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短距离速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滑冰,肌力,髋关节,膝关节
短距离速滑论文文献综述
黄达武,刘露,朱星,王新宝,陈月亮[1](2018)在《女性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力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力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训练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揭示项目特征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德国产Iso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中国4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别编号为1,2,3,4,均为国际健将)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向心等速测试。正式测试前,运动员在各测试角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限强度的适应性练习,间隔2min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参考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测试角速度定为低速60 (°)/s和高速180 (°)/s。低速重复5次,高速重复7次,屈伸循环进行,不同速度间隔5 min,各速度屈伸阶段均取最高值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1)高、低速测试间,踝关节及膝关节各数据有良好对应关系,但髋关节没有;(2)踝、膝关节峰力矩随速度增长下降,平均功率随速度增长而增长;(3)速度对踝、膝关节肌力比有影响,但对髋关节没有;速度对峰力矩角影响较小;(4)运动员2屈、伸肌表现均较好;运动员1左、右腿平衡性有待提高;运动员3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运动员4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5)中国优秀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得到全面发展,但髋关节较差;优秀运动员峰力矩更大,肌力比有专项特征,左、右腿膝关节峰力矩平衡性较好,峰力矩角稳定,且符合专项特征,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具有共性特征,但应重视其髋部肌群肌力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36期)
吴新炎,陈月亮,李芙蓉[2](2018)在《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腿部肌力冰陆转化与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技术,采集运动员不同状态、不同速率下的腿部做功参数,分析女子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腿部力量冰陆转化率和平衡性,探究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腿部力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果发现:1)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重点队员腿部力量转化率在75%左右,5 cm/s慢速运动时左腿冰陆转化率明显高于右腿、效率更高,50 cm/s快速运动时右腿伸展肌群转化率明显高于屈曲肌群转化率;2)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重点队员不带刀5 cm/s慢速运动和带刀50 cm/s快速运动时两腿力量呈显着性差异,但差异在10%以内;3)5 cm/s慢速运动时,带刀与不带刀2种状态下腿部肌肉做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时的力量差异都在10%以内。结论:在实践中增加关节稳定性练习和改进陆上辅助练习方式效果显着,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重点队员腿部力量冰陆转化率较理想,但右腿关节稳定性和离心肌群力量仍需加强;左右腿力量处于功能性平衡状态;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在慢速最大力量时处于失衡状态,可能会影响滑跑重心转移阶段身体姿势平衡。(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贾远航[3](2018)在《我国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运动员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进行研究。从各个训练阶段的年龄特征、训练起止时间及年限特征、各训练阶段的负荷特征以及以张虹为例,个体化分析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实际训练效果进行参考,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女子短距离速滑项目在全程多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培养优秀的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四个阶段进行训练更为合理,基础训练阶段年龄在9-14岁之间,专项提高阶段的年龄在14-18岁之间,最佳竞技阶段的年龄在18-25之间,高水平保持阶段的年龄在25-30岁之间。我国女队运动员受训平均年龄为22.4岁,起训年龄在7-14岁,训练年限平均在11.8年。2基础训练阶段对运动员来说是技术定型的关键期,身体负荷训练反应速度,快速力量及有氧耐力为主,负荷量度安排不易过大,如果运动员过早的进入到专项提高阶段这样训练的效果会适得其反。3专项提高阶段在上一训练阶段的基础上无氧耐力训练比例增加,有氧耐力相对降低,总体负荷量度无显着变化,仍以速度训练为主。此阶段训练要有科学性,方法有针对性,内容有时效性,更要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从而发挥运动员最佳训练状态。4最佳竞技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负荷量度明显提高,此阶段训练任务以反应速度、快速力量和混氧耐力为主。为运动员出成绩的最好时期,因此教练员更要注意训练的方式与方法,要让运动员的各项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安排在比赛中来检验训练成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改善训练计划,做到最大化的有效训练,来取得更好的成绩。