水冲洗,伊红染色,梯度酒精脱水、透明、封片、镜检观察各组织是否可见组织坏死或损伤,评估药物毒性。6.2.4.2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指标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及脱蜡步骤同HE染色;后行抗原修复,3%过氧化氢溶液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相应一抗,切片平放于湿盒内4。C孵育过夜;滴加二抗,室温孵育50min;用新鲜配制的DAB显色液进行显色,苏木素复染细胞核,1%的盐酸酒精分化,自来水冲洗,氨水返蓝,流水冲洗,脱水,中性树胶封片。7.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设P<0.05为差异性检验水准,定义*为p<0.05,枣*为p<0.01,料*为p<0.001。结果:1.酸敏双配体载阿霉素前药的表征DLS检测发现酸敏双配体载阿霉素前药呈不均一的粒径分布,大部分粒径较小(149.6±29.8 nm),小部分粒径较大(1036.2±38.8 nm)。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其形态及粒径发现,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颗粒呈现略不规则的球形,部分聚集成团。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载药量约18.9%。2.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的表征2.1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超声作用后团聚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被破碎成均匀的小颗粒,呈类圆形的球体,DLS检测可见该前药粒径分布(平均直径:128.6±42.3nm, PDI:0.21),电位为-20.6±3.4 mV,结果与透射电镜观察所得一致。2.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见超声作用前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分布均匀,无聚集现象,外壳发出红色荧光,表明带红色荧光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成功连接于微泡上。超声作用后,复合物被破碎成带红色荧光的均匀分布的碎片,提示超声外力作用于复合物有助于团聚颗粒分散均匀。2.3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可得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的载药量约18.9%,计算可得复合物的载药量约70.9μg DOX/108 MBs。库尔特计数仪测得该复合物粒径为5.87±0.08μm,PDI为0.09。3.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体内外抗肿瘤特性研究3.1体外实验3.1.1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在pH7.4的PBS缓冲液中,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组及其复合物联合超声作用组的阿霉素释放率均约30%,而在pH5.0缓冲液中,两者的阿霉素释放率分别提高至84%和90%,表明两者均具有较好的酸敏特性,提示微泡与该前药结合并未影响其酸敏特性,且超声的物理力学作用使超声联合复合物组的阿霉素释放率稍高于单独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组。3.1.2细胞摄取实验流式细胞摄取实验可见,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组及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组的细胞摄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游离阿霉素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腙键的酸敏特性及双配体的双重靶向性均可促进阿霉素的细胞摄取,且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的细胞摄取率较单独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有所提高,可能原因为超声辐照通过使团聚药物破碎、粒径减小,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等机制进一步促进药物进入细胞。3.1.3 MTT细胞毒性实验游离阿霉素、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及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的细胞杀伤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IC50值分别为310.35 ng/mL, 217.43 ng/mL,120.23 ng/mL)。综合上述药物释放实验及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考虑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在腙键的酸敏特性、双配体的双重靶向性及超声的物理力学及生物学作用下,通过促进阿霉素的释放及增加细胞摄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3.2体内实验3.2.1超声分子靶向成像超声分子靶向成像数据采集后用彩色编码分析软件MCE进行图像分析,图像声强度以彩色编码显示,结果发现,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组肿瘤区域的声强度(52.785±4.341 a.u.)显着高于空白微泡组(15.021±2.340 a.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靶向结合于肿瘤组织的微泡量多于空白微泡,具有更强的肿瘤靶向显像特性。3.2.2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相对于Cy5.5标记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无超声辐照组及游离Cy5.5组,超声辐照联合Cy5.5标记的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组在肿瘤区域的荧光信号显着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注射后0.5 h最强,定量数据显示差异可达3.5倍(p<0.001),表明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可使载药体系更早地在肿瘤区域达到更高的蓄积水平。3.2.3体内抑瘤实验体内抑瘤实验分为对照组、游离阿霉素组、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及复合物联合超声作用组。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其余各组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肿瘤生长抑制。其中,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能力比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强,而复合物联合超声作用组显示出最强的肿瘤抑制能力(与对照组相比p<0.001,与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相比p<0.01,与游离阿霉素组相比p<0.05)。各组裸鼠体重统计图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游离阿霉素组裸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提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毒性,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裸鼠体重无明显降低,而复合物联合超声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差异最小,显示出最低的系统毒性。抑瘤实验末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并称瘤重。结果显示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组的肿瘤重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对照组p<0.001,游离阿霉素组p<0.05,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p<0.001),提示其较强的抑瘤能力,结果与上述肿瘤体积统计曲线一致。3.2.4组织学实验3.2.4.1 HE染色检测药物毒性抑瘤实验末取各组肿瘤组织及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作HE染色评估药物毒性。结果显示各组标本均未见明显的组织坏死或炎症等表现,推测可能由于本实验中所采用的阿霉素剂量较低,不足以引起明显的组织损伤。3.2.4.2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游离阿霉素组及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组裸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3(细胞凋亡指标)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85%±3%),而Ki-67(细胞增殖指标)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8.5%±1.5%),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可更有效地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指标CD34检测发现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组裸鼠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对于其余各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其较强的抗血管生成能力。复合物无超声作用组裸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相对于对照组及游离阿霉素组有所降低,而游离阿霉素组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抗血管生成等多种机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结论:1.成功制备携带双配体cRGD肽和叶酸的酸敏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显像特性及抑瘤性能,可实现诊疗一体化。2.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可使团聚的前药分散均匀,减小粒径,有助于其抗肿瘤作用的发挥。3.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超声辐照联合复合物可增强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促进阿霉素在酸性环境中的释放,提高药物的抗肿瘤能力。4.该体系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抗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杨飒[10](2016)在《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基纳米胶束传递体系的构建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大分子前药果胶-阿霉素偶合物(pectin-doxorubicin conjugates,PDC),并自组装制备及表征果胶-阿霉素纳米胶束体系(PDC-M),研究其体内外缓控释作用、毒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PDC的合成: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将果胶化学键和到阿霉素上,得到目标产物PDC偶合物,通过H1NMR和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2.PDC-M的制备和表征研究:利用果胶的高度亲水性以及阿霉素(DOX)的疏水性,自组装制备PDC-M,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反应条件对纳米胶束制备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表观纳米胶束形貌,采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表征纳米粒径大小、分布以及稳定情况,紫外分光光度法(UV)表征纳米体系的载药量等;3.PDC-M的体外抗肿瘤及缓控释研究:研究PDC-M在不同p H模拟条件下的体外释药性能;选取人HepG2肝癌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观察DOX和PDC-M对其的增殖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人HepG2肝癌细胞对DOX和PDC-M的摄取情况;4.PDC-M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采用CCK8法观察DOX和PDC-M处理ECs内皮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用2%的兔血红细胞对DOX和PDC-M进行溶血性试验;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对DOX和PDC-M进行蛋白吸附实验;5.PDC-M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法,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得出DOX及PDC-M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用3P97计算DOX及PDC-M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化学结构经H1NMR和FTIR确证;单因素分析法得出纳米胶束最佳反应条件:p H5.0,50℃,100rpm。PDC-M为表面光滑、粒径均一的不规则球形纳米胶束,平均粒径为140nm左右;PDC-M的zeta电位值为-29.5mv,体系较为稳定;UV法测得PDC-M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是57.82%±3.7%(n=3)以及23.852%±2.3%(n=3);体外不同p H条件下的释放结果表明PDC-M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抗增殖和流式结果进一步表明PDC-M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存活率实验表明PDC-M较DOX相比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低毒性,此外,BSA吸附实验以及溶血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PDC-M在机体内具有长循环效果,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成功合成并制备了以果胶为亲水外壳,阿霉素为疏水内核的PDC纳米胶束。该表面光滑、粒径均一的不规则球形纳米胶束具有一定的缓控释作用,且呈浓度和剂量依赖性。此外,PDC纳米胶束体系无毒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半衰期。(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6-05-01)

