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毛香科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长毛香科科,固相微萃取
长毛香科科论文文献综述
陈青,张前军,杨占南,赵超,叶冲[1](2010)在《固相微萃取GC-MS法分析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长毛香科科的挥发油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长毛香科科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大栊牛儿烯-D(26.66%、27.88%)、1-辛烯-3-醇(13.19%、13.79%)、α-蒎烯(12.53%、13.07%)、β-芹子烯(5.93%、6.08%)、大栊牛儿烯-B(5.89%、6.20%)等。从长毛香科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石竹烯氧化物(21.52%)、α-甜没药萜醇(20.35%)、α-蒎烯氧化物(18.25%)、1-辛烯-3-醇(7.26%)、α-甜没药萜醇氧化物B(5.92%)等。结论:本试验可为香科科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0年11期)
牟明月,张前军,康文艺,皮科,陈青[2](2009)在《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和X-衍射鉴定结构;利用体外DPPH微量抗氧化模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长毛香科科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叁(十八酸)甘油酯(1),2,5-二氧环戊酮(2),羊齿烯醇(3),Δ5,22-豆甾烯醇(4),24-去亚甲胆甾-5,22(E)-二烯-3β-醇(5),α-菠菜甾醇(6),3,4-二羟基苯丙烯酸乙二醇单酯(7),3,4-二羟基苯丙烯酸(8)。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IC50=(37.63±3.45)mg.L-1],6[IC50=(178.92±4.99)mg.L-1]和8[IC50=(44.32±7.02)mg.L-1]体外抑制α-糖苷酶抑制活性远高于对照acarbose[IC50=(1 081.27±12.3)mg.L-1];化合物7[IC50=(4.81±0.96)mg.L-1]和8[IC50=(4.16±0.11)mg.L-1]抗氧化活性高于对照BHT[IC50=(35.64±0.36)mg.L-1]和BHA[IC50=(8.74±0.39)mg.L-1];化合物5~8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和8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09年17期)
牟明月[3](2009)在《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黔产长毛香科科(Teucrium pilosum(Pamp.)CY Wu et S.Chow var)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该植物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测定,从该植物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29个化主要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丁香烯环氧物(21.52%)、α-甜没药萜醇(20.35%)、α-环氧蒎烷(18.25%)、1-辛烯-3-醇(7.26%)、α-甜没药萜醇B(5.92%)等。运用各种色谱法对长毛香科科乙醇提物进行分离,采用多种波谱技术和X-衍射鉴定结构,从乙醇提物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七烷(CM-1)、正十六烷酸(CM-2)、正十八烷酸乙二醇单酯(CM-3)、正十六烷酸乙二醇二酯(CM-4)、正二十四烷酸乙二醇单酯(CM-5)、正二十五烷酸α-单甘油酯(CM-6)、3,4-二羟基苯丙烯酸乙二醇单酯(CM-7)、3,4-二羟基苯丙烯酸(CM-8)、叁(十八酸)甘油酯(CM-9)、2,5-二氧环戊酮(CM-10)、羊齿烯醇(CM-11)、△~(5,22)-豆甾烯醇(CM-12)、24-去亚甲胆甾-5,22(E)-二烯-3β-醇(CM-13)、α-菠菜甾醇(CM-14)、柳穿鱼甙元(CM-15)、高车前素(CM-16)、4,4′-邻甲氧基苯乙烯基-1,1′-联苯(CM-17)、柳穿鱼葡萄糖苷(CM-18)、香科科二酮(CM-19)。以上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CM-19是新化合物,CM-17是新天然产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进行α-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CM-19(IC_(50)=16.03 mg·L~(-1))、CM-22(IC_(50)=22.24 mg·L~(-1))、CM-15(IC_(50)=30.27mg·L~(-1))、CM-11(IC_(50)=37.63 mg·L~(-1))、CM-8(IC_(50)=44.32 mg·L~(-1))体外抑制α-糖苷酶抑制活性远高于对照acarbose(IC_(50)=1081.27 mg·L~(-1)),化合物CM-17(IC_(50)=178.92 mg·L~(-1))也有较好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利用体外DPPH微量抗氧化模型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CM-22(IC_(50)=10.23 mg·L~(-1))、CM-19(IC_(50)=18.09 mg·L~(-1))抗氧化活性高于对照BHT(IC_(50)=35.64 mg·L~(-1));乙醇部位(IC_(50)=43.21 mg·L~(-1))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Trolox(IC_(50)=113.43 mg·L~(-1))。运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初筛结果表明:所有筛选样品中,化合物CM-16、CM-15、CM-13、CM-22和醋酸乙酯部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好(抑菌圈直径d>2.1cm),化合物CM-22、CM-12、CM-8、CM-21、CM-7、乙醇部位对小麦赤霉病菌也有明显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1~2.0 cm之间;乙醇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化合物CM-17、CM-15对玉米大斑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所有筛选样品中,化合物CM-22、CM-16、CM-13、CM-15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d>2.0 cm),化合物CM-19、乙醇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对番茄灰霉病菌也有明显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6-01)
牟明月,张前军,皮科,陈青,姚蓉君[4](2008)在《长毛香科科脂溶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黔产长毛香科科(Teucrium pilosum(Pamp.)CY Wu et S.Chow)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份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正十七烷(Ⅰ),正十六烷酸(Ⅱ),正十八烷酸乙二醇单酯(Ⅲ),正十六烷酸乙二醇二酯(Ⅳ),正二十四烷酸乙二醇单酯(Ⅴ),正二十五烷酸α-单甘油酯(Ⅵ)。化合物Ⅰ~Ⅵ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长毛香科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和X-衍射鉴定结构;利用体外DPPH微量抗氧化模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长毛香科科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叁(十八酸)甘油酯(1),2,5-二氧环戊酮(2),羊齿烯醇(3),Δ5,22-豆甾烯醇(4),24-去亚甲胆甾-5,22(E)-二烯-3β-醇(5),α-菠菜甾醇(6),3,4-二羟基苯丙烯酸乙二醇单酯(7),3,4-二羟基苯丙烯酸(8)。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IC50=(37.63±3.45)mg.L-1],6[IC50=(178.92±4.99)mg.L-1]和8[IC50=(44.32±7.02)mg.L-1]体外抑制α-糖苷酶抑制活性远高于对照acarbose[IC50=(1 081.27±12.3)mg.L-1];化合物7[IC50=(4.81±0.96)mg.L-1]和8[IC50=(4.16±0.11)mg.L-1]抗氧化活性高于对照BHT[IC50=(35.64±0.36)mg.L-1]和BHA[IC50=(8.74±0.39)mg.L-1];化合物5~8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和8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抑制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毛香科科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青,张前军,杨占南,赵超,叶冲.固相微萃取GC-MS法分析大唇香科科、二齿香科科、长毛香科科的挥发油成分[J].中国药房.2010
[2].牟明月,张前军,康文艺,皮科,陈青.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
[3].牟明月.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
[4].牟明月,张前军,皮科,陈青,姚蓉君.长毛香科科脂溶性成分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