5高水平保持阶的训练任务以反应速度、混氧耐力和相对力量为主,要保持自身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负荷量度较上一阶段稍有下降,但仍保持大强度训练,此阶段的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已达到了顶峰,因此更应该注意此阶段训练的方法与内容,要避免意外受伤。6教练员通过了解张虹自身的特点与先天优势为其量身制定专业的训练计划,进行科学的训练与合理的饮食搭配,掌握适合张虹的训练方法,充分发掘其潜能,为夺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关荣鑫,任可,白莹[4](2016)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换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优势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项群理论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均属同一周期性项群项目,有着相近的训练学特征,对于当今冰坛产生的"换项热"进行把控是相关学术工作者应作出的努力方向。由于两项均属于同类周期性项目,训练方法、滑行方式相似,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测试等方法从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供能方面进行入手研究;两个项目不同比赛形式所决定的供能方式在运动训练方面依照项目供能特点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分析。全面剖析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供能方式特点,研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要比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和混氧能力更加出色,这也是换项后在1 000 m、1 500 m无氧供能、混合型无氧供能项目更容易"出成绩"的原因之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更加出色,建议广大教练员多借鉴一下短道速滑训练中常见的无氧训练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而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00 m、1 500 m的滑跑成绩。(本文来源于《冰雪运动》期刊2016年03期)
吴新炎,陈月亮[5](2015)在《优秀短距离女子速滑运动员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肉肌电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探讨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肉动作和协调模式。运用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和高速摄像机同步测试,对原始肌电图进行RMS时域转化,再进行均化处理。结果:途中滑单步周期中胫骨前肌有效放电时间最长,臀大肌最短,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有效放电时间集中在蹬冰期;除胫骨前肌在弯道左单步周期落腿阶段出现振幅峰值外,其余肌肉肌电峰值都出现在蹬冰期;直道左、右和弯道右单步周期腿部主要用力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弯道左单步周期腿部主要用力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结论:因弯道技术形成的腿部肌肉激活惯性导致股内肌在直道左单步周期落腿阶段出现多余放电;直道单步周期左右腿动作模式一致,肌肉协调模式不一致,弯道单步周期左右腿动作模式和肌肉协调模式都不一致;女子短距离速滑训练实践过程中对胫骨前肌和臀大肌可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应加强非平衡状态下胫骨前肌力量。在实践训练中应把握这些细节,有针对性地发展腿部力量。(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姜帅先[6](2014)在《对我国优秀速滑男子短距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男子短距离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能力进行测试,结合各类参考文献,并参照速度滑冰专家的建议,获取我国优秀男子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特征,为我国速度滑冰事业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4年23期)
吴新炎,陈月亮[7](2014)在《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弯道滑冰腿部肌电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弯道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探讨弯道单步周期腿部肌肉动作和协调模式,发现腿部力量训练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集运动员第1弯道2~6次连续5次单步周期肌电图,原始肌电图进行全波整流处理,再进行均化处理。结论:1)单步周期收腿阶段大小腿折迭可能是由蹬伸动作的后效应引起的随势动作,踝关节在右单步周期收腿阶段背屈,落腿阶段拓屈,左单步周期收腿阶段和落腿阶段前期背屈,落腿阶段后期拓屈;2)左单步周期重心转移阶段腓肠肌表现出与胫骨前肌共激活,蹬冰阶段胫骨前肌表现出与腓肠肌共激活,但激活程度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蹬冰期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表现共激活协调模式,左单步周期协调性更高;3)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对胫骨前肌、股直肌和臀大肌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李芙蓉,陈月亮,吴新炎[8](2014)在《短距离速滑弯道滑跑与弯道牵引腿部肌电特征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影同步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对比分析弯道滑跑和弯道牵引单步周期的肌电振幅曲线和时间、肌电参数,发现:(1)两者单步周期用时差异具有显着性,蹬冰期用时差异没有显着性。(2)两者单步周期肌肉振幅峰值都出现在蹬冰期,动作时相也一致。两者右单步周期踝关节肌群、股后肌群和臀大肌振幅峰值差异明显,左单步周期踝关节肌群差异明显。(3)两者右单步周期踝关节肌群、股后肌群和臀大肌IEMG差异明显,左单步周期踝关节肌群IEMG差异明显。结果表明:两者因为使用器械的不同,单步周期踝关节肌肉收缩形式和动作模式不一致;两者单步周期蹬冰期股四头肌收缩形式和动作模式一致,右腿膝关节运动时肌肉间的协调模式不一致,左腿膝关节运动时肌肉间的协调模式一致;弯道牵引练习时,通过加大牵引力量,刺激肌肉运动单位募集水平提高,长期练习可以形成适应性,进而提高弯道滑冰加速能力。(本文来源于《体育学刊》期刊2014年03期)