阿霉素前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还原响应型DOX前药聚合物胶束,考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开环聚合、酰胺化反应等化学反应,得到还原响应型阿霉素大分子前药(PEG-b-PLL-ss-DOX),然后采用纳米共沉淀法制备载药胶束。分别利用动态光扫描和透射电镜对胶束进行了表征;通过透析法考察了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检测了所制胶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毒性。结果: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验证了所制备的嵌段聚合物和DOX聚合物前药;透射电镜观察胶束呈类圆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5. 7±9. 7) nm,Zeta电位为-5. 4 mV。非还原响应型胶束在不同谷胱甘肽(GSH)条件下粒径保持不变,而还原响应型胶束在不同GSH条件下出现了明显变化;此外,随着释放介质中GSH浓度的增加累积释药率增高。MTT实验表明,与游离DOX相比,载药胶束对MCF-7细胞的的抑制作用较弱,但两者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都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了还原响应型DOX聚合物前药胶束,其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霉素前药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根.肿瘤微环境可降解聚阿霉素前药的合成及其体外评价[D].兰州大学.2019

[2].宫宇,周春娜,许琛.还原响应型阿霉素前药胶束的制备及其抑制肺癌A549和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8

[3].李志平,陈波,蒋明超,龚娟,杨飒.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纳米传递体系的体外抗肿瘤作用评价[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彭惠兰.酶敏性阿霉素前药胶束包载硝呋齐特抗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8

[5].柳培.基于聚丙交酯的多功能阿霉素前药的制备及表征[D].湘潭大学.2017

[6].马亚坤.基于电荷转换的双pH敏感性的阿霉素前药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D].山东大学.2017

[7].杜雪琼.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喜树碱及阿霉素前药的制备与表征[D].苏州大学.2017

[8].曹栋玲.基于葡聚糖的刺激响应性喜树碱/阿霉素前药用于癌症的组合治疗[D].苏州大学.2016

[9].罗婉贤.超声辐照联合酸敏双配体阿霉素前药—微泡复合物抗肿瘤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

[10].杨飒.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基纳米胶束传递体系的构建及表征[D].南华大学.2016

标签:;  ;  ;  ;  

阿霉素前药论文-李佳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