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90019840426xxxx
摘要: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对于优化外加剂生产工艺,保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解决混凝土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于这一检测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发布了多项先行标准,但是由于不同文件由不同单位起草编制的问题,存在着检测项目不一致、检测技术指标不一致以及检测对象配比不一致等检测标准问题,影响到检测工作的开展。此外,在检测过程中,水泥品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都是会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关键,工作人员应予以重视,保证试验变量的一致性。为了进一步改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体系,在检测实践中,应该明确脑吃检测标准的一致性,保证所用原材料的一致性,联合混凝土生产实际情况,优化检测程序,切实提高检测水平。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问题;分析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助长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据统计,自2006年建筑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72%之上,2015年建筑行业总资产达6767.0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91%,在这种行业形势下,建筑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各类施工技术及工艺不断发展,其中,就包括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技术类型——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是建筑主要原料,由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其中外加剂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原料,如果该原料存在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而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容易为建筑使用的埋下安全隐患[1]。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检测问题,加强检测管理,确保外加剂质量达标。
1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检测标准问题
1.1检测项目不一致
在多项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现行的标准中,由于相关文件的编制单位不一样,所以在检测项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禁止项目为例,在《混凝土外加及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明确规定了多个严禁项目,而在其他标准中则没有体现。而且在检测项目中,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比如说“对钢筋锈蚀作用”这个项目,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333-2007)中指明需要检测该项目,技术标准详情参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但是这一文件中却没有相关检测项目及检测流程。检测项目的差异性,会导致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工作,失去指示标准,使其结果失去公信力。
1.2检测技术指标不一致
按理来说,同一中混凝土外加剂,其检测技术指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多个文件中,却出现了不同的技术指标,且相差甚大,但同时都代表了不同权威部门的要求,比如说在聚羧酸系减水剂类产品的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333-2007)都明确阐述了该产品的检测技术指标,前者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的抗压强度比为,7d≥140%,且28d≥130%;后者为建设部制定的行业标准,规定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的抗压强度比为,7d≥2540%,且28d≥120%[2]。
1.3检测对象配比不一致
混凝土的配合比会影响到其综合性能,因此在进行外加剂质量检测时,必须保持一致的混凝土配比,保持原料规格、用量的一致性,才具有对比意义,才能够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在不同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现行标准中,不同的文件在相同检测项目中,多规定的混凝土配比用量是不一致的。以“1h坍落度保留性能”这一检测项目为例,《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中规定,水泥用量为360kg/m3,砂率为43%至4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JG/T223-2007),水泥用量为330kg/m3,砂率为38%至40%[3]。
2外加剂质量检测试验的水泥问题
2.1水泥品种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型建筑原材料,其中水泥和外加剂都是较为主要的混凝土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根据建筑的抗性要求进行配比,才能完成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建设[2]。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在加水搅拌后能使各种建筑原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目前用于建筑工程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等,用于外加剂质量检测中的水泥种类其实是有严格要求的,在《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中规定,需要采用42.5强度等级的P.I型硅酸水泥盐,同时保证其原料的用量、种类的一致性,而这些目标在实际检测中难以实现。
2.2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
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等,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可显著提升混凝土性能,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高效减水剂,能够减少混凝土搅拌时的用水量,同时维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变。在混凝土配比时,加入外加剂,既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又要考虑到各类原材料之间的影响,其中,以免发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外加剂的选择是以水泥种类为依据的,外加剂的品质和水泥品质都是影响到二者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如果用料不合理,将使得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不到预设强度的现象,材料报废。
3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对于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还是比较重视的,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准则,现行标准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及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JG/T223-2007)、《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JC/T1083-2008),但是由于现行标准过多,且由不同的单位起草编制,所以在检测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4]。
面对上述问题,要想提高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水平,必须注意一下几点:①保证检测工作现行标准的一致性。在进行统一品种产品的检测时,参考同一个检测工作准则,在同样的环境下进行试验;②加强水泥品质控制。按照现行的外加剂质量检测标准,选择品质达标的水泥,保证水泥原材料规格及数量的一致性,确保各项变量要素的统一性;③联合生产实践进行检测工作。目前,我国在生产和应用混凝土是,会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材,但是在检测工作中却缺少这道工序,这使得检测结果由于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合,失去参考价值。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践,模拟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生产运输,确保外加剂质量检测结果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等土木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其施工工艺工序不断完善。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将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房屋建成后的质量,一直以来,其原料优化及性能优化都是混凝土生产、应用的研究主题[5]。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包括减水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等,对于混凝土坍落度等参数及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该原料的质量检测一直是水泥生产商家及买家的关注重点,明确相关质量检测标准和适用标准,获取准确的质量检测结果,作为外加剂生产工艺优化的参考依据,能够进一步提升外加剂的效用,从而优化混凝土性能。
参考文献
[1]谭延炎.混凝土投料数据自动采集监控技术在混凝土质量监管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5,05:35-38.
[2]陶良敬,施松,李粹永,魏侠,朱宗强.混凝土实体检测对混凝土生产的指导作用[J].安徽建筑,2016,01:230-232.
[3]刘庆志,李俊锋,李东林,杨亚新,胡盛华.浅谈云南省公路工程外加剂质量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16,16:44-46.
[4]翟海峰,刘三明,杜鑫.混凝土性能改善与水泥、外加剂适应性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6,20:45-47.
[5]秦绪祥,周新刚,杨海亮,刘津成.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现状的统计分析[J].混凝土,2015,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