李芙蓉,陈月亮,吴新炎[9](2014)在《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直道滑冰腿部肌肉肌电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影同步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分析短距离运动员直道滑冰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结果:(1)左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股外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右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股外肌和腓肠肌,左、右腿振幅峰值最小的都是臀大肌;(2)单步周期腿部肌肉有效放电时间最长的都是胫骨前肌,最短的都是臀大肌;(3)单步周期腿部肌肉贡献度最大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结论:(1)单步周期腿部肌肉振幅峰值都出现在蹬冰期,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在重心转移和蹬冰2个阶段都出现近似的振幅峰值,两者处于共激活状态,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也要同步发展股后肌群力量;(2)单步周期中,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在腿部肌肉中有效放电时间最长、做功最大,在完成单步周期动作时作用最大,臀大肌有效放电时间最短,做功最小,在完成单步周期动作时作用最小,但在训练实践中,胫骨前肌的作用被低估,臀大肌的作用被高估;(3)运动员左、右腿单步周期动作模式一致,但摆动期左腿更主动,蹬冰期腿部肌肉的具体协调模式不同,在实践训练中设计练习方式时要注意左、右腿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陈超,米靖,李雨[10](2013)在《我国优秀青年女子速滑短距离500m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黑龙江省15名优秀青年女子速滑短距离500m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素质测试。通过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与确定对运动成绩起到显着性影响的力量测试指标,构建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制定适用的力量素质评价标准,以此为科学诊断、精确监控该项目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优化力量训练过程,提高力量训练效率和专项运动成绩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短距离速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技术,采集运动员不同状态、不同速率下的腿部做功参数,分析女子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腿部力量冰陆转化率和平衡性,探究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腿部力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果发现:1)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重点队员腿部力量转化率在75%左右,5 cm/s慢速运动时左腿冰陆转化率明显高于右腿、效率更高,50 cm/s快速运动时右腿伸展肌群转化率明显高于屈曲肌群转化率;2)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重点队员不带刀5 cm/s慢速运动和带刀50 cm/s快速运动时两腿力量呈显着性差异,但差异在10%以内;3)5 cm/s慢速运动时,带刀与不带刀2种状态下腿部肌肉做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时的力量差异都在10%以内。结论:在实践中增加关节稳定性练习和改进陆上辅助练习方式效果显着,我国女子短距离速滑重点队员腿部力量冰陆转化率较理想,但右腿关节稳定性和离心肌群力量仍需加强;左右腿力量处于功能性平衡状态;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在慢速最大力量时处于失衡状态,可能会影响滑跑重心转移阶段身体姿势平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距离速滑论文参考文献
[1].黄达武,刘露,朱星,王新宝,陈月亮.女性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2].吴新炎,陈月亮,李芙蓉.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腿部肌力冰陆转化与平衡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
[3].贾远航.我国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关荣鑫,任可,白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换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优势的分析[J].冰雪运动.2016
[5].吴新炎,陈月亮.优秀短距离女子速滑运动员途中滑单步周期腿部肌肉肌电特征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
[6].姜帅先.对我国优秀速滑男子短距离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4
[7].吴新炎,陈月亮.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弯道滑冰腿部肌电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
[8].李芙蓉,陈月亮,吴新炎.短距离速滑弯道滑跑与弯道牵引腿部肌电特征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4
[9].李芙蓉,陈月亮,吴新炎.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直道滑冰腿部肌肉肌电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
[10].陈超,米靖,李雨.我国优秀青年女子速滑短距离500m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标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