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奥博
江西省宜丰中学336300
如果你能转过弯来,你就会发现有个不争的事实:穷人巴不得把所有钱存进银行,富人巴不得贷光银行的钱!有钱人他们重点是看手里有多少现金流……你看大街上的有钱人,很多都是资产一千万、负债一千万,但是人家滚动贷款,手里有现金流,可以做很多事情……
所以,如果手里有100万,有人会选择全款买下房子,大家嘴上说土豪啊,心里暗暗说一声傻,有人则会拿这100万中的一部分作为首付,而其他的钱用来贷款做产业,因为产业贷款利率毕竟比房贷高的多。
负债的另一个名字叫杠杆
如果房租大于月供,那么算作真正的负债,如果房租小于月供,则为资产,但房租并不是几十年如一日,月供却相差无几,对于这个过来来说,其实是一个从负债变为资产的过程。
有人诚惶诚恐称房贷为负债,有钱人却认为这叫杠杆。所以,永远不要怕负债,不要怕贷款。
一位投资专家说过,投资的秘诀在于:没钱时,再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的钱和积蓄,困境和压力只会让你生变,会让你督促自己无所不用其极地去赚、去抢,去拼命地生出钱来。”
人生像滚雪球,拼得了胆量,你的雪球才能越滚越大。
在企业家群体中,创富一代企业家在高净值人群中的占比约40%;同时,越来越多的二代企业家承担起家族企业管理的责任,目前二代继承人的数量占所有高净值人群的10%左右。而目前尚未退休的创富一代企业家有将家族企业传承给子女的打算,未来二代企业家的数量将不断上升。随着业务的发展及规模的扩大,成熟企业对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引入职业经理人和外部专业人士完善企业治理。同时,市场资本化程度的提升、IPO和新三板的开闸提高了股权的流动性和变现机会,也造就了一批从事新兴行业的新型高净值人群。这部分以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士为代表的金领人群数量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而迅速增加。调研数据表明,职业金领在高净值人群中的占比近30%,企业家对企业管理的高要求将为更多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的经理人提供跻身高净值人群的机会。
2017年展望:2016年9月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政策监管开始趋紧,一二线重点城市相继出台“限购限贷限价”政策以稳定房价,防范房地产资产泡沫。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近期投资性比例下降,政策导向以“稳”为主基调,在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同时防止房价出现大起大落。因此,预计投资性不动产市场增速平稳。过去这些年中国的房产是增加居民财富的最大来源,同时也是居民财富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最大原因。可是除了房价涨得很快之外,其他很多东西也涨得快,甚至比房价涨得更快的东西也并不少见。拉开差距的原因在于杠杆,它放大了第二点,也就是可使用的资产量规模。
关键在于投资收益率是否高于杠杆成本,两者差距越大,杠杆对财富的放大效应就越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杠杆率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过高的杠杆会带来过高的杠杆成本,难以长期撬动。在小巴看来,一个家庭1-2倍的杠杆率,或是50%-7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是合理的范围。
投资能力、资产能力、杠杆能力,这是决定今天我们财富增速的三种决定性能力。
在杠杆成本的调整上,高利率贷款比如信用卡分期付款等,就可以尽快还掉;而低利率的贷款,比如房贷或是信用贷款等,数额越大,时间越长越好。
它们有各自的边际作用,关键是你应该找到其中你相对最容易改善的方面,从那里开始,逐步把财富的每一个变量变得更大、更有力。
在中国,除了股市之外,绝大多数的投资,不论多少,总是有一些收益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投资都能够带来更多的财富。
这几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增长量在7%上下,而广义货币量M2余额的年增长率则达到12%甚至更多。整个市场上的钱比经济规模增加得更快,相应的,我们的财富在每一年可能都至少要缩水5%。你把钱拿到银行存2%的定期,或是买4%的理财产品,扣除通胀率之后收益率其实为负。
但如果你投资理财的水平很高,加上时间的因素之后,你就有了至少一项非常大的优势。
假设你的年收益是X%,那么资产翻倍所需要的年份就是72/X年。比如收益率是1%,翻倍大概需要72多年;如果是5%,则需要14-15年;10%左右大概就需要7年左右。
如果你的年化投资收益率比别人高10%,那么7年之后,你的资产滚动规模就已经比他大一倍了。那些能够长期将投资收益率扣除通胀后还能维持在15%、20%的人,最后都成为了投资界的牛人。
给友人的投资建议信:
亲爱的朋友:
长期投资,复利获益。基金定投不是一个适合打短线的投资工具,虽然有可能短线也会有不错的收益。建议可以长期投资的资金才考虑基金定投,这里的长期至少指一年以上,最好2年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投资成为了个人和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温和的通货膨胀现象已经常态化,为了让手中的钱能更加有效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坐等其贬值,人们有必要对自身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投资不失为一个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投资的渠道有多种,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的人,其选择是不同的.按照个人对风险态度的不同可以将人们大致分为风险规避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立者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